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游戏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 第一百三十七 所图千年

冬日的长江,深邃悠远望不到尽头。

呼.....这是浪潮翻涌起伏。

啪.....这是波涛拍打堤岸。

一时间似乎天地都在微微摇晃。

大自然造物鬼斧神工,站在堤坝岸边,观涛楼的顶楼之中,遥望长江水面,一切都是那么渺小。

山也小,船也小,阵阵黑点不见了。

天也低,云也低,遥望江面与天齐。

江面上风帆林立,最终都化作了远去的黑点,长长一线。

无数船只当中,朱高炽的船队就在其中,不单有即将就藩缅地,实行联姻的宗室子弟。还满载了大明的书籍,工匠,乃至各种精于农耕和开矿的官员。

总之,这长长的船队,带着大明的文明驶向远方。

长江最终会流进大海,帝国的种子也将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长出如家乡一般的蓓蕾。然后再经过许多年,那些蓓蕾会变成坚不可摧的参天大树,滋润着那一片属于帝国的新的疆土。

“皇上,这边风大!”

窗口,朱允熥身后的朴无用紧了紧他身上斗篷的拉绳,然后低声开口,“天冷,吹了风可了不得!”

朱允熥微微摆手,觉得朴无用有些聒噪。

楼顶的风很大,大到他必要眯着眼,才能看见浑厚的江面。

渐渐的一切都没有,只有浩荡的长江直通天曲,像是一条由下而上的银河。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朱允熥忽然开口,“朕生下来就在这长江边上,却从没好好欣赏过这份美景!”

“万岁爷这首诗,应情应景!”

朱允熥身后,跟着十数名心腹臣子,但反应最快的绝对是李景隆。

他拄着一根拐杖,半边身子栽歪着,继续道,“此情此景,在没有比这首诗更贴切的了,万岁爷您信手拈来,博学得令臣等汗颜!”

“呵!”朱允熥一笑,马屁听多了也就免疫了。

“自古以来,诗词歌赋多是赞颂黄河!”朱允熥又开口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可是,这长江也是通海的,怎么不见文人墨客留下千古佳句?”

说着,叹口气,“都说黄河是我中夏的母亲河,长江又何尝不是呢?黄河流经数省,世代滋养两岸百姓,这长江也是如此啊!而且,长江不但滋养两岸,还是难得的黄金水道,交通南北,怎么就不见有人夸跨长江呢?”

朱允熥身后,解缙开口道,“臣以为概应是宋以前,大一统王朝之都皆在北的缘故!且我华夏起源之地,正是黄河流经之地,是以才偏爱黄河一些!”

说着,顿了顿,“再说,相比于黄河,长江太过于...安静了一些!”

“安静?”朱允熥笑笑。

是呀,相比于犹如万马奔腾波澜壮阔的黄河,长江是有些安静了。

它就像是一位沉默的父亲,从不出声只知道默默的做。

不过,从此往后这条可以汇入大海的父亲之江,绝对不会在沉默了。

在日后,如今日这样满载大明文明远航的船队,将络绎不绝。

黄河滋养了中夏的过去,长江则是帝国的未来。

想到此处,一时间朱允熥心中豪气顿生,脱口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念着,他突然顿住。

这首词,现在还没有。写这首词的人,现在应该连细胞都不是。

“好词!”

啪啪啪,李景隆连连拍手。

“万岁爷,臣真是....真是有眼无珠!”

朱允熥有些纳闷,“你怎么就有眼无珠了!”

“臣刚才说您借景咏物信手拈来,就是有眼无珠!”李景隆大声道,“您这明明就是才华横溢呀!区区数字之词,振聋发聩,满是博通古今之意!”

“呵!”朱允熥一笑,微微有些尴尬。

“皇上,这词....后边呢?”解缙等文臣,颇有些抓耳挠腮,急不可耐,“此词寥寥数语,就已大气磅礴荡气回肠,让人欲罢不能!”说着,追问道,“可是皇上所做?”

饶是朱允熥不要脸,也不能这么不要脸。

他咳嗽一声,“朕偶尔得之!”

“您在哪得之的?可知何人所做?”解缙又追问,锲而不舍。

“忘记了,看了那么多书,朕怎能记得住!”朱允熥不耐烦的摆手。

“可惜可惜!”解缙连连跺脚,捶胸顿足。

朱允熥有看向窗外,望着船队消失的方向,“洪熙这一去,也不知何时能回来!”

说真的,当身边习惯了有这么一个人,而他又突然离去的时候,还真是有些不是滋味。

“皇上,世子殿下此去缅地必然能安邦定国!”

群臣之中,李景隆又开口笑道,“在臣看来,此次世子出使缅国册封藩王,举行我大明宗藩迎亲大典,跟盛唐时文成公主和亲吐蕃,有异曲同工之处!”

“当年的吐蕃也是刀耕火种,不通教化不知礼仪之蛮疆。是我中夏治国,传之于礼仪教化,文字书籍,印刷造纸等重重先进之术。才使得吐蕃能焕然一新,后来居上,一跃而成强国!”

“你这厮!”朱允熥横他一眼,“拍马屁都不会了!”说着,冷哼道,“这俩事能一样吗?能比吗?”

“是是是!”李景隆忙躬身道,“臣失言!”说着,笑道,“当初唐太宗时让文成公主和亲,是上赶着嫁闺女。不但嫁了过去,还给了大笔的嫁妆。”

“是用中原的宝贝养肥了外姓人!而我大明不是和亲,而是联姻。联姻就是两家变成一家.....”

朱允熥微微皱眉,话怎么说的这么直白,好像大明朝是要吃绝户似的!

李景隆一边说一边观察朱允熥的脸色,当即开口道,“说起来,此次我大明和缅国的联姻,还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说着,又笑道,“以往我天朝教化四方,都是衣冠文字。至我朝大明,不但要推广衣冠文字,更是要使得番邦之国百业兴旺,人民安乐。使其知廉耻,明礼仪,仓禀足。”

说到此处,忽然眉飞色舞,“臣今日才明白那句话?”

“哪句?”朱允熥问道。

“四海之内皆王土!”李景隆大声道,“吾皇不以其民之顽劣而不教,不以其地贫寒偏远而不纳,不以其国卑微而不受,不以其人粗鄙而不养!”

“臣等只看到的是大明头上的天,而皇上您看的是天下,日月所在之处!日月之下,届大明之土届吾皇之民。吾皇一视同仁,悉心教导,是的即便是蛮疆小国,也能脱胎换骨。”

“若无吾皇,如缅地之民,世代刀耕火种如野人一般,缅国之地烟瘴横行满是毒蛇猛兽。而在吾皇恩德之下,将来必是如我大明一般的王道乐土!”

朱允熥嘴角微微上扬。

此时,李景隆扔了拐棍,郑重行礼道,“唐太宗一代雄主,但所谓和亲也不过是为了大唐边陲一时之安,且也为日后吐蕃之强埋下隐患!”

“而吾皇如今联姻缅国,设置王藩,所图乃是千秋万代之功。不但为我大明开疆拓土,且使得本是蛮人的百姓,万代安乐!”

“若论帝王之武功,臣不敢擅言。可单论文治以及远见卓识,大唐太宗远不及吾皇也!”

外面小风呼呼吹。

老李的马屁嗷嗷飞。

饶是朱允熥已对马屁免疫,但此刻心中也是微微愉悦。

是呀,其实李景隆也没说错。

历朝历代的帝王,图谋的也不过是三五十年之安。扪心自问,能做到这点已是一代雄主。

但朱允熥所图的,却是未来千年。

最起码不管能不能消化,先把他变成自古以来我国固有领土再说,省得日后扯皮。

就算扯皮,也是我们占理,就算吃亏也伤不到本质。

再说白了,总要给后世的败家子,留些可以败坏挥霍的资本嘛!

“日月之下皆明土,苍穹之下皆王臣!”李景隆又大声道,“我大明盛世,未来可期!吾皇圣主,万代仰望!”

“呵呵!”朱允熥上扬的嘴角合不拢,“你这厮,起来起来,好好的说这些作甚....呵呵,莫以为你说这些虚话,朕就高兴....哈哈....哈哈!”

周围的人,无不用仰慕的目光看着李景隆。

看看人家这马屁拍的!

那叫他妈的一个出类拔萃,别具一格,清新脱俗,有理有据。

人家这马屁就跟唱戏似的,抑扬顿挫。

先故意说错话让皇上不高兴,而后话锋一转直接把所有的一切,都归根于皇上。

简直....这马屁简直无与伦比。

“你这厮!”朱允熥又看着李景隆,“好话是张口就来..呵呵,一点点小事,经过你的嘴就不得了啦!朕自己还不知道自己的斤两??什么远超历代雄主....哈哈,也不怕让人笑话!”

说着,朱允熥的目光落在李景隆刚拿起来的拐棍上,“怎么?身子还是不爽利?”

“这半边身子麻,软软的用不上力!”李景隆叹气道,“如今臣走路,都栽歪着,跟颠子似的!”

“哎,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朱允熥宽慰道,“你这病要慢慢养!”说着,拍拍对方的肩膀,“要小心,不要太劳累了,不要事事都事必躬亲!朝堂上不只你曹国公一位大臣,别把自己累坏了!”

来自皇帝的嘘寒问暖,又让周围的群臣们一阵感叹。

这等简在帝心,他们何时才能拥有?

(今天卡文了,真卡了,脑子里太乱了。需要点时间,好好梳理一下,被琐事缠身了。)

(sdingdiannn/ddk16690506/2833253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