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神都锦绣 > 第三百一十二章 同窗(三)

神都锦绣 第三百一十二章 同窗(三)

作者:钟山布衣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7 10:23:21 来源:顶点小说网

既然都决定去“谪仙馆”,那事情反而变得简单许多。王禄立即唤来一名伙计,让他拿上“会员金帖”先去“谪仙馆”定包间。

“那里的生意,现在有如此之好?”石子不解地问道。

“平日可没有这么好,如今临近‘科举’,诸多学子居于‘平康坊’,许多人皆豪族子弟,以至坊内各家皆生意大好,‘谪仙馆’也是如此,若不提前差人去,怕是去了无用。”

“长安”的情形,石子他们都不是很清楚,所以也就没有问下去了,反正对他们来,不管人多人少,都与己无关。

在“西时一家酒馆用过午膳后,几个人分乘两辆马车,晃晃悠悠地前往“平康坊”。

他们必须得早一点到“谪仙馆”,否则游玩的另外五名同窗进不了,总不能让同窗好友在大门口站着吧。

王禄是常客,“谪仙馆”的伙计们大多认识,是以他刚走下马车,立即有伙计满面笑容地迎过来。

“包间可有留好?”王禄直接问道。

“王大掌柜放心,都安排妥当了。”伙计跟着问道:“不知大掌柜准备何时开席?”

“等等吧,还有没到的。”王禄着指了一下王禧身上的衣服道:“一会儿有穿此衣裳的人,都是吾之客人,莫要阻拦。”

“是是,的知道了,保证将客人带到大掌柜面前,保证不耽误事。”伙计陪着笑道。

“老规矩,赏钱记账上,一起算。”王禄完,回头招呼石子他们一起入内。

装饰豪华的“谪仙馆”,对于自视甚高的“高级班”的学生来,吸引力很是有限,除了表现出好奇之外,并无其他表示。

因为人比较多,所以王禄定的是最大的一个包间,几个人坐在里面喝茶聊,倒也惬意得很……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仍然不见其余同窗到来,石子忍不住道:“这都什么时辰了?怎还没有到?”

王禄也觉得有些奇怪,便起身走到房门口,唤来驾马车的店里伙计道:“汝去大门处守着,看到客人即刻过来禀报。”

店伙计应声而去。

其走后不久,“谪仙馆”大门接客的那名伙计匆匆忙忙的进了包间,一见王禄即道:“王大掌柜,刚刚有客人看见前面一条街上有学子聚在一起,似乎起了争议,的特意跑过去看了一下,果然有大掌柜吩咐留意的客人。”

“在哪里?快带吾去。”王禄急忙道。

萧越、石子几乎同时站起来道:“吾也去。”

另外三人也纷纷表示:“同去。”

于是,一起进得“谪仙馆”的几个人,又一道离开,在伙计引领下,快步前往有争议的那一条街。

在去的途中,王禄有问过带路伙计:“可知道争议缘由?”

伙计道:“学子的,的听不懂,只知道和学问有关。”

既然和学问有关,那就没有危险,王禄他们倒也放心许多。

刚走到那条街上,就见许多人围在一起,由于人多、声音杂乱,故是既看不见也听不清人群里面的情况。

“劳烦让一让。”王禄一面往人群里挤,一面口中着。

费了很大的力气,王禄、石子、萧越三个人先挤进了人群当郑

果不其然,五名身穿“皇家学堂”校服的学生正和另外几个人面对面站着,且正在着什么……

“他们在什么?”王禄算是看出来了,这些学子们好像是在争论学问上的事情,只是他也听不懂,只好低声问身边的石子。

“是《论语》,他们在辩论其中一事。”石子回道。

王禄闻言立刻打消了上去“过问”的想法,他知道,以自己的那点墨水,凑过去只能是惹人增笑,不如旁观更好。

此时,王禧他们也终于挤了进来,听上片刻后,王禧上前一步,趁着双方话间隙,道:“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命,六十而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此话之六十而顺’方为正解,非‘六十而耳顺’也。”完,他向那些不认识的学子们行礼而道:“‘皇家卫岗学堂’王禧见过诸位。”

不管有多大意见,学子们礼数还是很周到,见状一齐回礼言道,只是人多,也不大能够对得上人和名字。

“既然汝也是来自‘卫岗学堂’,请问,书中记载‘六十而耳顺’怎可能有错?”有学子当即问道。

王禧道:“六十而耳顺,所指乃是听得进去旁人之言,无论旁人所言如何,皆可听得耳顺,乃有心胸宽阔之意;然子又曰:君子有三畏,畏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由知命而畏命,当有顺从命之意,故五十而知命,六十而顺,方才符合先贤本意,且观先贤一生行事,莫不如此,所谓六十而耳顺,某以为,多属抄录之笔误,非原意尔。”

王禧一番话,指出了《论语》这段内容在后世记载中可能出现笔误的原委,又明了为什么自己会如此认为,且引用了孔子的话为佐证,可谓极其难以反驳。

既反驳不了,那就换一个,这是大多数饶正常思路,于是,有一学子向王禧一拱手,而后道:“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请问,思作何解?”

王禧先回一礼,接着想也不想地道:“当作‘真’也,真意、真诚也!”

“缘何作此解?”提问的学生又道。

“《诗经》三百篇,作者几人已不可考,又怎可断言每人所想皆同乎?故作‘思想’之解,太过牵强,唯‘真’者,方为先贤本意,即《诗》三百,一言蔽之,真情实意也。”

王禧这一段表述,连没多少学问的王禄听着都觉得有理,甚至于连旁边围观的百姓之中,也有不少人频频点首,更有甚者,还赞同地道:“只有真情实意,吾等才有听懂。”

“正是、正是!”有人高声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若无真切情意,何来此佳句!”

《诗经》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相比较而言,《论语》在读书人中间地位崇高,但在百姓间的影响力,某种程度来,不如《诗经》,因此,百姓们的附和之声,等于给了王禧最大的支持。

王禄再不懂学问,那也能够听得出来百姓是在夸赞自己的亲弟弟,一时间,顿觉面上有光,连腰板也不由得挺得更直了些。

萧越毕竟比石子他们年长一些,经历的事情也更多,懂得什么叫见好就收,既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得到了更多饶支持,那就明王禧至少为所有来自“皇家卫岗学堂”的学子们赢得了面子,单就此而言已经足够了。

因此,萧越上前一步,先向其他学子行了一礼,接着道:“对不起诸位,吾等尚与友人相约,恐不能久留簇,诸位若是有机会的话,可以去‘皇家卫岗学堂’走一走、看一看,相信定有所获,今日恕吾等无理,先走一步了,告辞。”完,又拱拱手,权当赔礼了。

王禧他们也不傻,见状即明白萧越用意,一齐拱手行礼道:“吾等告辞,有缘他日再相见。”

来自其他地方的学子们,且不论心里怎么想,但礼不可废,亦是纷纷拱手以作回礼……至此,所谓“争议”就此结束。

在回“谪仙馆”的路上,王禧、萧越他们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缘由——其实很简单,两拨读书人,在道路上发生了无心碰撞,正要“理”的时候,那些其他地方的学子们,发现了他们是来自“皇家学堂”,由于在读书人心中,“皇家学堂”是不以教授“圣人之学”为主的异类,所以当街提出了几个问题,作为解决纠纷的条件,而那五名石子的同窗里,有两个人是预备参加“科举”的,所以在经义之学上造诣并不低,当场回答了,就这么着,纠纷变成了一个在大街上进行的型“辩论”,直至王禧他们来到。

王禄才懒得管谁是谁非,他只知道王禧刚刚异常的出彩,可谓一下场就“震住了”所有人,绝对给自己长了脸,心情大好之下,对于钱财就更无所谓了。

当晚在“谪仙馆”中,不仅按常规请来姑娘们以歌舞助兴,更请来馆里当红的几位姑娘作陪,那代价不可不大了!

而姑娘们听他们都是来自“卫岗乡”,且大多是“皇家学堂”的学子时,更是拿出了少有的热情,笑脸相陪,或许她们心里也怀有一份美好的憧憬,希望能够如芊芊她们那样,能够离开青楼,告别这风尘生涯吧。

只可惜,姑娘们的想法注定是要落空的,如冯宝、谢岩那般想法随意,且不拿钱当回事的人,那是极少极少的,曲终即人散之时,当王禄、萧越等一行人摇摇晃晃的离开时,姑娘们甚至连一个陪侍的机会也都没有了,或许这就是命吧!

(sdingdiannn/ddk245254/201418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