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红楼志 > 454.“春秋书馆”

红楼志 454.“春秋书馆”

作者:仙者之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1-30 00:00:30 来源:顶点小说网

古时候的华夏,拥有最发达的文明,还有极多的人口,漫长的海岸线,是世界上最先掌握航海技术的名族之一。

(能在这个时候看到这一章的无疑是真爱了,谢谢你的支持,今天实在没精神码字了,这章明天会及时更新更正的,晚安。)

中国的航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七千多年前,《易经》上就有记载,伏羲氏“刳木为舟,剡木为楫”;《竹书纪年》也有记载,夏朝帝芒“东狩于海,获大鱼”。

如果说这些太早真假难以考证,那《诗经》中《长发》一篇也有记载,“相土烈烈,海外有截”便是歌颂商朝始祖契的孙子相土十分威武,将四海之外的地区治理的整齐划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船业也很受重视,齐国便能造出一种长十丈宽一丈五名叫“翼船”的大船,让孔子都发出“乘桴桴于海上”的羡慕;燕国凭借发达的航海技术征服了朝鲜半岛,并开辟了辽东到日本的海上航道,这是中日之间海上航路的启端。

各朝各代俱是重视船业和航海,像是秦朝徐福出海,唐朝鉴真东渡等便不一一赘述了。到了宋朝更是发明出了指南针,航海业更是突飞猛进。

偏就到了李氏夏朝,一群边疆武夫上位,完全不懂航海事业的重要性,不但不发展,还为了防止人口流失实施海禁,不许子民出海,只许洋人来朝。

这样的愚蠢让陈颍十分痛心。不管什么时期,交通运输都是极为重要的。所以陈颍早就吩咐过兰纸,安排人手学习洋人的技术时,造船的技术一定要放在首位。

像是火药,本就是中国的发明,陈颍也知道火药的化学成分和配置方法,找一批经常炼丹的道士造火药再合适不过了。还有火枪,陈颍知道原理和大致构造,让手下工匠多摸索几番也不难造出来。

但是对于造船,陈颍是完全不懂的。不过陈家手中有不少宋朝时的造船大匠的后代,还找到了许多由于李氏不重视船业而流落乡野的船匠。

陈家暗中的船业很是发达,但因为种种原因限制,能拿到明面上使用的船也不过是比一般的船稍快些罢了。真正的技术还没到展现的时机。

陈颍出行乘坐的福船便是如此,速度比寻常的福船快了近两成。

说回那日四人小酌了桃花酒,都有些醉意,各自回房歇昼。

因着那桃花酒绵柔,度数也很低,及至午后醒来,众人都是神清气爽,并不觉有头疼之感。

四人在流水旁的亭子里,摆上果子、蜜饯还有糕点,品茶聊天,活脱脱一个古代版下午茶。

聊了一阵后,还取来围棋对弈。陈颍虽然来到这个世界后也学过围棋,但并没有花费多少精力去钻研。棋艺不精,只能和岫烟一起在旁边看着黛玉和妙玉执子拼杀。

最后还是妙玉棋力较高,胜了林妹妹,当然里面有妙玉年长的原因,过上几年,孰胜孰负还未可知。

陈颍想给三人画一副“合照”,记录下三人的姐妹情谊,做个纪念。待到多年后,拿出来一同观赏,回忆幼时的单纯美好时光……

陈颍只想想便有画面感了,这有利于家庭和睦的事情,必须得做。

说做就做,陈颍取来画具,告诉三人要给她们画一副画,三人自是高兴应允。

黛玉要在竹园长住,陈颍自然是做足了安排,外围的护卫,近身处的女卫,保证黛玉的安全。一个老管家,一个管内宅琐事的嬷嬷负责日常生活,就连一应丫鬟奴仆都是精挑细选,不会让人钻了漏子的。

所以让管家将画拿去让陈家的裱画匠人装裱,也不用担心三人的画像会流传出去。

陈颍第二日便要乘船回颍川,所以留妙玉和岫烟在竹园歇了一夜。

第二日,陈颍去跟三人告别。先去见了妙玉岫烟,让她们平常多来竹园这边看看林妹妹,也可以让人传信邀林妹妹去蟠香寺。

之所以委托妙玉二人,是因为陈颍知道,以黛玉的性子,再加上她要替母守孝,肯定不会主动邀请二人的。

话别妙玉岫烟二人后,陈颍去见黛玉。

问过丫鬟得知黛玉已经梳洗完毕后,陈颍进到屋里,见黛玉正捏着自己送的怀表出神。

“妹妹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黛玉抬头,有些伤感地道:“哥哥可是来道别的?”

见黛玉有些伤感,陈颍道:

“妹妹何必伤感呢,一时的分离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相聚,我们要不悲离别,欢喜相聚,这样就时时都是幸福的了。”

以黛玉的聪慧自然一下就理解了陈颍话里的意思,点了点头,露出一个甜美的笑容。

陈颍又问道:

“我送妹妹的翠竹暖玉,妹妹可曾戴着,可有效用没有?”

黛玉回道:

“玉儿一直贴身戴着呢,这玉戴着暖暖的,应该是有效果的罢。”

陈颍也不太清楚暖玉是不是真的能养人,但那块玉的确是块极好的玉,质感温润,还有着暖意,至少陈颍佩了许多年没觉得这玉对人会有害处。

陈颍笑道:“妹妹喜欢就好,一定要好好保管哦,这玉对哥哥有很重要的意义。”

黛玉抬手按住胸膛正中戴着暖玉处,郑重的点了点头。

与三人道别后,陈颍拒绝了三人要送自己的想法,登车前往码头乘船回颍川。

……

四月,是府试之时,与县试流程相差不多,只是地方更大些,考生质量也更高些。

考过一场县试的陈颍对自己的水平有了了解,面对府试毫无紧张之感,轻松惬意,下笔有神。

考完第一场,“发案”时,陈颍不出所料是第一名。第二场便被提坐“堂号”,离主考官更近。

府试三场,第一场为正试,和县试一样,理论上只要过了府试的第一场正试便有资格参加院试。

不过陈颍这次并无急事,也不想故做奇事引人注意,便正常考完了三场,三场均是第一名。

府试过后不久,便到了四月二十六,这一天是薛宝琴和邢岫烟二人的生辰。当然也是京城荣国府里贾宝玉还有平儿的生辰。

宝琴就在颍川,陈颍自是准备周全,同陈沁一起给宝琴庆生,送上准备好的生辰礼物,高乐一天。

而远在苏州的岫烟陈颍也没忘记,早早地遣人将礼物送去了黛玉处,让黛玉在岫烟生辰那日替自己送给岫烟,并代自己说些祝福的话。

(sdingdiannn/ddk274122/66111678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