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 > 第201章 汉末kpi绩效考核,卷死三国

“哦?”

人群中的荀彧不由地眼神骤亮:“没想到刘郡守闭关,当真是为了此事,我还真想瞧瞧,他会如何令众人心服口服。”

“是啊。”

程立点点头,同样来了兴趣,炯炯双目凝视着上方刘铄,期待着他的回答:“以刘郡守的才智,必定会是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

......

此刻,上首刘铄摆手示意众人安静,旋即直奔主题道:

“为官者,为民也;为政者,为国也。”

“民乃国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而为官从政,便是治民安国,兹事体大,不可不察。”

“本郡守选官只有九个字,即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因此,如何评判为官者的能力,是优、是平、是庸,才是选拔、升迁、奖励的根本。”

“只有解决了这一点,才能真正为民选择出德才兼备的好官,从而造福一方,安民定国。”

满殿士人听到刘铄这一番话,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大家千里迢迢赶来,便是要贡献自己的力量,安民定国,造福一方。

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的确是最理想的选用官员原则。

可是......

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便难了。

真正的公平公正公开,是非常难达到的。

是以,满殿的士人对于刘铄的回答,愈来愈感兴趣,听得也愈来愈认真,不肯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毕竟它关系到了自己将来的前途。

“而本郡守的人才评价模式,乃是以业绩为导向的准则,将各岗位责任罗列出来,再加以分解、量化,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

“为此。”

刘铄的声音陡然间提高了数个分贝:“本郡守将近年来东郡各县的内政资料,连夜整理出来,在既定的事实资料上,制作了岗位责任书。”

“比如,濮阳县有田多少亩,其中水田多少、旱田多少,未开垦荒田多少,往常五年内的粮食收成多少,田赋收入多少,这些尽皆有据可查。”

“而签订了县令的岗位责任书,便是要今年开荒达到多少亩,兴修水利多少,旱田变良田多少,亩产提高多少,田赋收入提高多少。”

“当然!”

言至于此,刘铄强调道:“本郡守列举的只是民政,还有军政等,也会加入岗位责任书,而后进行定期的量化考核。”

“成绩优越者,本年度优先升迁,成绩合格者,本年度待定,成绩低劣者,直接淘汰,以无官士人替代,从而达到优胜劣汰的效果。”

“鉴于本年度任务比较紧张,因此暂时一月考核一次,初期选拔的县令、县尉、县丞,要接受待定士人的考核,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满殿士人纷纷露出惊骇的神色,不断思考着刘铄的办法,至少从规则上而言,是相对比较公平、公正、公开的,任何人都有机会。

彷佛只是一瞬,满殿士人便如同沸油中被淋了一勺冷水一般,瞬间炸开了锅,七嘴八舌地热议起来:

“似乎还挺公平的,业绩优良,便可升迁。”

“是啊,如果业绩低劣,便是能力不足,退位让贤,倒也理所应当。”

“嗯,这样不会让庸者霸占位置,祸害百姓,听着极其公平。”

“关键是考核人员乃是无官的待定人员,为了自己的仕途,他们一定会非常严苛。”

“没错,而且考核标准制定有据可依,是否为民办事,一目了然。”

“刘郡守果然神人也,竟能想出如此办法。”

“果然公平、公正、公开!”

“我同意!”

“我也同意!”

“同意!”

“......”

望着满殿士人不住地点头称赞,纷纷表示赞同,刘铄面上浮出一抹淡笑。

岗位责任书 定期考核=现代kpi绩效

带来的直接效果便是内卷。

通过长久的内卷,使得整体的企业管理优化、高效,从而不断进步,做大做强。

而企业的内部人才,也能在一次又一次的优胜劣汰中,保持最强的战斗力。

当然!

真正受益的只有刘铄,其余人尽皆在这套体系下,不断且疯狂地内卷中。

眼前这些人,从来只觉得自己是优胜者,没人觉得自己是低劣者。

但实际上,在这套体系标准下,总是有人要被淘汰,虽然每次考核只会淘汰一、两个,但长久下来,标准在不断提高,对某些官员而言,还没上任,就已经失败了。

毫不客气地说,这套kpi绩效考核制度,一旦真正坚持下来,就会像一台巨大的绞肉机,奔跑在履带上的官员,必须不断奋进,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而前世的刘铄,正是在这种可怕的机制中杀出来的,金牌销售不止是他个人,而是他的团队,是一群不断奋进中的年轻人,在商场中拼杀出来的荣誉。

只不过......

以前的刘铄奔跑在履带上,而现在的他,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三国群英成了奔跑在履带上的人,他们跑得越快,刘铄的帝国便越是强大,届时别说匡扶汉室,便是杀遍全球,亦不在话下。

人群中的荀彧反复仔细思考着刘铄的话,忍不住点头称赞道:“好一个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在这套考核机制下,人人有机会做官,有机会升迁,唯一的标准是能力,而非出身,更非背景,当真照顾到了所有人。”

一旁程立再次被刘铄的骚操作征服了,发自肺腑感慨道:“两天时间而已,便将问题解决到了如此程度,刘郡守果真神人也。”

“文若。”

程立扭头瞥向荀彧,面带微笑道:“若是照着刘郡守这套标准执行,率先被选中的县令、县尉、县丞,似乎有些吃亏,毕竟他们是第一批。”

荀彧倒也没有否认,点了点头,轻声道:“的确如此,但他们同样有机会升迁至郡官,更早成为刘郡守之心腹。”

“嗯。”

程立仔细一想,还真是如此:“听文若的意思,你愿意成为首批县令,对否?”

荀彧淡笑,捏着颌下一缕短髯道:“难道仲德对自己的能力,如此没有自信,甘愿屈居其二,静观其变?”

(sdingdiannn/ddk29405083/8267250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