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神都锦绣 > 第三百一十六章 糊名、殿试

神都锦绣 第三百一十六章 糊名、殿试

作者:钟山布衣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7 10:23:21 来源:顶点小说网

兴修“长安”至“玉门关”大道一事,随着皇帝的决定,算是尘埃落定。哪怕如韩瑗、杜正伦等反对者,他们并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更多的还是不想仅仅为了满足皇帝私欲,如今在谢岩开出的条件下,实在找不出反对理由,默认就成理所应当的了。

“太极殿”上发生的事,很快流传到市井坊间,虽说“皇家学堂”的两名学子表现并不出彩,却称得上中规中矩,即便回答问题时不准确,但是所有大臣们都知道,那非学识不够,而是经验不足,考虑不周所致。

李治倒是对两名学子甚是满意,甚至让王伏胜去了解一下。

王伏胜可不想费那个力气派人去调查,干脆直接跑去问谢岩,顺便问问,自己的钱财若是存进“钱号”,有没有什么问题。等到他回宫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下来,通过询问后得知皇帝去了“清宁宫”。

正在和武皇后说话的李治,看到王伏胜走了进来,便笑道:“媚娘,王伏胜想必又偷懒跑去找谢卿家了。”

“王伏胜常年伺候陛下,难得有机会出宫一趟,想来陛下也不会苛责于他吧。”

李治看了武皇后一眼,什么也没说,不过其带笑表情说明了一切。

“奴婢拜见陛下。”王伏胜大礼参拜道。

李治道:“起来吧。”

王伏胜跟着又拜见皇后,等其又一次从地上起身后,李治问道:“都了解清楚了?”

“回陛下话,奴婢都问清楚了。”王伏胜跟着先将石子的情况大致说了一下……

等李治听说石子无心“科举”,只想安心做学问的时候,不由轻叹一声,似乎颇有惋惜之意。

善于察言观色的王伏胜,感觉到了皇帝的意思,急忙言道:“谢县子说了,最好的人才,不能都去做官,有些学问上的事情,需要有人去精研,那也是为朝廷效力的一种方式。”

李治微微颔首,显然认可了这种说法,继而又道:“继续说。”

“那名叫‘王禧’的学子,即是日前在大街上与其他学子辩论之人,此人乃是‘皇家学堂’第一批学生当中成绩最好之人,此人将参加下月‘科举’,不过……”王伏胜抬眼偷偷看了一下皇帝,小心地说道:“不过据闻,他也不想做官。”

“为何?”李治有些好奇,又有些不满地道:“不为朝廷所用,中了进士有何用啊?”

王伏胜赶紧道:“谢县子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毫无实际经验的学子为官,祸国殃民的可能性大过造福一方,考中进士,不过是一种做官资格,能不能做官,能不能做一个好官,需要验证,最少也得考核才是。”

李治那可不是一个糊涂皇帝,他立刻听出了谢岩的话里带有“进谏”的意思。

武皇后同样是个聪明人,她马上想到了一件事,当下说道:“陛下,妾身明白了,那日谢县子特意带学子进宫,并让他们回答陛下问话,乃是有意为之。”

李治瞬间听懂了,其实皇后是在告诉自己,谢岩当日并不符合常理的举动,实则是在告诉自己,学问再好的学生,没有实际经验那也是不可用的。

李治心里怎么想,嘴上是不可能说出来的,他随即又问道:“王伏胜,那谢卿家可有说过如何验证?或是考核?”

“那倒没有说过,然谢县子有提过学堂的考试。”王伏胜不敢确定皇帝是否想知道,所以停下不言。

“说!”

“学堂考试采用‘糊名制’,也就是把学生的名字用纸遮盖住,以防止有人舞弊;还有什么‘面试制’,就是说中级班毕业的学生,要想进入高级班,除了学业优秀之外,还必须经过先生和督学当面问询。”

“当面问询何事?”李治很是不解地问道。

“问询为何要读‘高级班’?是为了精研学问,亦或是其他?若无法说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哪怕学业再好,也读不成。”

李治听王伏胜说完之后,一语不发,若有所思……

隔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李治轻声言道:“‘糊名’确实是好法子,只是这‘面试’……?”

下面的话尽管没说,武皇后和王伏胜心里都知道,皇帝是觉得一个一个人的问询,太耗费时间,且太过麻烦了,只是他们谁也没有开口,毕竟“科举”事关重大,除了皇帝,谁也不敢多说。

“有了!”李治忽然嘴角微微扬起,显然是有了主意。

皇帝有了决断,那自然是要昭告天下的!

次日,朝会结束之后,“长安”各坊均张贴出皇帝诏令,无数百姓蜂拥而至,都想看一看,又发生了什么大事?

“校尉——校尉!”

正在书房里练习书法的谢岩,听到石子的声音在外响起,便头也不抬地大声道:“有事进来说话。”

转眼间,石子跑进来道:“陛下颁发诏令,今次‘科举’,天下学子先由‘礼部’初考排名,前五百名者,于六月十六日,在‘太极殿’终考,取前三十人为进士,并立为常例。”

谢岩丝毫不觉得奇怪,反而说:“陛下殿试英才,为国取士,有何值得大惊小怪。”

石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跟着道:“这不是大家都在说此事嘛。”

谢岩道:“不过就是考试的方式和地点换了一下,并无了不起之处,你去告诉王禧,用不着关心此事,更何况‘太极殿’他也去过,应该不陌生吧。”

石子突然间睁大了眼睛看着谢岩,一幅非常震惊的表情,却没有开口说话。

谢岩抬头看了一眼石子,微微一笑,随即低头继续练习自己的书法……

石子终于明白为什么那天校尉要带自己和王禧进宫,并且当殿回答皇帝的问题了,原来是早就知道了“科举”会发生改变,那是提前带王禧去适应啊!一想到这里,石子觉得想不佩服谢岩都难,不仅能够预见到皇帝的想法,而且还能找着机会提前安排,简直就是“神乎其神”!

“科举”突然增加了“殿试”环节,对于那些依靠家族关系的学子来说,影响是巨大的,一些原本通过“疏通关系”过了“礼部春试”的人,不得不考虑在接下来由“尚书省”主持,“礼部”执行的“省试”中,要不要过关,这些人担心的是,万一不小心过了“省试”,届时在“太极殿”考试时露了马脚,那可就麻烦大了,不管平日里怎么糊弄,但当面糊弄皇帝而被发现,那绝对是死路一条,且还没人敢求情。

与“科举”密切相关的人除了学子们之外,那就是“礼部”和“尚书省”的相关官员们了,尤其是负责具体操办的“礼部”,原先每次“科举”到了这个时候都可以有一笔不菲各方“孝敬”,如今倒好,开启了“殿试”后,等于是把“中进士”的权力收回到皇帝手中,更重要是“殿试”本身就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进行,想要做手脚的难度大大提高了,可官员们除了发出一声哀叹,别的什么也做不了。

没过多久,“科举”之“省试”正式开考,和后世的“高考”有些类似,“长安”城里官差、衙役全都上了街,以维持秩序,同时保证考试得以顺利进行。

当天,谢岩派了几名亲兵护送,再加上王禄、萧越以及其他学子,当真是王禧一人考试,十多人相送,阵张不可谓不大。

等他们一行浩浩荡荡地离开后,谢岩也出门而去,前往“夔国公府”,去会晤刘仁实、刘仁景弟兄俩。

请谢岩过府一叙那是刘仁景的意思,最后安排在刘仁实府上,却是谢岩提出的,他的想法很简单,都不是外人,聚一聚,聊聊天,畅所欲言亦无妨。

在管家引领下,谢岩走进了“刘府”书房,正在说话的刘家兄弟见状一齐站了起来,同时向谢岩打个招呼。

“二位在说什么事呢?”谢岩一边笑而回应,一边问了一句。

刘仁实一面抬手示意谢岩“请坐”,一面开口回道:“除‘科举’,还能有何?”

“怎么,刘家也有人参与?”谢岩坐下后道:“吾怎地从未听说过?”

“刘家有四人,不过皆不堪大用,今日考过也就是了,‘殿试’就不必去了。倒是皇家学堂的学子,老夫听说,那可都是不凡啊。”刘仁实显然不愿意多谈自家人,而是把话题转到了王禧他们身上。

“哪里哪里!”谢岩微微摇首言道:“此番‘科举’仅王禧一人参加尔,不值一提。”

“怎就一人?”刘仁实很是意外地问道。

刘仁景同样也大惑不解地问道:“老夫听闻,府上有学子多人,怎会仅有一人?”

谢岩知道这刘家兄弟俩,一个长期在“东宫”不问政事,另一个更多关注本职工作,对于外间的事所知不多实属正常,便开口解释道:“‘进士科’多考先贤之言,及前人经义,而学堂教授更多是因人而异,许多学生并不擅长,真要是参加,那也是考不中的。”

“太可惜了!”刘仁实颇为惋惜地说道。

谢岩却道:“无妨,相信用不了多久,陛下和朝廷会认识到学堂的价值所在,那些学有所成的学生们,会有他们用武之地的。”

刘家兄弟尽管不大理解谢岩说的这番话意,不过却从他的表情里当中看出了“肯定”二字。

(sdingdiannn/ddk245254/202041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