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我祖父是朱元璋张浩朱允熥 > 第71章 拜天子,众贡士盼听玉音

晨光,从云层洒落出来,落在紫禁城恢弘的殿宇上。经过琉璃瓦的折射,天地间一片耀眼的金色。

等天上的云散开,那些金光又和阳光融合在一起,更加绚丽。

铛铛铛,宫城内外同时响起连绵的晨钟声。

数百身着银甲,银盔佩戴羽毛的羽林卫和大汉将军,昂首挺胸,从承天门(**)的门洞中,踩着整齐的脚步,缓缓出来,立于天地之间。

今日,大明朝取士大典,正式开始。

已是卯时,礼部侍郎夏原吉,带着六百四十二名举人贡士,穿过千步廊齐聚承天门外。

“侯爷!”夏元吉缓缓上前,对那些皇城禁卫身前的怀远侯常森道,“吉时已到!”

掌管皇城宿卫的常森,面容肃穆的点点头,开口道,“劳夏侍郎,让贡士们依会试时的名次排队,打开随身笔墨书箱!”

这些参与殿试的读书人进宫,也要接受检查。

“理当如此!”夏元吉笑道。

读书人参加殿试,可以自带笔墨纸砚等。所谓检查,是看看有没有违禁品。至于夹带,谁疯了在皇上眼皮子底下作弊?

恢弘的殿宇,还有如天兵天将一般的玉林卫,让这些参与殿试的天之骄子们,心中也带着些忐忑。

排好队,打开随身的东西,屏声静气。

夏元吉的目光在那些读书人的队伍之中打量,目光落在一个年轻人身上,不动声色的点头。那年轻人,微微垂首,算是行礼。

那年轻贡士,正是福建的杨荣。

旁边的常森眼尖,笑着对夏元吉道,“侍郎认得那贡士?”

“他是下官的学生!”夏元吉直言不讳的笑道,“他的乡试是下官支持的,解元是下官亲自点的!”

常森笑笑,不以为意。

有人的地方就有关系,有些人生下来就命好,有些人一辈子瞎忙,这事没地方说理去。

随即他又笑着打趣,“看看,都是文曲星老爷呀!咱是个老粗,看着读书人心里羡慕,可却不是科举的材料!”说着,又笑道,“听说前朝时,殿试刚放榜之后,京城的权贵就满京城抓进士老爷当女婿,也不知真假!”

夏元吉也跟着笑起来,“怎么,侯爷有心招一个读书人当女婿!”说着,又笑道,“若有这心,下官到可以撮合!”

不等常森说话,那边检查的队伍中,忽然有个羽林卫开口道,“咦,你怎地带了这东西?”

瞬间,夏元吉脸色大变。

殿试何等重要,若真有人带了违禁品,那可是惊天的大事。

赶紧走过去,只见几个面容憨厚老实巴交的士子,面露畏惧声音打颤。周围因为这句话,而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看了过来。

“带什么了?”常森也急忙问道。

“侯爷!”那羽林卫笑笑,“这几位贡士随身的箱里,带了几个馒头,还有半包酱菜!”

“啊?”常森纳闷,看着手无足措的几个士子,笑道,“带这些干啥?”

几个士子额上冒出冷汗,不等他们说话,夏元吉一看他们的箱子,面容变得怒不可遏,“谁让你们带的?你们进京之前,提学没跟你们说过殿试的章程吗?”

“回大人!”几个士子之中,有个身材高大的抱拳说道,“我等来之前,提学大人交代过,殿试时若是饿了,可以吃东西!”

这学子不是旁人,正是山东的韩克忠。

“胡闹!”夏元吉怒道,“殿试之时,自有光禄寺给你们准备汤饭。可以吃,但谁说可以带馒头?”

一想到殿试的时候,当着皇帝的面,饿了的士子掏出馒头啃两口。夏元吉顿时火冒三丈,连连跺脚。

周围的士子们,看向韩克忠等人的眼神,叹气者有之,幸灾乐祸者有之。

后面,杨荣俯首道,“侍郎大人,所谓不知者不怪,这几位年兄,想必也是一时疏忽!”

“是呀,不是什么大事!就几个馒头,不碍的!”常森也笑道。

夏元吉想想,开口道,“那几个馒头扔了,跟上前面!”

“扔?”韩克忠不解,心中虽然有几分胆怯,但还是开口道,“大人,那可是粮食呀!”

“你........”

“他说的对!”常森上前,看看几位贡士的箱子,开口道,“粮食仍不得!”说着,伸手拿出一个,掰开来放嘴里,笑道,“送与某吧!正好早上没吃饭!”

韩克忠刚才一出口心中也后悔,此时见眼前这位将军,帮他开口解围,拱手道,“晚生,谢大人!”

“进去吧!好好考试!”常森吃着馒头,胳肢窝还夹着一个,对摇头不已的夏元吉说道,“寒门学子,都不容易!”

夏元吉对常森拱拱手,然后带着检查完毕的考生,继续向前。

过了承天门,便见午门。

午门正面有五个门洞,两旁有两城阙,整座门呈凹字型。

还有两侧的左右阙门有房四十二间,除了其中六间间朝房为王公朝房,是王公、官员们集会和侯朝的地方外。其他的朝房皆为六部值房,也称六科廊。

随后贡士们按照会试时的名次,单数走东侧的左掖门,双数走西侧的右掖门。这两个门,只有在殿试和大朝会的时候才会开启。

穿过午门,紫禁城中最为恢弘的,也代表着皇权的奉天殿,触入眼帘。

大殿东侧有会极门,是联系文华殿、翰林院的枢纽,也是出入东华门的必经之路。

西侧有归极门,是联系武英殿的枢纽,也是出入西华门的必经之路。

这两个门南北侧各有十一间联檐通脊的庑房,东侧设实录馆、玉牒馆和起居注馆,西侧设会典馆。

六百多贡士,紧张而又忐忑的站在奉天殿前,御阶之下。他们之中,有不少人,将来每日都会在这些设置在皇城之中的馆阁当值,就是翰林。

也会有不少人,每日在午门的侧阙六科值班房中当值。

他们之中,欣欣向荣的少年,也有面容沉稳的中年男子,当然也有些头发花白,毕生求学的老儒。

从宫外到宫内这段距离,有人少年得意,有人却走了一辈子。甚至还有人,一辈子都没机会走到这里。

啪!啪!

飞鱼服校尉,站在前方,突兀的几声鞭响。

紧接着大殿侧面,礼部的乐官们指挥乐手奏乐。

随即,在众位贡士的目光中,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各大学士,主考等人缓步出现。

先俯首拜天,而后立于丹阶之上。

奉天殿朱红色的沉重大门,缓缓拉开。

“皇上驾到!”

“跪!一叩首!”

~~~

朱允熥穿着隆重的衮服,在群臣和学子们的叩拜声中,拉着同样穿着衮服的六斤,缓缓走上通往龙椅的御阶。

“进!跪!二叩首!”

大明朝贡士们,跟随着礼官的口令,叩首起身,前进叩首,进入大殿。

不是三跪九叩,而是五拜三叩。

手合拢,高举,按地,再屈膝,起身时,以两手齐按右膝起身,稽首拜两手相叠齐按地,头至双手,叩首拜时两手分开按地,头至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中书舍人刘三吾对着礼毕的贡士们,宣读圣旨。

“朕常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周文王和春秋五霸的盟主齐桓王)。

“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独古人乎?”

“是以,朕以天子之名,开科取士,为国求贤。以为大夫,亲若一家........”

宝座上,朱允熥端坐着,看着面前的贡士学子。

六斤眼珠不停的转,满脸好奇。

刘三吾念完圣旨,俯首拜道,“启禀陛下,天下各处之贡士,籍贯姓名皆已查实,臣恭请换上玉音!”

玉音,就是皇帝的声音。

朱允熥缓缓站起身,朗声道,“殿试开始!”

(sdingdiannn/ddk37462092/3647999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