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神都锦绣 > 第一百四十二章 开学了

神都锦绣 第一百四十二章 开学了

作者:钟山布衣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7 10:23:21 来源:顶点小说网

严格来说,如果不是芊芊她们的身份比较敏感,请她们唱歌跳舞的要求,并不过分。

冯宝和谢岩先后相对激烈的反应,真正针对的不是提要求的人,而是唐人思想里那种“人分等级”的观念。

要是在这个时代,提出“人人平等”的平权思想,无疑会被所有人当成异类,但是如果不表明一些态度,难保以后会不会有人提出更加过分的要求,谢岩与冯宝,不约而同地想到,借此事阐明一点——凡是大唐百姓,只要不是罪囚、犯官、或者贱籍一类的人,在“卫岗乡”境内,都将得到官府的承认和保护!他们能做的,只能这么多了。

至于芊芊她们,却是真真切切的意识到,不论谢岩,又或者冯宝,对她们都没有据为己有的想法,自这一刻起,终于知道,她们自由了,谢岩曾对她们说的“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的话,不是虚言,而是实实在在的。或许,在她们心里,多少还有一些小小遗憾,只是不足以对人言道罢了。

新年过后,大约八天时,谢岩收到朝廷发来的文书,获知:“大唐皇帝陛下,正式册立‘陈王’李忠为皇太子。”

又过数日,就在“上元节”前夜,谢岩又得到消息——武媚,得封“昭仪”。

谢岩和冯宝知道后,均不无感慨地想到“唯一的女皇帝,正式走进了历史舞台。”

上元节,依旧是热闹非凡,盛世下的大唐人,自四面八方地涌进“长安”、“洛阳”、“扬州”这些大城市里,足足耍乐三天后,才如同潮水一般地离开。

此时,距离谢岩定下的学堂开学时间,只有十二天了。

当初用来救济灾民的简易房屋,并没有拆除,反而被人加固了,那是因为,高长史觉得,保留那里,日后或许还能用得上,所以就由“洛阳”方面派人进行了加固处理,以便日后有灾情出现时,可以继续使用。

现在那却成为“卫岗乡”临时居住地了,自新年后,入籍“卫岗乡”的、需要安排孩子进学的,纷纷到来,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住在那里。

谢岩并未阻止,只是派了一队巡逻队过去,一是维持秩序,二是向新来的人宣讲“规矩”,尤其是那些唐人眼中稀奇古怪的“卫生条例”。

好在来的人几乎都是原“武平堡”的老兵家属,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知道些,所以执行起来,也很方便。

可是,随着开学越来越近,“卫岗乡”各村的孩子极其家人们陆陆续续的也住进那临时住处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

幸好,各村几乎每家都有人在施工队干过活,他们彼此之间,多少还认识,哪怕是出现了一些矛盾,总体来说,都可以自行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他们才找到杨登那里,由他作为官府方面,进行裁定。

从最开始,谢岩就知道了这些事情,他还特意吩咐过巡逻队那边,严禁介入百姓的日常矛盾纠纷,只要不打架,不涉及生命财产安全,都必须保持中立,要是百姓找上门了,能处理的处理,不能处理的,可以带上百姓去找杨登或者罗汉易。

正是因为巡逻队做到了中立,所以,乡里原有村民和外来的“武平堡”家属之间发生各种矛盾,被牢牢得限制在私人纠纷范畴内,没有引发可能出现的两个群体之间的对立。

转眼二月初一,“皇家卫岗学堂”开学的正日子。

那一片依旧没有长草的操场上,“卫岗乡”境内,包括韩跃、石子、房元昭在内,所有十六岁以下的,共计五百一十三人,全部身穿统一的浅青色文士服,唯一与众不同的是,每人左胸部位绣有“皇家学堂”四个字样,以彰显不同之处。

谢岩没有搞什么仪式的打算,他把学生们聚到一起,唯一要做的事情是进行分班。

由于事先做过登记,谢岩得以了解全部学生的大体情况,五百多学生当中,女孩子总数有一百一十八人,她们全部不认识字,将被安排进学堂“女子分部”,地点设在原来“驿站”。

最初,谢岩是想单独新建一个,可后来时间来不及,加上在有公务用房的情况下,“驿站”实际意义并不大,且原先的“驿站”有围墙。相对独立性和封闭性更好一些,于是谢岩最终决定设在那儿。

“女子分部”的先生只有两个人,是谢岩专门高价聘请了原“洛阳府”的两名老胥吏,他们都有六十多了,由他们担任先生,不至于有损女孩子名节,不过谢岩知道那只是权宜之计,以后的先生得从学问好的女学生中聘请。

余下近四百男孩子中,只有十八个人识字,谢岩单独将他们组成一个班,取名“中级班”,余下的三百多人,组成十个“初级班”,平均算下来,每个班三十五个人左右。

黄一清负责唱名,二十名先生负责将男学生们按分好的班,排成十一个纵队;女学生就简单多了,她们单独聚在一起,在几名妇人的指引下,分成五排,依次走到操场和学堂之间的一座刻有皇帝御笔亲提“皇家卫岗学堂”的石制“照壁”前,躬身行礼,以感谢皇帝陛下。

随后,由妇人引导、在巡逻队护卫下,前往“女子分部”。

十个“初级班”的男生们,在先生陪同下,一个班、一个班的依次在“皇家卫岗学堂”的照壁前行礼,最后由先生带领,进入学舍。

人数最少,目前来说,也是谢岩最为看重的“中级班”十八人,则由谢岩亲自带队,最后一个出现在“照壁”前,当所有人行礼完毕,以为和前面的同窗一样,直接进学舍时,谢岩忽然道:“你们可知道?我为何要将你们单独组成一个‘中级班’?”

所有人全部摇头。

谢岩道:“我告诉你们,那是因为你们都识字,可是,你们都没有完整的进学过程,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面,你们将是学堂里最辛苦的人,除了经史子集,诗词歌赋,还有算学,以及‘格物学’,因为年龄关系,你们只能进学三年,然而,你们在这三年内学到的内容,我保证,你们将受用一生。”

“在正式上课之前,谁想要退出,那来得及,一旦正式开始,不论是谁,只要退出,他的名字我将呈报吏部,此生再想踏足仕途,当绝无可能。”说完,谢岩扫了一眼十八名学生,大声问道:“你们,可有要退出的?”

十八个人,无一回答。

等上片刻,谢岩道:“既然没有人退出,那我宣布,欢迎你们正式成为‘皇家卫岗学堂中级班’第一批生员。”

“你们今天不用上课,但是却有一样艰巨的任务,那就教会学弟们,如何排队去食堂打饭,如何整理自己的住处。”说完,谢岩向他们后面招了招手。

两个小队共二十名巡逻队队员跑步来到谢岩左侧列队站好。

“他们以后常驻学堂,负责安全和督导以及体能训练。”说完,谢岩又道:“高明出列。”

一名大汉应声上前一步说:“到!”

谢岩道:“现在起,学堂安全、督导以及操练事宜,交由你负责,但凡出了任何差错,我唯你是问。”

“谨遵校尉令。”高明大声道。

谢岩点了点头,然后说:“去吧,带他们去住所,先从那里开始。”

目送他们离开后,谢岩径直穿过操场,那里聚集着数百人,有送孩子来的家长,有跑来观礼的普通百姓,还有大部分的“卫岗乡”官吏。

看见谢岩走过来,许多人围上去,七嘴八舌地问东问西……

谢岩花了一些时间,才大致说清楚。等他从人群中走出,来到官吏们站的地方时,意外地发现,久未露面的许爰,竟也站立其中。

“我说警官,这就算开学了?”冯宝笑盈盈地问。

“不然你以为呢?叫你帮忙,总是借口事多。”谢岩没好气地说道。

“可不就是事多嘛。”冯宝一脸无奈地说。

“好了,学堂开学,乡里最大的事情也暂告一段落,其他我们回官衙说去,外面还是太冷了些。”谢岩边说边招呼众人离去。

回到官衙,众人各司其职,只有冯宝、许爰、常远和黄一清四个人,被请到了谢岩房里。

由于韩跃成了学堂生员,王三狗和老张头现在充当了保镖兼勤务兵,他们给大家沏好热茶以后,便退到了门外。

谢岩首先对许爰道:“许先生,‘强化班’还得继续办下去,地点设在官衙‘乙字九号’房,其他一切照旧即可。”

许爰微微颔首,以示应允。

“常远,工地那边继续正常施工,争取今年内全部完工。还有,不用担心以后没有活儿干,现在施工队的名气不小,‘洛阳’商户那边,有很多活。”谢岩继续说道。

常远道:“谢县男放心,保证不耽误,‘洛阳’那边已经找过来多次了,业已谈妥,下半年,乡里事少了以后,即派人过去。”

“如此甚好。”谢岩应了一句,然后对黄一清道:“黄兄弟,你写的‘算学初论’一书,我和冯校尉都看过了,可以说,很是不错,我打算请人雕版刻印,并支付你五十贯,以作为写书的酬劳,不知还满意否?”

“那雕版刻印的款项?”黄一清小心翼翼地问。

谢岩道:“自然由学堂支付了。”

在唐朝,印刷术只有雕版印刷,此方法最大弊端在于,印刷底版每一页都需要单独雕刻,完全就是一书一版,不仅极为耗时费工,且成本高昂,完全不是普通百姓可以承受的。

世家大族,豪门显贵,正是通过垄断书籍供应来维持他们在学问一途上的地位。

以“卫岗学堂”为例,单单给学生配齐上课所需书籍,就花了不少于五百贯,这还是第一年的,后续花费更高,可以说,普通家庭想要供养一个读书人,即便倾其所有,也难以做到。

正因为如此,黄一清才会出言询问。写本书,如果要刻印出来,按惯例,不仅需要本人出资找人雕版,而且成册以后,不管多少,都由写书人全部买下。现在却是出书不需要自己掏钱,还能额外有钱拿,那可是黄一清打破头也想不通的事情。

冯保见黄一清兀自不信的样子,就主动插话道:“既然警官说了,那就不会有问题的,再说了,真要钱,那也得找你爹去,怎么也轮不上你啊。”

黄一清听得脸一热,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sdingdiannn/ddk245254/153329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