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道途孤城:少年将军与北戎之谜 > 第101章 握手言和 断悬疑案

西梁历一六二年,北戎历鸿灵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七,审案至第十日深夜。

暂且不论宁远与穆念安之间的剑拔弩张,先来说说墨林。

他从凰棠别院走出后并未远离,而是静静地站在门口,手中摩挲着一块光滑如墨的修真罗盘。身边有侍女提着灯笼为他照明,她鹅黄的衣裙在微弱的光影中显得温暖宜人,这让身着青衫的道士心中稍感宽慰。

“道长不是要离开了么?”侍女低声询问。

“还不至于那么早,姑娘再陪我片刻吧。”墨林说着便将自己的青衫长袍外衣轻轻披在侍女身上,顿时令她满脸飞红。

“道长,这样不合适。”侍女连忙推辞。

“何来的不合适?夜晚寒露深重,姑娘衣裳单薄,容易受寒侵体。我这个人又生性畏暗,因此只能麻烦姑娘陪我在此,从情理上讲,这是我应当做的事情。”墨林的话语平静如水,但却让人听着舒畅无比。

“您与灵瑜郡主似乎关系很好,为何不让郡主陪在您身边呢?”侍女问得贴切,毕竟墨林是同灵瑜郡主一同离开凰丹尹府邸的,但却并未让灵瑜送行,而是让她带着大护法返回了居所……

“我先前已然言明,夜深露重,霜寒侵骨,她若随我于此,难免染疾受寒。”墨林之语一如既往地淡然而平静。

“哼,原来如此,你是担忧她会受凉染疾,故而怜惜于她,却忽视了我呢。”侍女口中话语带着一丝醋意的调侃,岂料墨林脸色转瞬变得严肃:“我并非有意隐瞒,事实确是如此。不让陪同,并非对她有偏爱,实乃不愿她跟随我历尽艰辛困苦;而为你披衣,则是忧虑你因伴我左右而过度劳累。我不愿她受委屈,却只能委屈姑娘你了。”

此一番话语逻辑独特,令侍女一时之间哑口无言,只得轻笑两声,随后不再言语。

墨林自知自己言语之中欠缺情感智慧,但他更愿意坦诚以待。又等候了片刻,约莫盏茶功夫,远方渐渐出现一道飘渺身影,却是公羊千循施展缩地成寸神通而来。

此刻公羊千循面带寒霜,怀中抱着似是陷入昏睡的渐离。墨林见状并无过多反应,只是镇定地指向附近的一匹拐子老马:“将其安置于马背上,让他得以安眠。”

“此事无需阁下费心。”

公羊千循虽这般说着,依旧小心翼翼地将渐离安放于马背上。

墨林缓步走近公羊千循,手中持着一枚罗盘:“我明白当年抛下你与渐离之举是我失当,正如你面临生死之际欲舍我而去的道理一样,事实上,我们都无权指责对方冷漠无情。”

公羊千循被这一席话堵住,短暂沉默之后,便转移话题指向罗盘:“你明知我要带你前往俊海国,如今却又用罗盘唤我前来,此举有何意图?”

“对于司马种道的心思,我确实不明,但我清楚接下来要做的大事,唯有你相助,方可保我安全无忧。如果你愿意陪我走完这段旅程,一同前往俊海之事也可商量。”墨林直言不讳。

“看来你终究还是决定涉足这场纷争。”公羊千循神情黯然,深知陵阳城如今已是强敌环伺之局,而道门交付的任务却又难以推托。

然而,这位千字辈的大师兄终究点头应允,但他脸上的凝重依然无法消散:“渐离究竟患上了何种病症,怎会陷入此种境况?”

听到此处,墨林脸上掠过一抹沉重:“老猫患病了,你无需挂念。不出三日,自会痊愈,无甚大碍。”

说完,墨林径直走向那匹老马。

公羊千循满面疑虑,显然察觉到墨林避而不谈、敷衍应对之意。然而他们两人之间原本便只是萍水相逢的关系,他对渐离并不了解,更无资格为此事穷追不舍。

三人踏上征程,向西城区疾驰而去。途中遭遇数拨西梁黑军阻拦,皆被公羊千循逐一击败。西城区虽不算太远,但他们抵达之时,曙光才刚刚照亮天际。

正如同昔日与凰丹尹所言,墨林此行便是直指那位太子凉。无论是为了破解疑案,还是为了那名让他牵肠挂肚的修行将帅,他都必须再次与这位尊贵的太子深入交谈。

哑舍按摩坊乃是墨林精心策划的一计,故此并不难觅其踪迹。店内诸多服侍兵丁乙瞧见墨林皆喜出望外,在他们的引领下,众人顺利找到了太子凉所在之处。太子凉似乎早已料定墨林会前来拜访,早已浴香净身,离开了寝榻。然而,并未见到宁远将军出门迎接,只因其当前尚需昼夜不懈地处理那件关乎生死存亡的秘事。

对此,墨林自然是毫不知情。三人被引入一间僻静的厢房稍作歇息,半日之后,一名豪侠模样的修士前来邀请墨林,直接领他进入了太子凉所在的温煦雅阁之中。

阁内,一张茶几置于中央,两侧各置仙蒲团,与上次相见之景如出一辙。太子凉依旧保持着那份皇家威仪,丝毫不见被废太子的落魄之态,更未因北方戎族的大乱而显露出颓唐之色。他毕恭毕敬地为墨林烹茶献茶,这一次,他不再失礼,墨林也以笑容相对,与上次截然不同。

“先前言语冒犯真人,直言真人乃世俗相面之流,实乃凉之过错。然而当时真人初至,宁远将军身为武夫难以辨人,凉确实不敢轻率启用。故以借口遣送真人离开,还望真人莫要记恨于心。”

太子凉的话语诚挚恳切,语毕手中的热茶已泡好,是一壶珍稀的冰岛白毫银针。

“太子过谦了,上次我尚未能洞察阁下的底蕴,深知北戎与陵阳即将面临的巨大变故,因而想要窥探一位被废太子能否在流放中坚守本心,又能否在大变中保持从容不迫。若这两点都无法做到,宁远将军自然没有必要生死相随,是以那时便顺水推舟地直接离去。”

墨林此刻也多了几分客气,二人举手投足间尽显修炼者间的政道默契。

“那么真人,这段时间过去了,阁下是否已看清一切了呢?”太子凉嘴角含笑,轻轻问道。

“看得清清楚楚,在奸佞陷害、阉党专权、兄长篡位的重重困境中,阁下忍受屈辱,坚持流放,并能在江湖中立足生根,面对各方风浪泰然处之,种种于绝境中求生存的举动,足以令宁远将军坚定地追随阁下左右。”

墨林饮尽杯中茶水,微笑着反问道:“那么太子殿下呢,这段时间过去,是否也看清了一些事情呢?”

太子凉闻声,不禁苦笑摇头:“不敢欺瞒真人,这些日子的确有人替我留意观察。真人您在皇宫中调查案件的过程我也略有耳闻,确是深藏不露、运筹帷幄,今日凉当真心向真人请教大道之事。但对于真人您这个人,恕我直言,至今仍未看清。”

二人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后,彼此间确实萌生了几分同道中人的敬佩之情。

“既然我们已敞开心扉,那我就直截了当地向太子殿下提问几个问题,请太子务必如实作答,并且不必怀疑我询问的问题与解决陵阳危局之间的联系,可以吗?”

墨林巧妙地将话题牵引至核心之处,太子凉听见此言,面上仍旧显现出洒脱的笑意,坦然点头:“我对宁远将军的举荐深信不疑,同样坚信自身识人的眼力。道友尽管直言询问,凉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不过尚不知道友此行究竟欲探何事?”

墨林淡淡一笑,腕间衣袖轻抖,再次提起案上茶盏:“自然是关于修炼界之事!”

听见“修炼界”三字,太子凉眉头微扬,内心深处的一片柔软随之泛起涟漪。

他静静地注视着眼前的茶壶,壶内灵泉水正汹涌澎湃,推挤着壶盖起伏不定,一股股蕴含天地灵气的雾气如仙鲤跃动,圆润丰盈,在壶盖周围挣扎着冒出头来,宛如几支狼豪大笔挥洒出的肆意水墨画卷。

“道友有所求,不妨直接告知于我。”

太子凉一贯痛快直言,先前对墨林的不满便是一五一十表露,如今对墨林的认可同样是坦率至极。当日被墨林拒之门外,他曾懊悔不已;现在愿为墨林解答疑惑,则心甘情愿,无丝毫犹豫。他深知,眼前这位看似寻常实则非凡的道士,对他及他的封国内部修炼界的稳定至关重要。即便尚未见到实际成效,但他对此感应强烈得近乎虚幻。

“想来太子已然明了,当年紫宸公赐予你名号却不授予你兵权,反将兵权交付给了邺王赵胤,却又不曾给你正式册封。赵胤心中愤恨,落入温侯俊的算计之中,其后果已无需我赘述,温侯俊现已败势尽显,陵阳之地已是乱象丛生。”

墨林语气平和地讲述着这些已成定局的事实,太子凉闻声,仅报以淡然微笑。

“道友无需再多言宫廷内的宦官贺华黎如何一手遮天。现如今,天下诸多势力纷纷插手其中,贺华黎也不过是个任人摆布的木偶而已。”

墨林轻轻摇头:“太子已然洞察全局,那么敢问太子,所谓掌控傀儡之人是否已有端倪?”

墨林越发欣赏与太子间的交流,如此简洁高效,唯有智者之间才能达成。

“此事尚未明了,不过一个宦官能够操纵朝廷内外,必然有隐秘强大的势力暗中操盘。”太子凉提起煮好的灵茶,为墨林斟满一杯热气腾腾的新茗。

“道友慢饮,小心烫口,先稍待片刻让茶凉些再品。”

墨林含笑回应:“本座已经查明皇宫中的龙凤大案真相,紫宸公之死乃是贺华黎所为,他事后伪造假象嫁祸于邺王。至于百里太后之死,也应该与此人脱不了关系。”

“竟然是他下的毒手?”太子凉对于紫宸公的死讯早已得知,此刻脸上并未流露出任何波动。

“非也,并非贺华黎亲手杀害百里太后。据本座推测,百里太后应当已秘密逃离皇宫。一同失踪的还有刚刚降生的皇嗣,藏匿于邺王府的大雁笼中被运送出城。百里太后的遗体更是神秘消失,钰璟宫中的棺椁之内出现了一位神秘女刺客,与此同时,凤栖宫中竟然出现了假冒凰棠氏——也就是太子您的胞姐的人物,本座怀疑这二者背后乃同一人所策划。”

墨林将宗门秘事全盘泄露,并无丝毫保留。此次他亲临瑶池凉殿会晤太子凉并非虚与委蛇之举,实则是已有开诚布公的决心,而这亦需对方能以真心相对。于是他略微睁开半阖的眼眸,更加专注地审视着眼前的赵凉。

提及凰棠氏,太子凉的面色果然流露出一抹黯然,手中握着灵茶杯的指尖不觉紧绷,按在杯缘上,指尖的血色也因此显得略淡。

“看来道友确是对诸多往事洞若观火。不错,凰棠氏自小便庇护于我成长,对我有如亲生母亲般的养育之恩。我对父皇的离奇身故疑点重重,其中牵扯到那狗奴才之事,我心中早已有所预料。然而对于百里太后以及失踪孩童的事,乃至那女修与伪装者的存在,道友若有见解,不妨直言不讳。”

墨林目光始终未曾离开太子凉的眼神,他并非在这乱世之中寻求依附的智囊,而是誓要护佑那位绣剑将军未来的道路通畅无阻:“依我观察,贺华黎、女修刺客以及伪装者背后,皆受同一强大势力操控。表面上看似宫廷内外交织着历年旧案与新发案件,实则一股无形的力量早已将一切尽揽手中!”

“道友之意是指早有人潜伏于北戎皇宫之内,并以此翻云覆雨、操控一切吗?可如今宫内群雄割据,为何此人迟迟不愿露面,夺取皇权呢?”

太子凉面带忧虑之色,聪慧如他自然一语即明墨林话语背后的深意。

然而墨林摇头否认:“在我看来,幕后操盘者的真实目标恐怕并非北戎皇族。即便有此野心,单凭北戎一州之地也尚不足以令其显露真容。”

太子凉神色疑惑:“我十九洲之中,从未见识过这般胃口之大的人,道友以为他究竟意欲何为?”

墨林答道:“难以揣测,如今我的修为仅能窥见他在北戎布下的棋局,却尚未能触及与其分庭抗礼的高度。”

“原来道长也有如此谦逊示弱的时候。”太子凉难得地调侃了一句。

二人相视而笑,桌上茶水不断翻滚沸腾,暖阁内的光线温馨明亮,映照着北戎州冬日的洁白阳光。一根寒冬中的杏树枝从八角窗外探入屋内,屋外一片寂静,听不到一丝西梁黑甲卫队的喧嚣声浪。毕竟此处乃太子凉掌控的西城,穆家的死侍尚无力在此地肆意妄为。

然而,这只是暂时的状态而已。

“道长既然声称已看出些许端倪,不妨分享一下高见吧。”太子凉再度直截了当地说道。

道士闻言并未推脱,他为自己续添一杯滚烫的灵茶,随后趁着热气入口吞下,喉间涌起一团白雾:“还能有何见解?一切都是因一个女子而起。”

“莫非你说贺华黎这样一个宦官,也是因女子而动干戈?”太子凉虽存疑虑,但墨林却坚定地点头道:“正是如此,无论贺华黎还是背后的布局之人,在北戎的一举一动,全是为了一个女子。”

四十四

太子凉闻声立刻领悟:“那么就只可能是那位青春永驻的百里太后,贺华黎在操控者的布局下策划了龙凤大案,制造出百里太后罹难的假象,随后将孩子和百里一族秘密送离皇宫?”

墨林微微颔首,他渐渐欣赏起与太子凉交谈的感觉,相较于与宁远那个固执之人交流,畅快了许多:“如此看来,那孩子与百里氏的失踪皆成谜团,百里案发现场出现的刺客实乃操控者有意为之,设下迷雾,以天枢神陨针为凶器,嫁祸阁下及魁门,同时还将温侯俊与邺王牵扯进嫌疑漩涡之中,你以为这意味着什么呢?”

太子凉眼神深邃如同重峦叠嶂,他沉默片刻,将道士墨林的话语在脑海中反复回味:“这意味着有人意图颠覆我们的一切,以便迎接百里太后与孩子重返朝堂!”

“太子果真睿智,正是这个道理。贺华黎的所有筹划与手段,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将北戎江山交予百里之子啊!”

墨林豪饮一大口灵茶,尽显豪情壮志:“然而,这恐怕仅仅是背后那位高人的第一步棋。这位隐藏在幕后的强者,胸襟绝非如此狭窄,北戎州如今面临的危机局势,以往我不甚明了,现在则渐渐有所洞悉!”

“道长之意,是否有人正在操纵这片天地,刻意布置出十九国剑指陵阳的乱局?但究竟何人才具备这样的神通广大,既能摆布各方诸侯乃至西梁朝廷,却又能在无形中销声匿迹,让人无从追寻呢?这真是令人不寒而栗。”

太子凉握着茶盏的手不由得微微颤抖,脑海中滋生的想法越发恐怖,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还自以为聪明的感觉实在难以忍受。

“此事尚不明朗,但我正期待与他一较高下。”墨林的表现却截然不同,仿佛在平淡生活中觅得了一丝乐趣,因为此刻出现了一位视天下为棋局的大宗师,他渴望与其共下一局宏大的棋盘。

“敌在暗处,我居明面,未来的道路必定崎岖难行。”太子凉低吟,语气愈发冷峻。

“是明是暗并非轻易能定论之事,当务之急是我们要做好眼前之事,先扫自家门前雪,再谋求更多的博弈策略。”

话音刚落,太子凉的目光瞬间凝聚在道士身上:“道长,既然提到眼前之事,那我多问一句。我的密探查探到一个消息,陵阳宫中心出现了尊师您的阵法布置,对此您有何解释?”

(sdingdiannn/ddk58196305/3670575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