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养成一个大唐 > 第三十六章:这是什么

养成一个大唐 第三十六章:这是什么

作者:三悔人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8-25 01:46:53 来源:顶点小说网

李承乾三人互相看了一眼,推开门走到了姜云明面前。

姜云明擦干脸上的泪水,搓了搓脸,整了整衣衫,绕过面前的李承乾三人,走到郑添福五人身前。

“过来。”姜云明转头对着李承乾等人开口。

李承乾三人有些不明所以,不知道姜云明想干什么。

姜云明站直身子,给郑添福五人弓腰,行了个很正式的大礼。

“不,不行,伯爷使不得。”郑添福想上来扶姜云明,但是身份的差距让他又有些手忙脚乱,慌乱之下只得拉着柱子富贵四人也给姜云明行礼。

姜云明直起身,挨个把他们都扶起来,有些心疼,也有些内疚。

“你们当得。当初云明一己之言,你们却毫无犹豫。说实话,我曾经想过你们可能会全都留在那里,所以每当我想起这件事的时候我都很内疚。但是,还好,你们回来了,哪怕不是全部,云明也能得一丝心安。”

“伯爷,您不能这么说,我们这些大头兵,没什么文化,我娘就饿死的,是您给了我们希望。”听着姜云明的话,郑添福的眼泪也止不住。

拍了拍郑添福的肩膀,转头对着李承乾三人说道:“你们,过来,我怎么做的,你们就怎么做!”

李承乾三人面面相觑,有着一丝犹豫。

看着犹豫的三人,姜云明皱眉。:“不愿意?也行,放不下皇子的身份是吧。滚!滚回去告诉你们的父皇,你们!我姜云明教不了!”

听着姜云明愤怒的言语,李承乾三人愣了一下,随即不再犹豫,恭恭敬敬的给郑添福他们行礼。

郑添福手足无措,想去扶李承乾,但是姜云明拉住了他。

“对别人而言,你们可能受不起,但是他们,你受之无愧。”

等了好一会儿,李承乾感觉自己腰都快断了,李泰一个胖子更是站都快站不住了,姜云明才让他们直起身。

让一旁的林馨怡带着郑添福等人去吃饭,并且嘱咐林馨怡,每人给十贯钱,从家里拿。

姜云明把所有的种子分类放好,叫来了管家,让他找下人们把种子都放好,不能放仓库,要找有暖气的屋子,所有的种子必须全部收起来,谁敢私自偷拿直接送给大理寺,让大理寺以叛国论处!

下人们很快把种子都拿走了,神情严肃,行动小心。等到所有的种子都被抬走,姜云明拉了把椅子,面对着李承乾三人坐了下来。李泰嬉皮笑脸的也想坐下,被姜云明一脚踹了回去。

“站好了!”

看着自己面前的三人,姜云明有些感慨:人和人的差距真的很大。

“是不是感觉我今日的行为很不妥?让你们堂堂皇子给一群士兵行礼,是不是感觉失了身份丢了面子?”

从来没见过如此严肃的姜云明,李承乾三人不敢说话。

“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粮种,亩产五十担的粮种。是大唐百姓的命根子。”姜云明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也是你们李家的未来。”

“你们或许不知道,这些北上的将士们会经历什么,但是我知道。如果长安的冬天寒冷的程度是1,那么他们去的地方,寒冷的程度是三十,甚至是四十五十,结冰的海面上寒风永不停止,白色的熊也虎视眈眈。但是即使我把这些说给他们听了,他们还是去了。此行的将士目前已知的已经牺牲了六十五人,还有一百三十人在大海的对面,冒着毒蛇,猛兽,疾病的危险,还在继续寻找着更多的粮种。”

姜云明站起来,抓住李承乾的衣领,将他拉向自己,直视着他的眼睛:“对他们来说,这是为了让他们的家人以后不再挨饿,对你们来说,这是让你们李家的江山稳固!”

松开李承乾,姜云明又走到李泰面前:“为什么自古王朝更替,果断如始皇帝,刚烈如汉武帝都没有保住属于他们的王朝,你们觉得,你们李家可以吗?”

姜云明说完,回身又坐了下来。

“知道为什么从来没有王朝能够永昌吗?是因为那些惊才绝艳之辈频出吗?我告诉你们,不是!是因为百姓!为什么那些反叛者振臂一呼,就一呼百应,前仆后继?是因为百姓们吃不饱!穿不暖!甚至连能不能活下去都不知道!你们觉得你们皇子的身份高人一等?我告诉你们,如果郑添福他们拿着那些粮种,对着那些百姓们说一声:‘这是亩产五十担的粮食,跟着我起事,我保证你们不再挨饿。’信不信会有无数的百姓站出来,直到把你们李氏王朝踏得七零八落,让你们这些皇子如同丧家之犬!”

姜云明喘了口粗气,看着满脸震惊和不可思议的三人。

“生在皇室的你们永远都不会知道那种辛苦劳作一整年,却连饭都吃不饱的那种感觉;你们永远不会知道当天灾降临,走投无路,易子而食的感觉;你们永远都不会知道,一路渴饮河水,饿食树皮,跋涉千里只为了要活下去的那种感觉。”

“你们生来就是皇子,衣食无忧。而你,李承乾,因为太子之位烦恼成那副模样;你,李恪,那日在田家村河边,宛如一副行尸走肉;你,李泰,自幼皇帝宠爱,甚至超过了太子,却还觊觎着本不该属于你的东西。”姜云明挨个点着三人。“你们可曾知道,在他人眼里,你们是多么的幸福,只因为你们能吃饱饭,不挨冻。”

姜云明叹了口气:“是不是很可笑?就因为这点儿原因。”

姜云明感觉有点儿累。“最后再跟你们说一些话。所有人都可以觉得他们身份低贱,而你们不行;所有人都可以骂他们一句傻子,因为一句话就不顾自己的性命,而你们不行;所有人日后都能看着他们受苦受难甚至是死去,而你们不行。”

——————

留下了还在恍惚之中的三人,姜云明兀自走了。

郑添福等人吃完了饭,千恩万谢的拿着林馨怡交到他们手上的十贯钱走了。看着堆在房间里的粮种,姜云明感觉肩头更重了。

玉米还好,直接种下去就行。辣椒花生和南瓜目前来说不是必要的,让村长帮忙找几家人种下就好了,现在的难题在土豆和红薯。

姜云明没有种过这两种作物,只知道他们的块茎就是他们的种子,但是他不知道具体什么地方会发芽,不敢随便乱切。思考了很久,姜云明招来管家,让他去集市上买几口大缸,把土豆和红薯直接种下去,等发芽之后再按照芽的位置切开。

看了很久,姜云明感觉还是有点无从下手,摇摇头,起身出了门,朝着大棚走去。

村长做了一辈子农事,轻车熟路的带着姜云明来到了地头上,说这是田家村最长庄稼的地。姜云明让人装了一车土,拜别了村长,回了家。

让下人们去收集了很多落叶,点火烧成灰。隐约记得土豆似乎适合沙质土壤。于是又弄了一些沙子,把烧完的灰掺入沙子和村头取回来的土中,整个搅拌均匀,装进大缸里,把土豆和红薯埋了下去,浇上水,放在了西厢房里。

回到正厅,李承乾他们已经走了,不知道是回房间了还是回皇宫了。

林馨怡看着一脸疲累的姜云明,伺候着他洗漱完之后就扶他回房休息了。

长安城的夜晚还是一如既往的安静,但是姜云明知道,明天会不一样的。

一大早就被林馨怡叫起,匆匆的洗脸吃饭,姜云明上了马车,朝着皇宫而去,今天早朝,他必须要在。

太极殿前的大臣们还是来的那么早。看着走来的姜云明,大臣的心都紧了紧,不知道这位爷今天又要闹什么幺蛾子。

进了太极殿,姜云明还是靠在以前的那根柱子上,闭目养神,听着那些大臣们上揍着那些可以说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今天早朝的事情似乎额外的多,临近中午,大臣们的上奏终于停了下来。李二看了看在人群最后的姜云明,抬手示意身旁的太监,太监低头下去,拿了一个托盘上来。

“咳咳。”李二清了清嗓子。“年前,泾阳伯和朕说了一件事。在我们的东面,大海的彼岸,有一种粮食,亩产五十担!”

朝堂喧闹了起来,大臣们各自和自己熟悉的人低声讨论着。

“咳咳。年前重阳之际,二百名将士,穿着白叠花制成的棉衣,动身北上,穿越靺鞨,到达极北之地,从冰冻的海面上经过,到达了大海对面的土地。昨天,有一批人带着一小部分粮种先回来了。”

众人再次抑制不住的说起话来。李二没有再制止,抬手让太监宣读圣旨。

太监的声音还是那么的难听,咬文嚼字的圣旨还是那么的难懂。大体意思就是郑添福五人封了男爵,食邑三百户。

魏征还是那么的耿直,在今天的姜云明看来耿直的有些可恶。

“陛下,此事不妥。粮种刚刚带回,谁也不知道是否能有预期的产量,现在封赏,太早了。”

姜云明站了出来,开口道:“郑国公,这粮种是我告诉陛下的,也是我让陛下派人去取的,若是粮种达不到预期的产量,可以罚我,我姜云明无话可说。但是郑添福五人的封赏必须要给!这与粮种是否能够高产无关!如果不能,那是我泾阳伯的错,而他们,历经千难万险,返程的二十人只剩下他们五人。”说着转向李二。“陛下,郑添福五人是为大唐出生入死的将士,有功要赏!”

魏征还欲开口,却被李二打断:“此事就这么定了!”

太监将大殿外等候的郑添福等人叫了上来,宣读了圣旨,郑添福抱着圣旨泪眼朦胧。

魏征看着肢体残缺的五人,默默地回到了原位,没有再开口。

(sdingdiannn/ddk266608/148767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