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道途孤城:少年将军与北戎之谜 > 第29章 话语间定江山

宁远:“道长教诲得对,我征战多年,欠缺的就是这个。那么,根据刚才的说法,司马种道和金门师爷都是梅岭状元的党羽?”

墨林:“将军不必自责,有我在你身边,以后无需过多忧虑。金门师爷的口音是本地人,应该是状元安插在此地的亲信。但司马种道显然不是本地人,他的身份暂且不提,你接着刚才的思路往下分析。”

宁远微微蹙眉,深思熟虑。

“按照道长的线索,司马种道在城里设立祭坛,散播蜡人病转世的邪说,而金门师爷则在城中散布病源,使壮年男子染病,家属受迷惑,甘愿举行葬礼。我说的是否合理?不过,司马种道是如何说服民众,让他们如此信服呢?”

“将军真的想知道吗?”墨林问,宁远点头,墨林从怀里抽出一封信递给他:“将军知道这是什么吗?”

“是不是当初在晓行夜宿时留下的文件?”宁远猜测,墨林摇头。宁远又仔细审视,墨林提示:“好好想想,除了这封信,你在城中还见过其他信件吗?”

宁远恍然大悟:“是服部兵乙定期给患病百姓家送的信吗?不过百姓从不出门,这些私密信件你是怎么得到的?”

“那天去那户人家搜查,顺便就带走了。”墨林轻描淡写地说,宁远却连连拱手赞叹:“道长真是天资聪颖,就连随手取物的本事都如此熟练。”

“将军,奉承可以,但别把偷鸡摸狗的行为说得这么高尚。”道士的脸又红了。

"恕我直言,这似乎成了习惯。"绣花将军的笑容如同无忧无虑的孩子,自他结识墨林以来,他的言语中满是对墨林的崇敬和赞赏。起初或许有些敷衍的成分,但现在,他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由衷的敬意。

他并非擅长阿谀奉承之人,但在面对这位青衣道士时,他觉得那些曾经让他不屑的行为,如今做来都显得微不足道。

"你自己看看吧,看完你就明白了。"墨林将信递给他,宁远接过来仔细阅读。他的识字量有限,读得相当缓慢,墨林也不着急,悠闲地骑着马,缓步前行。

他点燃一支全新的火把,天色已逐渐暗淡,但轻柔的风足以照亮宁远的视线。

"道长,我已经看完了。"宁远的神情显得有些复杂。

"这信里的内容,即使是亲人也会深信不疑。难以置信,这封家书确实是蜡人病患者亲笔所写,字字出自肺腑,情感真挚。难怪百姓们看到都会激动不已。"

宁远感叹一番,接着说:"失去孩子的痛苦已经够沉重了,突然接到亡者的信,说一切都好,自然会全然接受司马种道的谬论,对他更加深信不疑。然而,为什么患者会在信中提到十年后归来,他们为什么不反抗,反而任由那个邪道摆布呢?"

墨林回答:"简单来说,他们是无知的,容易受骗。所谓的十年归期只是给百姓一种期待,以免他们造反。但蜡人病的消息一出,人心惶惶,自然会各自躲藏,就像瘟疫时期的情景一样。"

道士说到这里,稍作停顿。

"但说到底,关键在于那包药粉。服部兵乙定期服用,和你一样以为药物能抑制病情,却不知道蜡人病正是因它而起。要知道,这些所谓的患者对梅岭状元至关重要,他们怎么可能轻易死去呢?这么煞费苦心,只是为了实现他的野心!"

"野心?"宁远的神色变得严肃。

"没错,就是野心。司马种道命令病患家属举行葬礼,把纸人送入炼人炉焚烧,烧的是纸人,信中有司马道士的迷惑之言,收到病患家书的人没有哀伤,反而充满期待。而真正的身体则被装进另一具棺材,日夜赶路,穿上衣服,就成了服部兵乙!"

"这不可能,即使受到药粉的威胁,他们也不会毫无怨言,这不合逻辑!"宁远显然对这个解释表示怀疑,而墨林依旧镇定自若,继续讲述。

"所以我才会在百姓家的棺材里找到一个锦囊,这样一来,一切就说得通了。如果我猜得没错,那锦囊里装的,就是服部兵乙的舌头!"

宁远惊骇不已:"道长,虽然他们从未开口,但你确实亲自打开了锦囊吗?虽然你看似漫不经心,但我记得你喜欢整洁,讨厌污秽。你越猜测,就越不会去查看,那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墨林淡然一笑:“你还记得那天晓色初破,楼下那个眼神独特的服部兵乙吗?我暗地里找他查看过,他的嘴里空无一舌!”

宁远沉默片刻,双拳紧握,指节渗出血迹:“这些人的心肠真是狠毒!”墨林安抚道:“你先别急,这么多的服部兵乙,绝非几个人所能一手策划,要割去所有人的舌头,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让服部兵乙彼此之间割舌!”

“这怎么可能,怎么会自相残杀?”宁远沉吟,已猜到墨林接下来要说的话。

“最初肯定是金门师爷动手,但后来换了人,先被割舌的怨恨难消,后被割舌的也有苦难言,于是对于后来者,那些还有舌头的就成了异类。”

道士的神情渐趋严峻:“恶意一旦萌芽,就如同洪水决堤,一发不可收拾。人的恶念在极端情绪中燃烧,如果周围的人都在作恶,又无需承担后果,便会肆意蔓延。”

“实在难以置信。”宁远浑身颤抖。

墨林轻拍他的肩膀:“这正是司马种道的高明之处,挑起人性的恶,让服部兵乙变成一群无声的残障者,有话不能说,有苦不能诉,局面已无法挽回。于是,除了给家人写信安慰,他们能做的就只有更深的报复!”

他望向远方的天空,试图平复心情:“但是报复谁呢?报复司马种道和金门师爷?百姓没有对抗朝廷的勇气。思来想去,只能相互报复了。”

“所以,服部兵乙的心理严重扭曲,他们在城里疯狂寻找新的受害者,将他们变成新的服部兵乙,割去他们的舌头。而司马种道则继续煽动,他的信徒队伍日益壮大,大到一定程度后,就秘密送出城,送往佘穆庄的西梁大军中!”

宁远轻声叹息:“这就是为什么那些逃进城的士兵中有本城人的原因了。棋局就是这样布设的,因此患病的人越来越多,但服部兵乙的数量却保持稳定。”

说到这里,宁远又产生疑问:“您刚才提到的梅岭状元是大礼官温侯俊的人,可大礼官公开反对西梁的统治,主张割据独立,怎么会用这种方式为他输送兵力呢?”

墨林没有回答,只是微笑:“将军,再深入思考一下吧。”

宁远越想越震惊:“难道这一切都是假象,温侯俊假装反抗西梁,实际上与西梁勾结,企图内外夹击,觊觎北戎国的皇位!”

墨林点头:“将军洞察秋毫,所以他是争夺王位的有力竞争者。而且在这个局面中,温侯俊还有一个巧妙之处。”

“何在?”

“就像我们所见,整个计划天衣无缝。金墉城只是开始,表面上看是蜡人病导致人口骤减,实际上内部已经腐化,自我瓦解。许多攻城的士兵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输送出去的,用自己人对付自己人,这手段真是既残忍又高明!”

道士低声叹息,宁远满脸痛楚:“温侯俊同样是北戎的子民,为何他对芸芸众生如此冷漠无情?”

墨林答道:“原因简单,温侯俊虽是大礼官,但无军事权力。taizi凉垮台后,将领们也被流放,如今唯有邺王握有兵权。”

他指向李觉的朱缨长枪:“所以,当今北戎的壮丁和兵卒实际上是属于邺王的,而非温侯俊。他的做法虽然冷酷,却巧妙地将taizi和邺王的兵马转化为他自己的力量!”

“无论是邺王还是taizi凉,只会认为这些人因病去世了!”宁远语气低沉。

“正是这个道理。通过这种方式训练士兵,身体残缺,心灵扭曲,怀恨在心。任何反抗者,一旦断绝药物供应或者被直接处决,他们有苦难言,有家难回,这种情感的消磨正合乎他的意图!”

道士说完,宁远心中如绞:“道长,你说我那三万魁门兄弟,会不会也在这场政治动荡中成了弃子?”

墨林看着他,眼中充满怜悯,因为李觉现在的处境实在可怜。

“不止他们,将军你也一样,都是温侯俊的弃子。一旦他用这招攻下此城,他会在其他地方复制这一手法,用不了多久,北戎的江山就会落入他手!”

宁远苦笑一声:“都怪我太傻,援军迟迟不到,服部兵乙视而不见,我却浑然不觉!”

“你的军队本来就是留不住的,taizi凉的结局就是你的下场。不过将军,别太难过,现在情况已有转机,揭示了计谋就意味着即将逆转!”墨林安慰道,宁远闻言稍感振奋,但内心的悲痛仍无法消散。

道士想让将军宽心,轻轻地拍着他的背,话语也变得柔和:“那天我昼行夜宿,用家书吓退了服部兵乙,你还记得吗?”

“那天写的信件,竟然是家书?”宁远知道他在转移话题,不让自己陷入绝望,但家书的事还是让他有些意外。

墨林点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们给家人写信,我就以父母的口吻回了一封,充满了思念之情,触动了他们的内心!”

“那么他们当日撤退,是不是意味着他们还有良知,有机会挽回?”

宁远调整情绪,身为军中的将军,他知道如何隐藏悲伤和痛苦,墨林也早已习惯了他的坚强。

道士:“不只是那天,我在棺材里醒来后就进城击鼓设坛,服部兵乙误以为我是司马种道,纷纷前来参拜。我利用坛场讲解蜡人诡计,同时创作古诗,配上金墉城乡间的曲调,再由丑时生吟唱,唤醒城外士兵的思乡之情,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已经表明他们仍有仁慈之心。”

宁远闻言精神更加振奋:“道长,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墨林:“先想想,taizi凉现在被孤立在京师,他最需要的是什么?”

“军队,军事权力!”

宁远毫不犹豫地回应,这的确是他的肺腑之言。他曾经是国家的将领,自幼投身军旅,直至今日,他深刻且唯一懂得的真理就是,唯有掌握军队,才能谈论国家兴衰!

墨林勒住缰绳,微笑道:“将军总算领悟了,那么,军队从何而来呢?”宁远回应:“你是说城中的那些服部兵乙,还有那些从西梁逃来的士兵?”

“不可以吗?”道士暗自发笑。

“正合我意!”将军朗声大笑。

“将军,就算现在给你这支军队,你又该如何应对?”墨林再次提问。

“直捣黄龙,深入陵阳去解救太子凉!”宁远脱口而出,墨林却嘲讽道:“仍是匹夫之勇,毫无进步啊!”

宁远意识到自己失言,立刻拱手请教:“还请道长指点迷津。”

道士缓缓道:“如今的陵阳,温侯俊有西梁为后盾,占尽天时。邺王掌控着北戎国的军队,坐拥地利。”

说完,他轻抚胸口:“若太子凉想要三分天下,必须顺应天意,赢得民心,收编北戎国的民众,占据人和!揭露温侯俊的真面目,将其驱逐,收服民心,与邺王平分秋色!”

宁远豁然开朗:“宁远无以为报,恳请道长同往京城,不需辅佐太子,只求指点一二,天下便可救矣!”

墨林挥手,催马疾驰而去:“我只是个云游道士,得民心者,自能得天下!”

宁远豪情万丈,策马紧随其后:“目前是否需要迁移百姓?”墨林答道:“待过今晚再说,此刻城中,想必温馨无比。”

绣花将军不明其意,只好策马跟随。两人穿过曲折的巷子回到主街,街上依旧空无一人,但服部兵乙和归来的士兵已彼此熟识,通过手势热烈交流。

偶尔有三五成群的人来到民居,敲门认亲,一时之间,泪水与欢笑交织,浓浓的人情味在这乱世黄沙中显得格外温暖。

墨林吩咐宁远召集众人,在司马种道的讲坛上揭示真相。得知蜡人病只是虚惊一场后,人们欣喜若狂,眼神中重新焕发出生活的光芒。他看着这一切,心满意足地轻叹:“七情六欲,真是美妙。”

宁远:“有道长你,真是太好了。”

墨林把马送回马厩,带着宁远回到晓行夜宿。他们登上顶层,敲开瓦片,攀上塔尖。

晓行夜宿的第一百零八层,是金墉城的最高点。宁远带着一串酒壶,坐下畅饮,墨林也不客气,大口喝着清酒。

宁远:“今夜星空无云,四野尽收眼底,真是美不胜收。”墨林对他一笑:“何处美,何处妙?”

宁远:“道长,昔日四周漆黑,只有红袍和黄沙,今日万家灯火闪烁,虽稀疏却已点燃希望,这人间烟火气,妙不可言!”

两杯交错,第一坛酒已尽,他们揭开第二坛的封口,如狂似渴,豪情澎湃。

“这‘蜡人症’真是害人不浅,小事竟演变成生死攸关的大事。”宁远感叹道。

“命运一介入,万物皆可焕发新生,这就是那位梅岭魁首的高明之处。他与我一样,都是智者,懂得操控人心,洞察世故者才能运筹帷幄,无所畏惧者方能主宰天下!”

此刻,宁远已领悟此言,他醉眼朦胧地瞥了墨林一眼。

“道长,你觉得我们还有重逢之时吗?”墨林淡笑:“相遇或错过,皆由天定,逆境转吉,自有其定数!”

(sdingdiannn/ddk58196305/3670583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