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家祖左宗棠 > 第131章:战场之外

家祖左宗棠 第131章:战场之外

作者:白社桑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0 16:11:06 来源:顶点小说网

这场“元旦海战”的胜利可谓是3喜临门,元旦、国庆与胜利。

但主力舰队目前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刚刚占领的大凑港虽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但这里本来就是个小港口,维修1些炮舰都费劲,自然不必说战列舰了。

因此,舰队在自行维修之后,所有参战舰艇在当天便航向了横须贺,各舰将在横须贺进行初步修理,随后返回长崎进行全面维修。

碧波之上,1支庞大的舰队劈开海浪,带起雪白的尾迹,在飘扬的“铁血共和”旗旁,两艘巡洋舰挂着药膏旗在1旁“护送”。

横须贺——日本目前最大的造船厂。

在1899年,日本与英国签订了《日英横须贺条约》,日本将横须贺海军基地开放给英国海军,横须贺造船厂在英国人的帮助下能够维修大型舰艇。

东乡平8郎站在春日号的露天舰桥上,望着不远处的海若号战列舰,心中不禁叹息。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自然是比不过满清的血厚,没那么大的本事支撑起后续的海军计划,在数年间,日本海军只添置了6艘炮舰和4艘驱逐舰。

不过,在这次战争中,按照中日同盟条约,日本海军原本应该接收大凑港内的沙俄炮舰和驱逐舰,但日本6军却认为这是他们的战利品,将其收入囊中,建立了6军舰队。

对于日本的海6矛盾,国防军自然是乐见其成。

这次前往横须贺,日本海军和6军都派出了军舰护航,两方分别在国防军舰队的1边,挂的军旗都不1样。

海若号上,陈英与程璧光站在舰桥内,说了两句日本海6军的笑话之后,又将话题放到了中俄战争上。

这场战争很显然已经到了尾声。

外东北只剩下1个海参崴要塞还在苦苦支撑,而北海道的俄军自然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当时光倒回开战之初,谁也不会想到这场战争会是这么1个情况,为了这场“东方战争”,俄国人可谓是处心积虑,准备多年,而中国亦是深思熟虑,上下1心。

但冷静与坚定是1种极其稀缺的品质,古往今来,绝大部分人都做不到,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短见往往会被那些政客渲染成“政治远见”,并为此沾沾自喜。

从下定开战的决心时起,中国就认定了这将是1场举全国之力的持久战争,并投入了巨量的人力物力。

在筹备之处,诸如“这是穷兵黩武”、“浪费民膏民脂”、“不爱惜民力”等等言论并不少。

在海参崴战争之后,更有甚者提议削减国防军后续采购的重炮数量,以他们的说法便是“既然现有军备规模足以战胜敌人,那又何必继续斥巨资添置更多无所谓的重炮。”

对于这些人,左念微在联合会议上直接1句“见小利则忘义,干大事而惜身,打仗的时候花钱扣扣搜搜,赔款的时候倒是大方,你们要做满清第2吗?”

不得不说,前面有1个反面教材确实好用,这群人脸皮是挺厚的,前面几句话其实都没啥用,就最后1句——“你们要做满清第2吗?”才是真正的有杀伤力的质问。

当然,政府内还是很冷静的,联合会议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割裂的,并不像其他西方国家那样联系紧密,这样有坏处,自然也有好处,好处即是不容易受到乱78糟的思想影响,国家政策连续性好,坏处自然是难以做到真正的民主,将反动议员挡在外面的同时,民主议员的思想也难以传达到政府中,政府1旦变质,难以挽救。

但在国家建设之初,这么做还是利大于弊的,因此中国相较于沙俄能够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尽管俄国也知道这场战争不可避免,并很早就开始了针对性的应对,但沙俄始终没有把这东方的对手真正放在眼中。

他们还幻想着可以同以往1样,通过赢得1两场决定性的会战,便可以轻松的结束这场战争。

此外,沙俄高层发动东方战争的目的也不是那么的纯粹,并不像中国那样坚定且凝聚人心。

除了争夺东方的土地和资源,巩固霸权和贵族们的利益以外,沙俄政府还想借助战争转移国内日益激化的矛盾。

从最初的,这便是1场由**和霸权组织的侵略战争,这自然就要求他们必须能够赢得这场战争,而沙俄高层对此深信不疑。

但大势不以人为意志转移,俗话说“大炮1响,黄金万两”,自古以来战争对物资、金钱和人力等的消耗都十分巨大的。

而在以工业化为背景下的近代战争中,对后勤的需求则更是要不知翻上多少倍。

这不仅会影响到交战两国的外交,还会在经济上,特别是金融领域生出不小的波澜,这些看似与战争本不挨边的事情,却都会在战争的进程当中产生很大的作用。

交战双方的中俄两国,皆是土地和人口的大国,两国在战前都存在着1些内部的问题,相较对方也都各自拥有独特的优势。

沙俄的问题,主要来源于其统治的方式和民族政策,以及其国土巨大的地区跨度。

在交战区与核心地域之间的距离上,中国的情况要相对好1些。

但中国境内的很多地方,刚刚归于现政权不久,在战争的背景下,各地的稳定性和民心,都有待考验。

若从军力和国力上进行对比,在欧洲已经同其他列强博弈了百余年的沙俄,似乎被外界认为会更强1些,但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这1认知已经被啪啪打脸了。

虽然中国在大规模的现代战争中反映出了动员体系不完善,效率低下,大规模作战保障不足等问题,但凭借着优秀的军员素质和更多的准备,还是占据了上风。

在财政方面,对于中国来说,由于控制地域的不断扩大、备战等原因,国内的重工业和1些其他产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产值上升,但国家的财政状况也因此而债台高筑。

在这段特殊的时期内,中国的基础财政收入仍然主要依赖于传统地区,增长速度明显赶不上急速膨胀的国家生产总值。

同时,为了统1战争和对俄作战,各种资金的支出需求却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扩大,其幅度远超收入的增长幅度。

因此两国交战过程中,借款、债券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开战之初,中国的境况自然要比另1个时空的日本要好得多,相同利息下,中国的债券在英国、德国都压了俄国1头,更受欢迎,不必像日本那样发行高利息的债券来吸引投机客。

开战之初,中国在伦敦以5厘的低利息发行战争公债,初期数批,总价值3000万英镑的公债刚被引入交易市场就立即被热情的公众认购1空。

紧接着,在柏林发行的价值2亿马克(1000万英镑)的公债和在纽约发行的价值1亿美元(2000万英镑)的债券也受到了追捧。

在国防军1路胜利之后,中国在美公债利率甚至降到了3点5厘的超低标准,但即便如此,依然挡不住财大气粗的美国金融家的热情——

债券才几个钱?

最重要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在美国获得这些资金当中,有很大1部分直接在当地购买了大批粮食、机械和钢铁等中国急需的战略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中国的各个港口。

而沙俄,其经济情况向来乏善可陈,不过好在有巨大的体量,以及面向西方的持续增长的粮食出口来支撑,让其从总体上看还算说得过去。

然而,沙俄的债券则基本只能指望法国,虽说沙俄也很希望能从美英的金融市场中获得资源,只可惜的是,其推行的民族政策和前些年的行径,严重的伤害了这两国1些很有影响力的金融托拉斯的心,而沙俄自己也只得喝下这杯自酿的苦酒。

而法国对于沙俄来说,既是盟友,也是近些年来沙俄国内许多重大项目的投资者,双方早已因利益捆绑在了1起。

就算是为了防止沙俄破产,保护自己已经投入的资本的安全,法国人也得对自己的这个伙伴继续支持下去。

再加上法国作为当世第1的金融帝国,俄国人的日子倒是过的下去。

但法国自然是不可能任由沙皇胡闹,中国不是日本,沙俄想要扳回1局的可能性极低,法国人不可能也决不能陪着俄国人1起赌。

法国需要俄国将力量留在欧洲牵制德国,而不是把精锐的6军和庞大的海军送到远东去4意浪费。

英德两国则希望继续打下去,德国希望缓解欧洲压力,英国希望缓解中亚压力,只有俄国人将兵力调到远东,才能缓解两国的压力。

但英国和德国的支持力度又不1样,英国希望中国停下来,就打到赤塔就行,这样中俄才能相互牵制。而德国则不然,德国自然是希望中国打的越远越好。

(sdingdiannn/ddk12767391/3670572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