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道途孤城:少年将军与北戎之谜 > 第47章 北秦峻岭中的行路人

西梁历一六二年,北戎历鸿灵十三年十二月十二日夜。

夜幕降临。

北戎州广阔无垠,从金镛城眺望东部边境,需穿越九关七十六城。但从陵阳出发,只需三日即可到达东方边界。陵阳都城位于北戎州东南,其缘由成谜。传说北戎先王为抵御西梁,真相如何,无从考证。

北戎州东北与兰陵接壤,东南邻接苍梧。苍梧沦陷后,无人再走那条出境官道,商贾游侠皆转向兰陵官道,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实。

霜河县,位于北戎州与兰陵的交界,此刻仍有值夜的衙役。东城门外人迹罕至,寒意已浓。

一名潦倒的书生骑着毛驴来到城下,办完通关文书后慢慢出城。他左手捧着巨大的砚台,墨汁滴滴洒在衣袖,书生却神态自如,未曾察觉。细看之下,竟是那位梅岭状元。他的毛驴瘦弱如柴,看来从金镛城离开后未曾停留。看着盖上泥印的通关文书,他脸上既有欣慰又有忧虑,紧握缰绳,继续驱驴前行,穿过东城门。

自此,霜河县和北戎州已在身后,他正式离开了北戎国境。前方是连绵起伏的山脉,仿佛无尽的边界。他骑驴又行了半个时辰,山脚已近在眼前。官道在此终结,仅有一座草屋驿站孤独矗立。梅岭状元仿佛熟悉此地,向店主打声招呼,喝了点淡酒薄粥,然后带着毛笔砚台,坦然上路。

驿站旁立着一块界碑,上面用浓重的古篆书写着“秦川”。传闻秦川方圆五万里,是西北的荒野之地,故西北各国也被称作蛮夷之国。

辽阔的秦岭横亘兰陵与北秦之间,直至北漠的岭南之地才消逝无踪。这片秦地自古以来流传着无数传说,奇侠隐士、神秘洞府层出不穷,其丰富的底蕴和偏远的地理位置使得军队难以涉足,山路崎岖,行走艰难。然而,有人避之不及,便有人向往不已,于是这千里秦地既是庙堂,也是江湖。

寅时刚过,梅岭的状元独自越过了边界,踏入了迷蒙的山峦。夜雾浓重,人影瞬间消失在其中。他并未深入,而是选了个平缓的山坡放下砚台,随后取下头上的簪子,改换了儒雅的云纹长髻。他不顾砚台上的墨迹,静静地躺着,闭目养神,不打鼾,也不知是否真的入睡。偶尔有行人路过,或是背着剑、带着弓的江湖客,或是身着红袍、手持金刀的官差,他们看到他都以为是个痴人,无人打扰,反而带来了难得的宁静。

黎明时分,一道明亮的光芒穿透了雾气,仔细一看,原来是一盏镶嵌着凤凰图案的金色油纸灯笼,显然来自皇宫。状元本已昏昏欲睡,见到这盏灯,立刻精神抖擞。他急忙起身整理簪子,虽然略显慌乱,但在黑夜的掩护下,他微红的脸色并未暴露。

提灯的是一个黄门小厮,低眉顺眼,像极了深宫内院的奴仆。后面跟着两位素衣侍女和四个短腿的仆役,他们扛着一顶朴素的红漆轿子。整个队伍平淡无奇,唯有那盏灯笼显得格外突兀。然而,这种不协调的组合正透露出一种难以名状的宫廷气息。

状元上前挡住了轿子,小厮一行并未表现出惊讶。仆役放下轿子让众人休息,侍女们纷纷向状元鞠躬。状元随意挥手回应,目光始终未曾离开轿门。轿门上垂挂着红色的布帘,他正要掀开,却被轿中人轻轻阻止。

“楼主请稍候,我身上沾满了血迹,夜晚的风对我不利,还是尽快赶路吧。”声音略带沧桑,显然是女性,虽不如少女的声音甜美,却也韵味十足,让人如沐春风。

状元闻言,依言放下手,他的眼神在黑暗中闪烁着深深的关切:“是我疏忽了,江湖之上,无论白天黑夜,人来人往,我们还是先去北秦吧。”

轿中人沉默应允,状元示意众人启程。队伍穿过浓雾,渐渐远离北戎州。一路上,轿中人很少开口,状元抱着砚台,伴在右侧同行。轿子行进得并不快,他的毛驴轻而易举地跟随着。

二人间的对话稀疏却充满默契,亲密与陌生交织其中,形成一种微妙的隔阂。这种复杂的情感,让周围的人不敢轻易插话。

楼主沉声道:“此刻我们已踏入兰陵的土地,就算陵阳宫中隐藏着什么秘密,也与我们无关。即使事情败露,你已身处北秦,安全无虞。我已调遣镖局的高手,在天亮前护送你们到达下一个驿站,那里会有我的同僚接应。”

“一切尽在你的掌控之中,贺华黎的忠诚无可置疑,你深知这一点。即使出现意外,皇宫也不会是问题所在。我们何时才能抵达北秦?”轿子里的声音疲惫不堪,长途跋涉的劳累显而易见。

“按正常行程,大约需三个月。但考虑到你的身体状况,我会每三天安排一次客栈休息。大人和孩子都会有专人照料,我的弟子会在客栈保护你们的安全,所以不必担忧。”毛驴上的楼主缓缓说道。

闻言,轿中人沉默良久。楼主耐心等待,直至茶香散尽,她才开口:“你是不是决定不与我们一同去北秦?”

听到这话,楼主面色黯淡,尴尬地擦拭衣角的墨渍,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眷恋:“并非我故意如此,你们的生命更为珍贵,你应该明白。只是目前各国局势动荡,我必须返回陵阳,主持门派的大局。”

“终究,江湖比我们更重要。我不会责怪你,只是感叹我们都已不再年轻,没有太多精力应对世事了。”轿中的女子话语深沉,虽有责备,却也充满关心。然而,她的语气并未因此软化:“我今年四十八,即将迈入知天命的年纪。你也即将四十不惑,我承认亏欠你多年,但这次,将是最后一次。”

话音未落,四周突然响起悠扬的乐声,仿佛箫笛合奏,冷冽而又生机勃勃。楼主闻言,眉头紧锁,轿中的女子也惊讶出声。

轿子应声落地,黑暗中闪烁起一片幽冷的光芒!

“欠债必偿,天理循环,生不逢时,风雨交加。”楼主轻轻摩挲手中的砚台,一边低语,一边从驴背上下来。

“都站到我身后,紧贴轿子,防备暗箭,确保贵人安全!”他的声音低沉坚定,松开缰绳,挥手示意毛驴离开。

毛驴消失在丛林的黑暗中,蹄声未消,就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一道寒光在树丛中闪烁,伴随着一阵颤动,最后留下一声不甘的长鸣,使楼主的目光更加沉重。

“世间万物皆有因缘,生灵无辜,何苦赶尽杀绝。”

他的嗓音低沉而沧桑,毕竟这头驴伴他走过无数春秋,情感与理智交织出深深的眷恋。

山脚下传来微弱的动静,仿佛疾风穿梭林间,又像暗流悄然流淌。

楼主心中早已明了,这连绵的山脉中,此刻必然潜藏着众多武林豪杰。

刺杀,自古以来,江湖中善恶交织,恩怨如影随形,报应不爽。

人们总能清晰记得每一份仇恨,不论关乎国家兴衰,还是琐碎的家长里短。

只要世界依旧,刺客总有施展拳脚之地。

山路之上,缓步走出一位黑衣人,发束面罩,身材曼妙,显然是一位娇俏女子。

她并未像寻常刺客般悄然潜伏,而是傲然前行,如同帝王巡游。

此刻的楼主显得有些狼狈,失去驴子的帮助,他左手捧着砚台,右手提着两个布包。

他将包裹搁在轿边,安慰着因恐惧而紧贴轿身的仆人和侍女。

接着,他从包里抽出一支毛笔,蘸墨于砚台,然后朝黑衣女子缓步走去。

两人走近,楼主并未表现出惊讶:“我料到你会在边界处动手,只是没想到你会聚集这么多人。”

女子的眼神冷冽无波:“人多势众对我并无意义,江湖中提到白玉楼主,又有几人敢轻视怠慢?”

她的声音年轻而淡漠,楼主听到白玉楼的名字,神色略显黯然,显然是想起了不愿触及的往事。

他瞥了一眼轿门,转身时,眼中多了几分无奈和悲凉:“那些陈年旧账,恩怨是非,又何必执着不放?”

“母亲未完成的心愿,岂能轻易放下?无论是你们,还是赵星阑,都是无情无义之人。

我明白自己无力留住你,但你身后那位主子,今天必须留下头颅!”黑衣女子目光如冰,手中双剑闪烁寒光,直指地面。

楼主轻抚胡须,望着那双剑,眼中流露出一丝遗憾:“近年来我在北方游历,许久未曾见过峨眉刺。

不过,我要提醒你,无论是你还是你的母亲,都已经不再是峨眉弟子,既然选择了血腥之路,就别再打着峨眉的旗号。

毕竟,峨眉是八大门派之一,切勿随意玷污其名声。”

黑衣女子无动于衷,仍持剑严阵以待。

“你问问身后之人,当年对我母亲做了何等之事?如果没有内疚,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心安理得。

凤栖宫荒废已久,陵阳山宫的夜夜欢歌却更加喧嚣。

谁在扭曲黑白,你心里清楚。你原本就是庇护情人的卑鄙之辈,少来指责我母亲!”

话音刚落,四周山路丛林中响起沙沙声,一队队黑衣人纷纷现身,不再隐藏。

霎时,百来个身影显现,尽是青春女子,手中握着峨眉尖刺!

见此情景,楼主微微一怔,退至轿门前,毛笔在砚台中饱蘸墨汁,轻轻一抖,笔尖犹如利刃出鞘!

“能直面温某,你们也算磊落。

虽行盗贼之事,但也让温某心生敬佩。

即使今日有人遭遇不幸,峨眉山的威名也不会因此蒙尘。

温某非混淆是非之人,恩怨分明,该是谁的就是谁的,黑白分明。”

话音刚落,毛笔疾挥而出。

楼主的目光不再悠然,他目光如狼,扫视众人,仿佛饥饿的野兽!

墨色的笔墨在黑夜中穿梭,如同利刃割破衣物,深入骨髓,最后穿透臂膀,鲜红的血滴洒落地面,墨迹之处,衣物破裂,露出洁白的肌肤。

片刻后,惨叫才回荡开来,这些刺客训练有素,尽管痛楚难耐,仍咬牙坚持,但低沉的呻吟声连绵不绝。

“砰——铛”

“砰——铛”

楼主的墨点精准落在肘部与手腕,峨眉刺纷纷脱手!

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实属无奈之举。

(sdingdiannn/ddk58196305/3670581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