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 > 第209章 全歼南匈奴骑兵?野心太大了吧

“主公。”

翌日清晨,徐晃第一时间赶往郡守府。

“公明啊,文书可发下去了?”

正在处理政务的刘铄,把资料递给郭淮,转而询问道。

“暂时还没有。”

徐晃摇了摇头,如实回答。

“哦?”

刘铄抬眸望向徐晃,见其眉目中闪过疑虑,试探性问:“有歧义?”

徐晃将荀彧递上来的策略,呈于刘铄:“主公,您能否派人把荀彧、高顺传唤至此,末将有些问题想要咨询二人。”

咨询?

刘铄深感讶异,双目炯炯地凝视着徐晃,再次拿起策略书,眼珠子上下一翻滚。

在他而言,这份策略书上的内容,应该没什么问题才对,怎么徐晃会有这般大的反应:

“公明,你可是觉得这份策略,有何问题否?”

“不是。”

徐晃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没有丝毫问题,甚至比末将考虑的,还要周全。”

刘铄愈加好奇:“哦?既然如此,那你因何不下先下方文书?”

徐晃拱手:“因为有几个问题,仍要确认,而且需要主公最终定夺,比如说......”

“不必。”

不等徐晃把话说完,刘铄便摆手打断道:“等荀彧、高顺赶来,一起说便是,否则你还得多说一次。”

徐晃颔首点头:“喏。”

刘铄招呼道:“仲康。”

许褚拱手:“在。”

“这里距离文明县不远,速速派人传唤荀彧、高顺,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赶来郡守府。”

“喏。”

许褚插手应命,旋即转身离开大殿。

刘铄转而道:“公明,你先去沙盘那里侯着,等会儿荀彧、高顺来了,咱们再议不迟。”

徐晃颔首:“喏。”

趁此机会,刘铄快速把手头的事情处理完毕,静候荀彧、高顺赶来。

不知过了多久,人报荀彧、高顺已经在殿外等候。

刘铄立刻起身离席,走出议政殿,不等二人拱手行礼,便被他直接打断:

“二位不必多礼,跟我来吧,公明已在沙盘那里侯着。”

“喏。”

二人欠身拱手。

旋即。

跟着刘铄,一路赶往偏殿。

推开门,刘铄阔步进来,轻声道:“公明,你有何问题,尽管直言便是,大家尽皆袍泽,不必客套。”

徐晃颔首点头,倒也没有半句废话,直接询问:“敢问二位,这策略书上的罘罝阵法,究竟出自何人之手?”

高顺拱手:“实不相瞒,乃是顺临时所创,不知可有何问题否?”

徐晃惊诧不已:“还真是高县尉,失敬失敬。”

见徐晃态度良久,高顺淡然一笑:“哪里,此阵若有不合理之处,还望徐将军不吝赐教,顺必洗耳恭听,虚心接受。”

“此阵甚善,晃不才,岂敢轻言赐教。”

“只不过......”

话锋一转,徐晃深吸口气,郑重询问道:“从此阵的布局上看,高县尉似乎野心极大,想要将南匈奴骑兵全歼于此,对否?”

高顺眸光坚定,肯定地点点头:“没错!顺正有此意。”

一旁的刘铄闻言震惊,不自禁倒抽一口凉气:“全歼南匈奴骑兵?孝父,你可有把握?”

(PS:《陈留耆旧传》中记载:高顺,字孝父,敦厚少华。)

高顺不敢作保。

毕竟,他布下的阵绝非本县县兵能够完成,而是需要集合一定量的兵马,才有可能实现。

“主公。”

高顺深吸口气,思忖良久,终于还是如实回答:“末将的确有一定的把握,但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定。”

“不过......”

话锋一转,高顺朗声言道:“东郡此前收编了数万黑山军,又有一千余骑兵精锐,单从兵力配置上而言,此阵可能实现。”

徐晃立刻接上话茬:“此阵要求配合娴熟,临时操练,你需要多长时间,可以完成?”

高顺闻听此言,便知徐晃亦是专家,直言道:“此阵看似庞大,但实际上变化极少,只需要熟记旗语,演练纯熟即可,关键在于各级将校。”

徐晃点点头,他早已料到如此:“黑山军内部不成建制,各级将校短缺严重,只能以各县士人、监察团成员补进,你需要多少人?”

高顺眸放精光,在这一刻,他竟有种配合默契的感觉:“不能少于五十人。”

徐晃惊诧:“五十人!?你此前可有过指挥万军的经验否?”

“这个......”

高顺怯生生垂下了脑袋,叹口气,摇摇头:“没有。”

徐晃眉头一拧:“那八千军呢?”

高顺依旧摇头:“没有。”

“五千军。”

“没有。”

嘶—!

徐晃惊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那你指挥过多少军队?”

高顺如实回答:“五百人。”

“五百?”

原本对高顺寄予厚望的徐晃,这一刻如同坠入冰窟,气不打一处来:“高县尉,你可知此战关系到东郡数十万百姓的生死存亡?”

高顺点点头:“知道。”

徐晃怒气冲冲:“可你连指挥千人作战的经验都没有,如此大阵,至少是万人规模,你如何敢保证一定获胜?”

高顺咬着牙,艰难开口道:“末将......不敢保证。”

“你......”

满头火星的徐晃,气得不知该说什么好,最终吐口气道:“人确实要有些野心,可若是拿东郡数十万百姓的性命豪赌,这赌注未免也太大了吧?”

高顺默然,不敢言语。

“主公!”

此刻,长久沉默的荀彧横出一步,欠身拱手道:“孝父虽然没有万军作战的指挥经验,但其在任的半月中,文明县县兵军容风貌大变,建筑工程未曾出过乱子,孝父当居首功。”

“此次制定策略书时,孝父对于战局的把握、敌我双方势力的分析,以及阵法的改良,尽皆颇有章法。”

“因此!”

言至于此,荀彧声音洪亮道:“属下认定孝父有大将之才,即便没有万军指挥的经验,亦可一试。”

徐晃顿时瞪大了眼睛:“文若,你可知此战若败,数十万东郡百姓极有可能遭殃,兹事体大,不可不察!”

荀彧颔首:“在下当然清楚,但公明可能保证,若不用孝父出战,你有办法击溃南匈奴,且对方不敢犯我疆界?”

“这......”

(sdingdiannn/ddk29405083/8266767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