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 > 第273章 别太小气,先翻一倍,试探底线

哒!哒!哒!

马车踏在通往城门的青石路面上,发出清脆的声音,一遍又一遍敲击着袁胤复杂且混乱的心,似乎每往前一步,这颗心都会凌乱一分。

虽说他早已经预料到刘铄不会挽留,但当这一幕真实发生时,袁胤的内心依旧不能坦然接受,甚至已经开始后悔。

因为他非常清楚自家主公掣肘袁绍的决心,而且清楚明白,单凭公孙瓒一人,是绝对不可能限制的住袁绍的。

想要彻底灭了袁绍崛起的可能,必须要借助刘铄的力量,但很可惜,这小子是个奸商,而且油盐不进,十分执拗。

就这样回去?

这个念头在袁胤脑海中出现的刹那,便被他扼杀在了萌芽之中,毕竟自己几乎没有跟刘铄有过谈判,甚至没有搞到刘铄的价码。

如果就这样返回豫州,自家主公问起来,自己该如何回答?

把责任全部推给刘铄吗?

这种事情,干一次可以,干两次的话,势必会被认定为能力不行。

已经失败过一次的袁胤,绝对不能接受再次失败,否则自己在袁术面前,肯定会越来越抬不起头。

该死!

难道就这样返回郡守府?

如果当真如此,势必会被刘铄看扁,认定自家主公非要借助他们的势力不可,如此一来,凭刘铄的阴险狡诈,必定又是胡乱开价。

如此岂非是重蹈覆辙?

这让自己如何跟主公交代,居然被一颗石头硬生生绊倒两回?

靠!

连狗都明白“经一事,长一智”的道理,难道自己连狗都不如?

若是带着这样的清单返回豫州,还不得被同僚们笑掉大牙?

不行!

绝对不行!

......

袁胤咬了咬牙,似是在脑海中激烈的思考,权衡利弊。

良久后,只听得“吁”的一声,马车缓缓停下,车夫的声音随即响起:

“这位客官,南门已经到了,您在城门口登记一下,便可离开濮阳。”

“......”

“客官,小人还要继续做生意,您能不能先下来?”

“......”

“客官,客官?您......”

“吵什么吵?”

袁胤实在是憋不住了,当即怼了回去:“回驿馆,这车我继续租,钱一枚都不会少你的。”

车夫顿时一愣:“啊?客官,你又不走了?”

袁胤正值盛怒之中,厉声回怼:“这不是你该管的事情,速回驿馆,不得有误。”

车夫忙不迭点头哈腰:“喏。”

旋即。

他坐上马车,皮鞭一甩,啪的一声清脆,拨马转身,驶离城门。

望着马车缓缓驶回,西城门守将冷哼一声,招呼道:“尔等速速将消息报于主公,袁胤没有离开濮阳。”

士兵欠身拱手,铿锵回应:“喏。”

*****

郡守府。

此刻,刘铄正负手立在沙盘前,炯炯双目盯着沙盘上纵横的河流,竖起耳朵聆听着荀彧对于水网的规划与构想。

听到妙处时,他会毫不吝啬溢美之词地点头称赞,而听到疑惑处时,同样会立刻打断,提出自己的疑问,同时耐心听取荀彧如此规划的解释。

即便是具有现代化思维的刘铄,也不得不承认,荀彧在内政方面的能力,完全不逊色于他一个穿越众,甚至在某些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妙哉!”

“简直大妙!”

在解读完东郡内部的水网后,荀彧立刻以整个兖州为视角,进行了水网的分析。

而直到此刻,刘铄才真正明白荀彧如此的原因,他从一开始的着眼点,便是基于整个兖州的水网,在进行规划。

不论是河道的走向,亦或者是枯水、丰水、平水期的河流深度,甚至是农田庄稼在不同时期的灌溉能力,全都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

难以想象,这段时间以来,他到底浏览了多少资料,查阅了多少案牍,方才能做出这样一份详细的水网规划案。

“文若,你辛苦了。”

刘铄发自肺腑地心疼道。

“哪里。”

荀彧淡然一笑,漫不经心地回答:“这是属下应尽的职责。”

刘铄没有丝毫犹豫,当即言道:“这份水网的规划案,我全盘接受,只是有一点要提。”

荀彧揖了一揖,试探性问道:“不知主公有何意见?”

刘铄吐口气:“你的水网规划案中缺少水井的修建,这东西平时或许没什么用,但在大旱时期,却是可以救命的。”

刘铄记得非常清楚,历史上的兖州在公元194年时,经历过一次较大级别的旱灾,而在旱灾过后,又逢蝗灾,百姓民不聊生,易子相食。

既然提前知道,那便要提前预防,打足够多、足够深的水井,虽然未必可以避免旱灾,但绝对可以缓解灾情。

是以!

刘铄会在此刻提出缺少水井的意见,虽然不能解释为何,但凭借荀彧的聪明,自然也能理解刘铄这样做的目的。

果不其然,荀彧捏着颌下一缕山羊胡,缓缓点头:“没错,主公言之有理,彧的水网规划案中,的确少了水井的布置。”

“主公放心。”

当下,荀彧便朗声保证道:“明日一早,水井的规划,便会体现在规划案中,属下也会请教工徒,水井的开挖需要作何准备。”

刘铄摆了摆手,轻声道:“文若不必着急,水井之事可以缓缓,毕竟现在还没有大旱的征兆,咱们要优先兼顾庄稼的灌溉,以及粮食的运输。”

荀彧长出口气,却是郑重道:“水井的确是个容易忽略的点,不过它确实能防患于未然,单凭这一点,便值得属下全力以赴。”

“主公放心。”

言至于此,荀彧自信满满道:“经过数月新县的修建,我东郡现在最不缺的,便是匠人,何况还有数名皇宫的工徒在,这点小事完全可以兼顾。”

仔细想想,道理的确如此。

当初自己把皇宫各类人员纳入管理,目的便是为了方便日后的建设,不论是新城的修建,亦或者是水网、水利设施的修建,全都有他们的身影。

而且经过此次新县的修建,王昊麾下的匠人规模大幅度增加,别说搞定这些水网规划了,就算是组建个工程公司,都丝毫不在话下。

“好!”

刘铄非常相信荀彧的办事能力,当即言道:“既如此,等水网规划案落定后,便着手准备来年的岗位责任书吧,争取把任务合理划分,且高效地完成。”

荀彧皱了皱眉:“主公,来年郡守府官员同样要纳入考核中,自己岂能参与编制岗位责任书?这样容易引起别人非议,还是主公圣心独断要好。”

“呃......”

刘铄险些忘记了此事。

的确。

作为郡守府的官员,荀彧若是参与编制岗位责任书,势必会引起别人的猜忌,但最终拍板的是刘铄,这样的问题便不复存焉:

“文若放心便是,你只负责拟定初稿,最终的审稿、定稿权利在我,何况我相信你,绝对不会徇私舞弊的。”

“这......”

荀彧犹疑良久,终于还是点了点头:“好吧,既如此,属下制定便是。”

刘铄满意地笑了笑:“如此甚好。”

“报—!”

正在这时,殿外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刘铄抬眸望去。

大将许褚疾步赶来,面上遮掩不住的笑意,一眼便知有喜事发生:“仲康,可是发生了何喜事否?”

许褚欠身拱手,飞快点了点头,憨憨笑道:“主公、军师,南城门方向传回情报,袁胤最终还是返回了驿站,没有选择出城。”

“哈哈哈!”

言至于此,许褚仰天哈哈一声:“军师,这小子当真如您所料一般,即便离开了东郡,早晚也得再回来。”

荀彧捏着颌下一缕胡须,哂然一笑道:“主公,这回袁胤若是再来,咱们的价码至少可以提高两成。”

刘铄点点头,面带微笑道:“别太小气,先翻一倍再说,若是不行,咱们再降价,反正主动权在咱手上握着,怕个卵子。”

(sdingdiannn/ddk29405083/8262380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