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家祖左宗棠 > 第119章:中俄之间

家祖左宗棠 第119章:中俄之间

作者:白社桑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8 18:10:53 来源:顶点小说网

新上任的李涅维奇表现出坚定的防守意愿,准备固守海参崴。

李涅维奇任命库洛帕特金为参谋长,任命康德拉琴科为要塞司令,命令各部依托要塞筹备1次反击,阻断国防军的进攻,以达到长期据守的目标。

库洛帕特金的保守策略倒是意外的为固守要塞提供了帮助,俄军泰半的军械都被封存在要塞中,第4道防线与要塞连为1体,即便被国防军打击多次,其中数个混凝土堡垒依然基本完好,并被俄军牢牢掌握在手中。

然而,李涅维奇心里其实并没有表面上那样的沉着,海参崴如今的局面与克里米亚完全不同。

第1,海参崴内的俄军数量比塞瓦斯托波尔内的俄军数量更少,而国防军的人数则是当年的联军的两倍多,同时还没有遭遇霍乱。

第2,当年俄军的火炮要超过联军,而现如今国防军的火炮不仅数量是俄军的5倍,拥有远多于俄军的重炮,更是拥有最好的火炮阵地。

第3,海参崴的俄军孤立无援,没有援军能够直接对海参崴进行支援的,而且俄军掌握的海参崴的面积也远小于塞瓦斯托波尔,军队,尤其是骑兵的活动被极大的限制了。

除了这3点,俄军新鲜事物、药品等方面的问题,想要复刻1场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战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但李涅维奇的做法却得到了沙皇的称赞,沙皇开始在欧洲和中亚继续动员,素有“灰色牲口”之称的俄军,其数量从开战之初的70余万暴涨到150余万,并且还在继续增加。

只不过,受限于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限制,抵达外东北的仅有不到2十万人,而抵达贝加尔湖地区的俄军数量则远多于此,在西北,这些人也是阻止国防军继续西进的最大阻力。

海参崴会战俄军战败1路败退到海参崴要塞内,能自保就已经很好了,若西线的俄军没有大动静,6地上的战斗基本可以宣告结束,剩下的只不过是对峙了。

不过沙皇肯定是不愿意认输的,俄国国内的舆论也不会允许就此结束战斗,因为俄国尚未到真正伤筋动骨的地步,对于老毛子来说,损失十几万人根本算不了什么,真正的问题还是俄国本身的问题。

对于俄国的强硬态度,中国自然也是奉陪到底。

10月6日,国防军再次对海参崴要塞发动了大规模进攻,2十余门重炮和近百门山炮和大口径迫击炮对海参崴延伸至城中的3个堡垒区进行了炮击。

为了支援6军,海军也冒险进行了1场对岸支援,定远、镇远、伏波、安澜4舰驶入海参崴航道,对要塞区进行了炮击。

海军并不确定俄军的岸防炮到底还能不能用,但根据情报,海军还是能够基本可以确定俄军缺少重炮炮弹,而航道内敷设的水雷也早已经被扫雷艇清除了,即便真的出现意外,海军也有7成把握将4艘战列舰撤回来。

不过,这也可能是国防军海6军在今年的最后1次大合作了。

20世纪初的温度要低于21世纪,10月初,海参崴入夜之后的温度便已经降到了0度以下,而且几乎是在以每天0点5度的幅度在下降,根据海军气象士的预报,海参崴的降雪可能就要到了。

海参崴海面上也开始出现1些浮冰,再过至多半个月,海军的主力舰们就将离开海参崴,回到宁海(日本佐世保)基地,并在那里进行检修,准备投入北海道的作战中去。

而6军在完全攻克收复海参崴城区之后也会转向围困海参崴要塞,并腾出手向北海道进军,以求歼灭沙俄海军太平洋舰队。

面对国防军的节节胜利,英美法等列强也坐不住了,英国人和法国人囿于中英、法俄盟约不好说什么,但他们都暗中联系了美国,希望美国出面进行调停。

中俄战争的局面与日俄战争有着诸多的相同点,但也有着许多的不同点。

开战之前,中俄两国的硬实力相差虽大,但当时各国都看好中国的6军,尤其是中国在东北修建的铁路网,尽管这其中大部分是称重较小的简易铁道,但这也足够改变战场了。

从过去的6个月来看,中国所依靠的“地利”有两个,第1便是在国境线附近的简易铁路网,第2则是沙俄在远东的主要城市都离中国的国境线不远,这就让国防军能够最大程度的减轻后勤压力,保持猛烈的进攻,后续迅速取得的胜利也证明了这1点。

因此中国的战争债券在欧洲和美洲都算是好卖,尤其是在英国和德国,许多人都购买了中国的债券,自然也不必像日本那样发行利率非常高的债券来筹集资金,这就已经远不是彼时的日本能比的了,甚至可以说决定战争输赢的关键局之1。

另1方面,中国国内的表现也比日本要冷静的多。

日俄战争时期的日本是非常狂热,甚至狂热到足以反噬自己的地步,在1904年2月9日晚上得知战争爆发的时候,日本人敲锣打鼓举着灯笼上街游行庆祝,高唱爱国歌曲高喊爱国口号。

不过到了1904年底,日本人的情绪就开始有些不稳定了,报纸上1直说从1个胜利走向另1个胜利,那怎么走了这么长时间,还没有走到最后的胜利呀?早就说我们要拿下旅顺了,庆祝的横幅和灯笼都准备好多时了,什么时候能挂出去啊?

最终就演变成了严重的暴力事件,任何作战不利的将领都要面临房屋被焚,家人遭遇袭击的局面,任何有服软倾向的政客都有可能被“天诛”,不能取得让俄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政府都要承担国民的怒火。

而中国舆情的冷静得益于报纸的冷静和真实,并没有像日本当年那样编造胜利的故事来刺激国民,现在的主流报纸上的报道分析都是劝说国民保持理性,保持热情,国内的游行活动也都在可控范围内,出来作乱的牛鬼蛇神则被国防军直接按死,乱世当用重典,剿匪和对外作战并不冲突,正好让动员兵们先练练手,开开眼。

总的来说就是投降派出门会被打,但主和的保守派出门只会被骂。

在外东北的1次次胜利也强化了国人的信心,各界捐钱捐物的热情也愈发高涨。

1903年8月,1个组织从岳飞手书《吊古战场文》和《出师表》中勾出“还我河山”4字,集于1处,同时筹集了18万元,捐给委员会,请求将这4个大字印在炮弹上送到前线。

次日,两大报纸同时刊登此事,《列国博闻》等刊物也将拓本作为封面,从9月起生产的武器上大多铭有此口号,成为1时标志。

这种举国上下齐心协力的表现与俄国国内形成了鲜明对比,自从8月海兰泡、伯力等城市落于国防军之手起,沙俄国内的矛盾就有点压不住了。

倒不是俄国人为外东北的丢失而感到愤慨,万里之外的远东对于大部分俄国人来说都是陌生的,他们更多的是对战争导致的经济问题、军事征招以及言论监控感到不满。

1场规模宏大的请愿游行在圣彼得堡开展,数万人参加了集会。

8月25日,当海参崴彻底被国防军包围后,左孝威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海参崴的战势已成定局。

这1新闻当天便登上了世界各国头版头条,这自然也就传到了沙俄国内,俄国合法工会组织决定以独立身份提交请愿书。

几天后,大会主席加邦神父和大会领导层决定绕过官员和资本家,直接将工人的不满表达给最高当局内务部甚至是沙皇本人,两天之后的周末,圣彼得堡出现了大规模的游行。

......

“听说老毛子调军队进圣彼得堡。”

“野草,你有把握吗?”

“7成,俄国人这里就是个炸药桶,1点火星就能把它点燃。”

潮湿的贫民窟里,两个鞑靼人蹲在地上,用着鄂温克语小声的交流着。

这个时代是俄国种族和民族最复杂的1个时代,除了斯拉夫人、日耳曼人等白人,大量的来自于中亚和东北亚的“鞑靼人”也是圣彼得堡、莫斯科等大城市底层中常见的1员。

这也就给了安全局机会,1些经过伪装的安全局特工就混进了俄国的腹地。

野草朝着两边望了望,然后朝太阳底下挪了挪,像1个普通的流浪汉1样抢占着宝贵的冬日阳光。

“矿场那边有了消息,后天工会那边就要发请愿书的传单了,届时必然有大型集会,只要咱们在那里动点手脚,1定能让这圣彼得堡乱起来。”

“你准备怎么办?”

“用炸弹,俄国这边那什么捞什子自由派最擅长搞这个。”野草伸出脖子,朝着远处的教堂望了1眼,“咱们这次不用炸人,就照着集会附近的教堂放点炸弹,土炸弹就行,到时候来那么1下,必然能让老毛子炸毛。”

“那要是对方调查起来了呢?”

“那也得等这罢工结束了再说,十几万人呢。”

(sdingdiannn/ddk12767391/3670574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