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 第七十章:袁公助我(求推荐票,求月票)

银钞分为五块,两块,一块,五角,两角,一角,五分,两分以及一分九种面值,背面是煌夏和大明四个大字,以及山河湖海等一些花纹。

正面除了作为面值显示的数字之外,则分别印有赑屃(bìxì),鸱吻(chīwěn),蒲牢(púláo),狴犴(bìàn),饕餮(tāotiè),蚣蝮(gōngfù),睚眦(yázì),狻猊(suānní),椒图(jiāotú)龙之九子。

关于龙之九子的传说各有说法,这一次煌夏商会也算是给出了一个定论。

这些银钞上的花纹图案非常的漂亮,这要比之前大明宝钞或者其它票号的银票精美很多,看着就像是艺术品一样,而且韧性也非常不错,不容易揉烂,非常方便携带。

银钞非常的受欢迎,十天后银钞兑换业务开启之后,银行门口挤满了人。

银子的成色不同,还需要测量质量,所以这个过程很复杂,繁琐,尽管已经效率很高,必要的时间消耗也不少。

银钞的价值只和银两挂钩,和铜钱并没有关系,这样的安排,就是要让大明的财政和铜的价值脱离开。

铜在铸炮等各方面都有着很多的应用,而用在制钱上,对相关的产业来说就是极大的限制,必须要早一点解决这个问题。

并且,现在大明的铜钱制造也有很多民间参与,良莠不齐,甚至有很多铁钱,这非常不利于财政的良性发展,必须要予以根本上的改变。

一天时间,从上午九点开始到下午六点结束,兑换了白银十二万六千四百五十多两,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数字了。

毕竟其中大部分都是底层百姓兑换的,民间能够有这么多银子拿出来兑换,显然是对煌夏银行非常信任。

煌夏大厦在正月底宣布店内消费不再接受现银支付,只接受煌夏银钞,所有商品明码标价,保障购买者的权益。

大明不缺少有钱人,尤其是京城之内,豪富者多如牛毛。

进入崇祯元年之后,煌夏大厦的每日营业额都在两万两白银以上,其中九成以上都是官僚士大夫阶级贡献出来的。

这里充斥着各种奢侈品,高端衣服,饰品,护肤品等等,一件衣服动辄十几两甚至几十两银子,而购买者趋之若鹜。

明末豪奢之风盛行,服装建筑逾矩已经成为一种现象。

尤其是江南之地,男子也用胭脂,涂粉料,举止投足作女儿姿态。

京城之内不乏南方来的士子官僚,把这种风气也带到了这边。

虽然萧升唾弃这种现象,但这些人的确为煌夏大厦带来了最多的银两。

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士大夫阶层消费层面上的反馈。

当煌夏大厦开始要求银钞,已经无法脱离这个销金窟的他们,也就换取了大量的银钞现金。

而且,煌夏商会还在当天推出了一款奢侈品。

分别是针对男士的钱包和针对女士的肩包。

男士的钱包专门盛放银钞,而女士的肩包则是放置补妆镜,口红等。

一番推销之后,各种新品被抢购一空。

大明其实并不差钱,士大夫个个喝酒吃肉,穷的只是普通的百姓。

银钞的发行非常顺利,和银钞同步发行的还有银票,银票和银钞不同,银钞主打小面值,意在推动经济的发展。

而银票则是针对于大面额,用于大宗贸易交易之中使用。

银票的最小面额是一百两银子,最大面额是十万两银子,这个没有保证金,只是用在煌夏商会之中各大工厂之间的资金流转。

后续随着煌夏银行的分行在各个城内开办,才会将这种业务拓宽。

目前来说,相比于各大票号来说,煌夏商会的影响力并没有达到那么大的范围。

就之前抄家的那些晋商而言,他们之中就有开设票号的,整个山西,陕西,北直隶,甘肃境内,都是可若使用的。

这是晋商几百年的影响力。

短时间之内达到这种效果,需要更大的投入,现在能够直接开设分行的地方有两个。

一个是天津,一个是太原。

正月初,一条新的水泥公路投入建设,这条公路并不长,从京城到天津,所有费用都是煌夏商会自己承担的。

而作为一个商业组织,当然不是白修这条路,要求收取过路费,除一些特定的货物之外,其它商品就是称重计费。

商会收费三十年之后,公路划归国有。

因为同时有多个工厂项目在进行,所以只能先修一条公路,另外规划的公路还需要等新的水泥厂建成投产。

也就是说,短时间之内,只有这两条公路可以使用。

专门有人测试过,使用公路无论是骑马还是坐马车,都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不必要的损耗。

大概减少一成到三成左右。

这已经是很大的收益了。

太原的卖国商人被覆灭之后,其附近的经济一度陷入凋敝之中。

但是因为京太公路的存在,如今太原府的繁荣更胜往昔。

商会接手了原本属于那些晋商的店铺,将其发展的更加合理化。

同时煤炭行业的发展,使得山西境内一些矿产工人拥有了一定的财富,他们的消费,让太原府商业更加发达。

整体而言,北直隶和山西都处于一种向上的发展状态,情势很好。

不过,这只是一种不稳定的繁荣而已,实际上大明还处于危险之中。

整个大明的形式,依旧不容乐观,需要早早计划每一步,保证成果的获取。

二月初一这一天,朱由检召见了一个人。

一见面,朱由检便直接扶住了想要行礼的袁可立,面容诚恳带着一丝悲戚,可以说是动情至极。

“袁公,还请助我!”

袁可立是真正的明末神人,四朝元老,五世恩荣,收复旅顺,诱降刘爱塔,节制毛文龙,建奴蜷伏一隅,三年不敢动。

他受朝中奸佞污蔑,去职贬官,再起再贬,终于天启五年决定不再踏入朝堂。

然而,新皇即位,以请教的名义召见,他却还是凭借着心中对国家的大义,以六十七岁的高龄之身再次来到了这里。

他没有打算出任为官,只是想要看一看这个新皇帝,看一看大明还有没有救。

谁曾想到,一见面,这个少年皇帝就给他来了这么一出!?

(sdingdiannn/ddk42309595/72521181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