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神都锦绣 > 第一百零三章 冯宝在行动(八)

神都锦绣 第一百零三章 冯宝在行动(八)

作者:钟山布衣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7 10:23:21 来源:顶点小说网

冯宝将自己和谢岩对的下句交给芊芊之后,最倒霉的人却成了王掌柜,因为芊芊以自己无力保护为由,将密封的盒子当众委托给他保管了。

当时,王掌柜那是一个憋屈啊,明明和自己没多大关系的事,一下子等于手上多了一个烫手山芋,这要是弄丢了,或者被人盗走了,那麻烦可就大了去了。

然而,第二天他就发现了一件怪事,许多人慕名而来,而且无一例外,都是先找芊芊询问“是不是确实有冯、谢二人对出的下句,且对的如何?”

唐朝的青楼女子,凡是比较出名的,基本都是有一定才学之人,虽然她们不一定写的出来,但是鉴赏水平还是不低的。

芊芊很肯定地告诉每一位来访者:“冯校尉和谢县男确实各自对了一句,两者各有千秋,但应该是谢县男的水平更高。”并且坦言:“要想超过谢县男的下句,得到五千贯赏金,难度很大。”

听完芊芊的叙说,每位来访者表现不一,有黯然离去者;也有打起精神,试图争胜者;更多是仰慕者,想要得知究竟是何内容,以作欣赏。不管是哪一种表现的,最后都跑到王掌柜那儿看了一下那个盒子,有些人就此离开,但是大多数都是留在“谪仙馆”里,喝酒、放歌以解心中之郁结。

王掌柜没想到那个盒子还有如此“功效”,赶紧命人将盒子放到大厅显眼位置,专门安排两个保镖护卫,以显示“重要”。

“谪仙馆”里发生的事,冯宝一点也不知道,一大清早,房元昭就来找他,又一次提起了“拜师”的事,而且还极正式的专门带了礼物。

冯宝总觉得自己还没长大,哪能为人师表啊,自然死活不同意,房元昭也执着得很,大有一副你不同意我便赖着不走的意思。

冯宝实在拗不过他,只好说;“要不你来‘皇家学堂’进学吧,反正估计我也会在学堂充当先生,从这个意思上说,你可以称我为‘师’。”

房元昭急忙应允下来,连对冯宝的称呼都改成了“先生”,算是确定好名份。

有了房元昭这么一个土生土长且常年混迹于市井的“好学生”,冯宝又动了调查“长安”讯息传播路径的心思。

冯宝大致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房元昭马上回道:“此事简单,只是难以说清楚,要不陪先生出去走一趟看看,相信很快就能弄明白。”

就这么着,冯宝离开“谪仙馆”,跟随房元昭一起,前往“长安”市井之中。

房元昭不亏是“长安”本地人,加之本身又是一个纨绔,长期在市井里混,对城里大大小小的事,**不离十的都知道一些,哪怕只是表象,对冯宝来说也是有非常大的帮助。

比方说,冯宝根据房元昭的叙述,大体上知道了“长安”城里,一般流言的传播,通过人们口口相传,最多也就是在各坊张贴一些告示而已,那还得有人关心,有人解读,否则一般百姓根本就不识字,更看不懂;快一点的方法就是在张贴告示时,安排人去解读,告诉老百姓是什么意思,至于百姓是不是传出去,那就要看是什么事了,不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圣旨与三省的政令,都是以这样方式告之天下;还有一种方式,却较为复杂,需要结交一些“牙行”或者“帮会”之流,由它们安排,不过,这需要花钱,费用也不低。

房元昭说的这几种方式,并没有超出冯宝的想象,真正引起他极大兴趣的,是房元昭无意中的一句话“此番‘花会’一事的散播,极为奇怪,似乎是在‘谪仙馆”附近讨生活的人传出去的。”

“那都是些什么人?”冯宝问。

房元昭道:“多是一些商贩,还有一些闲人,专门替人跑跑腿,挣些辛苦钱。”

“这些人多吗?”冯宝边走边问道。

房元昭道:“有很多,青楼、酒馆、客馆都有,没人知道有多少,许多百姓一旦家里钱不够用或者空闲下来,都会去挣两个。”

“那你的意思就是说,城里家境不好的,都有可能是,对吗?”冯宝问。

“差不多是这样,先生,你对他们的事那么上心干嘛?都是些普通老百姓的。”

“不可以这样说,你要明白一个道理,真正创造财富的是他们的劳动,钱财不会自己掉下来,吃穿用度等也不会凭空出现,就拿你来说吧,你花的钱哪来?家里的?那你家里的钱又是哪来的?难道令尊大人自己挣来的?我想,不会是吧。”冯宝一连数问,问的房元昭根本回答不了。

半晌后,房元昭道:“学生受教了,可是,我家的钱都地租啊,农人租我家的地,交地租,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冯宝摇摇头道:“不是这么回事,此事说来太复杂了,你现在理解不了,我也不大能够说的明白,等你进学后,想来谢县男会说的更明白一些吧。”

“先生,进学很好吗?我就跟着你学,不是很好吗?”

冯宝闻言停下脚步,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看了一下房元昭,郑重地道:“我平生最后悔的事,就是应该好好学习的时候,我在玩,等到我想好好学习的时候,已经没有机会了,现在,你还有这么一个机会,我希望你不要放弃,既然你称我为‘师’,那么这就当是我给你上的第一课吧。”

半响,房元昭就呆呆地看着冯宝,不动,也不说话,冯宝奇怪地望着他,也没有说,心里却在疑惑:“他是怎么了?”

这是在大街上,虽然不是闹市,人也不多,总是有个别人走来走去,路过的人们都很奇怪地看一眼,估计也是不明所以。

冯宝总觉得这不是个事,于是关切地问:“你怎么了?难道是……”

“哇”地一声,房元昭竟然当街哭了出来,而且那是痛哭流涕,显得极其悲伤。

这一哭让冯宝有些慌乱,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赶紧道:“你别哭啊!我要是说错了什么你直接告诉我啊。”

房元昭努力地摇了摇头,抽泣了一会,待情绪平复一点后,说:“先生,从来没有人这样对我如此说话,我、我第一次才明白什么是谆谆教导。”

冯宝明白了,房元昭本性并不坏,应该是被家里人给宠坏了,再加上从来没有人对他好好进行教导,使他成为“长安”著名的纨绔子弟,回想自己的过往,好像也是如此!

“唉——”冯宝长叹一声,从石子那里要了一块干净的白布,递给了房元昭,然后说道:“擦一下吧,以前的事情都过去了,以后得事情努力做好就是,你是如此,我亦是如此,大家互勉。”

“嗯,我以后一定会好好的。”

冯宝已经大致了解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时在房元昭的带领下,看了城里张贴告示的地方,以及部分市井里情况,觉得差不多了,便说道:“任何时候明白为人处世之道,都不晚,只要日后能够纠正或者改变即可,现在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诗酒风流花会”是谢岩和冯宝精心设计和制造的话题,目的只有一个,吸引文人这个群体对“卫岗乡”的关注,然后趁他们来“卫岗乡”参加“花会”的时候,将学堂展现于他们眼前,相信总能吸引到一部分人,最后成为学堂里的先生,只要迈出第一步,以后许多事情就好办了。

他们的设想并没有什么问题,应该说迄今为止也是成功的,无论是“长安”还是“洛阳”,都引起了极大反响,尤其是他们两个人精心选择的那一诗句,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迅速传遍了文人墨客以及官员这个群体,同时也传进了“太极宫”,传进了皇帝李治的耳里。

“甘露殿”内,李治提笔写下“天若有情天亦老”,又看了片刻,叹道:“谢县男果然好文采,单以此句来说,堪称上上之选,可惜不知晓下一句啊。”

“陛下,冯校尉不是知道嘛,要不奴婢去问问?”王伏胜轻声细语地说道。

“算了,他们在两地闹出诺大动静,定然是有所图谋,只是朕一时间还看不出他们想要干什么,没必要破坏他们的事了吧,朕就来个静观其变,看看他们能搞出什么来?居然弄得是满城风雨的。”李治说完,停了一下,接着又道:“王伏胜,你派个人去问问冯宝校尉,他们此番究竟为何?要是不能给朕一个说的过去的理由,一旦朝中提出他们引领奢靡之风,朕是不会替他们说话的。”

李治话刚刚说完,王伏胜甚至还没来得及回应,他突然想起什么,又说:“就让王福来去好了,他不是和冯宝熟嘛,自然能问清楚,换个人去问,保不准被他给蒙混了。”

“奴婢遵旨,奴婢马上去办。”王伏胜嘴上应道,眼睛却偷偷瞄了一眼皇帝,见皇帝面呈似笑非笑,心里不觉一动,他有一种感觉“陛下并不是真的想要知道谢岩他们干什么,更多的像是一种暗示,可‘暗示’什么呢?”他还想不出来。

想不出来就不想,这才是最正确的选择。聪明人之间,有时候并不需要将话说的太过透彻,点到即可。

冯宝算不上是聪明人,但是他最大的优势就是多出千年的见识,以及他对历史的颇多了解。

次日,王福来找到冯宝,并且将皇帝的话转述了一遍以后,冯宝本想直接说出举办“花会”的动机和具体情况,可转念一想,历史上的这位唐高宗,似乎并不是一个多么勤俭的皇帝,况且,自己干的事情,要说什么“引领奢靡”那也太夸张了点,如果不是这个原因,那又会是什么原因呢?

(sdingdiannn/ddk245254/153325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