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养成一个大唐 > 第七章:慢慢铺开

养成一个大唐 第七章:慢慢铺开

作者:三悔人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8-25 01:46:53 来源:顶点小说网

李二的兴奋无以言表,姜云明刚给他带来了曲辕犁,又带来了甚至比皮裘更暖和的白叠子。大唐百姓最终要的衣和食都将未来可期,这两件事情做好,又有谁再敢对他在背后指指点点?

姜云明笑看着李二陛下兴奋的样子,同时开口说道:“陛下不要急着高兴,这白叠子眼下还远在高昌国,请陛下找一支商队,让士兵们乔装随商队出发。”姜云明说着转向士兵。“众位将士切记,大家必须尽可能多的带白叠花和白叠花的种子归来,这两种都不可缺少。种子是要在大唐种植的,让大唐各地都开上白叠花;但是各位也不要只带种子,白叠花是众位完成第二个任务要用到的,一定不要只关注种子,忽略了白叠花。”

姜云明话音刚落,杜如晦皱着眉头开口:“老夫论年纪可与你父母平辈论交,在此托大叫你一声云明。云明,此事是不是有些不妥?大唐近几年粮食都欠收,如今还要种植白叠花,这是不是有些舍本逐末了?”

“莱国公,既然您叫小子一声云明,云明便攀个高枝儿,叫您一声杜伯父。杜伯父无需为此事劳心,事情的解决方案就在云明要办的下一件事情上。”

“哦?难不成你还有其他办法提高粮食的产量?”杜如晦动容。

李二与房玄龄长孙阴人以及程咬金都感觉今日所受到的刺激比前半辈子都多。

姜云明摇摇头,语气有些遗憾:“办法是有,但是目前还做不到。”办法的确是有,化肥,农药等等后世有很多方法,虽然姜云明农村出身,但是他也没有种过地,最多也就是帮忙搬搬抬抬,哪里懂得化肥农药怎么做?

杜如晦很失望:“既然做不到,那白叠花还不能大量的种植,不能为了保暖就放弃了粮食,这是在动摇大唐的根基啊!”

姜云明笑笑,“杜伯父莫要着急,云明虽然不能提高粮食的产量,但是云明知道何地有高产的粮食,只要我们把种子带回来,那么......”姜云明看着杜如晦,神色坦然,表情中透露着一股自信,以及一种天下我皆知的傲气。

——————

李二陛下跨步上前,双手抓住姜云明的双肩说道:“臭小子别卖关子了,赶紧说。”

姜云明皱眉,李二早年四处征战,如今虽然当了皇帝,但那手劲也让姜云明这小身板吃不消。“陛下,您失态了,请放手。”

李二坐了皇帝之后,除了现在呆在大明宫出不了门的太上皇之外就没有人会以这种神情,这种语气和他说话了,但是他现在很需要姜云明,姜云明为他描绘的大唐未来蓝图让他很是向往。虽有些不满,但是他依然放开了姜云明。

姜云明整了整衣衫,说道:“陛下还请允许这余下的百名士兵从今日开始训练,他们要比普通的士兵更坚韧。”姜云明说着,再次执笔,依次画下了玉米,土豆以及红薯的图。

姜云明看着手中的宣纸,然后递给了李二。李二皱眉,他很是不满,因为他看不懂姜云明画的什么,但是他有不好直说出来,所幸姜云明并没有掉他的胃口。

“云明上午已经向陛下和杜伯父说了云明从何而来,纸上所画是我们那里的人们种植的几种作物。据云明的了解,大唐的亩产应当是三担左右吧?”

“不错,我大唐的亩产均数差不多不到四担。”

李二一张口,姜云明心中就有底了。“云明所画的三种作物其一名为玉米,耐旱,可于山地种植,如同小麦一样磨成粉,可煮粥,做面食,亩产约为十二担左右。”

李二面色震惊刚要开口,姜云明却抬手示意让他说完。这在大唐可是大不敬之罪,要是李二有心的话都可以让人将姜云明拿下问罪了。但是李二再次忍住了,他的内心告诉他,姜云明很重要,他对自己的帝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姜云明继续开口:“此图第二种作物名为土豆,可在丘陵地区种植,亩产约在二十担左右。”

姜云明停顿了一下,看着李二。天可汗震惊的表情大唐人都不多见,更何况姜云明呢?

姜云明并未停顿很久,“此图第三种作物名为红薯,同样耐旱,很好种植,亩产约为......”姜云明停顿了一下,看了看这大唐帝国的高层,语气很轻却让李二以及四位国公感到石破天惊:“五十担!”

李二等五人顿时躁动了起来。五十担啊!是大唐粮食亩产量的十几倍!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唐百姓的粮食会增加十五倍不止,大唐的税收同样会巨幅增长,配合这姜云明所说的白叠子,大唐百姓就真的衣食无忧了!

“但是!”姜云明接下来的话让李二等人心中一紧,“这是这三种作物在我们那里的产量,我的家乡有着很多种为粮食增产的方法。但这些方法目前来说无法实现。”

李二顿时急了:“你需要什么,朕举国之力帮你找到,只要能实现你说的为粮食增产的方法!”

姜云明摇了摇头:“无法实现。”

“为何?难道我泱泱大唐都不行吗?”

下面的将士们也躁动了起来:“是啊,小先生,只要能让俺们家人吃饱穿暖,俺这条命就交给你了!需要什么俺上刀山下火海都给你找来!”

姜云明摇了摇头,心中有些感慨。这个时代的人多么朴实,吃饱穿暖对他们而言就是天大的事。为了家人能吃饱穿暖,这么轻易的就可以把自己卖给一个刚刚见过的人。

“陛下,这需要发展。以前的人们刚刚得到铁的时候也是无法让铁锻造成刀剑的,其实需要的东西不说唾手可得,但也不难。光有物品是没有用的,现在的技术无法让这些物品最终变为给庄稼增产的肥料。”

看着李二就要急眼了,姜云明急忙安抚他:“陛下也莫过担心,虽然无法实现增产,但是依云明所认为,这三种粮食在大唐的产量依然会达到云明所说数字的七成左右。”

李二松了口气。七成,也是个很庞大的数字了,毕竟现在大唐的粮食产量只有三担。

姜云明继续说道:“云明之所以没有告诉陛下这三种作物的真实产量,就是因为云明想告诉陛下,在有一条明确的道路的情况下,您能达到之前的皇帝所达不到的高度,哪怕是秦皇汉武!”

其实李世民在历史上的成就虽不能超越秦皇汉武,但是与其也相差不远,毕竟是成为天可汗的男人。姜云明这番话就是给李二一枚定心丸,毕竟自己刚刚算是顶撞了李二,给李二画一个巨大无比的大饼,基本能保证自己只要不作死,就能在这大唐好好的混下去。

李二沉浸在姜云明为他所画的蓝图中,幸而魏征现在不在,不然怕不是要参姜云谄媚圣上的罪名。说起来姜云明对魏征也很好奇,毕竟是千古诤臣,能让李世民引为人镜。不过李二后来把魏征的坟头都推了,也属事实有点惨。

姜云明走向那些为第二项任务做准备的士兵们,环视一圈,开口说道:“想必各位刚才也已经听见了。云明所说的三种作物就是各位将要去执行的任务。”这些士兵们很兴奋,不仅仅是回来后能让家人吃饱穿暖,这件事本身就是极可能名垂千古的大事,怎么会不令他们兴奋?

姜云明看着兴奋的将士们,开口道:“诸位莫要高兴的太早,此去一行苦难重重。种子远在大海的彼岸,本来最好的方法是造一艘大船,让将士们渡海而过。但是时间太紧,造船又要太久,因此云明只能出此下策,让诸位冒险。”

姜云明咳了咳嗓子,现在已经过了中午,一上午水都未进一口,有点又饿又渴。

郑云明整了整嗓子,继续说道:“此行诸位要越过高句丽,到达高句丽后面的面的靺鞨。现在是夏天,但你们到达靺鞨之时应该已经要入冬了。大家进入山东地界(唐时期称太行山以东为山东)之后向东北而行,行进4000里!直到大家会看到结冰的海水!而此时......”姜云明抬头看向士兵们,神色很是凝重。“大家要踏冰而行!一路向东行进约200里,大家就会看到陆地。而云明所说的三种作物皆是出自那里!”

所有人都默不作声,这有些惊世骇俗了。往返近万里的路程,还要跨越大海,让对于姜云明来说坚实短浅的大唐人有些无法接受。

姜云明语气沉重:“此行困难重重,危险更是重重。那里是靺鞨的北方,连靺鞨人都不愿意居住在那里。那里的冬天极冷,是长安的好几倍。晚上睡觉的时候记得将雪压成方块,垒成一个小房子,进去生火才可入睡。跨过大海的对岸也有人居住,但是他们现在犹如未开化的野人,只懂得用木棍作为武器,想来对诸位应该问题不大。诸位取得粮种后按原路返回,待到来年冬天,海水再次结冰方可返回。”

姜云明看向李世民,李世民默不作声。这段路就连他都觉得害怕,但是他更想要姜云明口中说的那犹如天方夜谭一般的粮食。

姜云明再次转身面对众将士,弯腰九十度不肯抬起:“云明请诸位切记,此行太过危险。如若不可为,请诸位原路返回。待得云明几年之后便可造出大船,届时再去亦可。只是每晚一年,大唐百姓就要挨饿一年。诸位若是渡得大海,取得了粮种。”姜云明停顿了一下。“诸位请恕云明无理,若是取得粮种,即便千难万险也要将其带回!几年时间,云明等得,陛下等得,但是大唐百姓等不得!非是云明不看重诸位的性命,但实在是别无他法!”

所有人都沉默着,没有人不怕死。李二缓步走了上来,嗓音嘶哑:“诸位都是我大唐的好儿郎,但是此事势在必行,有牵挂和畏惧者,退后一步!”

所有人继续沉默着,但却没有一个人后退。李二陛下的眼眶红了:“好!好!好!”

姜云明亦是动容,颤抖着开口:“云明与陛下在长安静候诸君归来,诸君归来之日,云明必定说服陛下出城三十里相迎。日后或许不会有人记得你们的名字,但是云明保证,只要大唐人说起这三种粮食,必会想到这是当年有百名战士,不畏艰难险阻为他们取回的救命粮!”

(sdingdiannn/ddk266608/148764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