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 第362章 大汉凯恩斯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第362章 大汉凯恩斯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08 14:39:18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362章大汉凯恩斯

费祎却说道:“我们还是像过去一样,把商品卖给曹魏和孙吴,不需要百姓来购买,如此也能使国库充裕。”

“费司马的心情我能理解。”李衡道,“但是问题得辩证来看。”

“何为辩证?”

“就是世间万事是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大将军的意思是,现在局势已经变了?”

“已经变了。”不等李衡说,诸葛亮说道,“洛阳已经有自己的精盐,不排除孙权也有了。”

“而且济安之意,我猜测不仅仅是利用商业来加快复兴关中和荆州,更是让百姓能参与进来,日后在作战的时候,能够全员支持朝廷。”

李衡道:“丞相英明,下官正有此意。”

费祎却不甚理解。

“商人能够发财,说明商品卖得好,商品是百姓买的,如果百姓没有钱买,商人发不了财,一切都是一个整体,无法割裂去看。”

“丞相……”

他又开始翻阅,看看李衡这一次又有什么惊天言论。

“需要从哪一点开始做呢?”诸葛亮问李衡。

李衡深吸了一口气,他又从怀中取出一份文书,呈递给诸葛亮。

费祎叹了口气,沉默不言。

这在过去是从来没有的。

等看完,诸葛亮已经忍不住激动道:“你这里面提到的货币的理念,提到货币宽松,简直是神来之笔!”

诸葛亮定眼一看,念出来:“国富论?”

费祎却说道:“你这里说的百姓,是指那些发财的商人吧!”

“文伟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诸葛亮闭目沉思片刻,说道:“我们可以如此去做。”

费祎担心这会造成比益州新农政更大的动荡。

诸葛亮解释道:“以前复兴汉室,是陛下与公卿的复兴汉室,百姓是被公卿带入进来的,对于百姓来说,复兴汉室是遥远的,是与他们无关的。济安是想让朝廷改变策略,让百姓参与到重建中。百姓与朝廷的利益一致。这就是你所说的民意觉醒!”

这下把费祎给震惊到了。

费祎一看,顿时脸色变了:大将军,你还来!

倒不是费祎针对李衡,这件事是把权贵阶层的权力剥一部分下来,给到百姓。

“是的,要让老百姓深刻理解,如果我们不灭魏吴,不仅仅朝廷最后可能会面临艰难抉择,他们将失去他们拥有的,重新像之前那样。”

这一次越看越快,越看越震惊,一边看一边感慨:“好!说得好!说得太好了!”

结果这一次看的和上一次反应完全不同。

费祎一时语塞,他顿了一下,看着诸葛亮,严肃地说道:“丞相,兹事体大,还需要再好好想想。”

“但有一个问题,我们的货币不足。朝廷无法短时间内向民间释放大量货币。”

“下官此次正因为这件事而来。”李衡道,“我们是时候对货币进行改制了。”

“如何改?”

“用纸币!”

“纸币?”

“没错,用纸币!”

费祎问道:“何为纸币?”

“就是用一张纸做钱。”

费祎顿时道:“荒唐!这绝对不可能!”

“可能!完全有可能!”李衡说道,“货币是一种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

费祎显得有些急躁起来,李衡今日说的这些,把他的大脑差点干废了。

诸葛亮将《国富论》的文稿递给费祎:“这上面有写。”

费祎痛苦接过来,那表情仿佛在说,丞相,您该不会真的以为下官看得懂吧?

诸葛亮解释道:“济安的意思是,货币本身不具备商品价值,它不能吃,不用穿,它是市场上所有人的一种恒定商品价值的共识。”

“但百姓愿意接受铜钱,是因为铜本身可以兑换粮食,铜本身有价值。”费祎道。

“所以,济安提到了金属储备货币。”诸葛亮道。

“金属储备货币?”

诸葛亮道:“就是现在的铜钱,在朝廷手中,民间用纸币,百姓如果愿意,可以兑换等额的铜钱。”

“那还不如用铜钱,反正有多少纸币,就得有多少铜钱。”

李衡道:“不,不需要纸币和铜钱等额,只需要三成储备铜钱即可。”

这个数字是有依据的。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交子,是宋朝时期,四川成都商人搞的。

大宋商业日渐发达,货币沉重,不方便交易,于是成都人就搞出了纸质凭证。

交子最初就是一种存款凭证,后来大家习惯带着这些凭证直接交易,于是在成都快速形成了新的交易媒介。

后来大宋朝廷认为这样可行,对商业有极大的帮助,于是官府正式介入,制定规则。

让成都民间十几个商人开始发行交子,规定储备铜钱占交子的28%。

交子后来崩坏是到蔡京执政时期。

宋徽宗赵佶为了填补军费,对西夏开战,和蔡京达成一致:咱们搞大钱!中原就铸造大额的金属货币!四川就增加交子的印刷!反正民间韭菜多!不割太浪费!

于是,北宋末年,金融危机,经济崩溃,汴京一石粮食价格到了五贯!

这個故事告诉我们,金融可以促进商业繁荣,但它有极大的风险,需要敬畏它。

权力如果认为可以掌控它,那就大错特错。

李衡继续道:“当民间接受纸币后,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来兑换铜钱,我们只需要保证百姓来兑换铜钱的时候,铜钱充足即可,三成足够。”

“那百姓去何处兑换铜钱呢?”费祎又问道。

“钱行。”

“钱行?”费祎忽然想起来几年前,李衡就在成都设立了钱行,大汉的铜钱统一由钱行出。

说起来,管理钱行的就是蒋琬。

“你之前设立钱行,是为了今天?”费祎震惊道。

“是的,只是之前条件还不成熟,连铜钱数量都不够,根本不可能直接用纸币。”

“用了纸币之后呢?”费祎又问道。

“这就简单了,纸币制造成本低,而且更快,朝廷拿着印出来的纸币,通过朝廷的商社,组织百姓修建房屋,置办工厂作坊,参与进来的工人领取月俸。这是对内的建设。”

费祎反驳道:“粮食不够,根本不可能,百姓无法从田里脱离进入工厂作坊。”

“我们目前对曹魏和孙吴的商业还是有优势的,粮食完全可以从他们那里再买来一批作为补充。”

“另外,费司马别忘了,曲辕犁的普及,加大了荒田的开垦,以及粮食的产粮。”

费祎仔细琢磨着李衡的这套办法。

他说道:“让朝廷来主导货币的流向,让工人拿到钱,工人有钱了,可以买朝廷的商品?”

“是的,还可以收商税。”李衡道,“这就是朝廷主导的商业。”

用21世纪的名词就是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经济的本质是,决策者基于自己的预期所做出的决策,创造出未来,是预期本身的自我实现。

(sdingdiannn/ddk27851611/3670549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