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 第233章 缺口终于还是凿开了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第233章 缺口终于还是凿开了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08 14:39:18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233章缺口终于还是凿开了

“谁来告诉朕,京兆现在有多少蜀钱了?”曹叡阴沉着脸问道。

群臣却沉默不答,没有一个人说话。

大殿内气氛凝重,甚至有人眼神闪躲。

“难道诸位卿都不知道京兆蜀钱之事?”

依然没有人作答。

曹叡知道在这件事上,他们是想保持沉默了,而且不想做出头鸟。

如此看来,这件事牵涉到的利益,比想象中要大很多。

“陛下,臣近日以来,对蜀钱之事略有耳闻,却并无甚了解,只听说京兆有人用其买盐。”

黄门侍郎华表适时出来说道。

“确实是买盐,但朕听闻,都是在用蜀钱买盐,而且交易极大。”

群臣你看我我看你。

“那便要禁止。”华表说道,“蜀钱流入危害极大,我朝已经不用钱币。”

“如何禁止?”曹叡又问道,“眼下已经有不少人使用。”

“只要陛下发出一道政令,就能禁止了。”

“是吗?”曹叡笑起来,“只要朕发出一道政令,这蜀钱就能消失?”

群臣还是不答。

显然,曹叡知道在场的有官员已经在买盐,而且手里就有蜀钱。

在场有些官员也知道曹叡知道他们在买盐。

曹叡也知道他们知道自己知道他们在买盐。

但是,大家都装作不知道。

都装作刚听说这件事。

其实蜀钱去年已经在京兆一带开始使用,只不过曹魏有些特殊,曹魏当年为了遏制益州的直百钱,废除了货币,商业出现躺平的状态。

而去年年底,夏侯霸在陈仓惨败,又进一步加剧了西线的动荡。

这更使得民间的自由贸易被压制。

官僚贸易则具有隐蔽性,所以蜀钱的流入,在某种程度上,对曹叡产生了一定的信息屏蔽。

当曹叡得知事情的严重性的时候,蜀钱已经呈现出汹涌澎湃之势。

而这里面又牵涉到各方利益,就变得更加复杂。

就像当年曹丕公开呵斥大臣沉迷蜀锦,却没有任何鸟用一样。

见到群臣的反应,曹叡瞬间怒拍桌案:“谁来告诉朕!”

华表本来想拦个由头,在皇帝面前表现一把,但见这架势,这事水太深,他立刻沉默下来。

大殿沉默了好一会儿,曹叡心中的怒火却燃烧得更加旺盛。

在这种关键时刻,朝堂上竟无人能站出来。

若是陈群还在,必然已经发话。

若是司马懿此时在,也必然不会如此。

又过了好一会儿,散骑侍郎陈泰出列,他说道:“陛下,臣对此事也略有听闻,听说京兆有商人以蜀钱买一种新盐,臣觉得,此事关键不在蜀钱,而在这种新盐。”

“嗯,继续说。”

“蜀钱是恶政,这是众所周知的,我朝早已明令禁止,但到底是什么样的盐,让一些商人冒着违反朝廷禁令的风险,也要去买呢?”

陈泰这个问题,无疑是说到了最核心的点上。

“臣对此事也有耳闻。”说话的是吏部尚书卢毓,“听说吃了这种盐,就不愿意吃之前的盐了。当然,臣只是道听途说,做不得准。”

“那现在如何处理这件事,朕要的是挡住蜀钱的策略。”

陈泰说道:“陛下,这策略有二。一是用强硬的手段禁止,谁若是敢用蜀钱,就处死;二是将官方盐价降下来,如果盐价下降,百姓自然愿意买便宜的盐吃,不过这对于有钱人来说,却起不到甚作用。”

“臣觉得,用强硬的手段,恐怕压不住了,就像治水一样,如果一味地堵,是堵不住的。”卢毓说道。

“那卢卿有何妙计?”

“陛下何不也尝一尝那新盐?”

“朕尝蜀贼的盐?”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曹叡不屑道:“我大魏富有四海,根本不缺盐,朕还需要尝蜀贼的盐?”

群臣再一次沉默下来。

曹叡见状,悻悻地说道:“你们好好想想,今日便到此为止。”

说完,甩袖离去。

离开之后,他便唤来刘放。

“伱能搞到新盐吗?”

刘放连忙说道:“臣从来接触过新盐。”

曹叡眼神瞬间变了,刘放立刻道:“臣去想办法。”

“快去!”

刘放心里知道,接下来皇帝一定会像之前盯着纸张一样,把新盐也拿过来了,看来自己独吞的日子要到头了。

但刘放心里更加清楚,不可能一直独吞,这事稍微闹大一点,就会闹到皇帝这里来。

现在就到时候了。

曹叡在寝宫内来回走动:“朕就不信,一个区区新盐,能让那么多人甘愿冒着杀头的罪名,也要吃!”

两日后,曹叡吃了第一口用新盐煮的肉,忍不住笑出声来:“真香!”

等吃完这锅肉之后,曹叡满意地擦了擦嘴。

他看了一眼站在一边老实巴交的刘放,清了清嗓子道:“看来这件事比朕想象中的要复杂一些。”

刘放问道:“陛下,洛阳也有私下贩卖这些新盐的,要不要抓起来处死?”

“有些事吧,其实也是无可奈何。”曹叡用长袖遮挡住,剔了剔牙。

“那……”

“这种盐必须用蜀钱买?”

“必须用蜀钱买,这是从斜谷口那一带出来的,是蜀人运过来的,不用蜀钱拿不到货。”

曹叡一下子为难起来。

“陛下,臣倒是觉得,这事也不是不可以解决。”

“如何解决?”

“咱们也铸造蜀钱,用咱们铸造的蜀钱去买这种盐,然后转手高价卖给地方,朝廷可以大赚一笔!”

“那蜀钱岂不是在我大魏流通开了?”

“不瞒陛下,蜀人恐怕也给孙权卖了这种盐,若是咱们不铸蜀钱,而孙权铸蜀钱,我担心孙权用铸的蜀钱大肆买这种盐,然后高价卖给我们,这样岂不是让孙权赚得更多?”

刘放这话倒是立刻点醒了曹叡。

这就是三方博弈的微妙之处。

“孙权现在在扬州卖纸,已经赚了不少,臣是真的担心孙权赚了之后,再会师北上。”

“你上次不是说我大魏民间也有许多造纸的了么?”

“确实有,臣也按照陛下的旨意,去收编了。”刘放道,“但新盐恐怕只有蜀人有。”

“孙权去年刚在白帝山跟蜀贼打了一场,他还能买到这种盐?”

“陛下,孙权是个什么人,您心里应该很清楚。”

曹叡一脸无语。

“让蜀钱在我大魏流通,岂不是承认了蜀贼的正统?”

刘放道:“非也,臣觉得可以设立一个衙署,由朝廷掌管买新盐的买卖,蜀钱都掌握在朝廷手中,朝廷买了这些盐,再卖到民间,不但不亏,还能赚。”

曹叡点了点头道:“有些道理,但这恐怕也难以完全阻挡蜀钱吧?”

三国时期和21世纪不同,三国时期的执政能力是非常弱的。

正如李衡所说,蜀钱是洪水,是汪洋,曹叡想设立一个堤坝挡住汪洋,可能吗?

“这样做,主要是朝廷手中有了理由,朝廷想要严管的时候,随时都可以。”

“便依你的计策去做,此事你来去办。”

“喏!”

建兴十五年,五月初五,京兆杜陵县。

杜预和他的父亲杜恕,在后院,正悠然自得地品茶。

“如何,父亲?”

杜恕笑道:“荼竟然也如此美味,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此物若是到京师,恐怕要引起轰动,我们应该将这些进献给陛下。”

“父亲,您都被迫辞官了,还惦记着朝廷?”

“朝廷于我们杜家有恩。”

“祖父当年是汉臣,可不是什么魏臣,而且曹家提拔了您,但您在任上尽忠职守,尽到了一个臣子该尽的责任,因仗义执言,而受人诬陷,被迫辞官,这算是恩情吗?”

“陛下是相信我的,是我自己才疏学浅。”杜恕叹了口气,“我辜负了陛下。”

杜预却说道:“曹元仲也许是个好皇帝,但这大魏朝堂上下,世家姻亲盘根错节,咱们杜家只是京兆的一寒门,您又是性格刚直之人,这朝堂上恐怕没有您容身的地方。”

京兆杜氏,那要等到南北朝的时候,才成为关中郡望之一。

三国时期的京兆杜氏,还真拿不上台面。

杜恕道:“这话可不能乱说。”

便在此时,杜令急匆匆赶来:“郎君,您的信!”

杜预放下茶杯,打开看起来。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了一大跳。

“怎么了?”杜恕疑惑道。

“事情闹大了。”杜预面色一沉,“新盐买卖一事,终究算到了我们头上。”

“新盐买卖?”杜恕怔了怔,“就是你之前跟我说的那蜀盐?”

“是的,洛阳知道了,并且已经派人到了长安,准备抓我们。”

“你怎知晓?”

“一个朋友的信,他在长安县衙署有人。”杜预站起来,往屋里走去。

“你去何处?”

“收拾行囊。”杜预整个人瞬间从刚才病恹恹的样子,变得精气神十足,“杜令,立刻收拾!带一些必要的粮食即可,我们要尽快离开!”

“你要逃走?”杜恕怒道,“我劝你一起去洛阳请罪,陛下圣明……”

“父亲,这是陛下亲自下的命令。”

“我早就跟你说不要染指新盐。”

“染指新盐的人到处都是,而且这事是刘许当初来威胁我们去做的,现在皇帝要抓我们,必然也是他父亲刘放想要鸟尽弓藏!”杜预简明扼要地说道,“您不要再以对错而论了。”

(sdingdiannn/ddk27851611/3670562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