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道途孤城:少年将军与北戎之谜 > 第99章 穿针引线 洞悉玄机

得知家母之事,陵阳又能有何作为?凰丹尹低声自语。

“无力改变,此事非陵阳所能左右,亦非武林之事。贫道云游四海,涉猎尚浅,并未遍览天下,自然无心忧虑天下兴亡,故此事也并非关乎天下。”墨林回答得洒脱自如。

“如此说来,多言无益。”凰丹尹挥挥手。

“姑娘还是讲讲吧,你不讲的话,我便会一直追问下去。”墨林眼中狡黠闪烁,令凰丹尹无可奈何地叹道:“臭牛鼻子道士,一如既往地讨人嫌!”

“姑娘见谅,在下请教,能否从凰棠氏入主皇家宫殿之时说起?您讲述得愈详尽,我愈能从中寻得线索。”

灵瑜与大酒保皆目不转睛,仿佛一场好戏即将上演,满脸期待。墨林慵懒地撑着茶几,举袖向凰丹尹示意,后者放下手中的修炼秘籍,又瞥了道士一眼,随后轻叹一声,微微皱起了眉头间的那条冷漠纹路。

“家母凰棠氏,乃淑芳院贫寒乐伎之后裔,不仅书香世家对她嗤之以鼻,便是三教九流之人也对她不屑一顾。昔年紫宸国公喜好南下游历,选中东宫家母,随之带回陵阳,自此成为陵阳皇城仙宫中的一名侍妾。”

墨林接话:“尔后这位出身卑微的侍妾,逐渐晋升为紫宸国公最为宠爱的妃子。”

凰丹尹颌首确认:“具体详情我并不知晓,毕竟那时候我尚未降生。但我母亲生前最厌恶三妻四妾的现象,这一点倒与我相同。众生平等,为何非要阴阳失衡,背离女子之尊呢?”

“凰姑娘有这样的见解,确是胆识过人。不过据我所知,紫宸国公也因此未曾纳娶三千佳丽,正因为此,邺王与太子早早立储,而紫宸国公耗去了大半生的时间深爱一人,最终只为诞育姑娘你这么一位亲子。”

墨林淡然一笑,迎风而立,但凰丹尹的眉宇间却闪过一抹黯然神伤。

“道友明察秋毫,家母虽出身低微,然而陵阳皇宫极为讲究礼法纲纪。即使家母备受恩宠,依然无法得到正式册封为皇后。宫中三朝元老皆向她施加压力,朝廷内外充斥着对她的恶意言论,指责其为祸国殃民的毒蝎妇人。紫宸国公承受不住舆论压力,只能下令筹备婚礼,这就触碰到了家母的底线。于是她毅然决然地离开宫廷闯荡江湖,那时已有三个月身孕。”

墨林举杯品茗,手腕翻飞,过滤茶叶的动作熟练至极:“她来到了江湖,生下了姑娘,随后以雷霆手段创立了凰门,并历经十年辛勤经营,终将其打造成为足以与魁门并肩的江湖大派。”

凰丹尹轻轻苦笑:“说来汗颜,我凰门虽未能位列十大仙宗之列,然而所行事迹太过惊人世间,以致于北戎国上下无人不知凰门之名。若只论门派修行底蕴与实力,凰门顶多算是二流之列,剑宗有张太白梦游天柱仙境,刀宗有李岸然持刀斩苍茫原野,儒宗有孔慕贤以诗酒燃烧百花,佛宗有厄婆罗横渡九江冰河!”

“随口提及的任何一位,都是江湖传颂的仙侠人物。不过姑娘为何未曾提及道宗呢?”墨林打量自身,补充道。

凰丹尹答道:“我对道法虽有所向往,但对于道宗之事却不甚了解。此宗弟子皆是超凡入圣之辈,虽然偶尔涉足红尘,却如清风拂面,不留痕迹。这般看来,倒与公子你有几分类似。”

“我并非出身道宗,你刚才提到的凰门事迹,我姑且推测一下,莫非是指凰门曾图谋反叛?”墨林急于撇清与道宗的关系,凰丹尹微笑着点头:“你又是如何看出其中端倪的?”

“其实并不难猜,凰棠氏本性刚烈,因紫宸国公纳妾之举使其愤而出走江湖。她定会借力江湖之力来对抗这个腐朽的朝廷,之后她遭贬入冷宫,想来也是那次抗争失败所致吧?”凰丹尹闻听此言,微微颌首:“你的猜想大体正确。”

“昔年,家母带领凰门九万修士挺进三千琉璃仙道,怎奈遭遇马凌甫及其掌控的镖宗联手镇压,甚至未动用禁军便已平定了这场动荡,自此凰门势力衰落,四散各地。家母凰棠氏最终被带回皇宫,囚禁于曾经宠爱有加的凤栖宫内!”

墨林叹息一声:“原本繁华壮丽的宫廷,竟因主子失势而变得荒凉凄寂。那紫宸国公可曾想过将你纳入宫中,赐予名份?”

“不屑为之!”她回答得毫不犹豫。

“后续之事我大致已经清楚,如果你想知道更多,我也乐意告知一二。如今眼前的凰棠别院,应当就是凰门残留的最后一丝底蕴了。”墨林望向凰丹尹,后者并未否认,只是淡漠地道:“那些过去的事,我不愿再提,也请你不必对我说任何往事。”

墨林起身告辞:“那就不打扰姑娘了,我还需再见一次太子凉,有关宫内的谜团还需他亲自解答。”凰丹尹沉吟片刻,开口问道:“恩怨纠葛的人尚且难以割舍,你身为一名云游道人,为何对此事始终耿耿于怀,执着不已?”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活得更为自由洒脱。世间有许多事情让人捉摸不透,我越是执着探寻,反而更能从中找到解脱与释然。”墨林朝着凰丹尹一笑,但她似乎并未理解他的意思:“你知道太子凉现在在哪里吗?”

“自然知道,不必姑娘费心。不过姑娘你运筹帷幄之时,还需谨慎思量,正如我先前所说,表面的世道与背后的世道全然不同,如若未认清形势就冒然参与,恐怕最后会步凰棠氏的后尘!”墨林说完,洒脱离去。凰丹尹咬着唇瓣,凝视着墨林那一袭青衫道士松散的发簪,眉宇间微颤,显然是思绪万千。其间几次想要挥手唤住墨林,却又欲言又止,终究没有放下架子叫他返回。

反倒是在灵瑜满面嬉笑之下,她轻盈走出修炼暖阁,身后跟着的是沉默寡言却身怀修为的墨林,二人交谈间的笑声渐渐消失在远处,只留下大护法酒保疲惫的低吼声。但这并不奇怪,毕竟对一只以神兽血脉行走世间的存在而言,行走之举实属剧烈运动。

盏茶工夫过去,修炼暖阁之内再次迎来一位访客,此人头戴遮掩真容的修行斗笠,身披蕴含灵力的锦缎长袍,竟是那位踏风疾行的高手——八步追蝉。

他恭谨地立于凰丹尹身旁,此时凰丹尹手中握着一本古老的修真典籍《南华真解》,随意翻开几页后,却又心有所思地将其阖上。八步追蝉开口问道:“尊认为那位道友对本宗之事,究竟有几分真诚之信?”

“此事非你所宜多虑,先母未竟之业,自然应由吾辈肩负。”凰丹尹语气坚定,英姿飒爽中带着冷傲的气息,宛如一株带刺的瑰丽荆棘,让人难以接近。八步追蝉瞧见此景,心中忧虑却因忌惮其威势而不愿轻易表露:“适才那位道友似乎留有未尽之意,我去寻访太乙真人,将完整之意带回与你知晓。毕竟如今能汇集各方情报并融会贯通者,唯有这位来自隔绝尘世之山峰的异派修士。”

凰丹尹看向他,目光流转,时而显得陌生疏离,时而又深邃莫测。如此目光令八步追蝉难得地露出尴尬之色,摘下了斗笠。

凰丹尹叹道:“三十年来无人能洞察清楚的陵阳格局,怎可能被一个自闭塞高山出来的修仙偏门外道看破全局!”

听闻此言,八步追蝉思索片刻,最终低声回应:“虽说是偏门修士,但他确实是一位修得了大道之人。”

提及近来的局势,凰丹尹轻轻挪开眼前的香炉,轻抚额头微皱眉头:“你退下吧,我稍感疲倦。”

八步追蝉见状,静默地站立良久,凰丹尹见他仍无离去之意,遂再问一句:“还有什么事情么?”八步追蝉喉咙滚动,小心翼翼地道:“其实你不必独自承受这么多压力。”

凰丹尹苦笑一声:“你明白的,我没有别的选择。”

八步追蝉叹息:“能在陵阳城立足并建立凰门一脉,已是女子中的翘楚。我并不反对你的决策,只是觉得你不应该孤身一人承担这一切重负。”

“我并非孤立无援,凰门众姐妹一直与我同在。”听到这话,八步追蝉迟疑了一下,但仍决定开口:“我是想说,你应该有一位可以倚靠的伴侣。”

说完,八步追蝉更加低下斗笠,扶住门廊罕见地表现出些许拘谨。凰丹尹闻言,眼眸含笑,但笑意之中却透露出几分苍白和玩味。她看向八步追蝉,眼中流露出一丝认真而又微妙的意味:“从小到大,这句话你已经对我说了多少次了?”

“记不清了。”

“这么多年来,我确实是辜负了你。”

八步追蝉少见地笑了笑,轻轻点头:“习惯了。”

“这座凰棠别院是你倾注心血最多的地方,若非有你,凰门也不会有今日之成就。我深知你的情谊,但自从母亲离世后,我便不再执着于男女之情。多年来的辛苦确实体验颇深,但我也实在不愿为了感情之事而让自己陷入困苦之中。”

踏雪无痕闻声微微一笑,摇曳头颅,仰首望向九霄:“自从你稚年时期跟随在为师身后,你便常这般与我谈论,只是近日你对乾元玉牒的态度,让为师有些捉摸不定。”

言毕,他面色肃穆,尽显仙风道骨,全无半点世俗马夫的卑微之态,反而透出一股挥斥方遒的磅礴气势。云瑶凰眼神如秋水般凝视着他,毫不回避他的目光:“你已经察觉到了么?”

踏雪无痕轻轻点头。

云瑶凰面上波澜不惊,却毫不犹豫地道:“没错,我对乾元玉牒产生了情愫。”踏雪无痕心中早已有所预料,故此并未表现出丝毫惊讶:“灵瑜仙子对此知情吗?”

“她尚且年幼,此事无需让她过多挂心。”踏雪无痕追问:“那乾元玉牒本人呢?他知道你的感情吗?”

“我心仪于他,但他是否知晓此事,并不影响我的情感,因此他知或不知,对我来说并无太大分别。”踏雪无痕听后无奈一笑:“这么说来,这些年来你对我说的那些不受红尘情爱束缚的话,只是为了我一个人而言了吗?”

他轻声叹息,云瑶凰则淡然回应:“不受其束缚并不意味着不存在,正如我不信佛门,然而佛门依然兴盛不衰。”

“这样说来,原来是我误解了你许多年。”他摇头黯然离去。云瑶凰静静地看着他,后者报以微笑,随后起身告辞:“我要去寻找乾元玉牒,你还有何话要对我说吗?”

云瑶凰指向门外:“其实,我对于那位周真人也颇有好感!”话音刚落,踏雪无痕顿时愣住,良久才缓缓恢复常态,看向她的目光中带着一丝不解:“你是在同我开玩笑吧?”

云瑶凰神情依旧严肃:“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心实意,全然发自肺腑!”踏雪无痕苦笑摇头:“真没想到,你竟如此博爱,又如此坦荡,偏又对我这般冷淡。”

她脸上掠过一抹淡淡的寂寥:“你误会我了,我不想过多解释,我相信你能理解我,也只有你能懂我。先母一生受困于情缘纠葛,而我只愿在修炼大道的道路上活得清清楚楚。”

说完之后不再言语,两人就此告别。踏雪无痕身影瞬间消失无踪,留下云瑶凰独立在暖阁暗影之中,面容模糊不清,无人能分辨她此刻的心情。

此刻,在陵阳城以东五千里之外,有一个还算繁荣的城邑。

此地名为,濮阳郡。

穿过濮阳郡,前方则是连绵万里的深山老林,已然不属于北戎国的地界,归属了苍梧国领土。

濮阳郡乃是战略要塞,城池依托山势而建,背后紧邻飞瀑悬崖,只通进城之路,无外出通道。城内少见寻常百姓,与此地截然相反的是金庸城,虽远离西梁万里,无需抵御外敌侵犯,但也有着边疆生活的艰难困苦。然而相较于其他地方,这里的人们更多了一份恬淡知足,并非因太平安宁,而是由于魏王赵胤的大军几乎全员驻扎在这座边关城内。

想当年,苍梧国内乱横行,魏王赵胤率二十万雄兵东征平叛,最终双方停战议和,马凌甫之女远嫁苍梧,至今未归。而魏王赵胤也因此拒绝回朝,选择屯兵于濮阳郡,自此以后自立门户,成为朝廷重臣中的翘楚,乾元玉牒则彻底失势,遭奸佞之臣陷害,被逐出皇宫……

自然,便是此事缘由,贺华黎倚仗禁卫军之力幽禁了赵胤及温侯俊。赵胤由于未能掌控陵阳的兵权,故在此形势下处处受限。如今于濮东郡中掌握三军令旗之人,乃是他的亲信将领,名叫邦彦,年仅三十七载。

邦彦身为一代文武兼备之将,面泛红光,身着长衫而不披铠甲,丹凤眼、卧蚕眉,配上鹰钩鼻和雷公嘴,双手双脚宽阔而身材偏瘦,虽无赵胤般的霸主气势,但在凝重之中自有一股威严,不容轻视。

审理案件至第十日的正午时分,濮东郡将军府内的神机堂汇聚了一众身披金鳞银甲的战场豪杰。

邦彦手持帅印端坐在中央高位,虽摆出大马金刀的姿态,但由于腿部较短,坐上原本属于赵胤的座椅时双脚竟离地摇晃,显得有些滑稽。然而在如此严肃的场合,无人敢于嘲笑。

毕竟这里谈论的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任何人的不庄重之举都会被当作是对正事的亵渎。

邦彦目光炯炯审视众人,座下的各位都是身怀煞气的豪杰:有的是背负大弓、断三指、独眼眯缝的老将;有的擅长双刀,腰缠流星锤,披星戴月且满身布满葵花图案的阴翳统领;有的力举海碗,握着三节鞭,身形魁梧如山岳般的先锋虎贲;还有的刺有青龙图腾,披头散发,全身挂满武器刀柄的索命斥候!

邦彦开口说道:“今日召集列位至此,是因为收到陵阳城传出的紧急令箭!”

一位老将接口道:“老夫确已瞧见,确系邺王的命令无疑!”

虎贲先锋紧接着问道:“既然军令已至,我等是否立刻挥师返回京都?”

邦彦挥手示意稍安勿躁:“不忙,今日召唤诸位前来,是想与大家好好商议一番。陵阳城必遭遇了重重危机。紫宸国公驾崩,百里太后新丧,北戎国失去传承,当今之君威望不再,如今赵胤孤身一人困守陵阳。我等二十万大军,设想若是马不停蹄地奔赴救援一位已经失去家族支持的君主,此举究竟是明智还是愚蠢呢?”

(sdingdiannn/ddk58196305/3670576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