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神都锦绣 > 第三百一十八章 王禧

神都锦绣 第三百一十八章 王禧

作者:钟山布衣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7 10:23:21 来源:顶点小说网

在“长安”,谢岩需要办的事不多,从刘家离开以后,他继续宅在府中,除了偶尔和石子他们说说之外,也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这日子啊,也就一天一天过去了。

“显庆二年六月十六日”,大唐皇帝陛下李治于“太极殿”亲自主持“科举考试”,考题为一道“策问题”,曰:“六计主于廉”。

当坐在“礼部尚书”许敬宗的“公事房”里的谢岩听说后,甚至都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好在还没有等他问出来,许敬宗先开了口,只听其说道:“《周礼·天官·小宰》中所述‘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廉者,察也!陛下以此为题,大有深意啊。”

谢岩这下听明白了,皇帝的“策问题”,其实更多像是“策论题”,即类似后世的“议论题”,其实就是让学子们论述如何做官。不得不说,唐朝“科举”的命题,随意性要远比后来的王朝大的多,并没有很固定的形式。然在谢岩看来,在没有具体划分学科的时代,灵活多变的考题才更加符合“选拔人才”的要求,总比后来的“八股文”那样强的太多了。

谢岩是以等候学堂考生的名义进的“礼部”,但实际主要目的是拜访许敬宗。在皇帝赐婚之后,许家成为谢岩的姻亲,不走动一下,那是如何也说不过去的事情。

按道理说,谢岩没有专程拜访,是一件多少有些“无礼”的事情,可许敬宗却是半分不悦都没有,毕竟是心虚啊,自家侄孙女不仅身有隐疾,且此刻人还在数千里之外,其父许平奔赴西域,能不能把人在大婚之前带回来,都还是未知之数,现在嘛,只能是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一切平静如故,就当谢岩今日的来访是同僚间的走动最好不过了。

聊了一会儿关于“科举”话题,许敬宗主动把话题引到了“卫岗乡”的建设之事上,特别是关于“大作坊”的方面,那里可是有他和李义府合作的一个“马车作坊”,容不得不上心。

谢岩道:“许公且放心,乡里建设一日也不曾停歇,预计到年底的时候,除了‘水泥’和‘冶铁’两大作坊外,绝大多数的作坊都可以完工了。”

“甚好,甚好啊!”许敬宗很是高兴地赞道:“贵乡行事历来快速而稳妥,在本朝堪称一绝,‘卫岗施工队’修桥铺路建屋,不仅速度奇快,且质地上佳,更是名动一时,甚至于行军作战之中,亦能发挥巨大作用,不可谓不神奇,相比之下,‘工部’那些人简直就是尸位素餐!此番修建至‘玉门关’大道,完工之后,老夫必定上书陛下,给予‘施工队’封赏,并从中举荐些人去‘工部’任职。”

如果不是来自千年之后,谢岩一定会很感激许敬宗的如此说法,不管怎么说,“卫岗乡施工队”事关一万多人的生存,怎么形容其重要性都不为过。此外,堂堂宰相举荐几个人去“工部”,那更是易如反掌,如此对于常远他们来说,可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但是谢岩知道,有种伤害叫“捧杀”,同时他更加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施工队”若是独揽修建道路一事,必将成为众矢之的,届时别说完工了,甚至连能不能正常施工都是个很大的问题。况且,以许敬宗“利益至上”的人品来说,指望他兑现自己所说的话,那还不如不相信的好。

正因为如此,谢岩才说道:“陛下未正式颁布诏令前,谁来主修此路尚未可知,还是等等看吧。”

“警官此言差矣……”

许敬宗刚说到一半,忽然看见谢岩的亲兵在门外探首,似乎是有事,便住口不言了。

谢岩同样看到了王三狗的举动,不好意思地向许敬宗报以歉然一笑,跟着起身走到屋外,问道:“何事?”

“校尉,王禧第一个考完,可走出大殿不久,又被人唤了回去。”王三狗尽量压低声音说道。

谢岩闻言一愣,显然这个变化超出预想,思虑片刻后,他先回屋和许敬宗打了一声招呼,然后再出来对王三狗道:“走,咱们去‘政事堂’,得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谢岩前脚刚走,许敬宗也派人去打听“太极殿”里的情形……

很快,整个三省六部的官员都知道了,于是又有更多的人去打听消息,所有人都很好奇,在“科举殿试”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竟然让皇帝又召回王禧,毕竟这个举动太反常了,也太不符合常理了。

实际上,连同谢岩在内,所有的人都想多了!

皇帝主持“殿试”是不假,但皇帝不可能直接监考,更不会在大殿之上,空耗几个时辰陪着学子们,真实的情形是“尚书省”的官员们监考,而皇帝则在偏殿里和李义府、杜正伦、韩瑗三人商议政务。

当王禧第一个交卷后,立即就有宦官向王伏胜做了禀报。

一般而言,在“糊名”的情况下,宦官们也不可能知道交卷的人是谁,可王禧不一样,那天陪谢岩在“太极殿”外做演示,后来又进得大殿,所以,值守宦官们都知道王禧是来自“皇家卫岗学堂”,而这个学堂与皇帝的关系,宫里那是无人不知,所以,宦官向王伏胜禀报的时候,特意加了一句:“此人为‘皇家学堂’学子。”

唯一一名“皇家学堂”的学子参加“科举”,以第十五名的成绩进入最终“殿试”,这本身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如今又成为第一个完成答卷的人,如此“喜讯”怎能不告知皇帝呢?

李治听说之下,果然龙颜大悦,不仅让人取来王禧的考卷,还吩咐王伏胜:“宣其进殿,朕要当场问之。”

就这么着,王禧被人叫进了偏殿。

以大礼参拜过皇帝后,王禧就感觉自己被人给“晾”在那儿了,皇帝在看龙案上的什么东西,另外三位大臣却是一语不发,似乎在闭目养神,以至于整座偏殿里安静极了。

太安静了!王禧甚至都能听到自己“扑通、扑通”的心跳声。过分安静的环境,带来到无形的压力,让王禧渐渐呼吸粗重起来,额头之上,很快布满汗珠。

“此文章,汝写的不错。”李治淡然的一句话让王禧如释重负,瞬间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三位卿家也看一下吧。”李治说完,看向王禧,问道:“汝在文中称‘为官者,心中有民、有君、有国尚不足,唯以解百姓之需、君上之惑,方可称得上为国尽忠’,朕很想知道,他日汝若为官,当如何?”

王禧暗自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随即行礼言道:“启禀陛下,官府之六计,善、能、敬、正、法、辩,学生自问皆可,然学生以为,仅此六计尚显不足。无论是百姓之需,或是君上之惑,皆为实际所难,想到不重要,做到解决才是正理。故以此为准,学生相差甚远。”

“汝之言,自谦否?”

“回禀陛下,学生乃实说也。”王禧跟着恭声道:“学生自进学堂伊始,一直苦读不辍,学业虽有小成,却也错过诸多参与乡里与学堂事务的机会,致使空谈尚可,实际不足,故恳请陛下,莫要任命学生为官,吾唯恐有负陛下隆恩。”

李义府他们三个人听到王禧这一番说话,无不感觉非常的诧异,只是当他们一起看向皇帝的时候,却发现皇帝那是一脸平静无波的模样,似乎早就知道一般。

正当李义府他们在暗自揣测皇帝心意时,李治又问道:“不欲为官,汝何必参与‘科举’?”

“启禀陛下,谢县子曾有言‘不读书,不可以做官,然做好官,与读书本身并无关联’,学生对此话深以为然,相比较学堂‘高级班’其他同窗,学生除学业好过他们之外,其他一无是处,故学生只能发挥所长,参加‘科举’,多少也为学堂赢得名望,以不负胸中所学。”

“大胆!”杜正伦实在听不下去,怒斥王禧一声后,起身向李治行礼道:“陛下,此子有贬损‘朝廷科举’之嫌,还请治其藐视朝廷之罪。”

李治若非事先知道王禧不愿意当官,此刻必定会龙颜大怒,毕竟按照王禧话里话外的意思,那就是自己干什么都不行,只能来参加“科举”。

只不过,李治更想知道的是另外一事,于是没有理会杜正伦,而是看着王禧问:“汝之同窗有何能耐,令汝自愧不如?”

“回陛下话,冯县男军中有同窗协助处理各项事务;乡里‘施工队’眼下的主事者亦是同窗好友;学生身上的校服,其特殊颜色也是同窗弄出来的;一同来到‘长安’给学生助考的同窗之中,有懂得‘人为孵化小鸡’者、有懂得建造‘蔬菜大棚’者,对比他们,学生的确自愧不如。”

王禧一番实事求是的话,令李治既震惊,同时又颔首以示明了。

如果说,王禧所言句句属实的话,那么事实还真就如其自己说的那样!

李治没有再说什么,而是伸手轻轻抚了一下胡须,眼望王禧,暗自心想:“朕的学堂,看来是得亲自去看一下了。”

(sdingdiannn/ddk245254/202371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