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终宋 > 第1309章 条件

终宋 第1309章 条件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15 00:50:41 来源:顶点小说网

长安。

一辆小驴车出了城门,沿着朱雀大街往南走了两三里路,在荐福寺附近停下。

韩祈安下了驴车,抬头便能看到一座白土粉饰的高塔,长街上则是络绎不绝的行人,叫卖不绝于耳,此地虽是城外,却比一般城池内还要繁华。

他叫车夫自去吃些东西,往东拐过安仁坊的小巷,在一家小食馆前停下了脚步。

往里瞧去,此时并不是饭点,馆中还坐了三桌食客,其中店门店尾处各有三个大汉在饮酒,另有一男一女坐在角落里。

韩祈安进了小食馆,往角落里那一男一女走去,店门处一名大汉抬头看着他,似想起身,却被另一人按了按。

坐在角落里那年轻男子回过头看了一眼,笑道:「离开长安有阵子了,念叨着这家的羊羹,难得来吃一遭,倒让你找着了。」

韩祈安欠了欠身,应道:郎君放心,没有甚要紧事。就是见着郎君人了,我能心安些。

「坐吧店家,再要碗羊羹、两个馍。」

「好咧。」

「这家羊羹我喝过几次,确是鲜,半点膻味没有。过去在临安时身子弱,到了关中这些年,每日被这馍填得实实在在,身子倒是康健得很,说是救命恩人也不为过。」

韩祈安一边坐下,一边絮絮叨叨,又道:「他家生意也好,这一带也热闹。眼看着天下太平,长安城池怕是太小了?」

「知道韩公想问什么,肯定不会迁都开封。这次之所以准备带百官过去待一阵子,为督南征事宜、为稳中原人心,再加上为勘黄河水利,独独没有为迁都做准备之意。」

「郎君快两年没在长安,好不容易回来安抚众人,没几天又要到开封去。众人猜测是否嫌宫城太小,没有大国气象,说往后若要扩建宫城,或可在龙首原大明宫那块地……」说到这里店家端着托盘上来,凑趣道:「几位客官也在谈扩建宫城的事?是小,要放五百年前,额这铺面还是长安城里的正中央哩。」

韩祈安笑道:「这般说来,若真扩了城,你这铺面可值钱。」

「嘿,天子脚下嘛。再说了,总不能回头等灭了宋国,献俘的时候叫那宋国国主看了笑话。」

说着,店家端上来吃食,招呼韩祈安慢用,又交代了羊羹可以再添方才退下去。

他却没想到当今天子就坐在他这小馆里。

李瑕回头看了一眼,道:「扩建就没必要了,与韩公说个想法,别传出去.哦,我还未与别人说过,往后若传出去了只当是你说的。」

莫不是看上了北平城?

「忽必烈既建得差不多了,省得再劳民伤财,未来我们的疆域绝不仅这个范围。当然,缓几年再谈,眼下最主要的事还是南征。」韩祈安微低着头仔细听着,手里拿着馍撕成小块往羊羹里放,应道:「南征之事未了我便跑来说这些,是因为大家都不太想去开封,未雨绸缪。至于北平就更远了,到时难免有人抱怨北方苦寒。」

「知道。」李瑕笑了一下,道:「因为干系的利益太大,他们才担心得都来不及等宋国灭了以后再讨论这件事。往后若迁都,别的不说,长安的地价不值钱了首先损害最多的就是元从功臣的利益。相当于一次小小的权力洗牌,越大的功臣越不愿接受。」

「不至于。」韩祈安从容喝了一口羊羹,放下碗才道:「真说起来又能有多少损失?在长安是住、在北平也是住。勋臣们的田产、宅院、商铺是要贬上一些,经营的人脉也得再来过,或许有些人还丢了个发横财的机会。可若是连这点损失也承受不起,那未免也堕落得太快了。」

就是这个意思。李瑕道:「天子不好当,本是为了收服北方考虑,一不小心便要损了哪方

的利益。」

岂还担忧这些?以郎君之威望,凡下了决心,訏漠定命,风行雷动,几人敢忤逆?

不过是有些感慨,方才我还在与明月讨论,只不过是想去开封一趟,方便及时处置灭宋事宜,便能引出这许多猜想与不安,幸而今日我是开国之君,否则,若承的是赵宋的基业,只消流露出迁都开封或北平的意思,想必南征与北伐便要不了了之了吧?

「牵一发而动全身,赵宋享国三百一十年,更是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牵不动了。」韩承绪道:「故而,南征之胜败已无需顾虑。值得顾虑的是积弊清得彻不彻底?」

「是啊。」

这就是更复杂的话题了,韩祈安叹息了一声,眼看李瑕面前的一盘羊肉已经快吃完了,没再就着大宋的积弊深谈下去。

回想着方才的对话,却觉得有些好笑。

「在长安,我们在说着迁都,是为开疆扩土、千秋万代;在临安,赵禥许是也在说着迁都,却是因贪生怕死,苟且偷安。」

「那边大部分人产业在临安,宁肯降了也不会迁都,还有主战的也会反对。即使到了兵临城下这一步,赵禥想迁都尚且比我还难。」

若说比,他连比的资格都没有。雄才大略的圣天子,临安一雏鸡岂配相提并论?

聊到这里,有大汉赶进小馆,低声道:「襄阳的战报到了。」

长安皇宫确实小,所谓的大殿就是府衙大堂的大小,殿内大部分地方还被一个大沙盘占据了。

如今在宋廷君臣眼里,形势最危急的地方是准西、是顺长江而下的唐军水师。但若是看到长安城中这个沙盘,便会知道李瑕真正关注的战略核心只有一个。

既非庐州、也非鄂州,而是襄阳王荛、陆凤台策反夏富也好,姜才强攻贾似道也罢,都是同一个目的一隔绝宋廷与吕文焕。

襄阳是唐军需要拿下的第一个战略重镇。哪怕能顺长江直取临安,李瑕也不可能任襄阳梗在那,像根鱼刺梗在喉咙里。

而吕文焕驻守襄阳多年,经验丰富、城防完备,强攻并不容易。

如今南征的主帅是高长寿,从吐蕃回师之后便被调到汉中休整,既是为防宋军偷袭汉水,也是在为伐宋做准备。

及至李瑕击败忽必烈,立即便传书汉中,高长寿当时便准备取襄阳,庐州、江陵之事俱出自其谋划。

然而现在其它路进展顺利,高长寿自己却还被堵在襄阳城下,个中焦虑,李瑕近来已能从他字里行间感受到。

这日来的又是高长寿的信使,将一封厚厚的信递给李瑕。

自然不是高长寿有许多话要说,里面是吕文焕投降的条件。

李瑕看过,微微皱眉,将信递给了韩祈安后起身踱步到沙盘边,看着那一杆杆插在「襄阳」边的小旗。

而韩祈安看过信,转向信使,问道:「依高元帅之意,是想答应吕文焕?」

「是。」

攻下襄阳很难吗?

「大帅说,并非攻不下襄阳,而是衡量得失,招降是更好的办法。建统元年与吕文德之战虽胜,船只损失却多,今攻襄阳火器足然而船只缺,而且擅操舟之船工皆已被调往长江」

「老夫明白了。」韩祈安点点头,道:「想必吕文焕应战也不含糊。」

「是,襄阳守军着实是我军伐宋以来最顽抗之部。」

韩祈安抚须,奇道:「吕文焕比李庭芝尚且能战?」军阀嘛。李瑕道,「他自己的吕家军城坚粮足,又不用听宋廷命令。」

「这般说来,吕文焕的条件不算过份。」

「凭心而论,不过份。」

信上所言,吕文焕并

不愿辜负大宋皇恩而叛降,然而考虑到李唐复兴、一统在即,他希望天下早日太平,因此提出了几个条件,首先便是唐军不得伤襄阳百姓一人。

其余也很简单,无非是优待吕氏子弟与部将,对他们过往抵抗王师之罪过不予追究,继续原职任用为大唐将官。

另一方面,为表忠诚,吕文焕愿为先锋,征讨赵宋,安抚沿江军民。

今日若换作旁的君王,想必已然答应了他的要求。

而李瑕盯着沙盘看了良久之后,开口则道:「不过份,但朕不答应,条件该由朕来给。」

韩祈安便走到一侧的小案前,提笔沾了墨。

「吕文焕归顺之后,需交出兵权,献出吕氏之财富、产业,吕家子弟部将须由朝廷考校才干人口,方得酌情任用.」

李瑕说过,又道:「吕文焕若答应,自可任一清廉***,若不答应便让高长寿攻破襄阳。高长寿若攻不破,便让姜才率兵北上。」

韩祈安奋笔疾书,没有多劝李瑕妥协。

他了解李瑕的性格,且那沙盘就摆在那,一个个小旗插着,代表着大军压境,襄阳已经成了一座孤城,岂还需要妥协?

「再告诉南征的将领们好饭不怕晚,朕不担心他们攻宋攻得慢,只担心他们狼吞虎咽吞得太急了,把那些烂肉、腐肉一并吞了。」

快马沿武关南下,很快将李瑕的旨意递到了高长寿手里。

于是,停歇了数日的攻城战事再次开始。

吕文焕听得炮响便吃了一惊,讶异于李瑕竟能严苛至此。

再一想,他才发现自己并不了解李瑕。

(sdingdiannn/ddk88179823/75518897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