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神都锦绣 > 第九十一章 教书先生

神都锦绣 第九十一章 教书先生

作者:钟山布衣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7 10:23:21 来源:顶点小说网

差不多天快亮的时候,谢岩终于忙好了手中的事,走出房门,却意外的看到所有人都站在那里。

“你们这是?”谢岩诧异地问。

王三狗上前道:“弟兄们都想问校尉,我们是不是可以将家人全部迁往乡里?”

谢岩一愣,完全没想到他们会提出如此要求,不禁道:“乡里现在可是什么也没有啊,先不说能不能来,来了后,怕是住的地儿都没有啊。”

老张头道:“没房子可以咱自己盖,只要校尉说行,老夫马上让人给家里带信去。”

“等会,我说老张头,你啥时候有家了?”谢岩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老夫说的是家里的两个兄弟,可不都成家有娃了嘛。”老张头实话实说。

谢岩问:“好好的,为什么这么做?”

老张头道:“为了支持校尉办学啊,要是学堂办了,没人上哪成,咱兄弟家里,男娃子有四个呢。”

谢岩听得是哭笑不得,但是他也明白,老张头他们也是一番好意,只能说道:“乡里办的可是皇家学堂,怎么可能没人愿意?我现在愁的不是学生,而是教书先生啊。”

老张头他们听后,不禁面面相觑,搞了半天是自己等人想岔了。

谢岩看了众人一眼,道:“不过呢,全家迁过来,实在是很难,朝廷那一关不好过,倒是孩子们进学没问题,算是给自己人提供一下便利,完全没有关系。”

既然孩子们进学的事有着落,那其它也就不是问题了,王三狗他们自然放下心来。

“校尉,我们何时启程?”韩跃问道。

谢岩看了一眼东方微微发白的天空,道:“天一亮,我们就离开‘长安’,大家快些去准备一下吧,都是一宿没睡,只能路上休息了。”

偶尔一夜不眠,对王三狗他们这样的人来说,根本就不算事,他们按照谢岩吩咐,全都准备去了,看样子,他们对“长安”是一点也不留恋。

同来时一样,差不多用去四天时间,谢岩一行回到了“卫岗乡”的临时官衙里。

很奇怪,许爰和杨登他们一个人都不在,“驿站”里只有几个原先的驿丁留守。

询问之后,谢岩得知,自己看中的那个山丘上,果然发现了水源,许爰亲自带人证实去了,而杨登则带人去各处工地查看进度。

既然大伙都在忙,谢岩也就不想闲着了,回到自己房间里,将在路上构思好的“招聘先生”的告示写下来,再命韩跃携带告示去“洛阳”找罗汉易,让他将这份告示贴满全城。

“卫岗乡”又出新花样了!

一份“皇家卫岗学堂招聘书”,于一日之间,贴满了“洛阳”的大街小巷。

内容不多,主要就是告诉“洛阳”的读书人,“皇家卫岗学堂”需要招聘十名教书先生,只要面试合格,一经聘用,月十贯钱起步,包食宿。

条件不可谓不优厚,然而,几天过去后,竟然连一个报名的人也没有。

谢岩大惑不解,只能亲自前往“洛阳”,去找高长史,问问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高长史告诉谢岩:“读书人的事,很难用钱解决,他们这些人,重名胜过重利。”

谢岩感觉有些头大了,如果用钱搞不定,他也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法子了。

高长史见他一筹莫展的样子,只好主动支招地说道:“他们重名轻利,谢县男不妨就在这个‘名’字之上,多想想办法,老夫相信,以谢县男之聪明,不难想出法子来。”

谢岩走了,他决定去找冯宝,商量一下如何才能找到一个满足读书人“重名”的办法。

冯宝是越来越清闲了,那砖瓦窑已经全部弄好,试生产也没出问题,他又恢复了往日悠哉悠哉四处闲逛的生活。

虽然说码头的建设还在进行中,可这个时代的码头,功能单一,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交给常远的施工队就行了。所以,他人并不在工地上,而是去了“宝庄”。

谢岩不知道冯宝去了“宝庄”的事,他在工地上扑了个空以后,没兴趣再去其它地方了,于是让韩跃去给冯宝送了一封口信,自己便带上回到“驿站”。

一整天下来,几乎什么收获也没有,谢岩很是有些郁闷。心情这种东西是可以传染的,不知道为何,许爰发现,“驿站”里面的人似乎都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她直接去找谢岩,问:“警官,今天去了‘洛阳’,可有收获?”

谢岩道:“也不能说没有收获。”随后将高长史的意思叙述了一下……

许爰静静听完后,道:“我以为,此事不难。”

谢岩问道:“许兄弟请说,应当如何?”

“我记得,冯校尉去年于‘上元节’时,曾留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佳句传颂,可谓名噪一时。警官不妨借鉴此法,办一场诗会,或者类似之事,当可聚读书人于一堂,延请先生一事,自不会太难了。”许爰直接说了出来。

谢岩寻思了一下,虽然不觉这个法子有多好,但是也是一个方法,他问道:“举办类似的事不难,可是读书人去哪里请?又以谁的名义请呢?”

许爰问言一滞,她也不晓得如何处理,想上片刻后,道:“我看不如问问冯校尉吧,他一向主意多,兴许他有什么好办法。”

谢岩道:“已经让人去请他了,应该明天就可以到,其实我觉得,你的主意很不错,主要就是一个找谁去请的问题,若以官府的名义,乡里现在什么也没有,又不能借用‘洛阳留守府’的名义,所以才是一件难事。”

既然谁也想不出办法来,那还不如各自回屋睡觉了。

一夜过去,谢岩很早就起来了,跟往常一样,先清理好个人卫生,再去食堂吃早饭。刚刚走进食堂,却发现许多人都在望着他,好像有等他的意思。

“大家怎么不吃饭?都看着我做什么?”谢岩对着众人道。

“驿站”里唯一不是“卫岗乡”胥吏的霍驿丞,主动走到谢岩面前,问:“谢县男,老夫听说,原‘武平堡’军卒的子侄,都可以到乡里来进学,不知道可有此事?”

“确有其事,老霍,你怎么想起来问这个事?”谢岩反问了一句。

“那如果不是‘武平堡’军卒呢?”霍驿丞问。

谢岩能纳闷的看了他一眼,道:“老霍,要是你家也有子侄要进学的话,也可以啊,干嘛这么认真地问我?”

“那我们的子侄呢?”有个原来的驿丁,突然大声问道。

谢岩看到了许多双期盼的眼神,他终于知道大家为什么在等他了。

“诸位”谢岩对着所有人道:“这件事情,是我疏漏了,我忘了告诉大家,凡是在乡里办事的人,不管是官员还是胥吏,都可以安排自家的子侄进学,只不过啊,学堂还需要时间建设,最关键的是教书先生,现在也还没有着落,所以,学堂正式开学,至少得到年后,不过大家放心,我保证,每个人的子侄都可以进学,而且费用也在大家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啪啪……”霍驿丞突然鼓起了掌,紧跟着,更多的掌声响了起来。

霍驿丞大声道:“谢县男,就冲你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份上,我老霍从现在起,也算乡里的一份子,以后有事尽管吩咐。”

谢岩那个“汗”啊,学堂影子还没有,只是一句话,就得到了如此多的拥护,他真心觉得,办学这事,自己是做对了,可是一想起教书先生的事,他又不禁有些泄气,学生越多,相应的先生需要也越多,然先生的事才是头等大事。

谢岩粗略估算一下,乡里的孩子,老兵的子侄以及胥吏们的子侄,来进学的人不会少于三百,如此一来,教书先生得按最少十五人算,人数实在是多了些。

当谢岩把这些数字告诉冯宝的时候,他也吓了一跳,坐在椅子上冥思苦想,从哪里才能找到这么多教书先生?

谢岩将许爰的主意说了一下后,冯宝道:“办法不错,可是找不到德高望重的人出面操办,要是像青楼那种弄法,人气没有问题。可是参加的人,估计你也不会要。”

“可是总得想个法子呀?不解决教书先生的事儿,学堂没法子开学啊。”谢岩说道。

冯宝道:“依我看,人咱们一时半会儿找不着,但我们可以抛砖引玉啊。”

“何为抛砖引玉?”谢岩问。

冯宝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回头说“石子,你和韩跃去门口守着,不要让人进来。”

等石子与韩跃出去后,冯宝这才对谢岩道:“唐人不是很喜欢诗吗,我们就找个机会‘与诗会友’,然后,用诗文折服他们,就不相信搞不定。”

谢岩问:“你说的机会是指什么呢?”

冯宝道:“我还没想好,不过,机会从来都是人创造的,你要是觉得这个方法可行,我们就想想看,怎样创造出一个机会来。”

谢岩仔细想了一下,觉得要是不想点歪招,还真就没有什么其他好办法,于是点首道:“就按你说的办,没机会也得找个机会出来。”

冯宝很了解谢岩,一般来说,当他以肯定的语气说一件事的时候,通常都是自己已经有了主意,因此,他开口问道:“你想出办法了?”

谢岩脸上露出一抹奇异的笑容,跟着说道:“办法有现成的,但不是我想出来的,那也是文人们自己整出来的。”

“文人们整出来的?”冯宝思索半天也没想出个名堂来,就说:“你干脆说出来得了,省的我动脑筋去猜。”

谢岩道:“我的家乡有条河,极富盛名。”

“你说的是‘秦淮河’!”冯宝刚刚说完这句话,眼睛一亮,马上道:“你说的是大明文人们搞出来的那套‘斗艳文会’?”

“正是!”谢岩道:“读书人自古喜好风流事,咱们就办一个‘诗酒风流花会’,时间定在十二月初一,我估计,官衙到时候也应该建成了,刚好可以派上用场。”

冯宝道:“好极了,就这么办,我们办出一个大唐从没有过的盛会,震住这群土包子,相信招人这事儿,也应该不难了。”

“没错,我也是如此想的!”谢岩说完,与冯宝相视一笑,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有着默契。

(sdingdiannn/ddk245254/153324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