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家祖左宗棠 > 第82章:阔别多年的德制军舰

家祖左宗棠 第82章:阔别多年的德制军舰

作者:白社桑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3-23 13:14:31 来源:顶点小说网

“辽河”级的实验虽然算是1次大胆的突破,但也仅限于实验,其成果或许要十年之后才能真正进入海军的序列。

相比之下,左念微对蒸汽轮机搭配驱逐舰或雷击舰的现实方案更感兴趣。

这种诞生不久的新式舰种在发展的初期,从外观和作用上,尤其是其龟壳状的舰艏甲板,完全就可以视作放大并加强了火力后的鱼雷艇。

在经过数年的发展,驱逐舰展现出其深厚的潜力,这也使得各国也对该舰型产生了1些疑问。

而东南的“老朋友”,德国就在这1条路子上走出了第1步。

德国海军起步较晚,其造舰技术的发展最初也是从向法国和英国学习引进来起步的。

虽然在传统的造舰领域比不上底蕴深厚的英法等国,但其强大的工业却使得该国在战舰建造上常有些独特的想法。

驱逐舰,或者说“大型雷击舰”,德国在向英国引进了该舰种之后走出了1条不同的道路,使得现代意义上的“驱逐舰”开始出现。

该舰就是德国海军的s90号,她的整体性能并不出众,但其做出的最大突破是摒弃了龟壳式艏甲板以及后方的小型指挥塔,转而采取的高干舷、长艏楼、舯部指挥塔的巡洋舰模式。

s90的设计始于1897年,刚刚经历过日本问题和东南访问的德国与结盟被拒的中国正处于密月期。

除了传统的6军和重工业部门,两国的海军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密切。

除了舰艇无线电、火控等高科技产品方面多有交流,在小型战舰的建造方面,两国也渐渐开始合作。

而s90就成为了第1项合作目标,德国从东南获取了“建威”级的建造、作战和改进经验,而德国海军也将s90的原始图纸拿了出来。

此时的s90还未落于实处,因此并未受到两国海军的广泛关注。

直至1898年初,1艘长艏楼型舰出现在福州船政局的造船厂中。

从这级舰起,东南海军重新定义了“驱逐舰”这个称呼,将原有的建威级、黄浦级全部划为该舰型名下,从存在意义上,“驱逐”了鱼雷艇和雷击舰的存在。

该级驱逐舰被命名为“余杭”级,6艘舰均为杭州下辖城县。全长72米,宽7.2米,吃水2.3米,设计排水量560吨,安装两台蒸汽轮机,设计航速达到33.7节。

同时,该舰还拥有1定的远洋航行能力,其采用了较高的干舷,艏楼的长度达到舰体的3分之1,指挥塔位于艏楼后方甲板上。

由于该舰的设计是为了取代雷击舰和鱼雷艇的存在,所以其主要武备为两座双联装旋转式457mm鱼雷发射管和1座457mm水下鱼雷发射管。

同时,驱逐舰自然还要发挥她驱逐鱼雷艇的能力,所以舰上还有3门德制88mm速射炮和4门47mm速射炮,这也是东南海军第1次在战舰上使用德制火炮。

至于防护方面嘛……

能抵挡机关炮中远距离扫射就行,这么个小身板,操作比叠甲靠谱多了。

1898年稍晚些时候,其姊妹型s90也出现在伏尔铿造船厂开工了,而这艘中德两国联合研制的驱逐舰的旁边,则是1尊庞然大物。

东南海军1贯使用英制军舰,上次购买德**舰还是1884年的南琛号和南瑞号。

在中德关系日益亲密之后,德国称为了加强与东南的友好关系,愿意令其国内的造船厂商以相对低廉的价格为东南建造战舰。

并且,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还隐晦的表示:如果东南海军对于德制军舰不满意,那也可以提供设计图,由德厂承建。

德国的军舰设计水平如何,总的来说其实还真的是1言难尽,好是真好,差是真差,而且战舰定位往往不明,以至于出现1些奇怪的想法。

因此东南还是选择了稳妥的办法,以“冠豸山”级装甲巡洋舰为蓝本,交由德国伏尔铿造船厂重新设计建造。

这艘战舰是继1884年南琛级后,东南第1次向德国订购大中型军舰,或许也可能是最后1次了。

同时,该舰也是《十年海军舰只扩充专案》乙字3号修正案中“88舰队”计划的最后1批。

按照修正案中的计划,海军准备订购和建造8艘1等装甲巡洋舰,前4艘已经交由英、意两国建造,而后4艘原定由英国以“武夷山”级为蓝本,改进建造两艘,本国则建造两艘“加里波第”级。

但既然德国人这么说了,那就分出1艘交付德厂建造,以便于更快的完成海军扩张计划。

这艘德制军舰被命名为“雁荡山”号,设计排水量10350吨,是东南海军第1艘万吨巡洋舰。

其改进方案上特别体现了德国人重视防御的特点,在装甲厚度、装甲隔壁舱和水密隔舱的布局上别出心裁,尽最大可能在保证航速的情况下叠甲。

防护上的提升势必会导致速度的下降,雁荡山号的最大速度只有20.32节,但相比于俾斯麦亲王号的18.7节还是好上不少的。

而在武备方面,该舰可谓非常强大,其主炮为两座双联装234mm阿姆斯特朗主炮,副炮为十2门152mm副炮,防雷击炮群由十2门75mm速射炮和8门47mm机关炮组成,雷击武器为4具450mm鱼雷发射管。

抛开性能不谈,德国人的报价确实相当便宜,该舰报价仅1646万马克,合英镑约82.3万。

之所以说她便宜,其实是因为这艘战舰中包含了德国最先进的无线电技术,并且,德国还愿意向东南放开采购限制,并派遣专家前往东南协助其他战舰的维修。

作为交换,东南也需要在火控技术上与德国分享。

再者,该舰的性能也算是相当不错了,加里波第级放大到万吨也没有任何问题,而德国在水密舱、装甲隔壁以及给排水系统上的设计更是让该舰的防御达到了1个新的高度。

除了水面战舰上的交流,在水下狼群——潜艇方面,东南也从德国那里获得了1些技术支持。

事实上,直至1战前夕,潜艇仍被当成“非绅士风度”的武器,其被俘艇员可能被以海盗论处。

而目前的德国对于潜艇并不关注,德皇和德国海军依然渴望着大舰队,并相信自己能够赶上英国。

但东南就要现实多了,“兵者,诡道也”,无所谓正义邪恶。

东南海军与沙俄舰队的差距太大了,所以东南海军必须采用1些非常规手段。

为此,东南的工程师和外交人员在美国和法国进行了多次走访,与霍兰、劳伯夫等潜艇工程师建立了联系。

1897年,霍兰在东南的资金支持下,建造了“霍兰”Ⅵ号潜艇,该艇在水面使用汽油机,航速7节,续航力达到1000海里;水下使用电动机,航速5节,续航力为50海里,开创了潜艇双推进系统。

受到消息的东南海军立即出资购买了该舰,并在长崎造船厂内对该艇进行了改造,加装了两具380mm鱼雷发射管,并将其编入潜艇部队,成为世界上第1艘拥有编制的军用潜艇。

霍兰的成就虽然得到了东南海军的支持,但却被美国忽视了。

由于美国海军部1些官员的偏见和挑剔,这艘潜艇不仅未被海军部采用,反而使这位大发明家受到了恶毒的嘲讽。

无情的打击使时年63岁的霍兰愤然辞职,面对这等好事,左念微立即指示东南海军司向这位科学家抛出橄榄枝。

移民出身的霍兰虽然对移民并不排斥,但却对于前往1个东方国家感到迟疑和担忧,直到两年后才决定动身前往中国。

1898年,法国工程师马克西姆·劳伯夫首创以双壳体结构建成了“独角鲸号”,储存压舱水在两层船壳之间,优点是浮力大增。而这艘潜艇也被东南海军买下,进行改造和研究。

而在1898年初,德国工程师也加入了这1项目,其目的就是建造更大更强的远洋潜艇。

德国虽然暂时看不上这种武器,但为了巩固两国友谊,还是派出了1些专家前往东南,协助东南研究潜艇。

但德国护送这些专家的行动却引起了远东各势力的忧虑,因为德国人将威森堡号前无畏舰派到了远东,并访问了东南。

英国人并不知道其中的实情,范他们猜也能猜出来,东南与德国之间必然是有了更多的合作。

这让英国人感到十分忧虑,德国已经在日本拥有了1块殖民地,他们已经将脚伸进了远东。

更重要的是,在日本,德国现在是英国的重要合作对象。

自从6国瓜分日本之后,日俄战争就变成了中英等国出钱出装备,日本出人的战争模式。

英国支持的关东师团,美国支持的关西师团,德国支持的广岛师团和东南支持的9州师团,除了美国佬支持的关西师团,其他师团全部拿着东南制造的轻重武器,用着各国的操典,开始跟俄国人轮番对抗。

日本军事主导权的彻底丧失也就代表了英国需要拉拢其他几个国家1起,才能对抗沙俄。

因此,英国对于东南的小动作,德国、美国对于远东的觊觎,它都只能先放在1边,只要不威胁到英国本身的利益就好。

(sdingdiannn/ddk12767391/3670577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