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养成一个大唐 > 第一百六十七章:坏消息

养成一个大唐 第一百六十七章:坏消息

作者:三悔人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8-25 01:46:53 来源:顶点小说网

其实李世民也就是随口一说,他也知道姜云明对自己屁股底下的椅子没兴趣,不然也不会这么和他说话了。

“这话要是让那些有想法的人听到得气成什么样?”李世民有意无意的略开了自己,可能是因为他当初不坐上这个位置就真的一家子都没了。

“他们都是被权利迷了眼,当皇帝得早起上早朝,早朝下了还有批不完的奏折,要关心百姓,关心官员,关心将士,关心边关一天天的不够操心的了,哪有什么快乐可言?”这不是姜云明第一次在李世民面前吐槽当皇帝的不好了,不过即便不是第一次听但是李世民还是有些感叹,毕竟能看得这么开的人真的是不多。

“是啊,都是被权利迷了眼啊!”李渊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他当初可以说是顺应民意,但是何尝没有那个心思?

“其实当皇帝还是好的,起码我觉得比那些将士们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郑添福他们是,冯盎他们也是,屡战边关的将士们更是。”姜云明有些唏嘘,打仗他没见过,泾阳的那次规模还算不上是战争,但是郑添福他们是自己亲眼看见了他们的惨状。

“那件事朕也听说过。”李渊叹了一口气。“你说上天为什么这么不公平?我们人杰地灵的中原还在忍饥挨饿,但是那群没有开化的野人却占有着产量那么高的粮食?”

“忍饥挨饿?”姜云明不由得看了一眼李渊。“您老是认真的吗?之前崔、王粮价查出来多少粮食您不知道?人们忍饥挨饿的真正原因时因为他们把持着粮食不想放手,而不是我们中原的粮食产量太少。”

李渊哑然。的确,他出身陇西李氏,也是“五姓七望”中的一员,世家的情况他更清楚一些,哪个世家不是把握着大量的资源?

“您呐最好还是收拢收拢李家的人,崔、王两家已经倒了,之后就是郑氏,卢家也会紧随其后的。大唐不需要什么世家,让李家的人做好富家翁就好了,只要李氏皇族还在他们自然就在,掌握的太多做的太苛刻迟早会引起民愤的。”姜云明说的简单,但是人心贪了就不好收了,但是这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直接受害者是李氏皇族,而且这种情况还要很久才能发生。

“说的轻松啊!”李世民长叹了一口气,他老爹还可以不管,但是他不行。他作为皇帝还是李家人,他相当于是李家的大家长了,虽然因为当了皇帝之后家族之间有间隙,但是即便是人心齐的时候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饭桌上一时之间安静了下来。长孙和自己的三个子女都默不作声,后宫不能议政,李承乾虽然是储君但是这个时候也不好开口,毕竟前两任皇帝都在呢,李泰是现在对这些不感兴趣了,而李丽质一个出嫁的女儿更不用说了,都是明白人,心里都清楚。

“这些都还是以后的事情,您还是想象眼下怎么渡过吧。看这个天儿明年还是个旱年头,虽然可能没有今年的影响大但是总归是影响收成的,但是在蝗灾过后的第二年依然干旱,这对于百姓们来说是难受的。”最终还是姜云明率先打破了寂静。

“你会看天象?”李渊看了姜云明一眼,目光中带着好奇,在他看来姜云明未免有点儿太全能了。

轻轻地摇了摇头,姜云明并没有开口解释,这件事儿知道的人还是越少越好。

“唉,今年好歹算是挺过去了,明年该怎么办?岭南那边不知道还能运过来多少粮食?”李世民感觉上天都在和自己作对,明明自己当初只是为了保命,而且父亲也已经原谅自己了,怎么这种事情还是接连不断的?

“您还是别抱有太大的期望,岭南那边开发的程度有限,说实话冯盎运来的粮食能挺过今年已经让我很意外了,明年估计是有点遭罪,有也不会有今年的这个量了。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用红薯当赈灾粮了。”

“红薯?”李世民并不想走到这一步,通过不间断的育种好不容易才走到了今天的这个地步,按照姜云明的说法有好几块地已经因为给红薯育苗已经短时间之内无法耕作了。“到明年红薯能有多少?不得留着育种吗?”

“明年的话......”姜云明低着头在心里算了一下产量。“大概有个二十万石左右吧。”

这个产量一说出口姜云明自己都有些吃惊,主要是增长的太快了。基本百斤种子能出4000到五千斤左右,说实话他也没想到。不过这一切都是有代价的,大量种植的后果就是田地短时间不能再种植其他任何的作物,甚至还要通过施肥才能慢慢的缓过来。

“有这么多了吗?”李世民也被吓了一跳。育种的工作向来都是姜云明在负责,刚开始的时候每次他还看一下产量,但是时间长了再加上蝗灾的困扰让他也很长时间没有注意这些了。

“嗯,到明年的话应该差不多。我建议还是用一部分红薯当做赈灾用粮,红薯的产量虽大但是弊端也很明显,大唐以后肯定是不能指望红薯的。”

“为什么?”李渊当初只是听过红薯的名头还有那堪称巨大的产量,对于红薯的缺点反而并不知情。

“废地,种植一季红薯之后这块地在一到两年之内基本种不了什么东西了,即便是种了也会欠收甚至是绝产。”其实这多少有些夸大,绝产还不至于,但是他害怕在粮食短缺的局面下会有人不顾后果。

“这么严重?”李渊有些怀疑,他原本的设想是让大唐大量种植,但是现在看来显然是不行了。

“嗯,有长处必定有短处。红薯不能多种,但是也不能不种,它那巨大的产量对于灾荒之年来说就是活着的保证。”

“但是如果明年依旧干旱的也也不够吧?”

“不对啊,咋就被带偏了?我说的是关中地区明年会继续干旱,但是别的地方不会啊。”姜云明这才察觉到了不对。特喵的又不是全国性的灾难,而且虽然干旱但是并不至于像今年蝗灾那样严重到绝收的地步。

李渊父子俩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也说不出话来。

(sdingdiannn/ddk266608/148780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