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终宋 > 第1048章 从谏如流

终宋 第1048章 从谏如流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3 00:52:51 来源:顶点小说网

江陵作为长江重镇,京湖制置司曾一度移治此处,因此衙署十分恢弘。同样是比李瑕在长安的宫城还要富丽堂皇。

但这夜大堂上气氛已从初胜时的喜悦转为了严肃,隐隐还有些沉重。

“陛下,江陵这一战,城中百姓死伤无算,须要有人为此事担责。”

“原宋国江陵知府陈奕引蒙虏入城,正是江陵城的罪人。”

“臣以为,麻士龙功过相抵,不宜封赏。”

李瑕还算耐心,道:“万余兵力分守江陵各地,元军猛攻沙市镇、姜才率部支援之后,江陵城内守军不过两千余孤军……换作朕,未必守得住。”

“麻士龙有功,臣明白。然而,江陵百姓不明白,痛遭元军屠戮的亡者家属不明白,天下人不明白……需要有人为此担责,以示陛下赏罚分明。”

“那就让他们明白。”

“臣等有罪。”

李瑕只好道:“诸卿无罪。”

“臣无能,臣无法教天下人了解江陵一战之详情。消息传出,旁人只会道麻士龙丢失城门,使元军屠戮百姓……”

“够了。要恨他们也该恨元军,而不是朕麾下浴血奋战的将士。”

“道理是如此,可臣说的不是道理,而是人情……”

“朕看你说的是歪理。”

“然天子治国,需顾的是天下人想要的理。”

史俊站在一旁,目光看去,见李瑕快要没耐心了,只好咳了咳,站出来化解此事。

他开口,却是说起了别的事。

“陛下,江陵是大城,有几位名满天下的大儒,臣想为陛下举荐。”

“史卿请讲。”

“有深宁居士王应麟,曾官任宋廷礼部尚书,因得罪贾似道而遭贬常德军,行至江陵,恰逢王师,寓留于此。王应麟九岁通六经,十九岁中进士。兴昌四年为殿试覆考官,点文云孙、陆秀夫、黄震、胡三省、董楷、杨起莘……”

才听到这里,李瑕已经大概明白这个王应麟很有名望了。

当年吴潜调到汉中的官员多是这一年的进士,都能称得上是王应麟的门生。

再听史俊说着其人著作,甚至说到《三字经》亦是出自王应麟之手,李瑕更有拉拢此人之意。

“还有草窗先生周密,此人交游广阔,且词名满天下,亦是得罪了贾似道而罢官,自荐于江东安抚使马光祖幕下,协理漕运,正在江陵公干;还有戴表元,乃王应麟之学生,年少便被誉为‘东南文章大家’……”

史俊直说了好一会儿,李瑕点点头,道:“史卿为朕将他们招募来便是。”

“臣遵旨,只是……”

李瑕不吃他这一套,淡淡道:“想说什么就说吧。”

“臣斗胆,敢问陛下认为,士人眼中的‘仁君’该是何模样?”

“知道你想说什么。”李瑕道:“你们都说朕不该嘉赏麻士龙,其实想说的不是麻士龙。而是希望朕为江陵城死去的百姓自罪,是吗?”

史俊默然了一会,叹息了一声,低声道:“如今是陛下与赵宋争民心的时候。这次元军屠戮江陵,死了不少人。江陵百姓必然会怪在陛下头上。那与其等他们怪罪,不如请陛下先‘罪在朕躬’。”

他说完,马上又补了一句。

“臣并非是以为陛下有罪,而是为了……”

“朕明白。”

李瑕打断了史俊的话。

江陵城有很多名儒,等江陵一战的消息传出去,宋境百姓眼里的是非功过掌握在谁手中?就是在这些名儒手中。

史俊希望他在这些名儒面前作出“仁君”的姿态,博取他们的好感。

想当皇帝,这是应该的。

“朕明白。”李瑕又重复了一遍,转头看向堂中其它官员,道:“你们也是这个意思?”

“陛下不可此时功赏麻士龙,请陛下体恤江陵民心。”

“朕听到了,都下去吧。”

李瑕挥散了堂上的臣子,揉了揉额头,没去歇着,而是随手披了一件黑色的披风,招过霍小莲,道:“不必带旁人,随我到街巷里走一走。”

~~

江陵城到处都是哭声。

元军入城后忙着与唐军交战,倒也没有刻意屠城,但也并未顾忌百姓。具体死了多少人还在统计,只能说比屠城好很多,但毕竟还是人间惨剧。

走过街巷,家家户户都能听到哭声。

唐军并未让每户人家辨认尸体,而是尽力救治伤者,并将死者统一埋葬。

“你觉得他们说的对吗?”李瑕忽然问道。

夜里与诸臣议论时霍小莲便在堂上,倒也知晓详情,但很努力地思考之后,却还是答道:“末将愚钝,没想明白。”

“死了这么多人,我可以认这都是我的错。”李瑕道。

他想得很明白,既然想要当皇帝,这些都是他该担的责任。

就好像刘备得哭,携民渡江时大哭“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今日他李瑕也得哭。

倒不是觉得刘备假惺惺,只是性情不同,很难想像曹操为百姓哭是何光景。

至于李瑕,他性子素来“直”,心底隐隐觉得罪在元军、罪在投降的带路者,一低头便像是在为这些人赎罪一般,隐隐觉得自己并不诚心的自罪反而是在利用那些死者。

转念一想,这些道理似乎又是说不通的。

他希望人们在面对异族、汉奸的迫害时,敢直面于这些真正的施暴者。他已尽力,麻士龙已尽力,不该成为怪罪的对象。

总之觉得哪里不对。

“矫情。”

李瑕遂骂了自己一句。

就这样披着黑色的披风像个幽灵一般在城内走着。

“福儿啊!你在哪里啊?!我的福儿啊……”

前方又响起一阵哭声。

那是一个趴在泥泞里恸哭的老妇人,满头白发,哭得声嘶力竭。

李瑕示意霍小莲上前扶她,霍小莲却是还在提防着刺客,想等拐角的巡兵过来。

其实那老妇人的样子是不是刺客用眼睛一看就知道,李瑕干脆亲自上前扶了一把。

“福儿?”

那老妇一抬头,一双眼却已哭到肿得不成样子。李瑕借着火光看去,几乎看不到她的瞳孔,知这是半个瞎子。

“福儿?你没事吧?”

老妇很激动,握着李瑕的胳膊不停地抚着,不停地哭。

“我的儿啊,你没事……你没事……回家吧,娘给你煮了鱼汤……”

她受了刺激,显然已是神志不清了。

李瑕止住想拉开老妇的霍小莲,干脆扶着这老妇,随她走去。

直到进了一间很破旧的小木屋。

至于那所谓的鱼汤,却只有一尾手指粗的小鱼,已被炖得稀烂……

~~

次日天蒙蒙亮,江陵府学。

城中许多读书人都在这日汇聚于此,个个头缠白布,以示追悼。

正院孔子的雕塑前,诸人正在商议着什么。

“乱天下者,正是李逆。”

敢说出这样的话来,本就是没什么城府之人。

这是个府学学生,名叫方宗昌,字昌器,家中有个弟弟昨日便是死在了战祸之中。

他一开口,马上便有许多人跟着骂了起来。

“一个叛逆不忠之臣,狼子野心之辈,有了些军功便想谋朝篡位。看大宋与蒙元议和了,没了他邀功自重的机会了,便马上叛乱,火炮轰了江陵一个月,又引蒙元杀来……恨不能生啖了这狗贼!”

“李瑕诚巨奸,恃功而骄,勾结先帝嫔妃,叛乱而覆四海,至疆土幅裂,普天无统,民神痛怨,无所逃罪也……”

“诸兄,诸兄。嘘!不敢再说了,不敢再说了,也不看看如今江陵城在谁手上……”

“你们怕他,我不怕他。”

“就算你不怕他,可这般骂有何用?”

“有用,我要将他的罪证写下来,告天下人皆知。”

“不错,今日邀同窗们前来,正是为此事!”

“……”

隔着一间院子,史俊正与一名老者对坐。

听了好一会儿之后,他摇了摇头,抬手请对方走过小径。

“这些书生,可笑至极。”

“立场不同而已,子庞若换位而处。在江陵被困上数月,家人又遭屠戮,对兵围江陵的秦王可还有好感?”

史俊叹息一声,道:“陛下真心欲经营好江陵,此地为往后交通之重要口岸……”

“老夫信秦王之真心,如此可好?老夫可答允子庞,往后若有人问,必如实叙述江陵一战。”

史俊苦笑,道:“陛下求贤若渴,从谏如流,公可否一见。”

与他相见的周密也是叹息了一声。

说实话,他对李瑕并无太多好感,只是担心李瑕迫害这些士子,才与史俊打了交道。

若非如此,经历了江陵这一桩事,必然要写篇文章狠狠骂一骂李瑕。

至于见李瑕……周密官虽不高,却名重天下,若要归附李瑕,付出的却是五世高门积累的名望。

还得出手解决江陵城中的怨气。

他遂摇了摇头,以示不愿。

史俊只好连连揖手,语重心长道:“陛下乃千古一遇之仁君,草窗公万莫错失明主啊……”

~~

赵衿一夜未睡,也不知在想什么,想得十分出神。

天亮后,她张了张嘴,喃喃道:“其实我早都知道的,赵氏早晚要亡国……”

好一会儿,并没有得到阎容的回答,她转头看去,只见阎容不知何时已走到门外,正在与唐安安说话。

赵衿遂起身,走了过去,隐隐听到她们说话。

“大概是气了那些臣子,陛下从鄂州一路而来,还得料到宋军能放蒙元入境、还得料到那江陵知府能带元军入城,真当他是神仙,天下人不肯救天下,只他一人来救不成?”

“姐姐也莫恼了,意思其实是想要陛下做做样子,好招揽如深宁居士这般的名儒。”

“王应麟?那倒是值得。”

“岂止是王老先生?还有江南士人之心。”

“呵,这些士人,就想逼得陛下惺惺作态,逼他改了脾气,往后从谏如流……”

(sdingdiannn/ddk88179823/76738694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