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都市现言 > 我,外卖小哥,签到三年后无敌了 > 第838章 量子通信塔

“陈教授,周部长,你们终于来了!”

看到陈诺和周正峰到来,量子通信攻关小组的负责人樊希伦院士满是惊喜。

自从陈诺提出了量子通信的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案后,至今已经有三个月了。

他带着团队的数百号人没白天没黑夜的研究,终于在一个礼拜前将通信设备给研发出来了,可陈诺竟然闭关了,这就让他很心焦。

此刻见到陈诺,心中自然是激动的。

“樊院士,辛苦了。”

“陈教授,这边请!”

樊希伦院士摆了摆手,带着两人朝着实验室而去,此刻的实验室内已经聚集满了人,看到陈诺过来,纷纷打着招呼。

“陈教授,这就是量子通信设备,我们称之为量子通信塔!”

樊希伦院士指着两台设备说了一句。

两台设备从外表看和金字塔有些类似,只是这个金字塔的塔尖是平的,边长和高度大约都在三米,在塔尖的部分有一个类似的……天线。

“陈教授,请看这边!”

陈诺看了十几分钟后,樊希伦院士轻声叫了一声,打开了实验室的全息影像,一台量子通信设备出现。

樊希伦院士操作了几下后,整套的设备开始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电子元器件。

“陈教授,这一部分是制造量子的设备,主要是为以后的远距离复制量子准备的……”

“这一部分是信息刻入设备,将传递的信息刻入量子之中……”

“这一部分是量子检测人设备,主要负责量子传递信息的检测和解密……”

……

“最后这个天线则是将量子传递的信息转变成电磁波的形式,因为目前的通信设备无法完成量子的解密和通信,只能先转化后再接收……”

樊希伦院士介绍着一个一个电子元器件,虽然只是一句话,但其中的技术难度和制造难度可以说是目前整个地球最复杂的,光刻机在这台设备面前就是个小弟弟。

量子隐形传输的难点有两个,一个是完美复制一个粒子,第二则是量子态的测量,因为一旦测量就会破坏原有的量子态,量子态遭到破坏,信息的传输就失去了意义。

如果不是陈诺的,这两个难点不说五十年了,二十年内绝对不会有突破。

如果不是天工项目组的技术有了突破,制造出了高精度机床,即便技术突破,也无法制造出来。

如果不是鸾鸟,他们连测试的实验场地都不可能有,毕竟这玩意号称是鬼魅似的远距离作用,没有足够远的距离,测出的结果一定是存在偏差的。

“陈教授,目前来说,我们采用是在地球做好量子的克隆工作,让设备携带一些量子,然后送到远距离的地方,后果就是一旦携带的量子用完了,那通信就失去了作用,目前克隆的量子可以保存一年的时间!”

陈诺没有说话,但周正峰却是愣住了,好奇的问道:“樊老,您的意思是这玩意就是一次性呗!”

“不是的。”

樊希伦院士笑了一下:“周部长,我只是说携带的量子用完了就没用了,不是说整台设备没用了。”

说到这里,樊希伦院士又操作了一下全息影像,调出了一个跟试管一样的器件:“这个东西就是保存量子的,设备中可以放200个左右,用完了再补充了,跟加油一样,现在有鸾鸟去一趟也就46个小时,方便!”

周正峰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虽然看起来比较鸡肋,但总归是一项突破。

现在的通信从从火星到地球,完成一次信息传输,最长需要43分钟,最短需要5分钟,与传统相比,量子通信已经具备极大的优势了。

技术的发展就是这个样子的,一步一步的突破,0到1是很难的,但1到100就简单多了。

果然,还不待他思索完,樊院士的声音再次响起。

“周部长,我们目前也在研发远距离的量子克隆技术,一旦技术突破,我们就能将地球上的量子的信息传递到星空中的设备中,然后由设备远距离克隆量子,利用滚动机制完成实时通信。”

“所谓的滚动机制,例如一次性传递100个量子的自身信息,远距离克隆100个,用掉90个,始终保持10量子用以接受地球的量子自身的信息然后复制,连绵不绝。”

周正峰听完后看了看陈诺,沉声道:“樊院士,您预计年前能完成研发吗?”

声音中带着一丝的迫切。

樊希伦有些诧异,虽然不知道周正峰为什么会这么急切,但还是迅速道:“这几天我们完成了理论上的验证,年前完成问题不大。”

周正峰脸色一喜:“樊院士,有什么需求直接找我,请务必在年完成研发。”

陈诺心中一暖,他知道周正峰这么迫切就是为了自己的远行。

他以前想远行是为了给洛青诗一个惊喜,带她去星空看看。

但最近的几次与系统的遭遇,让他想去弄清楚系统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在接受能量护盾技术时看到的画面到底是什么情况?

虽然他不是圣人,也许那画面中的事情可能在自己死后才发生,但既然获得了系统,这件事情就不能无动于衷。

收回思绪后,陈诺看向樊希伦院士:“樊老,讲讲试验的思路吧!”

樊希论再次操作全息影像:“我们计划是将设备安装在鸾鸟上,试验分为三次,第一次是在月球上,然后依次在八大行星区间测试,最后将设备固定在火星上。”

“在八大行星间测试的主要目的,看看八大行星中的各种极端环境会不会对量子信息的传递产生影响,毕竟现阶段的量子特性都是我们理论的推测。”

量子隐形传输的特性需要足够远的距离,现在的通信是电磁波,速度等同于光速,一秒钟绕地球7圈半,根本无法测出量子纠缠不限距离传输的特性。

而且这玩意的测试还没办法在虚拟现实中完成,只能在现实完成,也还好现在有鸾鸟,否则测试都完成不成。

陈诺点了点头,算算时间,第四座鸾鸟也就是半个多月后完工。

(sdingdiannn/ddk53778195/3650713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