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神都锦绣 > 第三百五十五章 算计

神都锦绣 第三百五十五章 算计

作者:钟山布衣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7 10:23:21 来源:顶点小说网

老霍来了。

他在“征税监”担任了一段时间“税丞”,圆满地完成了收缴“新商税”的事宜,却因为不辞辛劳,身体每况愈下,加之其老家在“长安”附近,故谢岩让其执掌乡里的“进奏院”,权且算是养老了。

同后世的“驻京办主任”差不多,老霍不认识几个高官显贵,但却和诸多衙门内的低级官吏混了一个熟悉,谢岩将他请来,也正是这个原因。

“老汉见过县子。”书房里,老霍见到谢岩即行礼道。

谢岩很客气地招呼其坐下,而后道:“不少日子没见,气色比在乡里好多了。”

“蒙县子关照,老汉在长安除了吃喝,旁的事极少,如此再不好些,实在说不过去了啊。”老霍说着,嘴一咧,露出一口黄牙地笑着。

“一切安好,比什么都强。”

“那是自然。”老霍应了句,随即道:“县子,老汉方才在大门外见到……”

谢岩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说下去,跟着接过来说道:“请你过来,正为此事。”说完,将大致情况简单叙述一下……

老霍听完之后,微一皱眉道:“此事怎么听起来有些怪异啊?那个商涵何来胆子,在县子门前跪求?让人将其轰走,岂不更好?”

谢岩道:“岂会如此简单,其跪求于门前,知者甚众,将其赶走,只怕是徒增烦恼,况,吾总觉得,此事背后有人在操弄,否则他不应该有此胆量才是。”

“不错,一介平民如此,要说没人指使,断无可能,县子找老汉过府,可是为查清背后之人?”

“不错!三狗他们留在乡里,跟来的都是新人,办不成事的,老霍,只好麻烦你了。”谢岩接着道:“只需要弄清楚何人在背后操弄即可,余下事,吾自会处置。”

“县子这是哪里话,老汉虽在长安,可还是乡里人,此事老汉这就去办。”老霍说完,又问:“县子可还有其他吩咐?”

谢岩想了一下,道:“旁的那倒没有,不过,老霍你务必记得,只需要知道是谁就成了,决计不可以做任何事情。”

“县子放心,老汉知晓。”老霍正色的应承下来。

接下来,老霍又问了一些乡里的情况,尤其是关于冯宝南下的事,毕竟此事在朝中沸沸扬扬了一阵子,甚至一位宰相还受到了牵连。

谢岩就事论事,很简单的说了一下,以免代表“卫岗乡”在“长安”的老霍什么都不知道,将来说错了话,也算是统一口径吧。

他们正说着话时,吴成又匆匆走了进来,询问之下,谢岩得知,那个商涵,又出幺蛾子了他在府门外,当着众多围观百姓“痛陈”:说自家小时候如何凄惨,妹妹被卖,自己不得已入赘“商家”,如今妹妹成了“新安县子”的妾侍,自己只想请起出面恢复本姓也不曾有回应意欲拜其为师,好生进学以期光宗耀祖,同样被拒,所以才出此下策,请大伙儿来评理。

应该说,这种后世常见的利用舆论来达到某种目的的做法,在大唐还是极为罕见,无论是老霍还是吴成,都不知道如何应对才好。

他们觉得棘手的事,谢岩倒是不在乎,闻听之后即对吴成道:“你派人去找巡街捕快,让他们过来处置此事,另命人告诉围观百姓,事情交由官府处置,切记,在捕快未到前,绝对不可以让那个家伙有半点闪失,免得让人有机会赖在咱们头上。”

虽说听不懂谢岩的话意,但是吴成依然不折不扣的执行去了,至于老霍,也即刻起身告辞,他也意识到了,此事需得尽快解决,否则拖得越久,事情越大。

等到书房空无一人之时,谢岩得以安静的思考一下,怎样解决府门前的这件“破事”。

其实事情本身不大,商涵的诉求也不算高,但是谢岩很清楚,这两件事情,自己是一件也不能答应。

“入赘”是商涵本人曾经答应的事,虽说很多人入赘后飞黄腾达,而后恢复本姓,可那是在自家同意的情况下,不管本心是否愿意,至少表面上是答应了,所以称得上是一种自愿的行为,可商涵话里话外都是让谢岩出面的意思,那便是有仗势欺人的意味了,性质也完全不同至于拜师,那更不可能了,以商涵之人品,即便是在学堂当学生都不配,何论其它。然偏偏此人利用紫珠的关系大做文章,至少在普通百姓眼里,那还算得上合情合理,毕竟在大唐,人情世故很多时候要比规矩更管用,更何况,大唐的律法本就粗漏甚多,想钻空子那是太容易不过,也正是基于此,谢岩这才让捕快来处置,反正他们代表官府,怎样做都合理安排。

结果也确实如此,捕快很快以“带回去问话”为名义,将商涵带走了。

当吴成颇为兴奋地将事情告诉谢岩时,他只是笑了一下,因为他知道,真要是这么简单,那个商涵是不可能出现在大门前的。

谢岩觉得,自己不能一直在家干坐着,那样太被动了,得必须做出一些反应。于是,他再三思考后,决定亲自去找“长安周刊”的副总编辑卢照邻。

作为文人的卢照邻,在远离了朝堂的勾心斗角后,终于摆脱了原先愁苦的宿命,现在那日子过的叫一个“好”啊!

身为总编辑,“长安周刊”刊载什么内容,刊载谁的文章,在许敬宗很少过问的情况下,几乎是一言而决,尤其重要的是,随着年龄增长,见识提高后,他已经深刻的认识到,只要自己不去触碰朝堂里的权力分配和人事话题,其他事情,几乎没人和他计较,毕竟明面上有宰相许敬宗“罩着”,谁也不会找那个不自在。

一番简单的老朋友式的客套话后,谢岩直接道明来意请卢照邻出一份“特刊”,将商涵的事给登出来。

此等小事,卢照邻自无不允之理,立刻安排人去办了……

“长安周刊”时不时以“特刊”名义发行,对于“长安”人来说已是司空见惯了,当次日百姓们饶有兴拿着“特刊”议论之时,谢岩得到消息,那个商涵又来到府门前跪求了,至此可以确定有人在背后操弄了。

“长安周刊”的订阅户中,官员占了相当比例,在散朝后,许多官员均从“特刊”中知道了“谢府”门前发生的事情,众人议论之余,不免揣测,究竟是何人在背后给谢岩增添这麻烦事?

此事真就是一件麻烦事这么简单吗?当然不是了!相当一部分官员从中看出了有人在“算计谢岩”的心思。

从表面看,商涵的要求很简单,只有两样,其一是恢复本姓,然此事只要谢岩允了,难脱“仗势欺人”之嫌,即便是花钱解决,那也得对方同意才可以,况且,就算同意了,也可以说是“迫于无奈”,如此一来,对谢岩的声望可谓是影响很大,中间可以做的文章就太多了其二是拜师,那更明显是个“坑”,他日弟子若有过失,为师者难辞其咎,受牵连当属必然。商涵以一个不算特别密切的关系提出上述两个要求,且动静闹得挺大,目的不可谓不明显,那就是把私事公开化,不管最后是什么结果,对谢岩的声望都将造成打击,而一个官员的声望好坏,直接关系到其晋升等仕途,如此可见背后之人用心险恶。

然官员们不知道的是,谢岩特意把事情弄得更大,让更多的人知道后,其事情本身就变了“味”。

“特刊”里有人补充了一篇议论文章,大意是:“商涵当年自愿入赘,如今不依靠自己而想利用他人恢复本姓,为小人矣,况且罔顾商氏一家多年来情义,只想着一己之私,此举有忘恩负义之嫌,如此无情无义之辈,有悖圣贤教诲,谢县子不予理睬此人,当属合适。”

一期“特刊”里,内容很多,“谢府”门前发生的仅是其中之一,而这一篇议论文章,更是十分不起眼,但正是这短短的文章,扭转了舆论中对谢岩的种种不利说法,使得百姓们意识到了事情的另外一面,从而原本对商涵抱有的同情弱者心态逐渐散去,继而成为“看热闹”的想法。

用后世的说法,像商涵这种试图利用社会舆论以图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目的的做法,只要舆论的风向一变,那么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只要当围观的百姓不再支持,且失去“新鲜感”后,商涵灰溜溜的从“谢府”门前消失,就成为了必然。

但是,随着商涵的消失,事情就结束了吗?当然不可能。

从谢岩出现在大唐,这还是头一次被人给有针对性的给“算计”了,哪怕仅仅是件小事,却也给他提了一个醒自己不是没有“仇家”的,在看不见的地方,一直都有人在窥伺,一直都有人在试图对付自己,那么,找出“敌人”,就尤为重要了,否则一个在明一个在暗,实在太吃亏了些。

(sdingdiannn/ddk245254/206986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