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道途孤城:少年将军与北戎之谜 > 第50章 九天龙啸动乾坤

西梁历一六二年,北戎历鸿灵十三年十二月十三。

不论穆瑾冠生死如何,今日正午时分,墨林应召入宫见驾。

这一天,狄江倾再次出现。

他在宣隆门鲜红的门前,神情严肃,举止庄重。

然而墨林和宁远差点错过时间,两人身上都带着酒气,宁远踉跄前行,墨林则神态清醒。

临行前,墨林对宁远做了交代。

“我进宫后,你要照顾好拐子马,喂它们多汁的草料,不限量。

城外的金镛子弟,全部带进城,给他们找点活计,以防万一。

这里有封锦囊,你妥善保管,回去再打开,照我的话去做。

宁远点头答应,墨林微笑离去,宁远看着宣隆门,内心有些不安:“道长,你进入陵阳,还没作诗,宫中危机重重,若道长有事,务必给我传信。”

“不急,回来再作,先按我说的去做,其他不必多言。”

墨林说完,走近狄江倾,墨旋和文般若已静静等候。

文般若持剑双掌,墨旋则手扶瑶琴。

墨林环顾背后,未寻得他的桃花剑。他瞥了宁远一眼,随即抱起那只肥硕的白猫,轻柔地抚摸着。

狄江倾提醒:“各位,进宫面见陛下,不得携带兵器。”

文般若闻言,理解地点点头,将剑递给了狄江倾:“此剑名为巨阙,由赤阳子以南岭寒铁铸就。剑身宽一尺七,全长九尺五,开锋五年,回炉重造两次,已斩十七人,左刃柄稍有损毁。”

狄江倾吩咐侍卫收起巨阙,又看向焦尾龙弦:“阁下精通音律?”

墨旋回答:“略知一二。”

狄江倾接着说:“紫宸国公素爱音乐,若能得到他的赞赏,也是你的幸运。”说完,他转向墨林:“道长,为何带着这只猫?”

墨林答道:“自小养至如今,入宫难道不允许携猫吗?”狄江倾面露为难:“并无此规定,只是未曾有人带猫上殿。”

墨林微笑:“那么,从今往后,我就成为这先例了。”

狄江倾轻叹:“罢了,宣隆门后是三千琉璃大道,踏上台阶就是长乐仙宫,紫宸国公此刻正安居其中。各位需遵守琉璃大道的规矩,切勿破坏传统。一旦踏入,非王命不可擅自离宫,进入深宫,生死由天,除非凤旨。”

墨林闻言淡笑,点头默认,转向孤零零的宁远,微微一笑。宁远满面愁容,忧心忡忡,看到他的笑容,也勉强回以苦笑。

墨林抬眼望向宣隆门外:“将军,我在离开前给你留下一个问题,等我想明白了再告诉你。你看这陵阳江山,何等壮丽秀美?但你是否思考过,这尘世中的第一朵花,是如何散播种子,遍布中原的呢?”

宁远明白他的用意,挤出笑容摇头:“这我还真不清楚。”

墨林微笑着说:“所以,我要是没回来,你就一直想这个问题。”

“我没回来,你就一直想。”

墨林毅然回头,文般若和墨旋整理衣襟。他们都知道,宫中发生血腥之事,紫宸国公又病重,此刻入宫并非易事,就连一向洒脱的文般若也显得比平时紧张。

宣隆门启,山风呼啸,吹动衣襟,众人衣袖翻飞,仿佛羽化登仙。三千琉璃铺就的碧玉阶直通天际,消失在云端,这是北戎州独有的景象,西梁也未曾有过。文般若见此情景,放声长啸,墨旋亦胸怀激荡,唯有墨林抱着瑟瑟发抖的归去来兮,问:“天气真是冷,上面能提供热酒吗?”

狄江倾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地邀请:“三位,请上山吧!”

说完,三人起步登山,宣隆门徐徐合拢,仿佛将外界的繁华世界隔离在外。

宁远凝视着那扇朱红的大门,目光停留在门上的金色铆钉,许久未能回神。狄江倾悄然离去,他独自伫立片刻,掏出锦囊,似乎做了个决定,然后迅速沿着山路奔下。

中原的第一抹春色,究竟是何时开始绽放的呢?

宁远心中无解,而提出这个问题的墨林,此刻正踏上朝见皇帝的漫漫长路。这条路遥不可及,三人步履不停,足足走了三天三夜。

行进中,三人并肩前行,交谈多由文般若发起。墨旋对墨林有所顾忌,故而不愿过多交谈,他深知与这位道士对话,只会让自己憋闷,得不到半点好处。

文般若感慨:“长乐仙宫本是陵阳的美景,只因紫宸国公的喜爱,才改建成了皇家宫殿。否则,陵阳这片官绅之地,定会增添更多的欢乐。”

墨林反问:“为何称为仙宫,难道是帝王自封的吗?”

“并非如此,据传这里曾有一位老神仙造访,原本也称作山宫。称呼如何并不重要,毕竟传说只是传说。”文般若解释道。

墨林静静看着他:“你真的相信世界上有神仙?传说中的神仙是什么样子?”

文般若回答:“世人皆如此说,但我未曾亲眼见过。传说中,他们应与两位道长无异。所谓的神仙,或许就是道士,毕竟在这大北戎国,道教如同中都府一样盛行。”

墨林冷笑:“难怪这个国家的未来堪忧,你看我和师弟,像能成就大事的人吗?”

墨旋冷哼:“你竟敢轻视道尊,你说你的,别扯上我!”

墨林淡笑道:“不扯上你,那还真是有出息了。”

墨旋稍稍远离,不再理睬墨林。墨林毫不在意,继续与文般若交谈。周围雾气渐浓,薄雾缭绕,上方宫殿的轮廓隐约可见,宛如沉睡的巨佛。空气中弥漫着湿润,伴随着猿啼虎啸,突然一声尖锐的啸声划破天际,凄凉而悲壮,引得群声共鸣。三人登山途中,面面相觑,却并未停下脚步。

上方云雾中,一个黄门小吏惊恐地跑出,双手抱头,直冲下山!随后,一队士兵护送着几位老臣慌乱逃窜。墨林喜欢热闹,见到这一幕颇为兴奋,但眉宇间已略显忧虑。文般若心情烦躁,身形瞬间升入云端,片刻后如大鹏般归来,脸色苍白,如同遭遇了巨大的悲伤。

墨旋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文般若沉重地说:“刚才,紫宸国公去世了!”

四小时前,在宣隆门外,夜已深沉。

宁远坐在崇光阁的二楼,独自倚栏品酒,夜幕降临,星辰闪烁,街头熙熙攘攘,市民们穿梭其中,笑声鼎沸,一片兴盛景象,丝毫未染忧郁气息。

宁远举杯询问:“小厮,你们那位武陵公子何在?我记得他已经离家十多日了,他到底去做什么了呢?还有,为何楼下这般喧闹?”小厮摇头道:“二掌柜从不向我们透露,就连老爷也一无所知。至于这热闹,客人您真会开玩笑,陵阳城夜夜歌舞升平,哪里有什么稀罕之事?”

“难道不知边境正遭受苦难,人们被迫逃离家乡?”宁远侧目看他,小厮却笑容更深:“那是边陲的痛苦,不是陵阳人的痛苦,千里之外,与我们何干?”宁远听后惊讶不已:“我们都是北戎的子民,怎能如此漠不关心?”

小厮闻言轻笑:“我倒是觉得天高皇帝远,活着就应该逍遥自在。”

宁远挥手让他退下,接着一杯接一杯地喝酒,越喝心情越是动荡。突然,他起身向店主索要笔墨,握着笔在墙边站了许久,墨水吞咽了不少,笔杆也咬断了几根,却依旧未能写下一字,只好懊恼地回到座位继续饮酒,酒入愁肠,醉意更深。宁远眼神迷离,恍惚间,对面的椅子上不知何时多出一人。

来者一身书卷气,身形略显瘦削,年岁不小,但尚未老去,手中捧着半个破碎的砚台,上面还沾着鲜血,腰间插着一支细长的毛笔,笔尖上的墨汁虽未干涸,却已破损不堪,砚台上的血迹斑斑,洒满了他的衣衫,但他毫不在意。宁远瞥了他一眼,觉得有些面熟,多看了几眼,突然心头一震,酒醒了几分,脸上流露出莫名的激动!

“你是梅岭的状元郎?”他惊讶地问。

那人微笑着点头,正是那天在金墉城骑驴的梅岭状元,也是三天前在兰陵山路浴血奋战的温楼主!

然而,宁远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温楼主也没打算提及他是如何从山谷中生还的。宁远注意到他浑身的血迹和伤痕,他们在金镛城曾有过一面之缘。墨林曾说过,此人假借草探花之名,实则与西梁暗中勾结。此次意外相遇,让宁远不知所措。

温楼主:“适才见将军在题诗墙上驻足良久,未曾落笔,是否思绪未定?”宁远闻言有些惭愧:“本欲直抒胸臆,无奈学识浅薄,思来想去只得作罢,毕竟腹中空空,只好无奈,若是墨道长在此,定能赋诗一首相赠。”

提起墨林,宁远又忧虑起来。温楼主:“是那位身着青衫的少年吗?”宁远点头:“你想做什么?”

温楼主摆手:“将军勿要误解,我只是代道长送给将军一首诗,别无他意。”

宁远闻言,看向墙壁,果然多了一首七言绝句,字迹俊逸,意境深远:断戟沉沙百日花,边关老将梦天涯。

陵阳不识边疆事,街头饮酒忘琅琊。

宁远看完,轻轻摇头,又斟满一杯酒。

“我这诗,是否触及了将军心底的思绪?”温楼主微笑询问,丝毫没有病患的憔悴,宁远撇了撇嘴,心中清楚这家伙的诗词功底不在墨林之下,只是他心有所偏,嘴硬不肯承认:“道士的诗作看得多了,阁下的确平淡如湖水!”

温楼主也深藏不露:“那位青衣道士确实才情出众,我不如他,将军所言甚是。”

宁远:“别兜圈子了,你来找我,是不是另有所图?我直问你,金墉城的危机,是不是你暗中煽动的?”

温楼主毫不回避,竟然轻轻点头承认:“我骑驴经过,难道犯了大忌?不过是求一口饭吃,在这乱世中求生存罢了!”

宁远:“你竟敢承认,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么说来,不顾家国大义,与敌通好的,就是你这小子?”

温楼主闻言气势不减:“家国大义能让我不死在金镛吗?将军如此强硬,那些在蚕洞前无辜死去的百姓又该如何解释?世间多的是你们这样的凡夫俗子,整天讲江湖道义,满口忠孝节烈,百姓无辜丧命,为何那道士能安然无恙?三万军队在金墉城外阵亡,为何偏偏将军你存活下来?你口口声声的正义,为何现在与我这个卖国贼勾结的,正是你们这些苟延残喘的人呢?”

一番话直刺心扉,宁远悲痛不已,却又无法反驳,捶胸顿足也无法宣泄。温楼主起身告辞,下楼去,一头强壮的新驴在楼下,梅岭状元倒骑驴,宁远倚栏望去,心情如波涛般起伏不定。

温楼主临行前看了他一眼:“将军,那天道士送我时,我说了一句,如今话已挑明,我无需再隐瞒,你告诉他,我的立场依旧。”

“什么立场?”宁远低语。

“驴马各有道,各自过桥林!”温楼主说完离去,毛驴消失在人群中,宁远环顾四周,全是陌生面孔,熙熙攘攘,繁华的街头,他看着桌上的残羹剩饭,半杯冷酒,更加孤寂。

他趴在桌子上饮尽残酒,随即沉沉睡去,一觉醒来已是次日清晨。

店小二唤醒他,宁远醉眼朦胧,店小二满脸惊恐:“将军,该醒了,不能再睡了。”

宁远费力起身,有些不耐烦,看到小二的表情,立刻警觉起来:“发生了什么事?”

店小二不答,只是侧身指向栏杆外,宁远推开他,趴在栏杆上望向陵阳街,震惊地发现一夜之间,这座繁华的城市已经白雪皑皑!

宁远揉了揉惺忪的双眸,凝神细察,察觉这片雪花的排列颇有规律。定睛一看,竟是冥币,目光所及之处,繁华的城市仿佛披上了素裹,市民们身着丧服,酒肆牌楼挂满了寿带,旗帜无风自动,一片肃穆。一夜之间,整个城市似乎瞬间老去。

“道士,这人世间的第一抹哀伤,是如何在一夜之间,覆盖了整个中原?”宁远喃喃自语,自那次遇见温楼主后,他心中总有一种不安,然而这预感的具体含义,他却一时难以言表。

此刻,三千琉璃大道上,墨林三人已到达长乐仙宫门前。紫宸国公去世的消息不知被谁透露,全国沉浸在悲痛之中,而这场风暴的漩涡,无疑是huangdi离世的长乐仙宫。三人不敢轻举妄动,静静地在宫门前等候了一整夜。宫内不时传出诡异的声音,人群躁动,人心惶惶。直至黎明,一队士兵包围了他们,一位太监从人群中走出,手持圣旨,趾高气昂。

“dangjinshengshang遭刺身亡,尔等此刻入宫,意图昭然若揭,待定日期,当众问斩!”闻此,文般若愤怒不已,墨旋目光犀利。唯有那青衣道士淡笑吟吟,看着士兵束手束脚地绑住他,猫咪被缠在颈间,他的笑容更加灿烂:“这场景倒新鲜,从未体验过,如此有趣,早些日子来就好了。”

(sdingdiannn/ddk58196305/3670580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