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 > 第104章 不记名选举

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 第104章 不记名选举

作者:恒安德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5-03 20:44:54 来源:顶点小说网

次日,清晨。

雄鸡报晓,朝霞满天。

雒阳城。

盟军大营。

中军,大帐。

此刻的刘铄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在万众瞩目之下,款步走上盟主的宝座,将其恭敬地放在帅案上。

袁绍虽然在极力掩盖自己的表情,但刘铄却能透过对方那双闪烁着精芒的眼睛,感受到那一抹贪婪与异常的兴奋。

“袁盟主。”

刘铄冰冷的声音打断了袁绍内心的幻想:“不如便由我来主持今日的议政,选出最具有公信力的人,来替天子保管这方传国玉玺。”

袁绍期盼这一刻久矣,忙不迭点头:“好,这次议政原本便是由子明你发起的,自然应该由你来主持,我相信子明绝对的公平、公正。”

“既如此,还请袁盟主让位。”

刘铄还真叫一个不客气,当场摆手做请状,示意袁绍起身离席,到一旁下首就座。

“这......”

在传国玉玺的面前,袁绍这个小小的盟主又算得了什么。

他犹疑了片刻,终于还是肯定地点了点头:“好吧,此次事关传国玉玺的议政,便交给子明你了。”

“请!”

言罢,袁绍腾地起身,把手一拱,示意刘铄入座。

虽说刘铄依旧是个兵不满千的小人物,但因为战功卓著,持续提升的影响力,在盟军中早已占据一席之地,即便面对袁绍的主动让位,依旧没有表现出半分怯场。

他转入上首宝座,炯炯双目缓慢地扫过满帐的诸侯,仅仅只是一眼,他便清楚地知道,今日必将上演一出好戏。

“诸位,铄与文台、孟德三人合力,于前些天攻入雒阳城,斩杀了董卓帐下大将牛辅,在次日打扫战场之时,于枯井中寻得传国玉玺。”

言至于此,刘铄双手恭敬地将木盒上的盖子掀开,旋即朝着盒中玉玺,躬身行了个标准的九十度大礼,以示对皇权神授的崇高敬意。

随后!

他伸手入盒中,缓缓取出那方传国玉玺,高举过头顶,将其展示给满帐的诸侯,它彷佛有种奇异的魔力,出现的一刹那,满帐诸侯尽皆色变。

“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

率先喊出这句话的,乃是徐州刺史陶谦,随后北海相孔融跟着呼喊,最终满帐的诸侯齐声呼喊,彷佛如同上朝议政般,躬身行礼。

虽然,刘铄以前在电视剧上,也曾看到过汉代皇帝上朝的一幕,本以为自己的内心不会有什么波澜,但不曾想,当他真正亲眼所见,亲自感受时,内心依旧巨浪滔天!

怪不得在古代,人人都想当皇帝,这种被人恭敬臣服的感觉,当真是太爽了,让人有种高居于云端,俯瞰天下的感觉。

刘铄是当真想要喊出那句“众爱卿平身”的话来,但话到嘴边,却又硬生生被咽了回去,只是在嗓子眼里,稍稍过了把瘾,旋即将传国玉玺放回木盒。

“诸位,董卓劫掠天子迁都长安,传国玉玺却以这种方式神秘现世,铄虽不才,但仍旧感觉其中必有蹊跷。”

“讨董之战已经进入关键时刻,盟军态势稳中向好,铄以为我军绝不可因此而止步不前,因此召开此次议政。”

“铄的目的很简单,便是希望能选出一位具有公信力的诸侯,暂时保管传国玉玺,待我等战败董卓,迎回天子,再将玉玺奉还陛下。”

徐州刺史陶谦朗声言道:“子明言之有理,传国玉玺以如此方式现世,而且还是在盟军势如破竹之时现世,这其中必有蹊跷。”

“我们绝不可能因此而被蒙蔽,理当如子明所言,选出一个具有公信力的诸侯,暂时保管传国玉玺,待攻克长安,再行奉还。”

北海相孔融更是横出一步,朗声言道:“子明为国为民计,令某佩服,我孔融也同意如此处置。”

后将军袁术瞥了眼袁绍:“只要能保证绝对的公平,我袁术愿意遵从!”

袁绍昂首挺胸,自信满满:“本盟主附议。”

“末将附议。”

“末将附议。”

“附议!”

“......”

见众诸侯尽皆表示同意,刘铄淡然一笑,目光扫过众位诸侯:“诸位,为了保证绝对的公平公正,铄准备采取不记名选举的方式,选出众诸侯心目中,最值得托付的人。”

袁绍皱了皱眉:“不记名选举?这是何意?”

刘铄回答:“很简单!就是只写被推举人的名字,不写自己的名字,如此便可令在场众诸侯无所顾忌,真正选出自己心满意足的保管人。”

“哈哈!”

袁术仰天哈哈一声,兴奋地恨不得跳起来。

他的目光瞥向对面的袁绍,眼神中带着一抹阴谋得逞的味道:“好!好一个不记名选举!甚得某些人在背后搞小动作。”

袁绍心头一凛,但面上依旧保持冷静:“不记名选举的确妙哉,可以给那些真正以势压人的家伙,当头棒喝。”

“我袁绍!”

言至于此,袁绍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举双手赞成!”

虽说袁术是嫡出次子,但只要不是袁基,袁绍至少有七成把握,可以将袁术秒得渣子都不剩,何况昨夜全都心腹,今日也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然而,袁术同样经过了努力,而且同样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他相信在他的努力下,这些诸侯一定可以认清袁绍的真面目。

何况!

代汉者,当涂高。

刘铄以这种方式选择保管人,冥冥之中或许已然注定了结局。

见二袁如此针锋相对,且尽皆同意不记名选举,刘铄倒也不再废话,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竹简,朗声道:

“诸位,稍后铄会将竹简发下去,还望诸位可以认真思考,从内心出发,到底谁才适合执掌传国玉玺,决不可为外界干扰。”

“铄再次重申,这不记名选举真正的目的,便是让诸位能不受外界干扰,选出真正拥有公信力,能够执掌传国玉玺的人。”

众诸侯齐齐拱手:“我等必遵从本心。”

刘铄点点头:“如此甚好。”

言罢,刘铄绕过帅案,将事先准备好的竹简,发给在座的每一位诸侯。

(sdingdiannn/ddk29405083/8273420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