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神都锦绣 > 第三百二十二章 选择(三)

神都锦绣 第三百二十二章 选择(三)

作者:钟山布衣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7 10:23:21 来源:顶点小说网

凭心而论,对大唐现阶段的官员们,冯宝总体上还是颇有好感的。

虽如李义府、许敬宗之流历史评价很差,但是这些人,能力不缺,即便爱财,也算是取之有道,几乎不怎么从老百姓头上打主意。其他的官员们,大多出自名门望族,家境优越,同样很少直接从百姓那里搜刮,比起后来那些刮地三尺也要压榨民脂民膏的官僚那是要强上许多。

在大队骑兵的簇拥下,冯宝坐着马车,缓缓来到“甘州”城下。

“‘葱山道安抚使、太子宾客、卫岗县寞至此,请打开城门!”一马当先的王决,冲着城上守卫军卒大声喊道。

一连串唬饶官职头衔,多少还是有点用处的,片刻后,城上一名军官探首而道:“稍等,某家已差人告知杨刺史。”

冯宝一个人在车上坐的闷,等了会儿便走下马车,接着向后而校

很快,王福来、贺兰敏之也跟在了冯宝后面,一行人缓缓地向军队后方围观的灾民中走去……

冯宝看的出来,灾民们境况很不好,尽管地震造成的灾害不是太大,可由于恐惧,百姓们集体逃离家园,却因太过匆忙,能够随身携带的物品并不多,现在在城外待了不少日子,粮食几乎消耗一空,其余物品更是奇缺无比,然即便是在这种情形下,受灾的百姓们依然能够大致保持平静,并没有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不过冯宝很清楚,但若有一,冒出个什么胆大的家伙振臂一呼,灾民绝对有可能在一夜之间成为“暴民”。

“王公公,你这姓杨的刺史,哪来的胆子,竟敢置百姓于不顾?”冯宝问出了一个他怎么也想不明白的问题。

“咱家也闹不清啊。”王福来那是实话实。

贺兰敏之却道:“刺史担负守土职责,怎能容许如此情形?陛下若知,定当严惩!”

冯宝道:“姓杨的若是给不出一个满意的法,不用陛下严惩,我都可直接把他给办喽。”

“县男慎言。”王福来道:“朝廷自有规制,不可自行其事。”

“行啦,我有数。”冯宝应了一句,不过任谁也听的出来,那是在敷衍。

着话间,他们已经走到了灾民中去,只是刚刚和百姓上几句话,王决匆匆跑来道:“县男,城上回话了,杨刺史‘按朝廷规矩,军队不得入城’,还……”

“还了什么?”冯宝见王决有些吞吞吐吐的样子,人才忍不住催问道:“你倒是快啊。”

“还,县男如果要进城,可以坐城上放下的篮子。”王决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声音已是低不可闻。

“什么——?姓杨的竟然让我坐、坐什么‘篮子’?他是不是脑子坏掉了啊!”冯宝勃然大怒,当即对王决道:“带上‘望远镜’去给我好好看看这座‘甘州’城。”

“县男,‘甘州’可是自家城池啊。”王决听出冯宝语气不善,赶紧提醒道。

“废话,我当然知道。”冯宝跟着道:“大不了再来一次突袭‘王府卫队’便是。”

冯宝一起“突袭王府卫队”,王决顿时明白他想干什么了,可眼前是一座城啊,能不能进得去还很难,其他的更不能指望太多了,因此,他将目光投向王福来,希望其能够规劝一下。

王福来是根本没有看到王决“求援”的目光,而是主动劝阻道:“冯县男啊,同室操戈岂不让人笑话,依咱家之见,还是继续和杨刺史交涉为好。”

“对对对,王公公所言甚是。”贺兰敏之也察觉到了冯宝想付诸武力,急忙阻止道:“监察地方官员施政,非吾等职责,切不可妄动刀兵才是。”

冯宝本就是在气头上的话,此刻既然众人都反对,刚好也算是有个台阶下,于是想了想后,道:“来人,去把元昭给我叫来。”

功夫不大,房元昭在亲兵引领下,出现在冯宝面前。

对房元昭,冯宝当然用不着客气,直接吩咐道:“元昭,你代我进一趟城,去问问城里的情形,另外你告诉杨刺史,我等着你回来禀报,如若‘子时’前见不到你人,我自视其谋逆,当领军攻城。”

冯宝这番法,王福来和贺兰敏之倒也觉得没有什么问题,毕竟房元昭代表冯宝入城,若是遭遇不测或者被扣押,那么簇刺史有意图谋不轨也是完全行得通,至于后面发生什么事情,倒也怪不得人了。

房元昭二话不,先是应承下来,而后转首就往城下而去。

“上面的人听着,某家代‘安抚使’冯县男入城拜会杨刺史。”房元昭直接向城上军卒明来意。

很快,从城墙上垂下一个带绳子的大篮子,房元昭跨进去坐好后,篮子即缓缓上升,慢悠悠地离开地面,一点一点的接近城墙顶端。

待到顶时,房元昭这才从篮子里出来,在军卒的帮助下,双脚踏上实地。

一名军官模样的人,举着一支火把过来询问道:“汝奉命欲见刺史?”

“正是。”房元昭道:“冯安抚使率军回‘长安’向陛下缴令,途经‘甘州’,却不料遇上百姓受灾,故命某家入城,拜访杨刺史,也好问询有何相助之地。”

军官闻言颔首言道:“此事却需刺史安排,且请随某而行,前往‘刺史府’。”

“有劳了。”房元昭抱拳行礼而道。

简单交谈后,房元昭跟随那军官走下城墙,快步向城里走去。

行不出五百步,房元昭隐约看到道路两侧,有临时搭建的帐篷、粥棚等,同时可见许多灾民模样的人走来走去……房元昭见状张口想要问个究竟,却又忍住了,无论怎样,他还是想等见到刺史再当面询问不迟。

“刺史府”里,灯火通明,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房元昭看得出来,那都是各衙门的胥吏在进进出出,而且从他们匆匆忙忙的步履当中,不难猜出,那都是受命而出,不敢怠慢的样子。

房元昭不禁心里奇怪:“从大街上看到的,以及衙门忙碌的情形来看,‘甘州’官府并非没有作为,可城外那些灾民,又是怎么回事呢?”

足足等了有一个时辰,大约“戌时”刚过,终于有一胥吏出现在房元昭面前,行礼道:“的奉刺史命,请兄台过去叙话。”

房元昭略一欠身,当做回礼,继而跟在胥吏身后,直接前往府中客厅。

厅中无人,房元昭在客位案几后落座。

“请稍等。”胥吏一面端来一杯清水,一面道。

“多谢,有劳了。”房元昭很礼貌地回了一句。

差不多又等了有一炷香时间,房元昭耳听门外有脚步声传来,便起身从案几后站了起来。

很快,一名身着绯色官服的中年男子,出现在客厅当郑

“‘皇家学堂高级班’学生房元昭,见过刺史。”

“无需多礼,坐下。”杨刺史应了一句,而后走到主位案几后,坐下问道:“汝替冯县男而来?”

“回刺史话,正是。”房元昭坐下道。

“直吧,冯县男让汝前来,所为何事?”

房元昭仔细看了一下眼前这位满脸憔悴,却显得精神十足的杨刺史,缓缓言道:“冯县男很想知道,那些受灾百姓,缘何被拒于城外。”

杨刺史抬首看了下房元昭,微微笑道:“想不到冯县男倒是爱惜百姓,甚是难得啊。”

“冯县男与谢县子主政‘新安’、‘卫岗’两地,历来爱民如子,故甚难理解,特派房某前来询问一二。”房元昭看着杨刺史道。

“‘新安县’老夫不知,‘卫岗乡’倒是名扬下,号称我朝‘最富之乡’,足见冯、谢二位之功,老夫甚是佩服。然冯县男恐有所不知,‘甘州’地处边陲,民风彪悍不,且更为重要的是,附近百姓中,我华夏子民仅占三成,大部皆是蛮夷与胡人之后,今逢灾,城中余粮不足,老夫自当优先顾及我华夏子民,不知冯县男知晓后,以为老夫所做是对否呢?”

房元昭完全听懂了,“甘州”城外的那些情况,其实到底了,还是“胡汉之分”,世家大族出身的杨刺史,在力所不及的情况下,采取的优先照顾汉人,而完全弃其他民族于不鼓做法,此事之对错,可不是他一个学生可以评判的。

杨刺史见房元昭答不上来,不禁微微笑了起来,而后直接起身道:“老夫尚有事务处理,就不奉陪了,汝想要知道什么事情,皆可去各衙门询问,老夫已经吩咐下去,他们必定不会隐瞒,告辞。”完,也不管房元昭怎么想,他直接就离开了。

其实,杨刺史此举完全算不得无礼,要知道房元昭可不是大唐正式官员,如果不是顶着“代替冯宝”的名头,他连刺史的面都见不着,更不用别的了,所以,刺史之离开,无可指责。

房元昭的使命是弄清楚城里的详情,既然从刺史那里无法直接得到,那也就只能自己四处找人打听,好在,杨刺史的确和下面人打过招呼,因垂也不难问到详情……

(sdingdiannn/ddk245254/203179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