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道途孤城:少年将军与北戎之谜 > 第59章 君子爱财取无道

太子:“阁下助我,是为了天下苍生,难道苍生的事就不重要了吗?”

南海仙翁冷笑:“我看见过的世人,大多数为了生活琐事直至入棺,大多数人安于一隅,连江湖山水都没见过。”

他颤抖着,喝了一口酒,擦了擦嘴。

“无论你是高官厚禄,还是名留青史,是青灯古佛,还是战功显赫,是家长里短,还是光宗耀祖,都是前人看过的无聊生活。老夫这辈子见识过上千人的死亡,送走了无数朋友,看透了他们生活的虚无,我又何必重复那种无聊的生活呢?”

太子闻言略感惊讶:“那么阁下认为,您应该如何生活?”

“老夫现在所做的,应该是从烦恼的此岸到达解脱的彼岸,把别人一生追求的终点,当作我一生追求的目标。”

说到这里,南海仙翁的目光中略带迷茫。

“可惜啊,即使我悟出了这个道理,也已无济于事。毕竟老朽已老,不再有青春年少,所以更要将剩余的时间用在有价值的事情上,虽然老朽还没想清楚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事,但肯定不是太子你策划的事情。”

尽管拒绝之意明显,但太子仍保持着皇族的风度,拱手表示领教,言语中充满了尊重,没有一丝傲慢。

像您这样洞察世事的人,世间定然不少,只是他们都已年华老去,经历了世间的沧桑和悲欢离合,大部分已临近人生的终点,才领悟到这些道理,过完了一生,才学会如何生活。

南海仙翁听了微微一笑:“这就所谓的人生皆苦,所以老夫今日不帮太子,太子应该理解我。”

说完,他就离开,太子起身相送。仙翁挥挥手,走下箭楼,身影显得孤独,如同步入老年的黄昏,静静地走出风雪中,足迹被雪覆盖,仿佛从未出现过。

太子招呼众人坐下,心里思考着刚才仙翁的话,无论是否理解,都让人回味无穷。过了一会儿,太子似乎有所领悟,抬头向大家微笑,笑容灿烂:“我是个世俗之人。”

鸿武陵大笑着附和,举杯敬道:“我们又何尝不是呢?这很正常,有来有往,才是江湖。”宁远是最沉默的一个:“南海仙翁就这样走了吗?”

“这就是生活的无常,变化莫测,才是人生。”太子手腕一抖,喝了一口酒。

说完,太子看向辽东老三:“你的算盘打完了没?你不相信我能坐上正宫,推翻邺王和温侯俊吗?”

辽东老三脸色忧郁:“这笔账算不清楚,你的期望太高,风险太大,你连兵马都没有,靠什么东山再起?”

太子凉指着宁远:“将军手下有一支力量,是金墉城的残部,可以为我所用。”辽东老三迅速盘算,喃喃自语:“兵马有多少,武器装备如何?”

“只有几千人,兵器不到四百,盔甲不足两百。”太子凉坦诚相告。

宁远闻言焦急,正要找个借口,太子凉对他挥手微笑:“不必瞒他。”

辽东老三沉思片刻,已经有了打算:“太子的魄力可嘉,但我只认金钱,你先给我钱,我就听你指挥。”

太子凉喜欢这种直接谈价格的人,立刻说:“这很简单,你要多少?”

“三成。”

“我财产的三成?完全没有问题。”

宁远听到这话又急了,鸿武陵也颇感惊讶,北戎国太子的三成财富,确实是一笔巨款,而太子凉能如此轻松答应,也是非凡的气度。然而,辽东老三却摇头,固执地举起三个手指:“我说的是整个北戎国国库的三成!”

这话一出,连太子也微微点头,但随即又恢复微笑:“如果先生能帮我,当然没问题!”他的冷静从容,反而让辽东老三犹豫不决:“我凭什么相信你?就凭你曾是北戎国的太子?那不行,我只认钱。”

太子取下手中的白玉扳指扔给他,宁远见此情景更为惊惧,但太子却依然镇定自若:“这是开蒙年间的琉璃采花雕龙白玉扳指,先皇赐予我的,世上仅此一枚,作为信物足以抵得上三成国库!”

辽东老三的呼吸瞬间变得沉重,他珍视地摩挲着,狂热的眼神中流露出放肆的神情。众人注视着他,但他许久未能恢复常态。

过了片刻,太子凉淡然一笑:“我们之前已约定,日后你会为我效力,对吧?”

辽东老三无暇顾及太子,嘴角呢喃:“效力,效力,只要有银子,什么都好说!”太子凉放声大笑,转向宁远二人:“将军,我有了这三人,就能恢复昔日的权势。你去城外安置兵马,我们可以开始了!”

宁远激动不已,虽然不太理解,但他明白太子的野心并不止于北戎,他对北戎州的三成国库毫不在意,这意味着他的目标是囊括天下十九国的疆域!

然而,能让太子愿意付出如此代价来供养的门客,辽东老三究竟有何非凡本事,这让宁远十分好奇。但现在谈论此事还为时过早,不必急于一时。

太子凉说完瞥了一眼鸿武陵:“鸿楼的少主,实话告诉你,在我这里你没什么大用。你父亲是我的朋友,我常吃你们家的松茸鳜鱼,所以你听到这些,我并不介意。如果你愿意与我合作,那是锦上添花,但你要记得,你绝非雪中送炭!”

这话直白而残酷,但太子凉直言不讳,不留丝毫情面。

鸿武陵笑了笑,洁白的牙齿在阳光下闪烁:“既然太子用不上我,我就回去鸿楼喝酒。我真的很忙,还要给南瑾小姐写信呢!”

太子凉闻言眉梢微扬:“温侯俊的女儿?”鸿武陵知道自己说漏了嘴,但并未刻意掩饰:“没错,她是我心爱的女子!”

太子凉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微笑道:“你走吧,祝你早日如愿以偿。”

鸿武陵向太子行礼告别,拿起松纹古剑跃下箭楼。辽东老三忧虑地说:“此人与大礼官之女有牵连,又听了我们的谈话,太子为何还放他离开?”

太子凉毫不在意:“此人不涉庙堂之争,顺手千杨擅长隐蔽之事,让他暗中监视他就够了。他父亲背后有魁门势力,我不宜与他撕破脸。”

说完,太子凉便离去,顺手千杨和洛道聊客紧随其后,辽东老三收起鱼肠剑和算盘,跟在宁远后面。

宁远好奇地看着鱼肠剑问道:“世人常说取之有道,你收取他人钱财,是有道还是无道?”辽东老三回答:“有道无道均可,我爱财如命,不问来路。”

宁远:“为何如此贪婪于钱财,是否有什么隐忧?况且,生命总比金钱更重要。”

辽东老三对这种观点嗤之以鼻:“有人热爱刀剑,有人醉心诗词,有人追求理想,为何就不能钟情于金银财宝呢?”

辽东老三显然对李觉的观点持有很大异议,一旦开口,就停不下来了。

“凭什么说生命比金钱更宝贵?南海仙翁刚才说得没错,究竟是平庸一生更重要,还是为了金钱而活出不一样的人生更有价值?世上爱财之人多如牛毛,像你这样痴傻的可不多见!”

“既然大家都爱财,那么假如我拥有无尽的财富,就相当于拥有了众人的喜好,他们看见我有钱,自然也会因财爱我!”

“我一直认为,活着就不能默默无闻,来来去去无人知晓,最后被虫子啃食干净,那不叫活着。但金钱是个好东西,我比任何人都更爱钱,所有人都不会忘记金钱,也就永远不会忘记我!”

辽东老三说着,眼中却充满了无尽的哀伤。他转身离开,宁远看着他的背影,觉得他似乎没那么令人讨厌了。

的确,越害怕被人遗忘的人,往往越缺乏向世界告别的勇气。

许久之后,宁远摇头轻笑:“想想也是,不然我最好的朋友也不会是个道士了。”

他没有继续追问,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尤其是在江湖中人,他们的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而这些故事,最好别轻易打听。

西梁城,始终高高在上。

黑色的城墙依偎在不渡江畔,犹如潜伏的巨龙,盘踞深渊。

江的南面,是古山琅琊,风景秀丽,灵气四溢。

琅琊山旁边,有一座废弃的城市,死气沉沉,那就是金镛。

江的北岸,有一条山隘横亘天际,名为渝门。

渝门关外三十丈,灵山雾气缭绕,便是不周山。

时光倒流三个月,西梁历一六二年,北戎历鸿灵十三年九月二十一日。

不周山顶,葛行间的坟墓经过修缮,矗立着牌坊,显得庄重正式,仿佛真的有人在此长眠,香火旺盛。

坟墓旁站立着一个小和尚,光头上有戒疤,却身着青灰色道袍,显得不伦不类。

他静静地对着坟墓诵经祈祷,每诵一句经文,就在墓碑前撒一把谷粒。

神情虔诚,举止恭敬。

不远处,有一座小道庐,半边坍塌,用柴火支撑,却宛如屹立不倒的青松。

看似脆弱得像蝉翼,实则扎根稳固,风雨不动。

柴火堆积中,道庐内的景象隐约可见。

墙上挂着“道法自然”,下方供奉着三清上仙。

门开了,道童渐离背着行囊走出来,稚嫩的脸上满是坚定。

他回头望向屋里袅袅升起的香火,三清像前刚刚点燃新的香烟。

他抖了抖背上的竹匣,轻轻关上了道庐的门。

门上的青漆已褪色,左右各有一半太极图案。

梁柱上挂着一副对联,没有门神,这里不流行这个习俗。

渐离走近小和尚。

小和尚抬头看着他,轻轻一笑,笑容和光头一样耀眼。

小和尚问:“你要去哪儿?是不是要下山?山下的人既奇特又古怪呢!”渐离指向山下:“我要去红尘人间,我想找回师兄和师父。

不管多么奇特古怪,深奥玄机,都不足挂齿!”

说完,两人相视而笑,将葛道士的坟墓搁置一旁。

小和尚笑了会儿,神色黯淡下来:“我也想念师父了,按道理说,我应该和你一起下山去找。

不过我是佛门弟子,自打我进入灵山,我们师徒的缘分就已经断了。

原本以为无缘即无烦恼,也算是一件好事。

后来时间久了,又觉得无所谓好坏,只随心意罢了。”

渐离看了看墓碑:“我师父云游四海,墨林师兄四处寻找他,墨旋师兄则步入仕途。

我想找到师父,却不知从何找起。

想找墨林师兄,也是毫无头绪。”

他轻叹一口气:“只有墨旋师兄有踪迹可寻,但就算找到他,也只会索然无味。

我知道墨旋师兄的心已经乱了,庙堂之上的墨旋,就不能再是山水之间的墨林!”

小和尚点头:“说得真好,那么这山水间的墨林,该去哪片山水寻找呢?”

渐离苦笑摇头:“墨林师兄曾对我说,用无根的念头寻找无根的源头,就能得到无根的因果。

我觉得这就是葛师父所说的道法自然,但我还远远达不到那个境界。

我能做的只是在人间行走,师父是葛者行间,我至少能做到游历山水。”

说完,渐离转身离开。

小和尚有些不舍,喊住他:“就这样走了吗?”

“多留无益,你要好好照顾自己。”

小道童说完,抖了抖竹箱,抽出遮阳纱罩在头上。

手握一根木棍,就这样晃晃悠悠地下了山。

山上只剩下小和尚,独自坐在墓碑前。

然而坟墓是空的,小和尚离开坟墓,静静地走进道庐,插上门栓。

外面没有飘雪,他还能抵御寒冷。

第二天,小和尚换掉了门上的对联。

他曾想过跟随渐离下山,但每次鼓起勇气,又感到迷茫。

在犹豫不决中,日子一天天过去。

门前柱子上的对联,笔画深深地刻进木头,覆盖了之前的字迹,变得一团糟。

上联:佛非道,佛取代道,非佛非道,无门无道。

下联:佛即是道,佛亦有道,既佛既道,颇有韵味。

横批:知或不知。

这一切,渐离一无所知。

他静静地走了七天,来到了不周山的半山腰。

在云端之上,只见山脉河流静静展现眼前。

不渡江宛如巨龙,慵懒地横卧于双峰之间。

它仿佛怀抱元始,蕴藏着奥秘,却又难以捉摸。

“渐离,你说这云海之下,会有蛟龙腾跃吗?”

想起墨林的言语,渐离轻轻一笑,显得纯真而又憨厚。

忽然,他瞥见江中深处的黑色城堡,眉头微蹙,忧虑顿生。

一只黑乌鸦出现在他身旁,盘旋两圈,似乎不满他的生机,哀鸣着奋力飞去。

小道童见状,立刻抓紧竹匣的背带,脚下加劲,身影消失在青翠的山脚烟雾中。

那只乌鸦则毫不停留,直飞至西梁城内。

西梁城为厚土国的最大城市。

西梁城主为中国之主,周围十九国的君主皆向他低头称臣。

他们定期缴纳赋税,年年进贡,殷勤备至。

若有叛逆作乱者,必受西梁之罚,号令天下诸侯共讨之。

十九国也有责任入西梁勤王,因此西梁自建立以来,总体还算安宁。

虽不能说是国泰民安,但人口繁盛倒是真的。

现今西梁的君主姓穆,穆氏家族权倾天下,世人无不遵从。

道士墨旋是穆府的门客,侍奉的是穆家的次子穆念花。

西梁历一六二年,北戎历鸿灵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一位老太监在穆府内阁前恭敬地站立,白发童颜,肌肤娇嫩,但双眼已显黯淡黄浊。

他的状态比贺华黎还要精神几分,岁月在他身上并未留下太多痕迹。

此人便是穆府南阁的总管太监,呼延礼。

呼延礼已在此等候了两个时辰。

按常理,此时穆念花早该下朝回来了。

但现在前厅堆满了拜帖,都是些得罪不起的大人物。

他焦急得满头大汗,却无计可施。

又等了一个时辰,穆念花匆忙归来。

依旧是一身艳丽的女装,只是汗水微湿,妆容略显斑驳。

身后跟着几位魁梧的将军,全副武装,但未佩剑。

呼延礼惶恐下拜,穆念花拂袖不理,径直进入内阁坐下。

呼延礼低眉垂首,步步跟从,与其他神情严肃的武将一同跪在穆念花的台阶下。

穆念花胸膛起伏不定,显然心情烦躁。

旁边放着一杯花茶,他伸手拿起,狠狠地抿了一口。

留下一片模糊的唇红,冒着丝丝寒气。

呼延礼献媚地笑道:“公子今日上朝,是否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穆念花寒着脸,目光直视前方,嘴唇轻颤:“你们说说,北戎国到底有何优点?”

(sdingdiannn/ddk58196305/3670580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