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 第六十八章:大明龙旗(求推荐票,求月票)

崇祯元年正月初五,历时两个月建设和招生的京师大学堂终于开学了。

十二月份入学考试的事情现在还有不少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那被羡慕的两千人,此时整齐地站在操场之中,非常庄重地看着前面的高台。

他们被通知了,皇帝今天要过来,而且要宣布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大家既是激动,又是紧张,等待着皇帝走出来的那一刻。

终于,一队锦衣卫出现,站成两排,而后朱由检在萧升,徐光启,宋应星以及毕懋康的陪同下一起来到了高台上,站到了朱由检的身后。

朱由检上前站立,对着身前的话筒说道:“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大明的皇帝,朱由检。”

如果是现代领导讲话,此处应该有掌声,不过在这个时候,台下的两千人却是连动都不敢动一下,只是抬头挺胸地看着高台。

朱由检继续说道:“今年,是崇祯元年,对大明来说,是新的开始。今天,是京师大学堂开学的日子,对你们来说,也是新的开始。

从今天之后,你们身上就多了一份责任,你们学到的知识,是经世致用的学问,是能够直接作用到大明的方方面面的东西,大明能否快速地发展,全赖诸生。

希望诸位同学谨记,你们乃是为大明之雄霸天下而读书!

今天我在这里,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那就是确定大明帝国的国旗,第一面真正意义上的大明龙旗就在这京师大学堂的操场升起。

让我们一起,注视它腾飞!”

朱由检的话音落下,随即转身和那些学生一个朝向,看向了国旗升降台。

那里,几个训练过的锦衣卫捧着一张鲜红色的旗帜缓缓走向升降台,当他们把旗帜挂好,一阵激昂慷慨的音乐响起,

“大明万胜!”朱由检忽然喊道。

那些新入学的学生早就被交代过,立刻跟着喊了起来。

而同时,红底绣着五爪金龙的龙旗被扬了起来,伴随着音乐,伴随着同学们一声又一声的呼喊,慢慢地升到了三十三米高的直杆顶端。

升旗锦衣卫固定好旗帜,站好,朱由检这才回过头,对大家说道:“你们,见证了历史。而历史,会记住你们。诸君,雄起!”

“雄起!!”他们一个个大声喊道。

虽然他们不懂今天这一场究竟意味着什么,但是那种激动是真的。

第二天的报纸上,宣布了这件事,并且要求所有的国家部门都必须要有国旗杆和国旗,规定了国旗的尺寸比例,国旗杆的高度等等。

凡是大明的国土上,都需要插有大明龙旗,所有的军队,不再使用某一军团的旗帜,一律使用大明龙旗。

大学堂开始教学,朱由检则是扩大了春闱的招收人数。

接下来会有很多的官职有空缺,他需要早一点做人才储备,尤其是基层官员,培养一个能够为民做点事的官员并不容易。

目前来说,科举制度仍然是获取人才的主要方式,虽然他们在治理方面的才能并不多,但是有着思维基础,可以快速地培养。

新朝开科取士很正常,不过这一次的殿试却不一样。

春闱考试的地点在京城的礼部贡院。春闱又称会试,会试的时间为二月初九、十二日、十五日三天。通过会试称为贡生。

会试之后要参加殿试,殿试主要是定名次。之前的殿试只是皇帝见一面,虽然会划掉几个人,但实际上,能够进入朝堂的人,大部分都是礼部官员决定的。

这一次,所有参加会试的人,除了完成三天的考试之外,还要在京城进行学习。

朱由检在正月初十宣布成立“大明中央政务与地方治理学堂”,简称“大明政治学堂”,专门培养官员的行政能力。

其实古代对官员的行政能力也有关注,一般考中进士之后,成绩不好的会下放基层,在地方任副职以增长他们的政务能力;成绩好的,则是会进入翰林院继续学习,作为高级官员培养。

但是,这些方式都不是很明确,没有一个真正的组织是直接教授行政方式方法的。

这大概和华夏的谦虚文化有关,不想把做官这种事情变得那么市侩。

而事实上,大明的官场却是更加市侩,**。

朱由检成立学堂,美曰其名是对科举制度的一种补充,最后的进士录取还是以会试成绩为主。

进士和举人都是可以做官的,所以朱由检的说法也没有问题。

并且,现在京城甚至半个北直隶的舆论都被萧升掌握着,这些文人也搞不起什么风浪。

朝堂之上现在更是人人自危。

在天启七年十月到十二月三个月之间,朱由检已经用各种名义,剔除掉很多阉党成员,新提拔上来的人有东林党的,也有阉党的。

但是真正的阉党成员都清楚,那些新上来的阉党只是在那些东林党人看来是阉党,实际上,他们是完完全全的“帝党”成员。

根本不是魏太监可以调动的。

总体上,阉党的数量已经减少了三成,大家发现这种情况的时候,都是后背发凉。

他们很害怕下一个就是自己,因为那些人的下场可都不怎么好。

所以,对于这件事他们根本不敢发声。

皇帝现在太狠了,得罪他,不仅抄家,还让人遗臭万年,从**和精神上让一个人彻底灭亡。

正月的事情很多,除了京师大学堂开学,政治学堂成立,朱由检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崇祯元年正月十二,煌夏大厦第三层,萧升召开了煌夏商会第一次高层领导人会议,集结了包括但不限于各商会会长以及高级助理共计三十二人。

这一次会议之中,重要的事情有两件,第一就是确定下来崇祯元年商会各个分会的基础目标。

以煌夏建筑商会为例,要求建设并投产标准型水泥厂二十七座,也就是连同现在正在使用的水泥厂,要达到三十座。

建筑队正式在职员工,扩张到二十万人以上,并且要求其中有至少两万的技术骨干成员。

这一目标的达成,不只是在对单一商会成员的要求上,对各个商会的下级供应商,也需要进行有效地开拓,提高他们的生产力。

比如给建筑商会供应青砖的商人,他们就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sdingdiannn/ddk42309595/72542272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