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红楼志 > 531.“下头”的话本,事出反常

红楼志 531.“下头”的话本,事出反常

作者:仙者之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5-21 22:33:56 来源:顶点小说网

不多时,便有丫鬟婆子带着已准备妥当的两个说书女先儿进来,请了安之后,婆子放了两张杌子在下边,贾母命她们坐了,丫鬟又将她们的琵琶弦子递上。

贾母打量着两人问道:“可有些什么新书?那些老一套的就不用讲了,我们早听熟了, 怪没趣的。”

两个女先儿回道:“倒是有一段新书,是残唐五代的故事,叫做《凤求鸾》。”

湘云忽然揽住黛玉的肩头憋着笑小声道:“林姐姐,这书名儿乍一听像不像是《凤求凰》?我还纳闷她们怎就改成弹曲儿了,真真可乐。”

黛玉点了点湘云额头,好笑道:“的确可乐,哪儿有人拿自己犯蠢当趣儿来乐的?”

湘云小声反驳道:“怎地没有,姥姥不就是,还有凤姐姐,她成日里斑衣戏彩,哄老太太开心,不也是这般。”

因两人声音不大,其他人看去只是两人在说小话儿打闹罢了。贾母也任着两人嬉闹,继续对两个女先儿道:

“这个名字倒好,不知因什么起的?你们先说大概,若是好再说来。”

一个女先儿回道:“这书上乃是说残唐之时,有一位乡绅,本是金陵人氏,名唤王忠,曾做过两朝宰辅,如今告老还乡,膝下只有一位公子,唤作王熙凤。”

众人听了纷纷笑将起来,贾母也是乐道:“这不重了我们凤丫头了!”

贾母这一点明,众人笑得更甚,忙有婆子去推那女先儿说:

“这是我们二奶奶的名字,少混说。”

本还一头雾水, 不知众人因何发笑的女先儿连忙站起来躬腰陪笑道:

“是我们该死了!不知是奶奶名讳。”

王熙凤爽利笑道:“怕什么!世上重名儿重姓儿的多着呢,你说便是。”

薛姨妈也跟贾母打趣道:“我们常说可惜凤哥儿不是个男儿身,这回可好了,书里来了个真‘凤哥儿’。”

笑过之后,贾母让女先儿接着讲,女先儿又说道:

“那年王老爷打发王公子上京赶考,路上遇了大雨,王公子到一个庄子上避雨,可巧这庄子上住着位乡绅,姓李,与那王老爷是世交旧友,便留下王公子住在府上。

这李老爷膝下无儿,只有一位千金小姐,芳名叫作雏鸾,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所不通。”

听到这里, 贾母忙打断道:“怪道要叫《凤求鸾》,不用说了,接下来自然是这王熙凤与这雏鸾小姐一见心许, 要求娶为妻了。”

女先儿惊道:“老祖宗原来听过这回书?”

王熙凤带着点儿讥诮笑道:“老太太什么没听见过!就是没听过,也猜着了。”

女先儿一时尴尬,一连串的说着“是是是”。

贾母摆手笑道:“这些书就是一套子,左右不过是些才子佳人,最是没趣儿。”

“开口都是乡绅门第,父亲不是宰相,就是尚书。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且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举世难有的‘绝代佳人’。

偏只见了一个清俊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她的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什么廉耻都不顾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哪一点儿像个佳人?”

女先儿被贾母说的哑口无言,面色讪讪,有人爱听,她们只管说这些赚银子,哪里想过这书里的故事对是不对,此刻贾母较起真儿来,两人瞬间坐了蜡。

一屋子的姑娘丫鬟们也都微微低着头,不敢大气儿,唯有胆子大些的湘云和探春,悄悄拿眼去瞧贾宝玉。

而贾宝玉早已是面红耳赤,险些把鞋底抠穿。

贾母又道:“再者,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子的小姐,又是读书知礼的,就算是告老还乡、出门游顽、拜庙还愿,自然少不了奶妈子丫鬟服侍的人,怎么这些书上,凡是有这样的事,就只有小姐和一个贴身丫鬟?

可知是那编书的自己堵自己的嘴。”

王熙凤见众人都拘谨起来,笑道:“老太太这一说,我才算是明白了,这书里的谎都给批出来了。”

贾母笑道:“这些书都有原故:编出这样书的,多是些不顺意的读书人,白日做着美梦,要不怎地书里都是赶考的秀才和宰相的千金?

还有一等妒人家富贵的,或是求而不遂的,编了来糟蹋人家名声。

再有一等人,他自己看了这些书,中邪了,想着自己也得一个佳人才好,所以编出来取乐儿的。”

王熙凤奉承道:“果然还是老太太见的多,我是再想不到这些的。”

贾母又道:“他们何尝知道那些世宦读书人家的道理,别说书里那种大家子,就拿咱们家说起,也没那样的事。”

有着王熙凤暖场,众人也都渐渐放松,跟着笑将起来,黛玉却一直低着头,不知是不是想起了,她爹爹当初决定让她只带着雪雁和王嬷嬷进京的情景。

薛姨妈笑道:“可不是这个理儿,就我们这小门小户的,出门都是一群下人随着,未出阁的姑娘哪里就能轻易让人见了去,可见那些书里都是胡诌的。”

贾母道:“别叫他诌掉了下巴颏子。所以我们从不许说这些书,丫头们也不懂这些话,要是敢透着藏着看的,且不说坏不坏了心志,我是绝不轻饶的。”

贾宝玉忽然打了个哆嗦,忙将脖子缩得更紧。

“老寿星这才叫活的通透,教养儿孙方面,您是这个。”刘姥姥比出两根大拇指,笑得脸上满是褶子。

王熙凤笑着上前给贾母斟酒,说道:“罢,罢!酒都该冷了,老太太喝一口润润嗓子,再接着批罢。

我看呐,赶明儿颍兄弟得闲了,让他把今儿个这一出也写成了书,就叫作《掰谎记》,就出在本朝,本地,本年,本月,本日,本时……”

王熙凤一面说,一面斟酒,倒笑的酒都洒了,还未说完,众人俱已笑倒了。

探春忽地忍住笑,问道:“凤姐姐,你说今儿这一回《凤求鸾》,莫不是你得罪了哪个‘才子’,人家写来编排你的……”

都未说完,探春便捂着肚子又笑起来,直笑的眼泪儿都出来,却也停不住。

原本不知因何还有些感伤的黛玉,也被探春这一问逗笑了,跟着促狭道:

“依我看,定是凤姐姐自幼名传金陵,哪家公子求娶不得,恼恨在心,编了这回书来,要不怎书中的‘王熙凤’是位公子呢。”

众人又是大笑,只是这话到把两个说书女先儿吓得不轻,要真是哪个丧了良心的编来污人名声的,她们搬到正主面前说,可算是把人得罪死了。

最终,王熙凤也没有迁怒两个女先儿,只按与贾母商议好的,以两人书说的不好,连人带礼都送回去了金陵,这礼不收,事儿自然也不会应。

这听书不成,倒也没扫了贾母等人的兴致,王夫人提议,把园子里的小戏官们叫来唱演了几出热闹戏。

至于是否精彩,王夫人这个点戏的反倒未曾在意,她的注意力都放在龄官与黛玉身上,确定两人一同出现在眼前,她心中方才有了着落。

……

一晃两日过去,刘姥姥已领着青儿辞行家去,黛玉也在诗会结束之后,向贾母请辞离开。

马车轱辘辘出了荣国府,拐出宁荣街渐行远去。

近来京中气氛微妙,即便白日,街上也鲜有行人,正因如此,马车前方拦路的人也极为显眼。

明明还未到家,马车却突然停下,黛玉心头一跳,便听外面回道:

“姑娘,前面有人拦路,看着像…像是您身边的王妈妈……”

说话的女护卫语气很不确定,毕竟王嬷嬷此时应该在林府里,怎地回无缘无故出现在大街上,还拦住自家主子的马车。

黛玉心中怪异感觉更甚,事出反常必有妖……

“姑娘,真是王妈妈,她说有急事要跟您说,等不及您回府。”那女护卫又回道。

PS:感谢书友20181214130231283的月票!

(sdingdiannn/ddk274122/71947492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