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神都锦绣 > 第四百四十八章 争议(二)

神都锦绣 第四百四十八章 争议(二)

作者:钟山布衣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18 21:47:14 来源:顶点小说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师父意欲明日亲赴府衙?”明崇俨陪着冯宝在各伤员房里转了一圈后,问出一个问题。

“是啊,此事关系不小,理当亲去。”说完,冯宝问:“缘何问及此事?”

“弟子以为,师父若去,定为支持缴纳商税,不去则反之。”

“哦,此话何解?”冯宝反问道。

明崇俨道:“师父若无意,当可交由元昭师兄代劳。”

冯宝闻言笑了笑,再道:“既然言及于此,为师倒是问一句,汝以为,是否当缴纳商税?”

“弟子愚笨,不甚明了。”明崇俨话里透出一股“想不明白”的意味。

“甚好,甚好!”冯宝对明崇俨如此回答,显得非常满意。

只是明崇俨却感觉自己一头雾水,脸上浮现疑惑神情。

“小俨,不懂者,慎言,乃是正理;不应附和而妄言,乃德行也。”

“弟子受教了。”明崇俨回道。

其实,冯宝意思很简单,不懂不说乃理所应当,但更重要在于,不因为自己表明了态度而附和,那是一种品德,一种能够坚守内心的品德,很是难能可贵。

“税者,国之本也。取之于民,亦用之于民。官员俸禄,军队花销,乃至皇家用度,皆出其中。然朝廷之岁入,依赖于农桑,小俨,为师有三问,汝不妨思之。其一,农桑之利较商贾之利,孰轻孰重,孰多孰少?其二,无论平民与勋贵,乃至皇族成员,是否皆可称大唐子民?其三,单以税而论,应否厚此薄彼?此三问,无需作答。”

对于自己的四名弟子,冯宝还是很了解,房元昭他们三个,本为纨绔,因家道中落,致使性格出现变化,正向着“有为好青年”转变。可明崇俨不同,良好出身加上绝佳的天资,令其有远超大多数人的骄傲,虽然外表不大看得出来,但是骨子里却有着“高高在上”的“贵族气息”。

冯宝通过其日常言行察觉到这一点后,平日有意无意提点两句,今日借机提出三问,实属有意为之,倒不是说想灌输什么“平等思想”,而是植入一种“平权意识”,因为他知道,当今皇帝李治和日后御极天下的武则天,都用了一生时间打压世家豪门,况且从历史进程来看,“贵族”、“世家”等明显带有某一特定阶层符号的团体,在华夏这片大地上是没有生存土壤的。冯宝不认为自己能改变什么,但希望明崇俨能够顺应历史潮流而动,不要成为淹没在潮流中的牺牲品。

可是冯宝终究忘了一件事,他自己出现在大唐,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与众不同的行事风格,超越时代的见识和理念,对于身边人影响那是巨大的,而那种潜移默化式的影响,甚至连当事人本身都没有察觉到。

因此,明崇俨很是奇怪师父提出的三个问题,在他眼里,答案显而易见,根本没什么值得多想的地方。

冯宝自以为是地“教育”了一番明崇俨后,又督促其“好好学习”,而后便出门有事去了……

次日,“广州府衙”正堂之上。

“刺史”李仁居于正中主位,其左侧下坐依次为王福来、冯宝、贺兰敏之以及房元昭、杜风和府衙各级官员……当然了,人数有点多,品级低的只能坐于后排,面前更不会有案几了;其右侧乃城里“勋贵”,皆是受过朝廷册封的“勋官”和“散官”,虽无实权,却也是官员一份子,人数同样不少;然与往日不同的是,靠近大门那里,也坐了近二十人,且都衣裳华贵,一望便知出身富贵,没错,他们全部来自各大富商豪门。

简单说了几句开场白以后,李仁直接说道:“年前,商队出海,今平安而归,实为可喜可贺!依例当向官府缴纳税费约三千贯,然本府已上报朝廷开征新商税,且已实施,只是并未就出海收益定下规矩,兹事体大,故本官邀请诸位共议。”

其实李仁说不说,在座的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很快就有官员、世家、商贾等人依次进行阐述……所持观点不外是赞成或者反对,哪怕有所不同,也不出这两个方面。

争论结果,依然是没有结果!各说各有理,且无不冠冕堂皇,令人找不出茬。如此一来,事情又回到了原点。

此情形,完全在李仁意料之中。而在他内心当中,当然是希望“收税”,谁会嫌钱多不是?可他又非常清楚,世家豪门,乃至商贾,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原因太简单了,他们从这一次“出海”的行动里看出个中利益巨大,一个个都摩拳擦掌准备效仿,岂能答应“交税”?那不是动他们口袋里的钱财吗?

李仁不傻,断然不会做此得罪人的事,而且还是得罪势力庞大的地方豪门。只是有一点,他总感觉此事当中,“水师都督”冯宝未作明确表态,显得很不寻常,所以,在他眼中,今日“府衙议事”之举,实则乃冯宝有意当众表述其意。

因此,当众人所说告一段落之时,李仁很快将话题引至冯宝那里。

冯宝的心思,还真没人知道。哪怕王福来当面问起,也只得到一句“天下的,乃是百姓的,亦是陛下的。”

以王福来的智商,完全理解不了其中意思,可追问之下,冯宝不愿明说,只能找贺兰敏之探究。

贺兰敏之琢磨半天也有些不明白,便请杜风一起参详,三人商议之后,大致得出一个结论,即冯宝是赞同缴纳“新商税”,理由就是“商税”大头是交给朝廷。

王福来可不认同,他的眼里,朝廷钱财归“户部”,那是天下人的,而“出海收益”归“内府”,那才是陛下的。但这种事,难以放到明面上来说。

“诸位,本官今日亲至府衙,所为仅一件事,即商队出海收益理应足额缴纳新商税。”

冯宝此言一出,众皆哗然。尤其是“勋贵”和“商贾”,顷刻间便有人张口发问……

对这些话语,冯宝未予理会,而是等声音渐渐平息,才继续说道:“商队出海,扣除花销,大约有三十余万贯收益,其中本钱不到五千贯,简而言之,可算成三十万贯。”

“大都督……”王福来震惊之余,急忙张口,只是才说了三个字,却见冯宝轻轻摆了摆手,示意稍安勿躁,只能将下面的话,又硬生生忍了回去。

可对于正堂里的其他人来说,却全部被“三十万贯”这个数字给惊呆了。

一般来说,一艘船“出海”一次的净收益,大约在八千贯,这已经是非常高的利润了,可这一次商队出去的几十条船,那可是有一大半装载了士兵和粮食,用来装货的不足五艘,在这种情况下,“三十万贯”收益远远超出想象,也难怪众人在吃惊之余发出阵阵惊叹。

“诸位以为这很多吗?”冯宝波澜不惊的语气又一次“震住”了所有人。

“本官以为,不多。”冯宝环顾众人一眼,跟着道:“各家分一分,所剩无几。”

也不管旁人能不能听得懂自己话,冯宝接着说道:“诸位仅看到了收益,不知可有曾想过,若商队护卫无法护佑周全,又当如何?”

这一问,如当头棒喝,直接让所有人冷静下来,每个人都不约而同的想:“是啊,若是打不过……?”

冯宝可没时间给他们多想,而是再说道:“商队护卫不是大唐军队,世间也再无第二支披甲护卫队,没有武力做保证,出海有多大风险,恐怕在座诸位比本官更加清楚。既如此,缴纳新商税,还有何异议?”

“冯大都督之意,莫不是指缴纳新商税,吾等商贾亦可得朝廷庇佑?”一名商贾脑子转得极快,第一个问道。

“善也!”冯宝等的就是有人第一个问及于此,故而想都不想的接过话道:“开疆拓土,保护百姓,乃是大唐军队职责所在,水师亦不外矣,众所周知,军队花销自百姓缴纳钱粮中来,然出海之事,似与朝廷、百姓无关,请问,朝廷有何理由庇佑?”

随着冯宝抛出这么一个问题,“府衙正堂”里顿时寂静无声。

不管每个人心里怎么想,但大体上都明白了这位冯大都督话里的意思要想得到朝廷庇佑,必须得缴纳“新商税”。

然而,在上一次关于开征“新商税”的商议中,并未涉及“出海收益”,可听今日冯宝所言,大有不交税既撒手不管的意味,那要是这样的话,还有何必要开征“新商税”?出尔反尔,岂不是罔顾朝廷脸面?

可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当“刺史”李仁向冯宝表露出“不妥”之时,冯宝直截了当地道:“剿灭海上流寇,征讨不臣,捍卫唐人利益,水师当仁不让,然大军出征,所获皆为战利品,试问,倘若如此,当如何?”

这一问,着实让所有人都清楚了其话里意思即军队保护大家利益是不假,但是军队一旦参与,所有得到的利益都是“战利品”,那么,自己的利益呢?每个人都在深深的思考着……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sdingdiannn/ddk245254/212287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