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神都锦绣 > 第四百六十六章 归期(二)

神都锦绣 第四百六十六章 归期(二)

作者:钟山布衣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0-10 01:32:50 来源:顶点小说网

《神都锦绣》来源:

对于建造“两千料大船”一事,冯宝知道的远比其他人多。

每隔十天的“定期汇报制”,使得冯宝知晓“大船”建造每一步,而对苏汉雄来说,更是一个得到“指点”和“提升”的良机。

“流水线生产”,以“大作坊”为主,将一些零部件或者小的、非重要部分,外包给其他“小作坊”,这两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在“卫岗乡”里,得到了验证。

而这一次,在冯宝安排下,通过张猛以及乡里各家作坊来人的帮助,“造船作坊”改变并完善了自身“制造”,从工艺到流程,进行了简化,但提高了效率,至于质量,那不在考虑范围内,唐人的脑子里,还没有“偷工减料”的概念,当然,必要“质检”程序,还是少不了。

由于大量事务“外包”,使得“铁家村”一夜之间完成“渔村”向“工业小村”的转变!几乎每三五家联合起来成立一“小作坊”,有的生产大船所用船板、有的制作“船帆”,更多的则是给“冶铁作坊”配套,加工铁质零件……

刚开始,因为“铁家村”里几乎没有识字的人,所以无人能够看懂图纸,以至于“卫岗乡”里过来的人,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各种“解释”。

等到冯宝安排好“军中识字班”事宜,这才腾出手,命人组织“各家作坊管事识字学习”。在这一系列的操作下,“大船建造”,得以快速有序进行。

“两千料大船”建造,耗费人力、物力巨大,在“商税”利益驱动下,“广州”地方官府全力配合,从不刁难;而原材料的订购和运输,几乎被城中各大商号包揽,在丰厚利润驱使下,各商号,以及他们背后的世家豪族,罕见的“抱成团”,竭力保障“造船作坊”物资供应。

正是在多方作用下,造船工期,要比苏汉雄最初预计的时间,缩短三成。

不管旁人如何欢呼雀跃,可冯宝却心中门儿清,“广州”官府和地方世家,真正看重的,可不是“造船”,而是那“出海收益”。

现如今,一封“兵部问询文书”,就让王福来他们动了“越快越好”的心思,简直不可理喻。

“出海”,获得“高额利益”,不仅仅是攫取财富,更重要是,让“唐人”目光投向海外!而且,“广州地方官府”和世家豪门全力支持“作坊”、“新商税”等一系列举措,其根源也在于此,如若不管不顾,甩手离去,那之前所做的一切,不仅白费,且极有可能会被全面推翻。

因此,冯宝断然否决“年前北上”!

他的理由也很充分——年前回“登州”,正值冬季,朝廷大军完全没可能在那个时候,对辽东用兵,所以,去了也是白费时光。

最后,冯宝说道:“勋贵订制大船,实则已能勉强‘出海’,吾之意,两个月完工后,即刻‘出海’,来回一趟,至多七八个月,而后北上,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冯宝说的其实很含糊,仅仅给出了一个大约的时间范围。可是,作为“水师都督”,他的职权不容置疑,尤其“兵部文书”,并不是“皇帝诏令”,也不是“军令”,不带有“命令”性质。所以,即使王福来觉得“不妥”,也不知如何张口。

贺兰敏之并不关心“归期”,他心中比较在意的是能否赶上“辽东战事”;李聪,乃至其他军官,亦同样如此。

在他们眼中,参加战斗,功名马上取,才是正途,其余皆可放置一旁。至于“归期”,早点晚些,没多大区别。

既然没人多问,更没有反对声,冯宝当场决定,给“兵部回文”,定下归期——明年六月底。

有道是“军中无戏言”。

冯宝深知此事糊弄不得。

于是,他首先派人请来苏汉雄,明确告知:“勋贵订购船舱内部,可有可无物件,一律无需安装,务必将工期缩短。”

苏汉雄大致想了一下,道:“舱内物件,全无问题,唯‘冶铁作坊’那里,‘撞角’外包‘铁器’,还需时日,老朽不知何时能够锻造成功。”

冯宝知道苏汉雄所说的那个东西,其实是在船首凸起尖角外部表面覆盖的厚铁皮。只不过由于外形巨大,且张猛一直想要尝试“分段锻造”,最后“整合成形”,但由于“模具”精度太差,所以始终没有成功。

不过现在“赶时间”,也顾不上许多了,冯宝当场表示“无妨”。

待苏汉雄离开,便让房元昭去知会张猛:“‘撞角’能用即可,其它皆可放置。”

在冯宝看来,真到了需要用船去“撞击”敌人时,那已经是同归于尽了,再好的防护,在那一刻,也没多大意义了。

安排好“造船”方面事宜后,冯宝又命人“囤积”远航物资,其中重点是让人搞“盆栽”极易成活的“豆苗”一类“叶菜”,以及大量茶叶。

冯宝曾经听谢岩说过,古代远航,船员非常容易得一种“坏血病”,死亡率很高,而且根本没法治疗。似乎也是和缺乏维生素及某些微量元素有关。

谢岩所知也很有限,仅仅知道预防方法,荤素搭配,多食叶菜类,当然,喝茶,也算是方法之一。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冯宝当然不遗余力去准备。

光物质上的准备,其实并不够,“远航”必要条件中,还有一环尚未解决。

在冯宝记忆里,他看过的纪录片《郑和下西洋》,好像提过,“远航”至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那一带,耗时大约两个月,而“香料群岛”似乎就在那里,只是具体位置搞不清楚,有极大可能需要逐岛搜索。

可是,怎样解决“航线”和“通译”,又成了难题。

冯宝自问没有仅凭“简陋记忆”即率军“出海”的勇气。

于是,他决心去“广州”。

次日,来到自家府门前,冯宝犹豫了片刻,方才迈步入内,有些事情,终归是需要去面对的。

“萱萱见过郎君。”

“呃——免礼、免礼。”冯宝颇有些不知所措地回道。

不过他发现,狄萱萱神色如常,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变化,对自己的态度和原先也是一模一样,仿佛那一晚并没有发生什么。

“是!应该是没有发生什么。”冯宝心里如是说道。

“小俨呢?”冯宝岔开思绪问。

“小郎君去‘叶府’玩耍,尚未归来。”

“长河,命人去叶家,接小俨回来,此外,将叶家兄弟请来,我有事要问。”冯宝站在门内,对守在房门口的刘长河大声吩咐道。

“诺!”刘长河应一声,即去。

冯宝转过身,看了看如花似玉,依然艳丽无双的狄萱萱,欲言又止,复又暗叹一声,转身意欲离开。

然转瞬间,又停下步伐,回身,望着狄萱萱,短暂注视片刻,冯宝略一欠身,道:“那晚……对不起!”

大概是转身离开太快的缘故,冯宝压根儿就没有看到狄萱萱脸上错愕的表情。

那一夜,究竟发生了什么?很重要吗?

在狄萱萱心里,说重要也没那么重要。

“一切属于郎君”!这不仅是狄萱萱自己所想,实际也是大多世人的认知。

女子生而为男子附庸,此乃天经地义!

更何况冯宝身为大唐勋贵,“水师都督”,普通人如何能够承受得起他的道歉?

狄萱萱更加不会理解,只是,他偏偏说了,而且非常真诚!为什么呢?唐人,永远不会理解。一声“对不起”,令冯宝放下心头“不安”,恢复如常。

稍晚些时候,明崇俨领着叶风、叶非两兄弟出现在冯宝面前。

很熟悉,故冯宝也不客套,直接交给叶风一个任务,命其去码头和市集,找寻来自“爪哇”、“流求”以南的商贾,或去过那里的人,另外打听一下,何人能够“绘制海图”。

能够替冯宝办事,叶风深感有荣与焉,非但满口答应,更当场表示,自己昔年出海,曾有去过“爪哇”那一带,虽然记不清楚“航线”,但是保证能够找到合适的人,唯一愿望是请求能参与“出海”。

“出海风险巨大,汝因何坚持?”冯宝颇为不解地问。

“回大都督话,草民当年落魄,随船出海至‘爪哇’,受惠于当地一户人家,此人乃‘前隋遗民’,曾托草民找寻家人,故需当面告知。”

“哦,可有下落?”冯宝好奇一问。

叶风缓缓摇首,道:“其家所在,毁于战火,无人得以生还。”

“可叹也!”

“不过——”叶风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片刻后,说道:“草民依稀记得,此人识字,似乎家里有‘海图’,只不知从何而来。”

“不论其从何得来,此刻说及皆过于遥远,叶风,本官相托之事,还请从速办妥才是。”

“大都督放心,草民当竭尽全力,至多数日,必定办妥。”叶风拍着胸脯保证道。

“善也!”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sdingdiannn/ddk245254/212695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