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道途孤城:少年将军与北戎之谜 > 第44章 刀剑的秘密难测

那一晚,二人未多言。然而就在这一夜,遥远的东北边陲,太京州却起了波澜。

此时正值西梁历一六二年,北戎历鸿灵十三年十二月初八,接近子时。

太京州,剑门山门前,篝火熊熊。

张太白出山的消息迅速传开,各路江湖势力纷纷前来拜访祝贺,即使是昔日的敌对门派也送来了拜帖,不敢无视此事。

江湖中人情世故深厚,沉默并非大派交往的明智之举。何况这次出山的前辈是十大门派之首的张太白,无论情感还是礼数,都必须做得尽善尽美。

一连数月,昔日被大雪封锁的太京州不再寂静,剑门那冷清的大门也不再无人问津。天空中飞翔着传递贺信的鸽子和秃鹫,地面上奔腾着前来拜见的骏马。不善交际的剑门弟子被迫整天接待宾客,即便口舌生疮也无法抵挡这万国朝圣的热潮。

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名字——张太白。

此刻的张太白并未关注这些琐事,回到师门后便深居简出,直至深夜,才独自离开屋舍,悄然走向门派接待宾客的宅邸。

夜半时分,孔家府邸,冬暖阁内烛光闪烁。

依旧是那两位江湖老友,张太白和孔慕贤,围着八仙桌,手抱火炉相对而坐。

"我就知道太白兄定会来找我,这一个多月的严寒,也算有所值了。"

孔慕贤微笑着为他煮茶,这次的茶水煮得迅速,比在衍羲山时熟络许多。

"砰——"一封书信落在茶具一旁。

"孔兄聪明过人,我也不绕圈子了。信中提到北戎州出现剑意,其真实性几何?"张太白目光如炬,显露出这个问题对他至关重要。

面对这样的强者,孔慕贤罕见地没有摆出架子:"千真万确,我天机阁的消息从未出错。此乃状元榜中截获的情报,北戎州金镛城外通往庐陵的官道上,一处蚕洞,有张太京的剑意流动!"

"你并未亲见剑意,如何断定其真伪?"张太白依旧紧盯着他。

"凭我们多年的交情,我见过故友舞剑,虽已登峰造极,但与蚕洞中的剑境仍有差距。况且蚕洞只留下寥寥数道剑痕,却造成了数百人伤亡,太白兄若只有四次出剑机会,有信心斩杀如此多人吗?"

闻言,张太白沉默片刻,随后开口:"仅凭内力和招式确实难以做到,唯有被无上剑意主宰的身躯才能实现。查到拥有剑意之人是谁了吗?"

"有些线索了。"

孔慕贤似乎正等待他问这个问题,从身旁抽出几张宣纸递给他:"情报有限,阅后即焚。此人乃是在不周山修炼的道士,姓周名游,年纪尚轻,近期首次下山,具体目的不明,不过最近应该已到达陵阳!"

"陵阳?"张太白闻言犹豫:"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道士,从何处习得我派剑意?老友应知,当年窃取我派剑意的是李岸然,难道这小道士见过李岸然?"

"可能性很大,太白兄再看这些。"

孔慕贤又递上几张宣纸,随即把先前的纸张在烛火上烧毁。

张太白接过一读,神情更加紧张:"南戎州,怀化中侯府?"

"没错,事情虽已过去多年,但多亏某人,天机阁顺藤摸瓜找到了不少线索!"

孔慕贤笑容略带神秘:"不久前,李岸然的长子李擎苍血洗南戎州剑门分舵,此事兄台已知。但我们发现他这么做不仅仅因为这个,更多的是为了调查十三年前在这里发生的一起血案!"

"案件详情呢?你是指当年的事件涉及到李岸然和我的剑意派系吗?" 张太白的沉稳如常,即使听到分舵被摧毁的消息,情绪也未起波澜,依然专注于关键问题。

"太白兄智慧过人,一提即通。"

孔慕贤简洁地赞扬,但话题并未偏离:"据我所获情报,怀化中候府当年的真相已成谜,不过那个名叫墨林的道士当时还是个孩子,和他的两位师弟一起被师父带到李岸然面前。如果剑意真的出现在蚕洞,那必定在墨林身上,也就是说,李岸然在十三年前于南戎州已将剑意托付他人!"

"三个道童,他为何选中墨林?为何不选他的师父?" 张太白满腹疑虑。孔慕贤闻言脸色微变,随即悄悄靠近张太白耳边。

"据我所知,另外两个道童,一个与他年龄相仿,现在已是西梁穆家二公子的座上宾。另一个年纪尚幼,十三年前还是婴儿,现在在不周山的身份仍然未知。李岸然为何没选他们,我不知道原因。但为何不选师父,我却略知一二!"

"为何?" 张太白似乎有所领悟。

孔慕贤连忙挥手:"提到十三年前,老友应该也想到了一些事。你为何下令门派封剑禁杀?十三年前江湖动荡最大的事件是什么,无需我多言吧。"

说完,他静静品茶,而张太白则略显震惊:"难道你说,墨林的师父就是我当年所杀的那个不能提起的人?你上次告诉我他其实没死,而是被困在了诸生浮屠?"

孔慕贤诡异一笑,点头确认:"没错,太白兄若不信,可亲自去查看。以你的本事,安全无虞。在那已被遗忘的苍梧上京,一探便知真假!"

"不必了,儒家天机阁从不说谎。" 张太白轻轻捋着胡须,目光冷冽。他凝视着暖阁外的大雪片刻,然后悠悠叹气。

"如此看来,李岸然绝不会把剑意传给他,但既然墨林是那个人的弟子,我还是想不通他的意图。"

"不仅是剑意,我还有一条消息告诉你。李岸然给墨林的不仅仅是武意,据我所知,还有刀意!"

"你说的是李开棠的刀意?"

张太白这次是真的震惊了,孔慕贤一脸严肃地点头,随即起身迅速关紧暖阁的窗户,仿佛担心窗外的风雪会泄露一丝消息。

"实话实说,我孔某在江湖和官场闯荡多年,刀剑之意也只是听闻而已。世人未曾亲眼见过,毕竟连太白兄都无法施展的武学,被传得神乎其神也不足为奇。"

孔慕贤静静地斟茶,未曾抬起眼帘,目光专注于茶杯中烛光摇曳的倒影。

“他为何选择这条路,这简直是背叛师门的行为。”张太白的低语充满威严,声音中仿佛蕴含着雷霆,显露出他的愤怒并非儿戏。他瞥了孔慕贤一眼,只见他依旧低头品茶,无视自己。

“告诉你这个老朋友也无妨,说到刀剑双意,得从须弥纪元两大宗派创立说起。”

孔慕贤见张太白态度缓和,立刻堆起笑容:“若老友不介意,且不涉宗门秘辛,愿闻其详,孔某洗耳恭听。”

张太白回应道:“此事不妨,我剑宗的起源,比北安王的统治还要早,回溯到须弥纪元的年代。那时神州大地上并存着二十七国,没有类似西梁这样的中央帝国。”

“这点我清楚,二十七国并立的时代,如今的十九国都有其痕迹。难道说刀剑两派在那个时期就已经创立了?”孔慕贤兴趣盎然,儒家喜好研读天下文献,崇尚探究世家秘密,也因此有了天机阁这样的情报机构。然而,各江湖门派的创派历史通常是封闭的,想要了解只能靠对方主动,调查并非明智之举。因此,有剑宗宗主亲口讲述,孔慕贤自然全神贯注。

“没错,二十七国并立的局面持续了两百年,刀宗在须弥235年创立,剑宗则在须弥246年成立。”张太白清晰地说道。

孔慕贤略作沉思,片刻后问道:“有一事不明,据我所知,剑宗初代宗主是张太京,传闻他出身于刀宗,是刀宗初代宗主李开棠的师弟,此言是否确凿?”

这个问题触及了宗门的禁忌,但张太白并未动怒:“儒家的消息果然广博,你说的都是事实。二人因武学理念不合而分道扬镳,终成刀剑两派。”

张太白稍作停顿,接着叙述下去:“刀剑两派如同水火不容,但刀宗成立较早,根基深厚,在宗门之争中始终占据上风。须弥258年,李开棠在少阳山与十方剑宗分舵激战,我太京祖师败北饮恨。刀宗弟子挥舞屠刀围剿我们剑宗弟子,迫使剑宗收缩势力,退居东北的衍羲山中。而刀宗则在右江州的少阳山设立总部,正式承继了所谓的刀宗正统。”

“那一刻,与现在何其相似!”孔慕贤听完后感叹,言外之意直指正在杀戮中的李擎苍。

然而,张太白对此却不以为然:“这只是年轻一辈的小打小闹。李岸然那个家伙不好好管束他的手下,我坐镇家中替他收拾残局正合适!当年我率领未加封印的剑门弟子驱赶他们过江逃窜,如今依然能让他们像当年一样狼狈逃回!”

话音刚落,豪情壮志油然而生,暖阁的窗户都在这股气势下震颤破裂,狂风呼啸,仿佛巨龙猛兽穿越大地!

孔慕贤见识过张太白的厉害,立刻双手抱拳,恭敬地送上赞美之词。

张太白见状微微一笑:“孔兄不必太过客套,你能成为一国之主,你的本事在我之上,如此赞誉我,反而显得不真实了!”

“我明白太白兄是个直爽之人,所以我想问,这刀剑之意是不是他们在离世时留给后人的武学精神?还是仅仅是一些功夫秘诀?”

孔慕贤小心翼翼地提问,张太白闻言皱起了眉头:“我对刀门了解不多,但武学精神是可以包容万物的,有缘分的人看到它能超脱凡尘,无缘的人则无法理解它的真谛。至于剑门的剑意,告诉你也无妨,因为我还没见过真正领悟其中道理的人,即使是墨林,我也持怀疑态度。

毕竟我在剑道上浸淫了四十年,如果我都看不透,我不相信世界上还有人能领悟!”

“那会是什么呢?”孔慕贤闻言眉毛微挑。

“一把桃木剑。”张太白淡淡地说:“多年前被李岸然那个贼子偷走,带去了南戎州。如果那道士真的继承了剑意,他现在应该背着那把剑。”

“桃木剑随处可见,确实难以分辨。”孔慕贤随口应道,他心中的张太白就是这样,充满自信,即使未能领悟剑意,也从不否定自己。

当然,张太白有他的骄傲资本,对于这种自我尊崇的人,孔慕贤知道如何应对:“看起来李岸然也没能领悟剑意,他也不想让刀门的人学到敌人的剑法,所以找个无关紧要的人来妥善继承。”

“大言不惭!”张太白冷冷地哼了一声:“领悟一门顶尖的武学精神已是难得,刀剑两种精神融为一体更是天方夜谭!世上怎会有这样的人物!”

“如果不是人领悟了刀剑意,而是刀剑意选择了人,会有这种情况吗?又该如何看待呢?”孔慕贤适时提出假设,张太白听了脸色更加苍白,表情也变得更加微妙复杂。

“如果真是老友所说的情况,那么这个人要么变得疯疯癫癫,要么变得嗜血残忍,成为邪道恶魔!”

两人对视良久,桌上的烛火在大风中熄灭,室内瞬间陷入黑暗!

孔慕贤:“据探子回报,蚕洞确实有数百无辜百姓死亡,无论老弱病残,无一幸免!”

李太玄:“我仍然不信,他的本事恐怕也就跟他师父相仿。十年前我能够率领众人铲除妖魔鬼怪,十年后依然有能力为武林清除那些败类!”

韩慕杰闻言大笑道,拍案而起:“韩某此行北上,就是为了听到这句话。既然太玄兄重拾武德,那我们就来谈谈这把剑的封禁之事!”

“你究竟有何图谋,对我们有什么好处?韩掌门最好直言不讳。”李太玄显得有些不满,论口才他不及韩慕杰,几句交谈间,他已经感到自己又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了。

“当然是大有裨益。如今刀宗气势汹汹,如果不解开剑的封印,剑宗无辜的弟子将会持续受害,这不是长久之策。再者,眼下的天下格局,太京州复兴在即,如果你有意恢复须弥的愿景,那就与我一同劝说州主攻打陵阳!”

(sdingdiannn/ddk58196305/3670581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