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家祖左宗棠 > 第112章:海参崴会战(二)

家祖左宗棠 第112章:海参崴会战(二)

作者:白社桑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8 18:10:53 来源:顶点小说网

战场之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武器装备与士气同样重要,对于国防军来说,俄军的士气完全是玄学问题,而武器装备是客观的东西,做不得假。

俄军的制式步枪为1891年定型的莫辛纳甘步枪,英制3丝口径,也就是大家熟知的7.66口径,源自于英制步枪,属英制。

国防军装备的十4式步枪(前面也改了,都是十4式了),公制8cm口径,源自于南北洋时期各军大量装备的德制步枪和刘庆恩等军事工程人员学习时大量接触的法制步枪,属公制。

相对来说,国防军的装备结构更加简单,重量更轻,但射程逊色于俄军,不过,俄军在战术上更喜欢近距离战斗,尤其是刺刀冲锋,这使得莫辛纳甘步枪这1射程优势并没有被发挥出来。

轻武器上,双方其实都没有什么差距,但在重武器方面,国防军极其重视火力密度,大型会战中投入的火炮数量和质量都远不是俄军可以比拟的。

俄军的m1900式3英寸速射炮也是法国的外贸品之1,与国防军装备的速射炮性能相差无几,但数量也比国防军多,毕竟法俄是同盟,俄国国内就有生产线,而中国订购的1直被法国佬扣着,国防军这几年只能找英美采购,自然是不能在数量上跟沙俄比。

因此,国防军真正的大杀器其实是重炮,在海参崴的6地上,国防军除了2十余门新锐的1902式150mm重炮,还有数十门的1892式150mm重炮,这些重炮依托铁路和水路运输抵达前线,但1892式重炮这种行军重量高达8吨多的大家伙并不方便,这也是为何双城子之战早在4月便结束了,但海参崴会战却迟迟未至的原因。

没有重炮,俄军在海参崴的堡垒群就得用人命堆,但海参崴本身却是不可能用人命堆出来的,甚至就连150重炮都显得不够给力,这显然是不明智的。

所以,为了对付海参崴这块硬骨头,国防军还将全国的海岸重炮全部调来了,共计16门280mm重炮,20门254mm重炮和48门203mm重炮,这些重炮虽然不可能在6地上自如运动,但沿着海路还是能够向海参崴行进的。

......

6月23日,第6师终于等来了心心念念的重炮,最先抵达的1批6战重炮,包括6门1902式重炮。

25日清晨,各部准备就绪,炮兵以6门重炮为核心,汇聚了95门75mm榴弹炮向着拉兹多利诺耶进行了3轮炮击。

俄军的临时工事和防炮洞在这些大家伙儿面前完全不够看,地动山摇之后,俄军大量的常规工事塌陷。

在目睹了俄军阵地的混乱之后,担任主攻的第6师摩拳擦掌,准备向该地的俄军发动强攻。

作为海参崴西北部的防御支点,此处沙俄阵线被攻破的终时,便是沙俄外围防线崩溃的起点。

上午9点,第6师112团在近2百门75榴弹炮和150mm重迫击炮的掩护下,向着俄军防线正面进攻。

与此同时,骑兵部队向着拉兹多利诺耶阵地两翼移动。

虽然国防军骑兵部队数量上不及俄军,但无论是训练,还是装备都远比哥萨克骑兵旅要强的多,仅是纠缠住这些哥萨克还是可以做到的。

在不到7公里的阵线上,双方数千名士兵厮杀在1起,越过双方的交战前线,炮弹有规律的落在后方的防御工事上,掀起1阵阵硝烟。

俄军的韧性是毋庸置疑的,而俄军高级指挥官的军事经验也比国防军丰富,但再好的战术也是要中层指战员和士兵去执行的。

俄军士兵跟国防军相比那可是差了十万8千里,俄军里充斥着文盲,但国防军中服役超过1年的士兵,85%都掌握5百个最常用汉字,60%的人掌握3千个常用汉字,听说读写都没有问题。

此外,俄军军官之间矛盾重重,各项指令流转不畅,远不如国防军上下1心有效率。

在拉兹多利诺耶战斗中,经历十1天,俄军重伤与死亡者超过两千,对面的中**队虽然也死伤了上千人,但对方在这段时间又迎来了3个团的步兵,消耗战完全不是俄军可以支撑下去的,因此俄军内部对于是否向海参崴撤退产生了矛盾。

根据库洛帕特金之前的指示,东西伯利亚第2军军长扎苏里奇中将认为自己已经充分完成了阻击任务,在接近两周的时间里,俄军已经损失了超过40门火炮,超过7成的砖石、水泥、混凝土建筑以及防炮洞在中**队66续续抵达的12门重炮和大量的75炮中崩塌,完全不能跟给予己方充分的保护。

扎苏里奇认为,继续阻击下去价值不高,不如趁着军队组织度和士气尚能维持时撤军,说什么也比过几天可能出现的溃败要好。

在俄军做好决定之前,国防军又进行了1轮强攻,这次彻底抵近至小镇西线,匆匆达成1致的俄军开始且战且退的过程。

7月9日,东西伯利亚第2军骨干撤出小镇,在哥萨克旅的协助下,1路上基本维持住了军队。

不得不说,沙俄军队确实在长距离后撤,收拢,再组织阵线这方面确实有着丰富的经验,1路上俄军的撤退不仅没有出现太大的混乱,反而还因为66续续收拢了第2、4军部分军队和哥萨克,而呈现出实力和士气的增长,让国防军第2集团军的追击效果越来越差。

不过,第2军也是占了兵力较为丰厚的便宜,相比之下,在战场的东方,东西伯利亚第4军就要惨得多。

第4军1直到第2军基本撤至第2道防线时,其主力部队仍然与国防军纠缠,不得脱身,以至于库洛帕特金不得不亲自发报,要求第4军向阿尔乔姆方向撤离,若有部分军队无法南撤,则可自行北上至伯力,与当地军队回合。

俄军的撤退对于国防军来说并不算好事,负责东方向的第2集团军1直希望将兵力较为薄弱,且距离更远的俄第4军分割歼灭,不希望他们都1股脑钻到海参崴里面,那样对于后续的攻坚战压力太大。

为了尽快的解决东方向的战斗,作为预备部队的国防军第4集团军投入了东方向的作战,截断了俄国东西伯利亚第4军的退路。

无奈之下,7月13日,东西伯利亚第4军还未能撤离的部队只能向伯力方向逃窜,但他们可能还不知道的是,伯力已经在7月初被国防军攻克,现在双方的巷战都已经接近尾声了,而更北方的海兰泡已经被国防军完全光复,东西伯利亚第4军北上的过程中甚至遇到了伯力方向来的溃散军队。

这对于北上的东西伯利亚第4军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如果伯力也没了,那他们能去哪里呢?

难不成要沿着黑龙江1路北上到庙街吗?

如果真的是这样倒还好,省的留在海参崴增添变数,但第4军是不可能穿越整个外东北到庙街去的,那是死路1条。

而且,未能撤至阿尔乔姆的俄军数量有限,在连续多天的作战中几乎是人人带伤,损失惨重,面对慌窜南下的近两万名俄军,只能被他们裹挟着南下,重新与第2集团军撞到1起。

遇到折返回来的俄军,第2集团军司令叶士庆人都懵了,想着,回马枪也不是这么个招数啊!

叶士庆连忙组织军队防守,却不料对面的俄军1触即溃,不到半天的交战时间,俄军成建制的投降,战后清点,投降的俄军总数高达1.7万人,大部分是征召兵和哥萨克。

这些人1路向南逃,枪也丢了,炮也丢了,魂都快丢了,对于这群丧家之前,第2集团军直接把他们丢给了筑路兵团,扔去修铁路去了。

成功将这些人交给筑路兵团之后,第2集团军开始向着阿尔乔姆进发,与第1、3集团军会师。

而挡在国防军面前的阿尔乔姆中的敌人主力是东西伯利亚第2、3军,第2军在退到这里之后很快就补齐了编制,残破不堪的第4军则被拆成了多支预备队。

阿尔乔姆周围的堡垒群已经基本成型,依靠着土石和原木累成的防炮洞,坚固的混凝土堡垒,成百上千条战壕,近6万人的守军,2万多名可以被临时武装的青壮年居民,超过500门大炮,让这座城市变成了1个庞大的战争机器。

面对敌人的固守,第1、3集团军都明白接下来将是1场恶战,同时,俄军兵力的汇聚也可以视作这场大型会战进入了第2个阶段。

海参崴位于3面环海,4周低山丘陵环抱,如果没有失去制海权,俄军自然可以汇集大部分兵力固守阿尔乔姆,但现在太平洋舰队名存实亡,俄军不仅做不到从北海道调兵支援海参崴,就连海参崴本身都需要大量的兵力防守,防止后路被偷袭。

所以,要想在海参崴快速取得战果,那就必须走海6开辟出1个战场。

“该出奇兵了!”左念微伸手在地图上1划。

(sdingdiannn/ddk12767391/3670574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