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养成一个大唐 > 第四十五章:家的味道

养成一个大唐 第四十五章:家的味道

作者:三悔人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8-25 01:46:53 来源:顶点小说网

跟着老人的身后,姜云明进了村子,身后随行的龙武卫让村民们很是紧张。

村长将姜云明等人带到了村子正中间的房子。

“后生,你是哪里人,来到这小山村想要知道什么?”老人慢慢的坐下,看的姜云明都忍不住想要上前去搀扶一把。

“晚辈姜云明,就是这里人!来到这里只为了了结夙愿。”姜云明没有隐瞒自己的意图。

老人不解。自己这些人自从脱离氏族之后一共就这么多人,但是他从来没有见过姜云明。

————

“老人家,你不明白的。”姜云明抬头苦笑,似乎是不想让老人继续问询下去。

“罢了,罢了。”老人摇头叹气。“村里没来过外人,也没有什么空闲地方,住的地方要你们自己想办法了。”

“老人家,姜云明再次谢过了。”

姜云明停下脚步,站直了身子,目送着老人远去。

村子比后世的时候要小很多,没什么人家,满打满算可能也就二十几户。村头的小河还没有堤坝,原来的家那里还是空着的,没有人建房,可能是因为离河太近了。

自己家的位置太好找了,当初房子西面的石头老爸一直想要给他挪走,但是挖了三四米深还不见这石头的根,就不了了之了。小河边还有树,那是自己小时候才见过的景象,后来都被砍掉了,现在看着这些郁郁葱葱的大树,姜云明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姜云明制止了想要跟上来的龙武卫和林馨怡,自己独自向着后山走去。

后山的山脚下还没有那个大池塘,村子里大部分人家都选择在这里建了房子,可能是从古至今这依山傍水都是个好词儿吧。村里的人看着姜云明都有些奇怪,他们很长时间没有见过外人了。

后山上隐隐约约的能看到有人开垦了荒地,沿着村里人踩出来的小路向山上走去。

才走了不远,姜云明就看到了一片板栗树林。眼眶有些湿润,自己小时候最喜欢的节气就是秋天,因为每到国庆节前后就能上山摘栗子,上一次摘栗子是什么时候来着?得有十年了吧?

山的东面有一条小溪,后世的时候被村里人堵了起来,围了两个水库浇水用;山上还是大片大片的松树,不像自己小时候那样是一整片的田地。

随意的躺在了松树下,太阳透过密密的松针洒下一丝阳光,照在姜云明的脸上,晃得他睁不开眼。脑子里什么也没有,姜云明就那么躺在那里。

蓦地,有东西砸在了脸上,姜云明睁眼一看,是一枚松果。看向树上,一只小松鼠手足无措的站在那里,似乎是不舍得那个松果,但是又不敢下来。

姜云明笑了笑,心头萦绕着的那不知名的情绪飞散开来,拿起松果。

“小家伙,这是你年前藏着过冬的吧?喏,还你了。”

把松果放在地上,姜云明转身离去。小松鼠等到姜云明走远,才从树梢上下来,抱起松果,看着姜云明远去的背影。

看着姜云明回来的林馨怡松了一口气,自从来了这登州之后姜云明就有些不对劲,但是她也没办法开口问。

姜云明似乎是又变回了原来的样子,傍晚推开阻拦的龙武卫,亲自下河抓了两条鱼串上烤了起来,而旁边的的龙武卫看着火上的鲤鱼都很默契的转过了头。

姜云明心情愉悦的吃着烤鱼,林馨怡在一边细心的给他挑着刺。拿出了所剩不多的三勒浆,姜云明美美地喝了一口。

————

在小村子里呆了三天,姜云明把附近都走了一遍。这里没有母亲,算不上家,只能说是家乡吧?

姜云明给村子留下了曲辕犁的图纸,在族长老人的目送下离开了。

往南走,上了村子东面的小山顶,姜云明留恋的看了一看这个小村子,似乎是想要把它刻在脑海里。看了许久,姜云明不舍的回过了头,迎着初升的太阳向着东面的海滨赶去。

长安城里,李二已经开始着急了起来。

在千秋殿里来回的踱着步,李二满脑门儿都是汗。

“有姜云明的消息了吗?”

“回陛下,还没有。最后一次的消息说泾阳伯出现在了天尽头,但是第二天就走了。登州那里人口不多,消息也不好传达。”案下的太监俯首低眉,小声的回禀。

由不得李二不着急。入春以来长安周边滴雨未下,钦天监的人说虽然有旱并不一定有蝗灾,但是有蝗灾的前一年基本都是旱年。自从郑添福等人从美洲带回粮种之后,李二对姜云明就深信不疑了,再加上钦天监的话,李二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他内心知道这蝗灾怕是避免不了了。

而另一边的李承乾则是在田家村唉声叹气。李恪和李泰看着眼前的太子哥,从南下回来之后就跟傻了一样,霸占了伯府,天天去田家村看着玻璃窑和水泥窑,不然就是躺在姜云明的躺椅上哀声叹气。

“诶,太子哥,姜云明哪去了啊?你们不是一起南下的吗,咋就你自己回来了?”李泰捅咕了一下李承乾。

“说了多少遍我不知道啊!他把我自己赶回来了,然后坐着船顺着黄河走了,说是要回家。他家不就在这儿么。回哪去啊!”李承乾仰天长叹。

李泰叹了口气,李恪也显得有些失望。

还远在天边的姜云明也不知道自己现在对李家来说这么重要,这好几个人在想他呢,只不过怎么都是男的?

也有女的。李丽质天天在长乐宫跟丢了魂儿似的,天天看着当初那首雪梅和兵车行,贴身侍女映雪看着那上号的宣纸都要被李丽质翻烂了。

“公主啊,您就别看了,再看也不能吧伯爷看回来啊。”映雪很无奈,自家的公主这是咋了?虽然会写诗,但是才多久啊,就让公主如此思念。

“映雪啊,你没有爱上一个人,你不懂的。”李丽质唉声叹气,语气和她的容貌成了鲜明的对比。

“是是是,映雪不懂。映雪以后就是驸马的通房丫鬟,我去爱谁呀?”映雪撅着个小嘴,满心不满。

“去去去,发什么牢骚呢?伯爷是驸马,你以后也是驸马的帐中人啊。”说起通房丫鬟李丽质有些害羞,挠起了映雪。

两女闹作一团,春光大泄,只是没有人能够欣赏到。

李家众人想着的姜云明这时候才刚刚到了渤海郡,千年前的黄河还没有从黄土高原带下来那么多的泥沙,这黄河的入海口比后世要更靠里一点。

上了船的姜云明拿出了在渔民手中收到的紫菜,点起了小火炉,打个鸡蛋,放两片紫菜,做了一小锅紫菜蛋花汤。

从来到大唐姜云明就没有再尝过这口儿了,咂咂嘴,熟悉的味道。

姜云明这一路上其实并不只是回了趟“家”,还真正的认识到了大唐的现状。他以前知道大唐的百姓穷,也想象过有多穷,但是没想到是这么的穷。在渤海郡停靠了一天,看到的百姓感觉比关中的日子还要难过一点。

毗邻大海,却不能靠着大海赚钱,现在的渔业也远远的打不到姜云明的预想,打上来的没多少大鱼,而且因为保鲜的困难,所以大部分到了内陆的鱼要么是鱼干,要么就直接臭了。海盐是这个时期重要的食用盐来源,井盐的储量虽然丰富,但是地理条件的限制让他不能像海盐一样大规模的晾晒制盐。盐虽然贵重,但是都掌控在世家大族的手里,首当其冲的就是王氏。

再一次见识到了世家大族对这个朝代的把控程度,姜云明再次感叹这个吃人的朝代。上次因为酒的事情得罪了崔氏,现在看来也挺好,有了借口了。

以前在网上看的那些万能的网友说的,古代的时候盐珍惜到了吃不起的地步,但是姜云明也没有个具体的印象。在他看来,人一天两天不吃盐可以,但是要是真到了吃不起的地步那得死多少人?但是在渤海郡,姜云明第一次见到了王有梦传说中的玩意儿:醋布。

第一次见的姜云明好奇的闻了闻,那味儿差点儿没给他顶一跟头。那宛如程老黑咯吱窝里的酸臭味儿让姜云明实在是受不了。

姜云明一直觉得人到这个世界上认识的第一个味道就应该是咸味儿:血液是咸的,汗水是咸的,眼泪是咸的,母乳也有咸味儿,甚至皮肤给味蕾的直观感受也是微咸的。而说到咸味儿的时候人第一反应就是盐。

人离不开盐,不吃盐就没劲儿,时间长了会死。食盐也是碘元素的重要摄入途径,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呼吸困难。

姜云明第一次萌生出了制作海盐的想法,他知道现在的海盐产量低,但是他没想到海盐是煮出来的,等回头让李二在沿海的地区搞上几个盐场,到时候估计王家就要倒霉了。

还有就是紫菜了。姜云明一直觉得紫菜是这个世界上最牛毕的食物,看过舌尖的人都知道,紫菜是人们学会的最早的鲜味来源,但是这时候基本所有的海产品内陆人都吃不到,但是紫菜就不一样了,这玩意儿可以晒干了再运啊!

晒成干的紫菜接受运输的能力就大大增加了,就是没有好的干燥剂,不然能运到大唐的各个角落。石灰虽然能当干燥剂使用,但是姜云明不知道用什么来控制石灰不会漏出来沾到紫菜上。不过即便如此干紫菜的运输也好了很多了。

不过紫菜咋种?

(sdingdiannn/ddk266608/148768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