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都市现言 > 我,外卖小哥,签到三年后无敌了 > 第830章 我要是离开,又不是要死了

“周部长,看你的表情,似乎猜到林总提的事情了?”

周正峰身边的一位部长看着周正峰脸上的表情,笑着问了一句。

“老周,说说看!”

周正峰笑了一下,看着林总:“林总,我说说,您看看对不对?”

得到林总的回应后,周正峰继续道:“林总说的事情,大概是两个,而且都是我们提过的。”

“第一个就是以陈教授的名义成立一个奖项的事情,国际在数学上有菲尔兹奖、阿坝尔、沃尔夫奖,化学则是普利斯特里奖、计算机有图灵奖,

还有一个诺贝尔涵盖了六个学科的大奖,这些都是国外的,咱们国内虽然也有一些奖项,但与这些相比还是有一些差距的,这点不可否认。”

众人点了点头,奖项的权威性不仅与创立奖项的人有关,而且跟获得奖项的人有很大的关系。

诺奖是很牛,但更牛的是获得奖项的那些科学家,两者是相互成就的。

国内的奖项的创始人也很牛,例如陈省身数学奖,陈老是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之一,被誉为“整体微分几何之父”,多个国家的外籍院士;

国内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有高斯一博内-陈公式、陈氏示性类、博特-陈定理、陈-西蒙斯微分式等等;

不是一般的牛,但这个奖项只颁给国人,综合影响力上就差了一些。

ps:世界数学贡献排名,陈老排名31,具体是咋排名的不清楚,大家不要较真。

“大家都知道,陈教授这几年在数学上、物理、化学、材料、能源、计算机等领域的贡献,绝对都能排进历史的前三,现在已经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科研工作者的偶像,

所以,我们要以陈教授的名义成立一个奖项,将这个奖项打造成全世界无论是规模、影响力、奖金等等都是世界第一,没有之一。”

说到这里,周正峰深吸了口气:“一来是纪念陈教授,嗯,用纪念也不合适,大家知道这个意思就行,二来激励所有科研工作者,三来吸引国外优秀人才科研来国内工作。”

众人再次点头,之所以设立这么多奖项,就是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鼓励自主创新,鼓励攀登科学技术高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众人很是兴奋,可以想象,一旦这个奖项成立了,将会极大的刺激科研工作者。

“我的初步想法是,摒弃以往奖项的那些限制……”

周正峰噼里啪啦的将自己的想法都讲了出来,这些都是以前和陈诺沟通以后他的一些思考。

众人就奖项的事情重新开启了一轮的争论,足足讨论了半个小时,才彻底的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好了,周部长,你将大家的意见汇总一下,明天去见陈教授的时候,我们再听听陈教授的意思!”

林总直接拍板决定,随即道:“第二件事情,就是给陈教授塑雕的事情,这个大家没意见吧?”

众人齐刷刷的摇了摇头,能有啥意见?

如果陈诺都没有资格塑雕,那全国就没人有资格了,而且这也是必然的事情,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那就散会吧!”

林总说完,众人都站了起来,送方总和齐总离开。

“老周,明天去见陈教授的时候多劝劝他!”

“周部长,你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晚个两三年也行!”

“对,实在劝不住,留个娃也行!”

……

众人离开会议室的时候,对周正峰狂轰滥炸了一次,弄的周正峰哭笑不得。

第二天一早,陈诺刚吃完早餐,林总和周正峰就上门了,这让陈诺很意外。

昨天刚干了一架,全世界都盯着呢,这个时候不应该在善后吗,来找自己干啥?

再说了,来找我,干啥一脸的愁容?

“林总,喝茶!”

三人坐在院中的凉亭中,陈诺泡好了茶给林总递了过去,随后又看向周正峰:“周部长,您这是咋了?”

“陈教授,您是不是要走了?”

听周正峰这么说,陈诺先是愣了一下,马上就知道这货为啥面带愁容了,但转念一想,这话很不对劲,当即没好气道:“周部长,我是要离开了,又不是要死了,你这是啥表情!”

“呸!呸!呸!别说这么不吉利的话!”

周正峰像是被踩住了尾巴一样,连忙呸了几句,看的陈诺又好笑,又心暖。

他也知道林总和周正峰两人的意思,现在局面刚打开,军事、经济、科技都是世界第一。

军事实力上有鸾鸟、动力装甲、战机、极限核潜艇等,倒是没啥大问题,经济上有智慧城市、全工况无人驾驶、锂硫电池、锂空电池、全息影像、虚拟现实等等数个行业的垄断,也没有啥问题。

但科技上,还是有很大的水分的,看似强大,但还是与刚刚被打服的对岸有着一些差距,至少在底蕴上差一些,现在的局面相当大一部分是因为自己拉升的。

虽然科技发展不能依靠他一个人,但能多待一段时间,对国内科研工作者是一个定心丸,也是对其他国家是一种震慑。

“林总,周部长,我就算是要离开,也不是一天两天就会离开的!我预计还需要……”

陈诺说到这里,沉思了一下,似乎在想计算什么。

他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处理完,第一,系统给的终极任务没有搞定,鸾鸟虽然升空了,但其中的量子通信还没有搞定,至少还得两个月,这个跨时代的科技,可不是人多力量大的问题。

其次,他要去星空看看,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他的六位学生的答辩还没搞定呢,还要安排一下他们的路。

第三,他还想从系统兑换一些各种科技的知识,传递给国内的科研工作者,增加底蕴,即便是他兑换了,自己还得先彻底理解了,然后再传递,这也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最后则是青鸾的制造,因为涉及到能量屏蔽等,零部件的生产及组装也需要时间,估计也得个把月。

(sdingdiannn/ddk53778195/3650714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