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 第一百零七章:医学院和医疗司(感谢书友“幻羽呀”的支持)

第二天的《大明周报》和《煌夏日报》就报道了三件事。

首先是帝国宣布以每年的八月四号为“英雄纪念日”,组织百官到皇明将士陵园进行祭拜。

然后就是关于第一次纪念日场景和具体经过以及军礼的形成。

最后就是说了一下皇帝取消自己的在建陵寝,为自己在皇明将士陵园刻下墓碑的事情。

说是三件事,其实也就是围绕着陵园来写的。

这件事迅速传遍了北直隶,山西,山东,河南还有辽西等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古往今来,给予普通军户这么高荣誉的,就只有当今陛下一个人。

正因为如此,将士们对这件事就格外的关注。

甚至很多人为了确认这件事的真实性,各处去打听。

经此一事之后,大明将士气势如虹。

尤其是勇卫营,作为皇明将士陵园第一次公祭的参与者,他们是感触最深的,一个个恨不得现在就为国捐躯了。

四百多人的伤亡,其中一半都是勇卫营的。

勇卫营有着新式火器,基本上都是远战,伤亡率很低,然而现在这个数字还是让朱由检很心疼。

这些可都是大明官军的种子,死一个就少一个。

于是,他把萧升招来,询问道:“兄长,能不能把现代的医学技术都带过来,一定可以救很多人。”

“现代的医疗设备,大部分需要电能来支持,而且还需要有专业的分析知识。

并且,现代最重要的是各种提取出来的药品,那些东西,都是基于一定的化学工业基础的。

手术方面,更是要大量的验证,以经验累积,所以并非是可以直接照搬照抄的。

大明的医疗技术在这个时代绝对是最顶尖的,医学集大成者李时珍刚过世不久,这时还有很多高明的医师。

我们的医疗水平并不低,只是因为没有一个成体系的组织来把医学知识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那些医师往往把某个方子作为家传宝物,秘不示人,结果因为后代的断绝或者转行而丢失。这是非常遗憾的,如果可以把大明所有的方剂整合到一起,我相信很多病都是可以医治的。”

萧升说道。

朱由检闻言点头说道:“对对,我华夏几千年的医学知识积累,远不是那区区西夷可以相比的,只不过是缺少了系统的整理,那就让大明来完成这件事吧!”

八月七号,大明宣布成立皇明医学院和皇明医疗司。

所有御医全部进入皇明医疗司,担任医学教授之位。

教授有等级划分,各种平定和官职直接挂钩。

并且,皇明医疗司向全大明招收医学从业者,通过考核者,直接授官。

而皇明医学院则是面向群众,招收一批十四岁到十八岁之间的少年,男女都可以,进入其中学习医疗知识。

培养出来之后,直接分配工作。

皇明医疗司统筹管理大明所有的药店,医馆,所有药店和医馆必须要拿到许可证方才能够继续营业。

当然,一开始只是在京城之内推广,后续逐步囊括整个大明。

医疗行业无论从哪个时代都是暴利的,毕竟哪个时代从来不缺少富豪,而富豪也会生病。

皇明医疗司统筹大明医疗行业改革,严格把控药材质量,对验证有效的处方药进行规模化生产和推广,促使整体上的医疗费用降低。

对医学书籍进行收纳,整合,编写第一版大明医疗教材,划分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传染病科等若干门类,对不同的门类进行系统整合。

皇明医学院的宣传口号是“让每一个大明百姓远离病痛”。

而皇明医疗司的口号则是“让每一个大明百姓都看得起病”。

当代还是有些医学大拿的,比如陈实功,这位撰写了《外科正宗》,全书二十余万字,从病理到临床症状,再到治疗根据和方法,写的非常详细。

这位老先生已经有七十多岁的高龄了,到他这个年纪,最重视的就是传承。

听到皇明医疗司的建设以及皇帝的召见,他当天就启程从江苏往京城赶来。

类似于陈老这样的医学家还有很多。

华夏古代重视医德,所谓“不为良相,即为良医”,都是有着兼济天下的志向所在。

现在《大明周刊》和《煌夏日报》在北直隶,山东布政司,山西布政司,陕西布政司,辽西地区,河南布政司等地的分社足有七十多家。

由煌夏商会直属的机械加工厂出产的印刷机,如今推动了整个大明印刷业的革新。

京城的总报社,一晚上可以印刷出十万份报纸,成本在机械化生产之后压到最低。

因为商业流通,购买报纸的人也很多,十万份报纸京城完全可以吃得下。

而一份同一内容的报纸,各地想加的总印刷量达到百万份以上。

报纸卖的多了,广告费也就跟着水涨船高,报社每个月流水达到了二十多万两!

别看一份报纸仅仅需要银钞三分,但架不住量大,刨除各种成本之后,一个月也有十万两纯利。

当然,对煌夏商会来说,一个月十万两的利润并不算多,但报纸对舆论的掌控,才是关键。

比如关于“皇明将士陵园”以及“皇明医疗司”成立的事情,经过报纸的宣传,一个月之内传遍了整个北方地区。

很多热血青年人决定弃笔从戎,投身军伍;也有很多年轻人想要进入医学院,为大明百姓减少苦痛。

药材生意的利润很少人看得到,或者说看得到的人并不会将其公布出来。

只有涉足其中,才能了解到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一笔惊人的财富。

皇明医疗司将医药行业规范化,要求凡是挂着“医馆”牌子的才可以行医,卖非处方药,而开设医馆的要求则是需要至少有一名经过医疗司的考核的“正式医师”。

医疗司对医师等级进行划分,分别是,见习助理医师,普通正式医师,高等正式医师与特级正式医师。

除了医馆之外,专门卖药材的叫做“药店”,不能给人看病。

医馆和药店均有评级,不同等级的医馆和药店,对医师数量,药师数量,器材,安全设施,卫生条件等等均有要求。

当然,一切在初建阶段,需要一步步加严管理。

(sdingdiannn/ddk42309595/72279943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