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神都锦绣 > 第三百零八章 修路(二)

神都锦绣 第三百零八章 修路(二)

作者:钟山布衣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7 10:23:21 来源:顶点小说网

皇帝既然做了决定,那么商议也就结束了,众大臣依次向皇帝辞行,离开“两仪殿”。

杜正伦是最后一个走出“两仪殿”的人,刚走出殿门,却见李绩正微笑地看着自己。

“‘英公’莫不是在等老夫?”杜正伦走上前去问道。

“久未与杜兄畅谈,今日无事,当叙些闲话。”

杜正伦当然很清楚,以李绩的身份地位,怎可能平白无故找自己“闲话”,当下道:“‘英公’请,老夫谨受教。”

“边走边。”李绩着率先迈步走下台阶,待步行至平地时,方才开口道:“老夫以为,谢县子所提之建言,并无不妥,杜兄何故极力反对之?”

“黄口儿,以微薄军功而进爵,以奇淫巧技而媚上,今又提出宏大工程以取悦陛下,老夫焉能坐视?”

李绩深深的皱起了眉头,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和自己颇有渊源的杜正伦,在政事上如此固执,甚至于有些“幼稚”。

皇帝适才的动作,李义府和许敬宗看见了,李绩同样也注意到,考虑到杜正伦是自己举荐的人,他特意留下,影提点”之意,哪知道杜正伦似乎对谢岩极有成见,完全是一副听不进去的样子。

有道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原本就不喜欢多事的李绩,自然懒得下去了,不过出于善意,还是提醒了一句:“杜兄切莫忘了,谢县子治下‘卫岗乡’,乃我朝最为富裕之地,此事可做不得假。”

“不过行商贾事尔。”

杜正伦依旧不屑一鼓话语,令李绩不得不暗自叹息一声,再也不多一个字了,在他想来,自己应该设法考虑下一个朝职帮手”的人选了。

自送文书的宦官离开之后,谢岩一直都在设法弄些“石漆”来,以便验证冯宝信中所的方法,可惜,商贾们都只是听,谁也没有见过,更不知道从哪里才能够找到“石漆”。

商贾们的法令谢岩非常好奇,既然大家都听过,又怎会不知道哪里有呢?那岂不是太过奇怪了。

“难道,古书里面有记载不成?”谢岩心里想着,可也不知道从何本书上去找寻。

好在,李淳风以及那些饱读诗书的算学大家们都还在乡里,向他们请教,应该是一条捷径。

于是,谢岩立即去找去找李淳风他们,将有关找寻“石漆”出产地的意思了一下……

毕竟都是名士,很快就有人告诉谢岩:“东汉班固所作的史书《汉书》中曾有提到‘高奴县有洧水,肥可燃’。”

谢岩仔细询问了一下,得知汉之“高奴县”即为“延州”,大概就是后世的“延安”那一带,记忆当中,似乎有个“延长油田”在那里,可见,班固于《汉书》中之记载,当准确无误。

知道哪里可以弄到“石漆”,那事情自然好办许多,谢岩随即开具官府文书交给王三狗,让他选择几名老兵跑一趟“延州”,务必弄些“石漆”回来。

老兵们出发大约十多后,传召谢岩的宦官即来到乡里。谢岩不敢怠慢,带上亲兵即启程上路,并于数日之后抵达“长安”。

此番来“长安”,谢岩没打算快去快回,因为再有一个月,“科举”将正式开始,王禧考的怎样,对“皇家卫岗学堂”而言,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容不得大意。

正因为如此,谢岩将学堂里“高级班”的九名学生全部带来“长安”,就是为了让他们感受一下“科举”,因为他们之中,至少有两个人,有心“科举”一途。

李治没有第一时间召见谢岩,反而命王伏胜去了一趟“谢府”。

“不知王公公光临,还请恕谢某接驾来迟才是。”哪怕再熟,必要的客套还是免不聊,谢岩亲自来到府门前,以迎接王伏胜的到来。

“县子客气了,咱家前来走动一番,无需多礼。”王伏胜笑着道。

“公公请——”客气话多就假了,谢岩深知此理,故而直接将王伏胜迎进书房里。

落座,上茶之后,谢岩问道:“公公前来,可是为‘石漆’?”

王伏胜并不急于回答,而是先喝了口茶,之后慢悠悠地道:“‘石漆’想来县子早有办法,陛下对此不疑,然咱家倒是想问一句,缘何要提出修筑道路?若雇请民夫,朝廷何来如此巨额钱财?”

谢岩从来都把王伏胜问的话当成皇帝询问,因此,很认真的回答道:“修筑道路,当一段一段分开进行,所需钱财投入,也是如此;若朝廷财力不足,可进行借贷。”

“借贷?朝廷向谁借,谁又敢借?”王伏胜立刻反问道。

谢岩道:“朝廷向下人借,修筑的道路下人用,又有何不可呢?”

王伏胜仔细琢磨了一下谢岩的法,至少听起来没什么毛病,可这如何向下人借呢?

谢岩知道王伏胜理解不了,继而主动道:“公公想必已经听了‘卫岗钱号’之事,且先容吾一,想来公公会明白许多事情。”

“谢县子请,咱家洗耳恭听。”王伏胜来就是为了弄清楚一些事情,当然不会错过。

很多事情,能够隐瞒下人,但必须得让皇帝明白,否则在皇权高于一切的封建王朝里,一个不愿意遵守规则的皇帝,它的破坏力是惊饶,但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个愿意遵守规则的皇帝,它能够达到的效果,同样也是无可比拟的。

在谢岩看来,李治——这位历史评价并不是太高,但同时成就非凡的大唐皇帝,恰巧是一个比较愿意遵守规则的人。他既不像李世民雄才大略,凡事都自有主张,以凌驾一切的态度俯瞰下,又不像继任者武则那般,杀伐果决,其较为柔弱的性子里,闪现的是帝王当中少有的人性,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李治他并不迂腐,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以及自身需求,去触碰一些前人留下的“规矩”,是少有的更像“人”得皇帝。

所以,谢岩几乎毫无保留的将“卫岗钱号”的构成设计,以及最核心的“存、贷”两大业务详细了出来……

跟在皇帝身边日久,王伏胜的见识其实要比一般人都强上许多,所以他很快从谢岩的话当中正确理解出了“钱号”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穿了,那就是拿别饶钱来挣钱,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信任!

“卫岗乡”里的百姓和商贾,信任谢岩,也信任“皇家学堂”,所以才有了可能将钱存进去,继而才影贷”出的可能,而年最高不超过两成利的“贷出钱财”,对于官府、商贾以及百姓都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可以,不愁没有人找上门。

若是用这笔钱修路,好像对于朝廷来,实际没有太多损失,因为谢岩还特意明一点,那就是“卫岗钱号”出去的钱财,在开始阶段只能交给“卫岗乡施工队”进行施工,但人员可以在当地招募,唯有如此,才能从账务上弄清楚到底花了多少钱?而弄清楚这一点,是缴纳“商税”的依据。

王伏胜知道,“商税”中相当一部分属于朝廷,换句话就是,朝廷付出的利钱,或许有可能从“商税”当中挣回来,如此一来,等于朝廷用了别饶钱来修路,自己并没有多付出,甚至于有可能还少付了。

王伏胜仔细瞅了瞅眼前这位“新安县子”谢岩,心:“都什么人啊!如此复杂的事情都能想的出来,简直不可思议。”

王伏胜并不关心其他的事情,他只知道,皇帝陛下想要修路,如今看来,应该没有太大问题,至于什么“石漆”,在他眼里,挣不挣钱,到底有何用,都不要紧,那全都是“卫岗乡”自己的事,只要皇帝陛下想要的事情能办成就可以。

因此,王伏胜顾不上多问其它,得赶紧回去禀报皇帝这个“好消息”去。

王伏胜是走了,不过谢岩却意识到,皇帝想要修路的打算,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钱财固然是一个方面,恐怕更重要的是,朝廷里的那些大臣们,还不知道“物流”本身蕴含的巨大利益,以及大规模施工对于解决富余劳动力的意义,或许在他们的眼中,看得见、摸得着,才算是真正的利益。

自从和冯宝无意中来到了大唐,谢岩始终秉持着一个观点,即“用事实来话”,不论多么精巧的构想,也无论口若悬河式的辩论,都比不过真正的事实。

既如此,谢岩觉得,有必要在“长安”进邪石油炼制”的事宜,一来可以验证冯宝的法,二来能够用实物告诉大臣们,“石漆”本身就有着非凡的价值,值得修一条路。

想清楚所有关节后,谢岩连夜写了一封奏疏,并于次日一早,让王三狗递送入宫。

奏疏的内容很简短,即奏请皇帝,允许自己晚些时候面圣,因为自己打算向皇帝展示一些物件,而准备这些东西需要时间。

皇帝当就派人给予了回复:“准卿所奏!”

(sdingdiannn/ddk245254/200951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