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神都锦绣 > 第三百四十二章 赐宴(一)

神都锦绣 第三百四十二章 赐宴(一)

作者:钟山布衣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18 21:47:14 来源:顶点小说网

钟山布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谢岩听到李治口述的圣旨内容后,心底的一块大石头终于彻底放下了。

严格来说,冯宝在“西州”对“胡人侦骑”的做法,实际是犯了皇家的忌讳,他等于是代皇帝认定了那些人是清白的,但事实上,凡在“谋反”中被扯进来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清白的,可是帝王们,从来都是拿“谋反案”做文章,以排除异己,消除威胁皇权的各种隐患,至于“清白”与否,从来就不是一个理由。

冯宝自己也意识到做法有些问题,故而私下和王福来沟通过,由其在向皇帝禀报时,加上“缓兵之计”的说法,以此将最终决定权,仍然交给了皇帝。

而谢岩那一夜与冯宝长谈中得知详细后,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自己愿领军西行解除隐患”的说法,从而让李治打消了“不满情绪”,仅仅认为是冯宝个人的任性,且出发点也是为了解决一些过去留下的事务。基于此,李治这才能够从事物本身出发,理性地做出裁定。

既然李治不再计较冯宝犯下的些许过错,谢岩觉得,自己应该更好的为大唐强盛添砖加瓦了。

“陛下,臣有事启奏。”

李治见谢岩忽然站起来,以最为正式的礼仪向自己请奏,心中不免有些好奇,先抬手示意免礼,而后道:“谢卿家直言无妨。”

“臣谢过陛下。”谢岩躬身行礼,再道:“陛下,赴‘波斯军官援助团’一去已有七年,距离十年约定所余不多,臣奏请陛下,选拔第二批人选。”

李治微微颔首以示赞同,且道:“此事朕已知会‘兵部’,明年五月前完成。”

“陛下,臣以为,当从‘羽林左卫’中遴选一千精兵随行,同去‘波斯’。”

“何故如此?”李治不解地问道。

“宣扬军威,驻军‘波斯’。”这次谢岩不等李治问询,主动说下去道:“陛下定然已经知晓裴士峰都尉奉命前往‘波斯’之事,他们此行最大程度的展现了大唐军威,有力阻止了‘大食人’的进攻,结果可称完美。”

李治轻轻地点了一下头,算是认可这种说法,不过随即又问道:“为何‘驻军波斯’?”

谢岩道:“臣有计算过,自关中至‘波斯’,骑兵大约需要一年时间可以抵达,来回即为两年,加上驻扎一年时间,则是三年。同时以‘波斯’国力,供养一千骑兵并非难事,因此臣以为,第一次以‘羽林左卫’为先,而后从十六卫大军中,轮番选派精锐前往,保证常年有一千军力驻扎即可。”

李治听后,依然不解地道:“千人有何用?”

谢岩道:“自汉末天下大乱起,我华夏之铁骑基本退出西域,致使一些心仪我天朝上国的部落、小国失去保护,要么从贼要么被人屠戮。那么,当我大唐重新征服西域之后,如何长治久安,便成为一个大问题。”

“不错!”李治言道:“西域地广人稀,土地贫瘠,我朝子民无意于此,朝中反对用兵者亦不在少数,所持不过是徒耗国力,难以长治久安。”说着,李治抬眼看向谢岩,道:“卿家提出此事,莫非有良策?”

谢岩道:“施政之道,臣不敢妄言,臣武将出身,自然更多关注军事,学堂亦有研究军事之先生,故自冯县男出征起,臣便与学堂先生商讨过可行之战法,且后续一直由学堂在负责,然出乎意料的是,冯县男并未过多参与战事,反而派出一千骑兵去‘波斯’,此虽是心血来潮之举,却无意中给了臣与学堂先生们一个提醒,那便是只要保持流动的有效威慑力,就可以缓解朝廷驻军压力。”

谢岩估计李治听不懂这番话,便继续解释道:“我大唐自‘玉门关’外,总共驻守兵力约在三万到四万之间,西域太大,这点兵力不足以维持对异族的全面压制,可受制于粮草、军械供应等事,更大规模驻军不可取,朝廷负担不起,百姓也承担不了,且随着‘石漆’开始运送,‘玉门关’至‘波斯’将一线成为重要之商道,一支最精锐的大唐铁骑常年在这条路上来回行动,对沿途各小国、部落的威慑力那是不言自明,且这支一千骑兵的队伍,不仅可以肃清沿途贼寇,也能够顺道讨伐不臣,臣相信,在此情况下,西域之安宁,可以预期。”

李治有些明白谢岩说的意思了,那就是先派一千人去“波斯”,因为来回需要两年时间,每支队伍在“波斯”待一年,所以后续每年派一千人出发即可,如此一来,等于在“波斯”至大唐的路上,每年都有一来一去两支队伍经过,不过李治很快又想到另外一个问题,于是问道:“既然几千骑兵就可以解决的事情,为何不从西域直接派出,非要从关中十六卫军中派出呢?”

“陛下,万万不可从边军中派出。”

李治看谢岩的语气颇为凝重,神色也显得极为严肃,故而说道:“卿家不妨细说之。”

“陛下,驻军‘波斯’,是大唐与‘波斯国’之间的需要,是大唐帮助友邦的象征,只有天子亲军才是最为合适,边军人员构成复杂,距离朝廷过于遥远,畏惧大将军军令,多过朝廷法纪,故不可取。”谢岩紧跟着又道:“恕臣直言,现十六卫大军中,善战者恐不到三成,今天下太平,大的战事越来越少,将士们能够奋勇杀敌的机会也就更少,如此带来一个很严峻的事实,那就是边军的战力已经超过十六卫大军,倘若有异心者掌兵,后果不堪设想。此外,陛下莫要小看这区区一千骑兵,他们将装备有大唐最精良的武器,配备望远镜等作战必须之物,而这些装备,一旦提供给边军,势必需要建立消耗物资的仓库,而边军所处位置距离关中太远,统兵大将军负有全权,在军制未曾变动之前,最精良装备的库房绝对不能建在关中以及‘洛阳’以外之地,以防后患。”

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统治的稳固,最担心的莫过于将领们拥兵自重,谢岩上述之话中意思,其实就是明确地告诉皇帝,论战斗能力,久在一线作战的边军已经超过了保卫关中的十六卫大军,如果再给他们提供最好的武器装备,一旦出现有叛逆者,那后果,简直难以想象。

“陛下,臣之所以提议由十六卫大军选派,还有一层用意,那就是练兵。”谢岩最后想起一事,并且补充说道。

李治静静听完了谢岩的全部表述,久久不发一语,他能够听得出来,谢岩的话,不含一丝一毫的私利,完全是“谋国之利”,所想之深远,似乎也不应该是他那个年纪应该想得到的,然而,偏偏就是这样一位年轻的臣子,提出了一个一举多得的构想,若按此设想,西域驻军至少可以降低一万,毕竟从王福来那里,李治知道了裴士峰麾下骑兵的战力。

“谢卿家,请坐下说话。”李治突然客气了一句,让谢岩极为不适应,都不知道究竟应该不应该坐下了。

李治见状哑然一笑,摆摆手,示意谢岩坐下,而后道:“卿家所奏,朕记下了。”说着,转首对王伏胜道:“将适才谢卿家所言,整理成文,待朕御览。”

“陛下,臣先前所言,非臣一人所想,冯县男、学堂诸位先生皆有提议于其中,臣仅仅是参与者也。”谢岩唯恐李治将此事记到自己一人头上,赶紧说道。

李治笑而颔首,欣然应允。

事实上,真要是谢岩一人所思所想,李治才会觉得“可怕”,现在听说是来自很多人,他反而觉得正常,无论如何,一个人的智慧可以略高于大众,若是超出太多,则真是“智多近乎妖”了。

谢岩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所以,但凡有什么想法,事先总会告诉学堂里面的相关先生和学生,由他们开始讨论,自己适当提些建议,最后将结果弄成众人之功,如此方法,屡试不爽。

李治哪里知道谢岩的心思,只要在他看来,一切都合情合理,就是能够接受和理解的。

“有件事情,朕不妨提前说下,朕将巡视‘洛阳’,想来将路过‘卫岗乡’,谢卿家届时可得好好准备才是。”李治心情大好,将一件还未颁布的事情,直接说了出来。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

(sdingdiannn/ddk245254/205883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