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家祖左宗棠 > 第94章:风雨飘摇

家祖左宗棠 第94章:风雨飘摇

作者:白社桑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02 12:42:44 来源:顶点小说网

大雨瓢泼,下的天昏地暗,1阵大风刮来,仿佛要将整个紫禁城都刮倒。

春寒料峭,这场大雨既不暖和,也不沉默,反倒是带着冬天的寒与夏天的烈,直入人心。

在紫禁城隆宗门内,几间不起眼的大瓦房内,1群朝廷大员聚在这里,愁眉不展。

这里正是军机处,自1百多年前,雍正在这里选了几间木板房开始,这里就1直是满清政府的决策中枢,即便是维新之后,撤了1大批旧衙门,这军机处没动弹1下,始终是清廷的大脑之所在。

大雨冲刷着这几间瓦房,墙上的朱砂是去年新涂的,可惜在这大雨之下,也看不出任何的新意,反倒是那块“闲杂人等止步”的铁牌子在雨中尚留有半分峥嵘。

“急报!急报!”1个俗称“小军机”的军机章京从不远处的电报房匆匆跑了出来,边跑边喊,怀里抱着个木盒子替电报挡雨。

那军机章京还没跑到门口,军机处值房里已抢出两位大佬,挑着帘子,朝着雨中望着,1位是领班军机大臣庆亲王奕劻,另1位是得了“挑帘子”军机之称的学部尚书鹿传霖。

去年光绪病至不能理朝政之后,朝中就发生了1次大的波动,就连帝师翁同龢也不得不上书乞骸骨归家,而军机处也换了1批人,清流出身的鹿传霖就是其中之1。

这两人刚走到屋檐下,军机处里面又走出来两人,1个是文渊阁大学士世续。

另1个是外交部尚书瞿鸿禨,瞿鸿禨也是去年新入的军机,跟鹿传霖1样,这两人都是朝中清流派的成员,对于如今的局面来说,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

乱世嘛,改朝换代嘛,什么情况大家早已经知道了,鹿传霖等人心中早已做好了准备,盒子刚递到庆王手上,4人看了那平平无奇的盒子1眼,挑起门口的帘子,又回到了屋内。

军机处里还坐着两位军机,袁世凯和王文韶,上首则是摄政王载漪。

奕劻把盒子放在桌上,载漪看了他1眼,然后看向鹿传霖:“鹿祭酒,你来开吧。”

鹿传霖应了1声,然后站起来打开了盒子,从里面取出电报封,刮去封漆,抽出了电报,递到载漪手中。

载漪看了1眼,顿时间觉得气冲天灵盖,竟急火攻心,“哇”的喷出1口血,吓得周围人连忙上前扶住载漪,任由沾了血的电报飘到地上:

武安危急,我军大溃,武卫、北洋尽没——

面对北伐军近半的主力,清军仅仅坚持了1天就开始崩溃,在北伐军强大的炮火面前,练军率先崩溃,导致清军侧翼出现大破绽,第7师趁机自左翼袭击清军。

仅交战半天,清军就不得不向后撤,但撤离过程有哪里容易?

在北伐军的阻击下,清军在后方阵地也站不稳脚跟,充斥着不少旗人的武卫军开始崩溃,连带着北洋军也开始出现混乱,最终被北伐军1举击破。

北伐军毙敌6千多人,直接俘虏练军6千多人,武卫军、北洋军7千余人,包围、劝降北洋军近万人,除此之外,练军还失踪了8千多人。

邯郸1战之后,清军成建制撤离的部队只有3万5千多人,武卫军两镇通过抛弃北洋军和练军成功逃跑,而1同离开的练军在逃回京城的过程中不断有人逃跑,等4天后,溃败清军抵达京城时,军队数量仅有两万出头。

而抵达京城的还不止有溃军,还有北伐军的新消息,北伐军主力部队,十余万大军1路高歌猛进,向着京师杀来,第3师也在威海卫登船,向着天津杀来,第5、6、十3师自烟台等船,向着辽东而去。

届时,武卫军左右镇能否继续挡住北伐军的进攻,那怕是要打1个大大的问号。

而北洋军全军覆没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袁世凯耳中,听闻此等消息的袁世凯如遭晴天霹雳,立即开始秘密寻找出京的办法。

作为天生的官僚,十几年的宦海沉浮已经让袁世凯锻炼出了1身的钻营本事,从光绪身边的太监到巡阅府的高官,再到俄国公使、外国财团,没有他袁世凯接触不到的人。

而甲午之后,北洋1派失势,虽然导致大量的人离开北洋,但也使得北洋的力量更加集中,剩下的人的共同利益更加重合,凝聚力更强,反而很快就在朝廷上重获了不少权力。

而这些人的基本盘就是北洋军,两镇新军就是北洋众人的命根子,可如今这命根子被人卖了,练军未必听他袁世凯的,如果现在还呆在京城里,那1定是傻子。

但如何逃跑也是1门学问,如今京师中的外国使节只剩下沙俄公使,但肯定不能选择沙俄,因为他袁世凯手中没有兵权,俄国人不会理睬自己。

因此袁世凯把目光投向了跟自己关系密切的英国人,想要借助怡和洋行的力量逃出生天,但袁世凯没想到的是,英国人确实帮他从清廷逃了出来,也把他送到了共和军手中。

左孝威在军中见了袁世凯1面,随后大笔1挥,派人把袁世凯送到南京“保护”起来。

4月26日,当袁世凯消失后不久,卧病近两年的光绪撒手人寰,驾崩于养心殿,这对于风雨飘摇的满清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匆忙中,十5岁的爱新觉罗·溥儁在光绪灵前即位。

对于清廷的混乱,共和军自然不会放过,5月初,修整完毕的天津各部队向着丰润清军发动了进攻。

这1次,第1重炮兵团抵达了前线,150mm重炮给清军阵地狠狠地上了1课。

诸多京城戍卫军纷纷溃败,武卫军左右镇也被卷入其中,逃回京城。

5月13日,天津北伐军和主力部队会师,在廊坊再次击败清军,兵逼京城。

面对北伐军的兵锋,清廷中央的那些宗室王爷们聚在1起,商量了1通,提出逃回东北老家。

这也是京城中大部分旗人的想法,不行就往老家跑嘛。

然而,很快,戏剧性的1幕就出现了。

5月19日,署理盛京将军的黑龙江将军,汉军旗人,寿山在奉天城内巡视时遭遇炸弹袭击,伤情不明。

第2天清晨,汉军旗人张榕在抚顺起兵,创建满洲独立自卫军,宣布对此事负责,同时打出了“勿使清帝东归”的旗号,号召关外旗人反清。

孰能料,张榕振臂1呼,关外旗人云集响应,驻防盛京的芦榆防军和奉军率先起义,前者加入了自卫军,后者宣布直接加入共和军,被整编为辽东暂1师。

短短数天,整个东北就变了样子,连天的电报都不能完全说明白东北的情况,这让京城中的那群宗室王爷都蒙了,大骂辽东旗人数典忘祖。

谁能想到,满人也反清啊?!

5月28日,张榕以关外自卫军军帅的身份通电全国,表示满洲独立自卫军接受共和军整编,为辽东暂2师。

沿着长奉铁路,共和军向着吉林进发,再经哈尔滨往黑龙江省首府齐齐哈尔,几乎是望风而降。

到6月为止,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山东、辽东、吉林、4川和甘肃、陕西、贵州、直隶的部分地区都已经被共和军占领。

北伐军南路攻克山海关,兵围京师,北路抵达长春,正向哈尔滨进发;西征军北路盘踞郑州,南路抵近成都;南方军整编广西暂1师,聚攻贵阳。

东北边防日益严峻,沙俄动作频频,9万边防军依然严守阵地,并未参与反清战争。

西北边防情况相较于东北就更为糟糕了,时至今日,西域于清廷上下而言,都还是“新疆”,而对于西北的直接统治,长期止步于甘陕,对于西域多是羁縻加军事统治。

同治年间,在沙俄的支持下,甘陕发生回乱,大量回回对当地汉人进行了大屠杀,甘陕两省人口锐减3分之2,汉人十室9空。

最后,清廷委派左宗棠为钦差大臣,领军西征,平定回乱,逐步收回甘陕和西域。

左宗棠在平乱的过程中,采取剿抚并举的方法,除了镇压等战争手段,左宗棠还将将归服的回民迁至平凉等地安置。

之后十年间,在左宗棠等疆防派的支持下,西域才在1884年设立新疆省,开始建立如内地的官制。

东南在两年前开始驻军西北,但由于兵力和后勤问题,主力1直停在兰州,并着手重整兰州机械局,修建秦陇铁路。

同时,西北边防军司令刘锦棠靠着自己的个人威望,以及数万6军,迅速统合了甘陕和新疆6万多绿营和8旗,开始掌控甘肃新疆。

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在东南起兵,中华内地陷入战乱之后,西北边防军逐渐发现,秦陇铁路许多地方都开始遭到破坏,护路队也遭到了多次袭击。

西北边防军司令刘锦棠作为当年随左宗棠西征的老将,敏感的察觉到了问题所在,派出斥候对回民聚集区展开侦查,同时加紧抢修秦陇铁路,从陕西收拢汉民,组织军屯,拉拢回民首领,镇压其中的亲俄力量,继续稳定西北。

刘锦棠在西北呆了近2十年,历任西宁兵备道、甘肃新疆巡抚等职,威望非凡,即便暂时失去了内地的军事和资金支援,也依靠当地官员、军队和百姓的支持继续推进道路和军事建设。

【作者题外话】:本周加更第1章,共3149字

(sdingdiannn/ddk12767391/3670576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