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都市现言 > 山河志 > 第730章 发展的双刃剑

山河志 第730章 发展的双刃剑

作者:阿刀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07-31 08:48:54 来源:顶点小说网

在去往县城的那一路上,孙涛江整个人都是茫然的。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黄龙镇人,他的骨子里也是拒绝家乡被污染、西海岸建设化工项目的。

他坐在车里的后座上,紧紧地闭着眼。他虽然从事的是港口运输行业,但平日里也多少关注些制造业方面的消息。省里对“环境治理”的政策一条条颁布,民营化工领域举步维艰;整个制造业也开始受影响和波及,尤其从今年年初开始,他港口的业务量明显缩减了不少,不论是北海线还是南方线,出货量明显大不如从前了。

将这些事情一联系起来,再加上今天碰到的这个事情,头脑敏锐的孙涛江,大概就能判断出来,在黄龙镇建设大型化工项目的消息,绝非空穴来风。而且县里搞得这么突然,明显是很着急,很想在短时间内将项目落地,来补齐化工领域的短板。

怎么办?如果自己不是黄龙镇的人,他自然会义无反顾,站在整个经济发展的大层面上,支持这个项目落地。可自己是黄龙镇养出来的崽子啊,他甚至很羡慕那些渔民、老百姓,懂得少顾虑就少,就不用去考虑那么多问题。该闹就闹、该发泄就发泄,他也想站在自己家乡的角度,好好爷们儿一次!可是不能,这有违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领导,工作人员已经解困,孙涛江也过来了,他想当面见您。”秘书走进会议室,找了个空档伏在刘建设耳边说。

“知道了,让涛江稍等一会儿,我这边开完会过后,晚上跟他一起吃个饭。”刘建设挥挥手,又把身心投入到了会议中。

时间来到晚上6点时候,孙涛江才与刘建设见了面。他们没在单位谈事,刘建设在单位对面的饭店里炒了几个菜,买了两瓶酒,直接带孙涛江去了自己家里。

孙涛江是第一次来,很难想象刘建设这样一位大领导,家里竟然如此朴素。房子还是不错的,但这是单位给提供的;里面的家具陈设都很老旧,唯一崭新的就是他书房里的书桌,还有书桌上的电脑。

“没什么好参观的,今天你帮了县里一个大忙,无论如何我得请你一顿啊!”刘建设一边往盘子里倒菜,一边招呼孙涛江入座。

“嫂子呢?这个点儿应该下班了吧?”孙涛江多少还是有些拘谨地说:“不行等嫂子回来一起吃吧。”

“你嫂子去外地了,现在家里就我自己,放开点儿,家里没那么多规矩。”刘建设把酒打开,想要给孙涛江倒酒,孙涛江赶紧起身说:“领导你这是干什么?我来我来!”

刘建设却挡开他的手说:“还是我来吧,现在是下班时间,咱哥俩不用讲究那些。”

彼此落座之后,孙涛江先敬了刘建设一杯,随即咂着嘴唇道:“领导,咱们是老相识了,我什么脾气你也了解。跟你说话我不兜圈子,今天死乞白赖要见你,我只想搞明白一件事:在我们黄龙镇的西海岸,是不是要落地大型化工项目?”

刘建设捏着酒杯,这个事情他刚刚开会研讨完。如今已经没有隐瞒的必要了,也瞒不住了!他知道欺骗老百姓带来的后果,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被动。相反地,直接将事情坦白,与乡亲们坦诚相见,反而能让事情更简单明了一些。

“没错,确切地来说,应该叫‘大型炼化一体项目——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集中区’。涛江啊,我来一步步跟你讲,你作为黄龙镇乡亲们的代表,也要耐心倾听。”刘建设捏着杯子,他之所以不在单位接见孙涛江,就是不想把事情搞得那么严肃。不同的事情,要分不同的场合谈,这个事情他需要的是理解和同理心,所以站在朋友的角度,更能让孙涛江听进去。

“领导您说,我来就是想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搞明白,并不是纯粹为了挑事和拒绝。”孙涛江还是明事理的,他不会仅站在乡亲们的角度考虑问题,自己更不是个莽夫。

刘建设再次给孙涛江满上酒,短暂的沉默过后,才开口说:“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这个大项目一旦落地黄龙,将会给咱们县提供三分之一的经济增长,能解决4万人的就业问题。同时会给开发区的各企业,形成产业链上的完善和闭合。你是搞运输的,你应该知道缩短产业链供给,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巨大效益。”

孙涛江抿嘴点着头,他理解,但也矛盾!能解决4万人就业的项目,规模有多么庞大已经不言而喻了。如此大的化工企业落地,谁也不敢保证以后的环境,会是个什么样子。

“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讲,这个大型炼化一体项目落地后,首先就能解决整个大湾区的能源供应,更能为全国提供更优质的化工原料。同时,它的存在不仅会降低化工原料的成本价格,促进制造业发展,同时还能挤垮中小型民营化工、地炼企业。”

顿了顿,刘建设继续说:“你知道目前,省内的环境污染源来自哪儿吗?就是这些中小型化工企业。他们为了躲避环保追查,真的是损招尽出、防不胜防!他们的排污设施大都不符合标准,有的更是跟当地有关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单靠上面政策的施压和管控,纯粹就是治标不治本,监管的能力达不到,环境污染问题就无法彻底从根儿上解决。”

“若是搞一刀切,彻底关停和整治这些企业,还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甚至会影响整个经济的循环发展。所以把竞争交给市场,用大企业来与这些小企业博弈,这样就能把环保治理中产生的矛盾,转嫁到市场竞争上,是这个道理吧?”孙涛江的脑子就是好使,才仅仅几句话,他就猜到了上面真正的用意。

刘建设十分欣赏地点头说:“没错,就是这么个考虑。成立大型能源化工项目,对整个经济的发展,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而且上面还能很容易地进行监管,尽其所能地把环境保护好。但唯一遗憾的,就是这个项目,要落户在黄龙镇。”

孙涛江捏着酒杯,刘建设跟他碰了一下,随即一饮而尽道:“我也不想让它落户黄龙,可不落户黄龙,就要落户到别的地方。你说落在哪儿合适?涛江啊,而且你也要看到,‘经济试点改革地区’为什么能选择黄龙?单纯的只是因为高王集团的技术吗?仅凭这一点,能彻底弥补咱们这个县,与青城那种发达地级市之间的差距吗?”

“所以是有条件的,化工项目落地的条件。”孙涛江也捏着酒杯一饮而尽。

“不然黄龙凭什么?多少年了,咱们地处偏僻,一直都是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角色,这么好的政策为什么能被咱们争取?”

刘建设深深吸了口气,又苦着脸摆手说:“很多时候我也在问自己,有些事我做得是不是对,一门心思地搞经济发展,是不是真的正确?!我也很茫然,也有很无助的时候。我只想让乡亲们吃饱饭、吃好饭,穿得更体面、住得更体面,让他们劳有所得、老有所养。我的想法特别简单,我从不想着去拿谁的利益,去为自己博取一个好前程。”

说到这里,刘建设情真意切地颤着嘴唇,许久才补充说:“你要知道,黄龙想要获取一个机会不容易,如果真的有罪,我刘建设会站出来承担。”

“领导,你这么做,究竟是要追求什么呢?”孙涛江凝视着刘建设问。

“那当年你离开通海,甚至放弃了大好前程来黄龙,又是为了什么呢?”刘建设反问道。

这话直接把孙涛江给问住了!为什么呢?还不是想让家乡的这片土地,变得更加繁荣?自己的家乡如果连自己都不出力,那还能指望谁,来改变这一穷二白的面貌?

那晚刘建设和孙涛江聊了很多,离开的时候,孙涛江在车里落了泪。他没想到刘建设,为了家乡的发展,竟然决定做出那么重大的牺牲。仅这一点,孙涛江就没有办法去反对这个项目落地。

发展总是要伴随着牺牲,劳动力的牺牲、环境的牺牲,乃至于包括个人前途与声誉的牺牲。“发展”似乎并不是一个褒义词,它只是一个中性词,是一把双刃剑。

(sdingdiannn/ddk67542172/3621059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