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终宋 > 第1055章 重任

终宋 第1055章 重任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5 00:41:54 来源:顶点小说网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马蹄再次踏上了汉江以北的土地上,阿里海牙回头望去,可见到鹿门山上的城垒又多建了一道土垣。

就在鹿门山下游,元军重新搭建好的浮桥还在,对襄阳形成了半包围的状态。

“怪不了赵宋朝廷了。”

阿里海牙忽然开口说道,同时扬鞭一指,语气显得那般落寞。

“赵宋朝廷能帮我们做的都帮了。换走高达、议和称臣、逼反李瑕,把孟珙留下的三层藩篱搅烂。但现在,吕文焕还驻在襄阳,李瑕正在大摇大摆地回去,是我们没有把握住机会。”

周围的元军将领听了,表情中都流露出不甘之色。

可惜,再不甘他们也只能闷头往回走。

很难想象在成吉思汗时代会有一支蒙军这样狼狈、沮丧地走在败军而回的路上。

当年的蒙军战无不胜,勐将如云,博尔忽、木华黎、博尔术、赤老温、速不台、者勒蔑、哲别、忽必来、拖雷、拔都……到了如今,受到破格提拔的畏兀儿人阿里海牙却连这么简单的一战都没能取胜。

蒙古铁蹄像是被什么沉重的东西拖住了。

从鹿门山赶到洛阳城外用了三天时间,阿里海牙第一时间派人前往了河南经略府。

“去问一问,董大帅在潼关吗?还是潼关已经攻下来正在攻打长安?经略府现在是谁在坐镇?”

当年史天泽任河南经略使之时,一直都是将经略府设立在开封。

董文炳上任之后,则大部分时候都在洛阳。

因为经略河南的主要职责已经从恢复农耕转变为攻打李瑕了。数年来,元军一次次勐攻潼关,使得中原大地战火不断。

阿里海牙虽败,却期待着董文炳能够趁着这一次李瑕亲征在外而攻克潼关,甚至直趋长安。

然而,得到的回复却是“董大帅就在洛浦码头,让将军现在去见他。”

“在洛阳?没去潼关?”

阿里海牙有些吃惊。

他一路赶马到了码头,大步赶去,远远便见到长亭那边董文炳正在与一个老者谈话。

走到近处,隐隐便听到他们的说话声。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阿里海牙愣了愣心里蓦地便窜起一团火气。

这都什么时候了,他率部杀入宋境,浴血苦战,险些被围死在江陵城中。

而董文炳却在做什么?没有攻破潼关、直指长安,反倒躲在这洛阳城游玩,吟宋人的诗词。

“董大帅!”阿里海牙大喊一声,上前一抱拳,喊道:“我来向董大帅回报江陵的战果!”

他动作看似恭敬,声音却很大。

董文炳回过头淡淡扫了他一眼,似有些遗憾地叹息了一声,继而转头向身边的老者道:“窦公,请。”

这位河南经略使竟是不理会阿里海牙,亲自将那老者送上了马车,自己则策马跟在后面,之后才招过阿里海牙并辔而行,问起江陵之战。

虽然,战报前几天已经送到了。

“你没能击杀李瑕?”

“没有。”

阿里海牙官位虽然没有董文炳高,胆子却大,回答之后紧接着又问道:“董大帅为什么没有攻打潼关?”

“你怎知我没有?”董文炳不悦,脸色冷峻,“我亲手射中了刘元振,差一点便能将他射落潼关城下。”

“那为什么不继续攻打潼关?李瑕都还没回长安。”

“李瑕没回长安?击败吕文德、破江陵、破鄂州、逼得宋国称臣的战报一封接一封送回来。唐军士气一轮涨过一轮。潼关自古就是天险,那么好打吗?!”

说起这事,董文炳便觉怒火中烧。

以潼关之险,单纯由东向西攻打很难攻克。尤其是这一战起得仓促,大元的绝大多数兵力都还在漠北、西夏故地、河套等地,中原的兵力不多,且山东还没完全从李擅之乱恢复,兵马不能轻易调动,董文炳唯一能调动的就只有阿里海牙这一支援军。

在这种情况下,他尽力与吕文焕达成默契,将阿里海牙这一支奇兵推到宋境里去偷袭李瑕,是最能以小搏大的办法。

所以阿里海牙一过汉江,董文炳麾下将士其实就已经将希望寄托在以小搏大的江陵之战上。

就好像是在赌场上押了一注能以一赔千万的筹码,谁还有心思在庄稼地里种些粮食卖钱?

元军将领们都在等着李瑕的死讯传回、关中大乱,谁还愿意拼死去夺潼关?

当消息传来,得知阿里海牙败了,董文炳失望至极,他非常清楚自己不可能在李瑕返回长安之前攻下潼关了。

那是悬崖对面的一块肉,再香,吃不到就是吃不到。

失去这个良机极为可惜,但撤退是最理智的决定。

结果,阿里海牙还有脸质问他为何不继续攻潼关?

董文炳抬手一指,又大喝道:“事败在谁手上,你不知吗?!”

“我败了,我会向陛下请罪!”

阿里海牙虽然认罪,心里却非常不服气。

他只看到董文炳没有尽力把握李瑕离开汉中的机会,在战事正激烈的时候还悠闲地在洛阳游玩,吟着汉人的诗词。

也对,董文炳本就是汉人,且有个兄弟还投靠了李瑕,怎么可能尽心尽力呢?

回到经略府大堂,董文炳先去安顿了那位老者,之后才在大堂继续与阿里海牙商议军情。

能被称为“董大哥”,他性情是十分沉稳的,此时已消了怒火,以平稳的心态谈论大局。

“这一战没能灭掉李瑕虽然可惜。但从大元的总体战略而言,可称得上顺利。”

“顺利?!”

阿里海牙大怒,心想这些汉人读了些书,真是不要脸。

一点战果都没取得,竟然也能说顺利?

董文炳指了指摆在堂上的两张地图。

其中一张,李瑕的地盘与宋国并没有分开,看起来虽远不如大蒙古国,倒也不算小。

另一张地图上,将李瑕的六路之地划了出来,唐国与宋国分成两个部分,便成了两个小国。

“李瑕叛宋称帝,与宋国开战,两败俱伤,这是我们都预料到的事。我们唯一没有预料到的,是李瑕会亲自顺江而东,这个机会来得太突然,没捉住,罢了。”

随着这一句“罢了”,董文炳迅速调整好心态,点了点地图。

“以后,在宋国的淮东、淮西,甚至荆湖等地,大元可以不必驻太多兵力。反观这唐国,多了汉中、重庆等地的防御压力……”

阿里海牙听得懂这些,但还是问道:“就算这样,等李瑕回到长安,董大帅想要怎么攻回关中?”

董文炳坐回主位,摇了摇头。

“不是我。”

“什么?”

“我不是李瑕的对手。”董文炳道,“连史天泽挂帅都没能攻过黄河,非陛下亲征,谁能收复关中?”

“董大帅这是什么意思?”

董文炳目光如炬,盯着阿里海牙看了一会,道·“可见你还是小看李瑕了。江陵一战你错失良机,却指望本帅攻入潼关便能收复关中?这是灭国之战,连陛下都要慎重。”

阿里海牙愣了愣。

他还从来没把李瑕当成一个皇帝,这时才有些惊醒。

董文炳挥了挥手,道:“厉兵秣马只在这两年,回去等陛下调令。”

见过阿里海牙,董文炳长叹了一声,又招人问道:“窦公小憩过了吗?”

“是,窦公请大帅叙话。”

董文炳遂又换了一身衣服,再去见窦默。

窦默是当世北地德高望重的大儒,官任大元翰林大学士,更重要的是,他是皇嫡长子、燕王真金现在的老师。

真金曾经随姚枢学习,后来姚枢随忽必烈南征,改命窦默接任师职,一直到现在。

董文炳对窦默恭敬,其实更是对燕王真金尊敬。

窦默是今日才抵达洛阳的,他年纪大了,路上有些晕船,下了船之后在亭子里与董文炳略聊了些洛阳风物,到经略府小憩了一番,恢复了精神,才谈起正事。

“阿里海牙果然未能歼灭李瑕吧?”

“是,失之交臂,可惜了。”

“不可惜。”窦默摇头道:“大元没有水师,阿里海牙欲在长江歼灭李瑕,难。当初应调他全力攻潼关才是……罢了,事后谈这些无益。”

“窦公此来,是为了李瑕之事?”

“说是也是,说不是也不是。”窦默抚着长须,向四周看了一眼。

董文炳会意,屏退左右。

窦默这才道:“燕王已离开大都了。”

“去了哪?”董文炳惊道:“陛下还不立燕王为太子?却命他挂帅出征李瑕不成?”

虽然私下里不少汉臣都已经称真金为“真金太子”,但事实上,忽必烈登基之后)只册封真金为燕王,并未册立太子。

立太子说来简单,却是对大蒙古国旧制的最大改革,是对忽里勒台大会制的彻底否定。

把大汗之位或者说皇位在忽必烈一系中传承下去,且只会传给儿子,黄金家族必然接受不了。

“眼下时机远远不成熟,陛下断不可能立太子。”窦默道,“燕王此去,另有重任。”

“重任?”

董文炳不由担心,认为真金南下,太危险了。

也许窝阔台、拖雷、蒙哥等蒙古大汗、储君都有亲自上战场的习惯,但被视为储君的真金显然不同,汉臣们都想将他保护起来。

窦默招了招手,让董文炳附耳过来,才肯低声道:“燕王此番离京,乃是为了护送国师返回吐蕃。”

“不可啊!”

董文炳倏然起身,踱了两步又坐下,低声道:“川蜀、河西等地皆失,吐蕃全境已落入唐国包围。燕王千金之躯,岂可冒此风险?”

“有消息称,李瑕已派道士郝修阳前往吐蕃说服白兰王归顺。故而,必须将国师送回……”

(sdingdiannn/ddk88179823/76695365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