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 > 第295章 三千兵马守邺城?审配,你可真

“嗯。”

袁绍捻着颌下一缕胡须,两道浓眉拧在一起,似是在脑海中激烈思考:“公则言之有理,刘铄此举咱们不得不防。”

“可是......”

话锋一转,袁绍声音不带有任何温度地道:“正如公则所言,我军面临与公孙瓒的正面对决,兵力上捉襟见肘,该如何防止刘铄突袭?”

“这......”

郭图声音略微拉长,给自己留足思考的时间:“主公,属下以为,不管刘铄是虚张声势也好,还是真心偷袭也罢,咱们总得留点兵马驻守。”

“邺城乃是魏郡的核心,而且是百年重镇,城高池深,易守难攻,主公完全可以派人留守在邺城,自己率领精锐赶往前线指挥战斗。”

“如此一来,不仅主公的安全可以得到保障,而且前线军心同样可以稳固,公孙瓒若得知主公亲临前线作战,势必会有所收敛,可谓一举三得。”

邺城。

春秋齐桓公时期始筑。

战国时期魏文侯定为陪都,也是西门豹投巫治邺之地。

及至目前,邺城已经是一座数百年之久的城池,而且它经过历代人的修缮,可谓是固若金汤,坚不可摧。

历史上,曹操的打仗风格如果归咎为一个字,那便是“快”,以令对手猝不及防的速度,实现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以官渡之战为例。

战前,曹操北临袁绍,南有张绣、刘表,西有马腾、韩遂,东有徐州复叛的刘备,当真是四面皆敌,顾此失彼。

可曹操呢?

先是亲自入驻黎阳,又命臧霸进入青州,令于禁屯兵黄河上游,早早为与袁绍的决战,设下黄河、官渡这两道防线。

随后,曹操快速返回许都,先降张绣,后孤刘表,稳住关中后,看准袁绍“性迟而多疑”的性格缺陷,挥师东进,战败刘备。

单从文字上来看,似乎有些稀松平常,甚至没什么了不起的感觉,毕竟张绣早有降意,刘表却无北上雄心,而刘备实力太弱,不值得一提。

可是......

若从时间上来分析,这些事情始于建安五年正月,终于建安五年正月,前后不过一、二十天的功夫,足迹却从黄河,杀到南阳,又从南阳杀到徐州。

从地图上看,简直像是画了一个完美的三角形,不仅轻松避免了两线作战的风险,而且对于时间的把控,可谓相当精准。

然而!

素来喜欢闪电战的曹操,在遇到邺城时,却不得不慢下来,不是他不愿意快,而是他压根就快不起来。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记载:“夏四月,进军邺。五月还许,留贾信屯黎阳。”

这是曹操第一次进攻邺城,本想着能以闪电战的模式,干掉邺城,但不曾想却以失败而告终,不得不返回许都。

随后,曹操又在建安九年二月,利用袁尚进攻袁谭,邺城相对空虚的时机,再次发起了对邺城的强攻。

而且这一次,曹操可谓是把看家的本领全都用上了,既堆土山,又挖地道,甚至还亲自扫清外围敌人,放水淹守城敌军。

但饶是如此,守城的审配依旧坚持了半年之久,若非审配的侄子审荣夤夜打开城东门,引曹操入城,何时能拿下邺城,犹未可知。

能把擅长闪电战的曹操,逼到这种程度,足以证明邺城是何等的易守难攻,坚不可摧。

而这同样是郭图敢于劝谏袁绍,仅派人留守邺城的底气!

不过......

袁绍似乎还有些犹豫,皱着眉,思忖良久,方才开口道:“公则,那刘铄好歹收编了数万黑山贼,咱们留守邺城的兵马,怕是不能太少吧?”

不等郭图开口,一旁沮授便横出一步,欠身拱手:“主公,属下举荐魏郡人士审正南,留守邺城。”

“哦?”

袁绍深感诧异,瞥向下方审配:“正南?”

沮授立刻补充道:“主公或许不知,正南自幼熟读兵书,精通兵法,且其原本便是魏郡人士,熟悉这里的一切,必能守好邺城。”

袁绍吐口气,朗声道:“正南。”

审配闪出身来:“在。”

“我且问你,如果让你留守邺城,你需要多少兵马?”

“属下只要三千兵马即可!”

“三千?”

袁绍直接愣住,炯炯双目中写满了诧异:“你可知那刘铄有兵五、六万人,是你二十倍,即便邺城再怎么难攻,三千兵马如何守得住?”

然而......

审配却是极其自信,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主公,如果那刘铄当真引兵来攻邺城,兖州的张邈必不会袖手旁观。”

“而属下至少有七成的把握,可以坚持半年时间,想来若是有半年时间,足够主公战败公孙瓒,彻底鼎定胜局。”

袁绍惊得眼珠子差点瞪出眼眶,一脸的不敢置信:“正南,这里可是议政殿,非是你能开玩笑的地方。”

“三千兵马!”

即便此刻,袁绍依旧不信审配的说辞:“坚守半年?哼,你且问问满殿文武,何人会信,又有何人敢信?”

“是啊。”

郭图率先表达了自己的不屑,轻哼一声:“正南,虽然在下非常希望你能以三千兵马,守住邺城,但凡事都要讲个可能性,我建议你还是留至少八千兵马。”

“没错。”

又有荀谌横出一步,瞥向审配:“八千兵马已经是底线了,你千万别小瞧刘铄,此人的能耐比你想象中要厉害得多。”

“在下也以为至少八千。”

许攸同样闪出身来,声音洪亮地道:“正南啊,你没有参加过讨董,压根不知刘铄能耐,此人从孑然一身到东郡太守,不过半年而已,靠得正是无双的智慧。”

“这一点!”

言至于此,许攸强调道:“相信在座文武尽皆赞同,否则刘铄是不可能有今日成就的,正南绝不可小觑此人。”

......

听着众人喧嚣的声音,审配始终面不改色,他只是朝着袁绍拱手抱拳,眼神如炬,声音洪亮地道:

“主公,属下愿立军令状,若是半年之内城池被攻破,甘愿献上首级。”

这句话就如同一个炸雷般,一下子震懵了议政殿中几乎所有人。

刹那间,议政殿陷入了短暂且诡异的寂静中,彷佛所有人的魂儿,都被审配这句话震飞,呆呆僵在原地,恍然不知身处何处。

“冷静!”

最终还是沮授开口,打断了这片刻的尴尬:“正南,你要冷静,三千兵马的确太少了,你领八千兵马守城最好。”

“公与。”

然而,审配却是直接拒绝道:“主公想要尽快战败公孙瓒,没有足够的兵力,显然不成,五千兵马虽然不多,但在主公手里的作用,必定远胜于在邺城。”

“你应该了解我!”

审配眼神如炬,充满精芒:“没有七成以上的把握,我审配绝不会轻易开口,既然敢立下军令状,我便有能立军令状的底气。”

“好!”

“这话听着提气。”

不等沮授开口,便被上首的袁绍打断。

他双目炯炯地凝视着审配,腾地起身,绕过长案,转入殿中,走到审配面前:“正南,军令状不必立了,我给你三千兵马,留守邺城。”

“我相信你!”

袁绍拍了拍审配的肩膀:“凭你的能力,守住邺城,必不成问题,我袁绍便将全家老小,尽皆托付给你了。”

审配欠身拱手,铿锵言道:“主公放心,属下必不负厚望。”

袁绍点点头:“嗯,我相信你。”

“报—!”

正在这时,殿外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袁绍抬眸望去。

但见,大将鞠义在传令兵的带领下,一路直奔议政殿而来。

(sdingdiannn/ddk29405083/8245172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