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终宋 > 第788章 辞旧迎新

终宋 第788章 辞旧迎新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7-30 00:00:50 来源:顶点小说网

在汉中的董楷也已收到了陇西发来的公文,启程往临安。

年节肯定是不能回来过了。好在他有不少亲戚朋友在临安,这一趟还打算再带些书籍回汉中。

他带的人不多,除了小厮,另还有两个从军中派遣来保护他的护卫。

乘船沿汉水而下,顺风顺水,又特意嘱咐了船工加快行程,仅在腊月二十三日,董楷即已抵达了临安。

年节前的江南都会愈发繁华,杭城大街充斥着叫卖之声。

茶楼酒肆间有弦乐声传来,不时还能听到有人吟诗作对,这些声音都是董楷最为熟悉的。

他径直到贾似道府上递了拜帖,又递了李瑕给贾似道的信。

董楷是台州人,与贾似道是同乡。这也是廉希宪之所以选他来当说客的原因之一。

贾府的门房一副趾高气昂的模样,用颇为看不起外地官员的语气打发董楷,然而董楷再到亲戚家中投宿没多久,却是又有小厮来请。

“平章公忙,往后数月都不会得空见你,你若要谒见,便在今日吧。”

董楷遂再次返回贾府,穿过庭台楼阁,步入一间温暖如春的花厅,便见穿着轻裘锦衾的贾似道正端坐在那,眼神中透着思虑。

“见过平章公……”

贾似道头也不回,道:“今岁先是李璮请援,朝廷遂遣三路大军北上,兵锋直逼开封、沧州。然李璮无能,坐困于济南,不能与王师配合,早早覆灭,反累朝廷将士送命。而今李瑕又来求援,真当朝廷国库充沛,兵力充足?”

董楷道:“恰是蒙军先攻我大宋山东之地,又攻我大宋川陕之地。既已灭齐王,又欲灭平陵郡王,可见其侵宋之心不死。我大宋……”

“你不必多说。”

贾似道径直止住董楷,道:“我不听虚言。李璮向朝廷支援,献出了海、琏二州之地,如今李瑕要求援,一样,交回夔州、万州。”

“平章公何出此言?李璮是外臣来投,郡王却一直都是大宋臣子,夔州、万州亦是大宋治下之地,不过是……”

“等朝廷派兵马接手夔州、万州,即派遣援兵北上,你明白了?”

“我……”

“你若做不了主,尽快传信过去一问。其余的休提。”

董楷还待再言,贾似道已潇洒地抬手一指。

“话就说这些,出去。”

自始至终,他没转过头正眼一看。

董楷备好的许多说辞未能开口,深深看了贾似道的身影一眼,心知确难说动这位如今只手遮天的平章公了,遂无奈一摇头,不再开口。

贾似道那明明白白把国事当作交易的一番话,也让董楷感到失望。

川陕正在轰轰烈烈的备战,上至各州县官员,下至平民百姓,谈的都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而这临安城像是早已忘了靖康之耻犹未雪。

平章公无情,只讲交易。

“大宋朝廷……”

董楷出了贾府,抬眼望向远处的凤凰山,愣了很久,肩背微微有些垮了下去。

他其实并不是李瑕的心腹,也没想过要助李瑕造反,这次来,只是身为宋臣,向朝廷汇报边事,请求援兵。

但贾似道看董楷是李瑕的人,开口直言不讳,已全然忘了董楷是宋臣。

……

见过李瑕的使者之后,贾似道起身,在堂中踱了两步,眼神中愈发思虑。

他知道这次北面的战事看似与朝廷无关,其实干系甚远。

忽必烈是个很可怕的敌人,这点,贾似道心里非常清楚,鄂州之战时,他与忽必烈交过手,深切体会到一个既掌握着彪悍兵马,又能用北地文人的君王有多可怕。

大宋皇帝受制于朝纲法统,忽必烈以汉制为己用,这其中的区别太大了。

贾似道害怕忽必烈,所以才谎言议和、诈许岁币。

若不是因为这心底的恐惧,他本可凭不屈、坚决的态度,告诉忽必烈宋人不是好欺负的,指望先掠夺宋境再回去争汗位,休想。

需要比忽必烈更狠才能吓退他,贾似道做不到,于是让一步,给个台阶,服个软。

至于事后摆出不羁姿态,用那种“哈哈哈,你被我骗了”的语气来证明他贾似道不怕忽必烈,事实如何,也唯有贾似道自己知道了。

总之,忽必烈必须提防。

李璮一举旗,贾似道还是主张出兵,朝廷也确实兵出三路支援。

可惜最后的结果,夏贵大败、青阳梦炎仓皇而退,由海上支援的水师都统赵马儿就更可笑了,船只在山东沿海滞留数月,回来后还给贾似道编了个“海神擎日”的故事。

说是在海上每日都看到一个红色肌肤、眼睛碧绿的巨人,用头顶着太阳缓缓升起。士卒极为惶恐云云。

贾似道已经心力俱疲了。

这次,是否再出兵响应李瑕?

让李瑕这只白眼狼来抵抗忽必烈,最好的情况当然是让他们两败俱伤。

出于对忽必烈的忌惮,且认为李瑕是完全抵挡不住忽必烈的大军的,因此想要出兵。但朝廷在支援李璮失败之后,已无余力。

李瑕真的完全抵挡不住忽必烈吗?

也许能呢?

反而是,万一支援了李瑕,往后让这只白眼狼反咬一口又如何?

这些想法在贾似道脑中不停转过,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最后说要李瑕交还夔州、万州……也只能如此了。

“国事艰难啊……”

远远的有爆竹声响起,在这年节时分愈发显出临安的繁华与安定,感慨着国事艰难的贾似道摇了摇头不再去想。

总之,战火还远没有烧到江南。

~~

董楷思来想去,想着朝廷未必真就由贾似道一手遮天、对川陕战事毫不关心,未必就没有心忧战事之人。

他遂去寻了他的师友、同年,并向几个重臣府中投了拜帖,试图联络朝臣上表出兵。

慷慨热忱之士有,纷纷表示要与外虏抗争到底。

但抗虏归抗虏,眼下既有平陵郡王守在川陕,这事情并不急切,马上便要过年了,一众同年们白日与董楷慷慨陈词之后,回到家中还要置办年货。

出兵这种大事不是他一个外地官员有可能促成的。

连续奔走数日,董楷只收获到临安热忱之士们捐财捐物,置办了一船物资支援战事。

一船物资,让人看了哭笑不得。

“唉。”

这日董楷回到住所,叹了一口气之后回过身,却是吓了一跳。

“你是谁?!”

“嘘。”

正坐在屋中的男子抬起手指放在一张特别大的嘴上,“嘘”了一声,笑道:“正叔不必惊慌。”

“你……你怎知我的字?”

“阿汕兄弟告诉我的,也是他带我进来的。”

这阿汕便是这次从汉中军中派遣来保护董楷的护卫之一,此时董楷已马上意识到什么,却还是问道:“他为何要带你进来?”

“因为他是舆情司的人,这次随你到临安,便是负责接应我。”

“你又是谁?”

坐在那的男子又笑了笑,慢条斯理地拨了拨额边的一络头发。

“我是谁?如今这天下风云便是因我而搅动……”

董楷听到此处,好生震惊,然而听对方将名字缓缓报出,却是一个他从未听过的名字。

“王荛。”

“……”

又听王荛说了一会,董楷才大概明白了事情经过。

这次李璮虽然覆灭,王荛却从山东带出了万余人以及许多物资,这只船队规模并不算小,难以堂而皇之地顺长江而上前往重庆,因此暂时停泊在一个叫嵊山岛的地方……

简单而言,王荛需要借董楷来取得一个能通行长江的名义。

“既然宋廷拒绝了出兵支援,而其朝野又有诸多士民声援,那正好。”王荛仿佛是坐在自己家中一般,斟了一杯茶请董楷坐了,侃侃而谈道:“正好让我们的几艘大船西向,其余的,到时再慢慢伪装成商船……”

董楷没问王荛为何不直接联系朝廷,而是要费这么大的功夫也要去蜀地。

且不提朝廷待北归人的态度,只在这几日间,就连他自己已能对比出朝廷与川陕的不同了。

心想着这些,董楷愈发有些感慨,之后便听王荛敲了敲桌案,道:“正书且上心些,如今战事危急,关陇急需我的支援……”

一阵爆竹声忽在不远处的院墙外响起,仿佛是听不惯王荛的自大之言。

这些格格不入的外乡人还在谈着什么征战之事,年节已经近了。

马上就是大宋咸定四年,爆竹声响过之后,巷口已有人欢呼起来。

“辞旧迎新,岁岁大吉啊……”

(sdingdiannn/ddk88179823/70898129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