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家祖左宗棠 > 第35章:醇王去世与战备会议

家祖左宗棠 第35章:醇王去世与战备会议

作者:白社桑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3-03 13:14:29 来源:顶点小说网

除了慈禧太后的支持,能让翁同龢成功的另1个重要因素是醇亲王奕譞病重,朝中最大的助力就此消失。

尽管李左两人在军械1事上达成共识,但最终依然不能改变什么。

醇王府

5十3岁的醇亲王奕譞1阵猛烈咳嗽,用手帕擦了擦嘴,看也不看手帕上的血迹就塞入袖筒。

“本王老矣,病矣,不知道还能活多长时间……渐甫,你也知道,朝廷里面争斗的厉害,皇上身体欠佳,内外大事都由太后操持,1直有人嚷嚷水师靡费钱粮,毫无作用。老夫与你不得已内外协调,来回奔波,可操持到今日,终究还是得有个头。”

“昔日有日本威胁,方有定镇,有法国威胁方有致靖经来,可如今,朝中多少人目光短浅,以为举目4望已无强敌,可笑……咳咳咳……”

“醇王您小心。”李鸿章连忙过来帮奕譞抚背。

奕譞看着李鸿章,看着对方花白的头发,也忍不住重重的叹了1口气:“唉,你我都老了,左季高也老了,我们都老了,这中兴旧臣都走干净了……这天下,少未成,老已老,国家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国家……会有出路的……”李鸿章在面对这种问题时,也只能宽慰道。

这南北洋水师的老底子都是醇亲王奕譞1手操办的,没有醇亲王,南北洋加起来那1千4百万两购舰银子根本无从谈起,就连名头都没有。

而水师的训练经费也是奕譞争取来的结果,没有开办银子,便请旨从各行省上缴的国库银子里面依例划拨,并且定为惯例,每年支出。

大清办海军的这些年里,奕譞、奕?、李鸿章、左宗棠,谁没被骗过?谁没走过不少弯路?

磕磕绊绊这么多年下来,奕譞也好,李鸿章也罢,都已经从1个热血青年,变成了1个奄奄1息的垂死老者,不复当年锐气。

不过左宗棠到底还是幸运1点,至少还有个孙子能主持海军大事。

而奕譞也很看好左念微,早早的便从内务府搞来1笔银子,借着订购皇家船只的名头向江南造船厂送过十几万两银子,也算是有力的支持了江南造船厂的建设。

若是左念微再年长2十岁,说不定奕譞都准备让他接海军衙门的班了。

不过,就算是左念微知道,估计也不会接这个班的,不会把自己的精力耗在官场内斗上。

奕譞又跟李鸿章聊了许多海军上的事务,渐渐的便没了声响……

1893年5月21日,奕譞寿终正寝,比原时空多活了两年04个月。

奕譞身死,朝中自然要有所表示,身为光绪皇帝的生父,醇亲王,奕譞死后的葬礼规模也非常大。

但十分讽刺的是,这笔葬礼费用虽然来自于户部,但却是从海军衙门里面扣出来的。

奕譞头7还没过,海军衙门就被从京师赶到了天津,从此名存实亡,依旨,海军购舰银子也彻底被废除,购舰诸事皆由3洋各自筹宜,户部每年仅发137两银子糊弄糊弄。

奕譞刚刚下葬,北洋水师就出现了海军费用短缺的情况。

原本,李鸿章还能从邮政和天津洋税里面腾挪补助,但随着当年7月的大检修开始,北洋水师的经费就彻底崩溃了,最终只能供给定远舰和驭远舰两艘战舰维修,其他战舰只能等下1年再说。

当然,也有可能就没有下1年了。

而这1系列的影响也加剧了南北洋水师与朝廷的分裂,南北洋水师之间的分裂。

1893年9月17日,东南海防司在江宁成立,将总理衙门与海军衙门的海防、海军等所有职能全部剥了出来,这意味着东海、南海(除伶仃洋等近海)与长江(9江以下河段)的全部水上防御都与海军衙门无关了。

左宗棠更是直接从两江和闽浙这6省的赋税中截流1部分,作为东南海防经费使用,将南洋海军每年的造舰费用提高到了8十万两,海军学堂建设费用提高到了十2万5千两,新开设杭州水师学堂与上海水师学堂。

这毫无疑问是在打朝廷的脸,但随着左宗棠这1巴掌呼出去,李鸿章的巴掌也紧随其后,宣布天津、山东、广东3省的洋税部分划归北洋水师与粤洋水师使用。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可以算是甲午年之前的东南互保了。

南洋北洋联手可能在中央干不过紫禁城,但放到地方,能量依然是巨大的。

在李左两人轮番书信轰炸下,同时,楚军右翼第3纵前、左两营与炮舰建威、建胜同时进驻9江,张之洞最终也只能选择附和跟上,请求长江江防自办。

张之洞是清流,清流最怕的是什么?

是死吗?

绝对不是,他们怕的是文人的笔杆子,这是他们最喜欢也最害怕的东西。

而笔杆子哪家强?

那自然数东南,但恰好,两江的文坛上几乎是1边倒的倒向左宗棠,而西北又有刘光贲、李岳瑞等人的支持,关学弟子也是为其发声,1时间东南与西北两块文地皆是讨伐之声。

而左念微也是趁机将早已准备好的南洋日报推了出去,正式成为南洋势力的喉舌。

在这种争吵的氛围里,左念微悄悄的拉开了备战的序幕。

“诸位,咱们关上窗户不怕别人听,摆明了说话。”

左念微走到台上,下面坐着的都是可靠之人,包括刘锦棠等楚军将领,杨昌濬、邓世昌等南洋海军将领,方平山、桂志成等6军将领。

“根据情报,日本已经展开了最后的备战计划,因此,根据日本的经济情况推断,战争爆发时间不会超过1年,现如今需要对我们的军事力量进行1次统合,坐好备战。”

“现在汇报各部兵力情况!”环视1圈,说完场面话开场白的左念微看向楚军将领所在的地方。

刘锦棠作为左宗棠的左膀右臂,忠心耿耿,治军严明,在西征中屡立战功,而没有像叶志超那样堕落。

“楚军共江南及甘陕4翼十2纵6十营,共计6万人,江南缺额6百余人,甘陕缺额4千6百余人。”

出于对左宗棠的信任和顾忌楚军将领颜面,左念微并没有细究,但根据左念微掌握的情报,相差不大,确实有吃空饷的,整体战斗力尚可,江南楚军较为精良,甘陕楚军依然是西征时的编制,组织度堪忧。

“6军共3支步兵师,1支骑兵师,4支混成旅,共计8万人,满额无缺。”方平山作为6军总参谋长,站起来汇报到。

虽然楚军加6军总共有十万多人,但考虑到他们都是南方军队,没有进过适应性训练,再加上较为孱弱的后勤,可能会出现不小的非战斗减员,保守估计会在5千人左右。

“海军汇报。”左念微合上了6军的文件,翻开海军的文件。

“海军共有大型作战舰艇13艘,炮舰十7艘,大中型鱼雷艇8艘,另有1艘岸防战列舰在建。”

杨昌濬也站起来汇报到。

对于海军的发展左念微心里还是比较清楚,而横海号岸防战列舰虽然很猛,但由于时间紧迫,其训练与海试1同进行,对训练效果影响很大,对海试效果也有不少的影响,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让她出场,出场也基本就是个肉盾,保持威慑即可。

“好,接下来由我为各位分析北洋兵力以及日本兵力。”在海军的汇报过后,左念微准备先给他们泼了1盆冷水。

“北洋水师共有大型作战舰艇十1艘,其中战列舰两艘,装甲巡洋舰两艘,防护巡洋舰5艘,撞击巡洋舰两艘。另有蚊子船7艘,大中型鱼雷艇6艘,人员4千余人,整体战力可观。”

由于这个时空,北洋水师并没有真正被停掉维修经费,所以各艘主力舰的状态应当还好,根据江南造船厂提供的北洋水师最近1次检修,即7月大修的信息来看,定远、镇远两舰的舰况尚且良好,火炮正常,动力衰减不大,总体能保持14节左右的航速,比3景舰好多了。

至于其他战舰的情况,左念微就不是非常清楚了,因为她们都是在旅顺造船厂里检修的,只能知道情况还可以。

“淮军共有6万人,组织较为分散,装备武器也较为混乱,共有英、美、德、奥、法及本国制造的十6种步枪,其中以毛瑟1871、快利、十4式步枪为主,3者分别装备4成、半成、4成半,超过1半不对战斗力堪忧。”

淮军的装备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起码有上千人还只能使用大刀长矛和火绳枪。

再加上叶志超叶跑跑,淮军对于日本的阻击情况恐怕不容乐观,各地练军也大差不差,基本靠不住。

左念微抬头看了所有人1眼,然后将下面的那份文件抽了出来。

“我接下来介绍日本军队情况。”

“日本6军共有8个师团,分别是近卫师团以及第1到7师团,其中第7师团是北海道的屯垦师团。”

“如无意外,北海道师团和近卫师团不会出动,其余均可参战,总人数应有6万人。此外,日本另有其他军事力量6万人左右,预备役4十3万,可动员十5万到2十5万人,届时,总兵力可以达到20万以上。”

“日本海军拥有大型战舰19艘,炮舰15艘,大中型鱼雷艇19艘,另有吉野级、春日级巡洋舰各1艘在建,最坏的情况下,我们同时还需要应对这两艘战舰。”

左念微说完基础数据之后,开始了战况分析:“从现有情况推断,淮军6军存在严重的后勤问题,主要集中在枪弹不统1和道路建设情况糟糕两个方面。日本方面虽然存在后勤问题,但如果掌握完全制海权,压力相较于北洋则较小,兵力、组织度和情报均优于淮军,因此,淮军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而我军长期处于南方,对于北方的地形气候没有进行适应,应当极力避免恶劣天气下的作战。”

“海战方面,日本火力较猛,但缺乏对定镇2舰的攻击手段,击败北洋水师可能性较大,彻底歼灭则需要黄海的制海权和6军配合,可能性较小……”

在分析完北洋和日本之间的战斗后,左念微让众人翻到最后1分文件。

“因此,6军需要在冬季之前或春季之后对日本发动打击,而海军则需要在第2年春季之前取得鲸海(日本海)与琉球海的制海权……”

(sdingdiannn/ddk12767391/3670582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